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3* 短诗五首 /月夜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第一单元3《短 诗 五 首》基础训练

更新时间:2023-01-31 浏览次数:59 类型:单元试卷
一、
  • 1. 注字音

      装  

  • 3. 明词义
    1. (1) 漫漫:
    2. (2) 装饰:
    3. (3) 舵手:
  • 4. 填词语
    1. (1)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站着 立着 站立),/却没有靠着。 
    2. (2)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说话 闲聊)。 
    3. (3) 你(装扮 装饰 装修)了别人的梦。 
    4. (4) 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袭来 冲来 奔来)。 
    5. (5) 因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别 差异 差距)。 
  • 5. 记常识
    1. (1) 沈尹默(1883—1971),原名,诗人、家。“五四”运动时期,作为北大教授,和鲁迅、陈独秀等人轮流主编《》杂志,主要作品有《》《》等。 
    2. (2) 戴望舒(1905—1950),现代著名诗人,其诗作《》传诵一时,因此有”之誉。 
    3. (3) 卞之琳(1910—2000),江苏海门人,诗人、翻译家。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的代表诗人。 
    4. (4) 芦荻(1912—1994),诗人。原名,生于广东南海。著有诗集《》《驰驱集》等。 
    5. (5) 聂鲁达,(国家)著名诗人。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 1945年获得智利国家文学奖,1971年10月获文学奖。 
二、
  • 6. (2021·内蒙古质检)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异(chā)    墓(bàn)     片大地(zhěnɡ) B . 手(duò)         诵(yín)                     长夜漫(màn) C . 寞(jì)                    风(shuānɡ)             房如舟(shě) D . 听(wò)          海(tāo)                    山茶(sù)
  • 7. 下列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B . 烦多是个谎言 C .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D . 郊原如海
  • 8. (2021·乌鲁木齐模拟)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文艺创作的成功与否,不在于题材的大小,而取决于作者体验的深浅与情感的真伪。 B . 在高科技时代,通过“数字孪生”和智慧城市的结合,将提升城市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 C . 《中国地名大会》这个节目不仅挖掘地名背后的故事,而是展现人与地名间的情感联系。 D . 今年,“广西全民阅读月”活动以线上为主,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可以随时享受阅读之美。
  • 9. (2021·广东质检)仿写句子,完成诗集的寄语。

    读诗歌,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

    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隽秀,有的巍峨挺拔。

    你能聆听水的旋律:有的婉转低回,

    你能欣赏花的姿容:,有的灿烂盛开。

  • 10. 下列对课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月夜》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意境的创造,显得清新质朴,含而不露。 B . 《风雨吟》一诗中,“大地风雨的海”是一个独特的意象,它实际上是诗人用主观情绪折射客观现象所得到的结果。 C . 《断章》虽然只有四句,但它却写出了世间人事的相互独立、相互作用的关系。 D . 《萧红墓畔口占》一诗中,首句中诗人“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专程来拜谒萧红墓,足见诗人对她友情之深挚。
三、   
  • 11. (2021·甘肃武威中考)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典”字诀,为文章增光添彩

    梁 衡

    什么是“典”?就是典故、典型、经典。

    典包括哪些内容呢?一是过去的人和事,二是过去书上讲过的话。这些东西经过了时间的考验,并被证明是正确的。它们有的已转化为成语,有的是人们熟悉的句子、故事。我们写文章时可以拿来作为案例,或根据具体情况来使用,这样文章就显得厚重,作者也显得有学问且风趣幽默。

    典是从哪里来的呢?答案是书本中。所以要多读书,“肚子里要有货”,有足够的知识储备。

    典的使用方法大致有三种,一种是明典,一种是暗典,还有一种作为起兴的作用,我们把它叫作兴典。

    明典就是明明白白地引用过去的典故和文字,典故可以是历史书上的,也可以是文学作品里的,或者是民间流传的,总之是人们所熟悉的。

    我的文章《觅渡,觅渡,渡何处?》里面,讲到瞿秋白被杀害以前,他写了一篇《多余的话》,把自己的心路历程仔细地剖析了一遍。他是一个很坦诚的人,那怎么表现他的坦诚呢?这里就用了一个典故:项羽乌江自刎。

    瞿秋白以文人为政,又因政事之败而反观人生。如果他只是慷慨就义再不说什么,也许他早已没入历史的年轮。但是他又说了一些看似多余的话,他觉得探索比到达更可贵。当年项羽兵败,虽前有渡船,却拒不渡河。项羽如果为刘邦所杀,或者他失败后再渡乌江,都不如临江自刎这样留给历史永远的回味。项羽面对生的希望却举起了一把自刎的剑,秋白在将要英名流芳时却举起了一把解剖刀,他们都把行将定格的生命的价值又推上了一层。

    哲人者,宁可舍其事而成其心。

    秋白不朽!

    用项羽自杀的典故来比喻秋白自己解剖自己。

    再举一个描写生活的例子。汪曾祺先生大家都很熟悉,他有一篇文章写家乡的鸭蛋。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红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在这里,他把清朝袁枚《随园食单》里怎么吃高邮腌鸭蛋拿来作为一个典故,这个鸭蛋一下就有本钱了,文章也就有了厚度。所以大家读这一小段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读文化,用典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含量和知识厚度。

    暗典就是__________。我的文章《这里有一座古树养老院》有这样一段。 

    区里要建一座三千亩的大植物园,老王说,没有古树算什么植物园,顶多是个大苗圃,他张口就捐出了一百零八棵古树。他爱吾园以及人之园,要让树文化普及,让更多的人爱树。

    “爱吾园以及人之园”,这句话是从哪里来的?显然是化用孟子的名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是暗典。

    第三个比较难理解,但是确实在文章里会用到,我把它叫作“兴典”。我们写诗歌的时候有一种修辞手法叫比兴。“比”就是明确的比喻,“兴”就是起一个开头,顺着这个往下说。

    有一首长诗叫《王贵与李香香》,因为用的是陕北民歌的体裁,里面有很多比兴。如“山丹丹开花红姣姣,香香人材长得好”,作者先说山丹丹花,这有比,也有兴的作用。

    现在的网络段子也会用比兴,比如,“春眠不觉晓,天天在变老。时时寻开心,月月领社保”就是一种兴的手法,上句只是为了引出下句,轻松愉快幽默。

    如果在文章写作中用一个典故来引出下文,这就是“兴典”手法。比如,1939年,毛泽东对陕北公学即将要上前线的学员讲话,其中有一句话讲得很有意思。他说,姜子牙要下昆仑山,元始天尊给了他杏黄旗、方天印、打神鞭三样法宝。现在你们要出发上前线,我也要赠给你们三样法宝,那就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姜子牙的三样法宝和战士们上前线毫无关系,但毛泽东给学员的同样是“三样法宝”。毛泽东用姜子牙的“三样法宝”来起兴,这就是兴典,显得非常幽默。

    我们常说文章是作者的一张名片,用典更像一张隐藏的名片。但是要掌握两个原则:一是要用大家熟悉的著名的经典;二是不可太多,多了以后就是“掉书袋”,特别是如果用的典太生僻,读者就烦了。

    (选自《梁衡 21堂作文课》)

    1. (1) 根据上下文,在文章横线处补写一个恰当的句子。
    2. (2) 指出下面文段中的用典方法,并分析此处用典的具体作用。

        面向未来,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风险挑战,顺利实现中共十九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正所谓“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得汇集和激发近14亿人民的磅礴力量。

      ——习近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

    3. (3) 下面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文章中用典,可以为文章增光添彩,使文章显得厚重,也可以使作者显得有学问且风趣幽默。 B . 作者在讲明典、暗典、兴典时,都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这样做既便于读者理解,又能使文章富有说服力。 C . 瞿秋白写了《多余的话》,在文中用了“项羽乌江自刎”的典故;汪曾祺写了《端午的鸭蛋》,在文中用了袁枚吃高邮腌鸭蛋的典故。 D . 本文首先讲什么是典,典包括哪些内容,典从哪里来;其次重点分析典的使用方法;最后提出用典的原则。
    4. (4) 请任选一种用典方法写一段文字。(照抄材料不得分,80字以内)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