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八年级科学2022年寒假每日一练7

更新时间:2023-01-11 浏览次数:53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2八上·义乌期中) 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 B . 溶液上层的密度小, 下层的密度大 C . 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就是溶液 D . 溶液一定是无色、澄清的
  • 2. (2022八上·临海期中) “水是生命之源,生命之基”是曾经“中国水周”的宣传口号之一,下列关于水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我国人均可利用淡水资源十分短缺 B . 经过自来水厂处理的水是纯净水 C . 地球上最多的水体为海洋水 D . 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 3. (2022八上·杭州期中) 如图是北半球某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图,根据此图能得到的正确信息(      )

    A . 影响A处的天气系统是低压 B . B处的天气特点是晴朗干燥 C . 图中C地将会出现降雨、降温 D . C处的风向为东南风
  • 4. (2022八上·杭州期中) 2021年10月17日,我国“神舟十三号”飞船成功发射,此次进入太空的这三名宇航员要停留6个月,完成包括出仓进行太空行走等多项科学考察任务。下列正确的是(    )

    A . 这一天,杭州地区昼长夜短 B . 宇航员出仓进行太空行走时必须穿着航天服,否则可能会导致体液爆沸 C . “神舟十三号”在太空中运行时受平衡力的作用 D . “神舟十三号”发射时将依次通过对流层、平流层、暖层和中间层
  • 5. 自动驾驶汽车可以帮助驾驶者在行车时做出一系列判断,甚至可以自己做决定来控制汽车的行驶。它与人类神经系统工作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它通过传感器→行车电脑→执行机械,形成了自己的“反射弧”。下列关于这个“反射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传感器能接受“刺激”,传导“兴奋” B . 行车电脑类似于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 C . 执行机械与“传入神经”相连 D . 执行机械类似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
  • 6. 某前体操运动员在一次训练中受伤,受伤的是颈部,但她的颈部以下都没有了正常的运动、感觉功能,这是因为损伤了( )
    A . 小脑 B . 脊髓 C . 大脑 D . 脑干
  • 7. 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右滑动的过程中,关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不变 B . 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 C .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不变 D . 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
  • 8.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灯L1、L2都能正常发光,甲、乙两个电表的示数之比是2∶3,此时灯L1、L2的电阻之比是(   )

    A . 2∶1 B . 3∶2 C . 2∶3 D . 1∶2
二、填空题
  • 9. (2022八上·衢州期中) 牛奶中掺水量越多,牛奶密度越小,品质越差。小丽想通过测定密度来比较二种牛奶品质的优劣,她用一根一端密封的空心玻璃管下端绕上一段细铁丝,制成一支自制密度计,如图所示。

    1. (1) 纯牛奶是(选填“溶液”、“悬浊液”或“乳浊液”)
    2. (2) 分别将自制密度计浸入牛奶甲和牛奶乙中,静止后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品质较高的牛奶为(选填“甲”、“乙”或“相同”)          
    3. (3) 使用中,发现细铁丝容易滑落,于是他取下铁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这一杯牛奶密度(过程中杯内液体总量不变),则测得密度与原来相比(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10. (2022八上·杭州期中) 小金同学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操作①的名称是,操作③的名称是;操作②常用做吸附剂除去液体C中的色素和异味。

  • 11. (2022八上·杭州期中)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的箭头表示气流运动的方向,也可表示水循环中的(填环节名称)。
    2. (2) 炎热的夏天,人们常选择甲处避暑,因为沿海地区的周围主要是水,海水的 ,使沿海地区的气温变化小,所以夏天海边比较凉爽;也可以选择乙处避暑,原因是
    3. (3) 乙地的植被是森林,而丙地是半荒漠,主要成因是
  • 12. (2021八上·三门期末) 当无意中碰到高温的物体时,我们的手会立即缩回。如图是完成这一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示意图,如果M代表的是手部皮肤内的感受器,那么完成缩手活动的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M→N→→Q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打新冠疫苗时,针刺破皮肤后,人会感觉到疼痛,这种感觉在人的形成。

  • 13. (2022八上·婺城期末) 如图所示电路,R1=10Ω,R2为未知电阻,电源电压不变。只闭合S1 , 电流表示数为0.3A;S1、S2均闭合,电流表示数为0.5A,此时通过R1的电流为A,R2的阻值为Ω。

三、实验探究题
  • 14. (2021八上·台州期末) 某兴趣小组在“探究串联电路特点”的实验中,将一个阻值约为 10 欧的普通小灯泡 L和一个 LED 灯串联后接入电路(如图甲所示)。

    1. (1) 闭合开关 S,发现 LED 灯亮而小灯泡 L 不亮,小毛认为这是因为通过 LED 灯的电流大于小灯泡的电流引起的。此观点并不正确,理由是
    2. (2) 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寻找原因:

      实验一:将一根导线并联在图甲电路中 LED 灯的两端,观察到小灯泡 L 发光。此操作是为了排除(填电路故障)导致不发光的可能性。

    3. (3) 实验二:利用伏安法测量 LED 灯的电阻。

      ①据图乙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丙所示实物连接成完整电路(导线不交叉)。

      ②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逐步向(选填“左”或“右”)端移动, 依次获得表中多组数据。

      ③由此分析“LED 灯亮而小灯泡 L 不亮”的原因可能是

      实验次数

      电压/伏

      电流/毫安

      电阻/欧

      1

      1.4

      12

      116.7

      2

      1.6

      14

      114.3

      3

      1.8

      16

      112.5

四、解答题
  • 15. (2022八上·缙云期末) 科学家分析了北极熊的毛,发现它并非白色,而是一根根中空而透明小光导管,它不仅能防水隔热,而且只有紫外线才能通过,是北极熊收集热量的天然工具,对生活在寒冷极地的北极熊的体温调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 (1) 北极熊空心的毛具有防水隔热及吸收紫外线的特点,有利于北极熊      
      A . 增加产热 B . 减少散热 C . 吸收热量 D . 增加散热
    2. (2) 维持北极熊身体的产热和散热平衡的体温调节中枢跟人体一样位于
    3. (3) 由于全球变暖冰层变薄开裂,北极熊为了获取食物,常从一块浮冰跳到另一块浮冰。如果一只北极熊跳上一块浮冰后,浮冰仍然处于漂浮状态,则浮冰受到的浮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 (4) 如图,一只体重为7210牛的北极熊,要在露出海面部分体积不小于多少立方米的浮冰上活动,才能确保北极熊整个身体露出水面。(写出计算过程,ρ海水=1.03×103kg/m3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