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七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 ...

更新时间:2023-01-14 浏览次数:44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知识
  • 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诗中“折柳”是指一种代表风俗的行为,是作者借柳枝表达思乡以及依依不舍之情。 B . ”暗”有断续、隐终酌含义琢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 C . “满”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D . 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颇能显现李白的风格特点,即艺术表现上的主观倾向。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 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这是一首写暮春的诗,这时节百花盛开,万紫千红,花木像是知道春将归去,所以特别珍惜这最后的美好时光。 B . 诗中的“杨花”是指杨树开的花,“榆荚”是指榆钱。这一句,表面看起来,是诗人对“杨花榆荚’’的揶揄,其实是更深层次的赞许。 C . 在诗人笔下,花草树木仿佛都有情思,有个性,成了精灵。连那些“无才思”的杨花榆荚,也都纷纷飘落,如雪花般尽情飞舞。 D . 这首诗以拟人化的手法,语言轻灵,从花草树木的角度写对春天的留恋,读起来饶有趣味。
  • 3.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B . “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 C . 展开联想与想象,诗歌描绘了离开长安日久,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的情景。 D .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仅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就将生活中充满的浓郁边塞生活气息,用朴素的语言真挚的表现出来。
  • 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全诗优美、高雅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B . 诗中既无描写,又无抒情。 C . 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D . 独坐、弹琴、长啸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 5. 文学常识填空。
    1. (1) 《竹里馆》选自《》,作者(朝代)著名诗人。
    2. (2) 李白,字,唐代诗人,有“”的美称。我们曾经学过他的诗歌《》《》《》《》等。
    3. (3) 《逢入京使》是(朝代)著名(派别)诗人的思乡怀亲之作。
    4. (4) 《晚春》的作者是,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朝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古文运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为“”。
  • 6. 默写。
    1. (1) 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
    2. (2) 谁家玉笛暗飞声,。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 (3)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4. (4) 杨花榆荚无才思,。    (韩愈《晚春》)
    5. (5) 王维的《竹里馆》一诗中,写夜深人静,明月相伴的情景的句子是:
    6. (6) 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流露出诗人无限沧桑之感,表达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的句子是:
    7. (7) 《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长安亲人的无限眷恋之情的句子是:
    8. (8) 韩愈在《晚春》中赋予花木以人的情思,表现它们珍惜最后的美好时光,争芳斗艳的句子是:
二、诗歌鉴赏
  • 7.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 (1) “折柳”二字在诗中指,又含之意,代表了古代的一种文化习俗,一种伤感情绪。
    2. (2)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首句“暗飞声”中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笛声从何处而来的意思,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B . 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声之悠扬。 C . 此诗着重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笛声的艺术魅力。 D . 全诗紧扣一个“闻”字,抒写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心情和思乡之切。
    3. (3) 第二句中的“散”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 8.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晚 春

    [唐] 韩 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 (1)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一手法。
    2. (2)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9. 阅读古诗,完成题目。

    移家别湖上亭

    戎 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 (1) 补充点评。

      诗人搬家作别久住的湖上亭,亭边柳条、藤蔓轻展,枝头黄莺鸣声悠悠,一“系”一“啼”别有意味,仿佛是它们之情的自然流露。

    2. (2) 完成随感。

      花草本是无情物,但诗人笔下的一草一木却多情多义,那是因为什么?

  • 10. 谢亭送别

    许 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释】 ①劳歌:送别歌。


    1. (1) 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

    2. (2) 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11. 读《逢入京使》,为什么“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和“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会成为乡愁诗中的名句?

三、综合运用
  • 12. (2022七下·仙居期中) 【爱国名句我来诵】你参与了“爱国诗词朗诵会”小组,组员搜集了爱国的诗词名句,准备交流。这时,眼尖的你却发现了其中有一句不是爱国名句。下列选项中不是爱国名句的的一项是( )
    A . 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左传·昭公四年》) B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C .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D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 13. 读《逢入京使》,从标题结合诗的内容来看,诗人的行踪是离故乡渐行渐远还是渐行渐近?而这与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什么关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