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图一丘吉尔“铁幕”演说 图二杜鲁门主义
图三北约的成立 图四《华沙条约》签字仪式
材料二:希腊需要援助,需要得很急迫,而且数量很大……希腊和土耳其是内外受到共产主义威胁的自由国家,美国不能也不应该让这些国家孤立无援。这样做将在中东、意大利、德国和法国树立一个鲜明的榜样……我们的政策就是不管在什么地方,如果自由受到威胁,我们就要加以援助。
——《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三:观察漫画
材料四:“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材料一: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时期:战后初期是恢复和改革时期,从50年代初期开始各国先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80年代初进入滞胀时期,90年代表现为美国的一花独秀。
材料二:经过20世纪上半期的动荡,特别是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战后发达国家普遍由国家大力干预经济,竭力扩大社会需求,调节矛盾。各国干预经济的主要方式略有不同,主要有企业国有化,由国家直接进行经营活动,主要是收益低但又关系到国民经济基础、私人企业难以经营的部门,例如交通、航天等部门;制定指导性的经济计划,对社会生产进行宏观调控;建立福利制度,完善社会保险,英国和北欧国家被称为“福利国家”;政府进行采购,扩大财政支出;以税收、利率等财政金融手段为杠杆,调节生产,其中利率是最常见的一种手段。
——材料均来自刘芃、朱汉国《当代发达国家的调整与发展》一文
【强行纳入模式】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力量逐渐壮大,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东欧一些国家在苏联的影响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尝试突破模式】
材料二: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
材料三:
材料四:有学者这样描写前苏联一位领导人“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
【模式导致挫折】
材料五:由于经济停滞,商品长期匮乏,供应紧张,当时的波兰处于严重困境。……波兰政局的动荡在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造成了多米诺骨牌效应;紧随其后,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国、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先后发生动乱,并最后结束了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材料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