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Na 22.99 | 12 Mg 24.31 | 13 Al 26.98 | 14 Si 28.09 |
11Na 22.99 | 12Mg 24.31 |
19K 39.10 | 20Ca 40.08 |
①H ②Fe2+ ③He ④P2O5 ⑤Fe3+ ⑥NaCl
序号 | 元素符号 | 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
A | H | 只表示氢元素 |
B | Fe | 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表示铁这种物质 |
C | N | 只表示一个氮原子 |
D | O | 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表示氧气这种物质 |
1829年,德国化学家德贝纳提出了锂钠钾、钙锶钡、磷砷锑、氯溴碘等15种元素,他把这些元素称为“三元素组”。
1864年,德国化学家迈耶,按相对原子质量递增顺序制定了一个“六元素表”。
1865年,英国化学家纽兰兹按相对原子质量递增顺序,将已知元素作了排列。他发现第八个元素就与第一个元素性质相似(元素的排列每逢八就出现周期性)。这好像音乐上的八个音阶一样重复出现,于是提出“八音律”的理论(下表是“八音律表”的前部分)。
H |
Li |
G |
Bo |
C |
N |
O |
F |
Na |
Mg |
Al |
Si |
P |
S |
1869年,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对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物理性质(熔点、密度等)进行了比较,直到19世纪末才制成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事实上,在1869年,德国的迈耶和俄国的门捷列夫几乎同时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名称 |
氮 |
氯 |
钙 |
镁 |
汞 |
|||||
元素符号 |
Si |
S |
P |
Al |
Z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