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16*最苦与最乐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 16 课《最苦...

更新时间:2023-01-14 浏览次数:22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知识
  •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 (fèn)        礼(péi)        监(dū) B . 却(yù)        环(xún)    人(mǐn) C . 约(qiè)        排(jiě)        孟(kē) D . (yōng)        恩(huì)        离(lòu)
  • 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失意 主意  苦痛  如是重负 B . 达观    责任    圣贤    海阔天空 C . 毫杰    趣味    责备    悲天悯人 D . 得罪    解除    坟暮    任重道远
  • 3.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 . 华灯初上,沂河湖心岛上的“蒙山沂水”大型水上实景演出令人叹为观止 B . 进入七年级,妈妈对小明生活上的照顾越来越具体而微 C . 莫言先生在文学创作上精心钻研,持之以恒 , 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D . 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 , 那种快乐还要加几倍哩!
  • 4. 对下列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 . 我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 语序不当,“讨论”和“听取”调换 ) B . 通过这次野外学习,使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大了。(缺主语,删掉“使”字) C . 建国六十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革。(主谓不搭配,“改革”换为“提高”) D . 昨天下午,我等了他整整一小时左右。(前后矛盾,将“整整”改为“足足”)
  • 5. 下面关于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反问) B . 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比喻) C . 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比喻、夸张) D . 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反复)
  • 6. 下列对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通常用毛笔书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B . 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圣人”;孟子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宗师,被尊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C . 古人常有一些雅称,如把笔、 墨、纸、砚称为“文房四宝”;把琴、棋、书、画称为“文人四友”;把梅、兰、松、菊称为“花中四君子”。 D . “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从明代起,被规定为封建社会科举取士的初级读本。
  • 7.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有的书咋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

    ②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

    ③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

    ④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⑤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

    A . ①③②③④ B . ③①⑤②④ C . ④③②①⑤ D . ③②①⑤④
  • 8. (2021七下·仪征期末) 下列有关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梁启超在《最苦与最乐》一文中提出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乐的观点,体现了他的智慧与旷达。 B . 诗人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以劝说的口吻、和缓的语气鼓励人们相信生活,相信未来;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中借自然界的路表达对人生之路的思考。 C .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写法不拘一格,行文自由活泼。《爱莲说》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D . 散文是一种自由的文体,作者能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寓自己的情思,如《驿路梨花》中对小草屋的描写就表现了对淳朴民风的赞美。
  • 9. 文学常识填空。

    《最苦与最乐》的作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广东新会人,家、学者。著作大多收入《》。

  • 10. 读 《最苦与最乐》,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失意而不苦的原因是,老、病、死而不苦的原因是

二、阅读理解
  • 11.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人生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后来被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实用了。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鹜,便是敬。

        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①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者,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唯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②《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

        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本文选自《敬业与乐业》,有删改)

    1. (1)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2. (2) 你怎样理解第二段加粗的句子“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的含意?
    3. (3) 请指出文中两处画线句子各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任选一处分析其作用。
    4. (4) 这篇文章给了你什么启发?
  • 12. 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许多哲人志士写下了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名言。请你写出这类名言中的任意两句。
  • 13. 课外精选美文阅读。

    假如人生没有磨难

    贺铭华

        ①到过农村的人常发现这样一种农事现象:农民们对刚出土的青苗要进行碾压。开始人们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认为对柔嫩的幼苗采取如此高压手段,似乎近于残酷。后来有经验的老农告诉我们,碾压青苗恰恰是为了能让青苗长得更好!刚出土的青苗头重根浅,耐不住风吹雨打,必须施以重压才能扎稳根须,夯实基础。根扎得稳,苗才长得壮。

        ②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生下来就掉进福堆里,左拥右抱,百般呵护,不经受种种磨砺,不遭受些许苦难,这种环境能培养出栋梁之材吗?显然不能!其实,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

        ③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不会进化,社会也不会向前发展。人类长期生活在一顺百顺、无忧无虑的环境中,那么既淘汰不了劣者,也筛选不出强者。假如当初就如此,人体的各种功能必将全面退化,最后可能倒退回原始状态。真的那样,人类也许现在还同猿猴们称兄道弟,与野兽们同林为伍!

        ④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可能会成为愚不可及的白痴蠢蛋。富贵温柔真如同一把无形利剑,它削去了人的铮铮铁骨、坚强意志、奋斗精神和冲天豪气,将猛虎变为猫咪,将雄狮变为绵羊,将雄鹰变为麻雀,将龙种变为跳蚤……古语说:“富贵不过三代”,又说“从来纹垮少伟男”。清代八旗子弟的历史悲剧就是明鉴。

        ⑤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会丧失很多优秀品质。胆识、进取、意志和坚韧等一串串闪光的字眼便没有任何社会意义,甚至可能会从字典中删除,黯然“下岗”。然而,现实中,正是这些千古不朽的社会理念在支撑着人生的框架,在构建着人生的坐标,在书写着人生的底蕴,在指引着人生的航向……

        ⑥所以,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其本身就是一种灾难。

        ⑦磨难乃人类的良师。它令人振作,催人奋进,教人警醒,激人超越。正是磨难本身使人产生了对于环境的种种“适应性”,诱发了人的种种潜智潜能。环境需要听力,人便提高了耳朵的听觉功能;环境需要视力,人便提高了眼睛的视觉功能;环境需要思维,人便促使大脑日益聪春精进。

        ⑧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莫基石。关于磨难,司马迁曾深有感慨地说:“西伯构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此真乃千古良言,历久弥珍!我们甚至还可以将司马迁的名句续写下来:太史公受辱而作《史一记》,杜甫流落乃成《三吏》《三别》,吴敬梓落第方有《孺

    林外史》,曹雪芹困顿而著《红楼梦》。中国历史上这些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无一不是因作者饱受磨难而成。假如当初这些文化先贤没有遭受如此磨难,V人类就不会有这些文化精品出现了!

        ⑨有人说过,人的脸型就是一个“苦”字,天生就该受尽各种苦难。此言似乎不谬。想想人的一生,在自己的哭声中临世,在亲人的哭声中辞世,中间百十年的生涯,无时无刻不在与艰难、困苦、疾病、灾祸打交道。然而正是由于人类历尽磨难而甘之如始,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知诗如画,如梦和歌……

        ⑩因此,我们对于人生中的各种磨难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我们知道“阳光总在风雨后”“吹尽黄沙始见金”。我们向磨难要勇气,要智慧,要韧性,要成功!只要是人生中不可摆脱的磨难,尽管来吧!早些来吧!我们昂首挺胸地站立着!绝不胆怯!绝不屈服!

     (选自《时文选粹》第九辑)

    1.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请按照“提出间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用“‖”将文章划分为三个部分。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3. (3) 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 (4) 文章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一法?有什么作用?

    5. (5) 第⑧段说“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请你举一个事例加以沦证。(不能以文中出现的人物举例)

三、综合运用
  • 14. 学完本文后,你所在的班级打算开展以“承担责任,健康成长”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 (1) 请为此次班会设计三种活动方式。
    2. (2) 请围绕“责任体现在生活细节中”这一主题说一段话。
    3. (3) 请你为这次班会写一段结束语。
  • 15. 按要求修改下面的观察日记。

    ×月×日  星期三  小雨转多云

    今天早晨,我在小区运动场玩,①忽然看到双杠上挂着一幅蜘蛛网。我以前从来没见过这么完整的蛛网。仔细观察后发现:它看上去像是一个自行车车轮,从“车轮”的中心伸出了许多细丝,我数了数,哇,有25条!它们又被一圈圈蛛丝连起来,就成了漂亮的网。④谁能说蜘蛛不是不厉害呢!

    1. (1) 第①句中量词使用不当,应将“”改为“”。

    2. (2) 第②句啰嗦,应改为:“

    3. (3) 第③处标点不当,应将

    4. (4) 第④句有语病,应改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