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属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③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根据以上实验现象, 可以得到( )
①放射源——放射性物质放出α粒子(带正电荷),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000 倍;
②金箔——作为靶子,厚度 1 μm ,重叠了 3000 层左右的原子;
③荧光屏—— α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
④显微镜——通过显微镜观察闪光,且通过360度转动可观察不同角度α粒子的到达情况。
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a.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
b.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 90°
c.极少数α粒子偏转甚至几乎达到 180°,像是被弹了回来。
1897年,汤姆生提出了一个原子模型: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电子像面包里的葡萄干那样镶嵌在其中。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发现有如下现象: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属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有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
1913年,丹麦科学家波尔改进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电子只能在原子内的一些特定的稳定轨道上运动。
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b.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c.波尔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d.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B.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C.波尔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D.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
A.建立模型的过程 B.得出结论的过程 C.提出问题的过程 D.验证证据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