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Ca(OH)2 |
NaOH |
价格(元/千克) |
6.00 |
24.00 |
次数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加入盐酸的质量/g |
20 |
20 |
20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30 |
a |
20 |
请计算:
小宁利用某品牌的硝酸铵钙化肥,进行以下实验:取化肥样品8.0g,与足量的NaOH固体充分混合,加热到固体质量不再减少,生成0.17g氨气(NH3)。把反应所得固体溶于适量水中,再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沉淀和滤液,测得沉淀质量为4.0g。(已知:NH4NO3+NaOHNaNO3+NH3↑+H2O;化肥中的其它成分不含Ca、N元素,且不参加反应)
实验组别 |
一 |
二 |
三 |
四 |
稀盐酸质量/克 |
100.0 |
100.0 |
100.0 |
100.0 |
混合物质量/克 |
3.0 |
6.0 |
9.0 |
12.0 |
所得溶液质量/克 |
101.9 |
103.8 |
105.0 |
a |
剩余固体质量/克 |
0 |
0 |
>0 |
>0 |
请回答:
小宁利用某品牌的硝酸铵钙化肥, 进行以下实验:取化肥样品8.0g, 与足量的NaOH固体充分混合, 加热到固体质量不再减少,生成0.17g氨气(NH3) 。把反应所得固体溶于适量
水中,再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沉淀和滤液,测得沉淀质量为4.0g。
(已知:NH4NO3+NaOH NaNO3+NH3↑+H2O;化肥中的其它成分不含Ca、N元素,且不参加反应)
盐酸利用率与盐酸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
组别 |
A |
B |
C |
盐酸溶质质量分数 |
7.3% |
14.6% |
21.9% |
盐酸利用率 |
82.5% |
81.5% |
72.1% |
分别取4.2克MgO、Mg(OH)2、MgCO3和“镁粉”置于烧杯中,逐滴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粉末恰好消失。四种固体消耗稀盐酸的质量如表所示,且烧杯③和烧杯④中产生了大量气泡。请结合实验现象和数据回答问题。
物质 |
MgO |
Mg(OH)2 |
MgCO3 |
“镁粉” |
消耗稀盐酸的质量/克 |
121.8 |
m |
58.0 |
61.9 |
实验一 |
实验二 |
实验三 |
实验四 |
|
食用碱的质量/g |
12 |
12 |
12 |
12 |
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g |
20 |
40 |
60 |
80 |
生成沉淀的质量/g |
4 |
m |
10 |
10 |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
40 |
65 |
75 |
产生气体的质量/g |
1.1 |
2.2 |
2.2 |
实验次数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g |
20.0 |
20.0 |
20.0 |
20.0 |
20.0 |
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g |
118.0 |
136.0 |
M |
172.0 |
192.0 |
请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所加盐酸的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每次加盐酸前烧杯及所盛物质的总质量/g | 102.0 | 123.0 | X | 168.2 |
所加盐酸的溶液质量/g | 25.0 | 25.0 | 25.0 | 25.0 |
充分反应后烧杯及所盛物质总质量/g | 123.0 | 144.0 | 168.2 | 193.2 |
每次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g | 4 | 4 | Y | 0 |
1 |
2 |
3 |
4 |
5 |
|
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g) |
40.0 |
80.0 |
120.0 |
160.0 |
200.0 |
生成沉淀的质量(g) |
0.0 |
2.45 |
7.35 |
9.8 |
9.8 |
CO2 质量=10克-5.4克=4.6克
设碳酸钙质量为M
CaCO3 |
| CO2↑+CaO |
100 | 44 | |
M | 4.6g |
所以M=10.5克
CaCO3% =10.5克÷10克×100%=105%
小科的计算结果与事实不符,产生错误的原因是:。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
加入稀盐酸的体积(毫升) |
10 |
10 |
10 |
进入量筒内水的体积(毫升) |
330 |
660 |
880 |
实验次数 |
1 |
3 |
4 |
5 |
6 |
取样品质量/g |
31.0 |
31.0 |
31.0 |
31.0 |
31.0 |
取稀硫酸质量/g |
30.0 |
90.0 |
120.0 |
150.0 |
180.0 |
产生气体质量/g |
0 |
a |
0.3 |
0.5 |
0.6 |
反应时间(秒) |
0 |
25 |
50 |
75 |
100 |
125 |
150 |
175 |
200 |
滴入稀盐酸体积(毫升) |
0 |
4 |
8 |
12 |
16 |
20 |
24 |
28 |
32 |
pH |
13.2 |
13.0 |
12.7 |
12.4 |
12.1 |
7.0 |
2.0 |
1.6 |
1.3 |
温度(℃) |
36.9 |
37.5 |
38.0 |
38.5 |
38.8 |
39.2 |
39.0 |
38.8 |
38.6 |
Ba(OH)2溶液体积(V)/mL |
||||
沉淀的化学式(若没有,则用/ 表示) |
|
实验一 |
实验二 |
实验三 |
实验四 |
食用碱的质量 |
10g |
10g |
10g |
10g |
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 |
20g |
40g |
60g |
80g |
生成沉淀的质量 |
3g |
m |
8g |
8g |
已知:
OB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Cl═NaCl+NaHCO3
BD段(不含B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 CO3+HCl═NaCl+H2O+CO2↑
请回答:
(写出计算过程)
试分析计算回答:
①取质量、大小相同的3个烧杯,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100克;
②向上述3个烧杯中分别加入3份质量不同的样品;
③充分反应后,再用电子天平称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假设产生的气体完全逸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一 |
实验二 |
实验三 |
|
反应前稀盐酸+烧杯质量(克) |
150 |
150 |
150 |
反应前固体样品质量(克) |
4 |
8 |
12 |
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烧杯质量(克) |
m |
155.8 |
158.7 |
已知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NaOH+HCl=NaCl+H2O
Na2CO3+2HCl 2NaCl+H2O+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