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3*安塞腰鼓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 3 课《安塞腰...

更新时间:2023-01-15 浏览次数:215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知识
  •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sài)  暗(huì)  杂(rǒng)  绊(jī) B . (shuó)  闭(sè)  礴(páng)  奋(kàng) C . 然(jiá)  静(tián)  雨(zhòu)  沉(wěn) D . (xù)  震(hàn)  淋(lí)  飞(jiàn)
  •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狂舞 沉稳 戛然而止 B . 羁绊 辐射 惊心动魄 C . 震撼 躁热 元气淋漓 D . 磅礴 渺远 大彻大悟
  • 3.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B . 安塞腰鼓随着声音消失,各个舞者动作都戛然而止 C . 学成一门专业是艰苦的,一个人不可能一朝醒来就宣称自己大彻大悟 , 已掌握了这门学问。 D . 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
  • 4.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B .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C . 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 D . 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 5. 下面几个句子,是对排比修辞方法的论述,正确的是(    )
    A . 排比是结构上相同或相似的短语或句子构成,成串排列,以增强语势。 B . 排比是侧重于同一词语或同一句子一再出现,起到强调突出作用。 C . 运用排比可以是句子两两相对,句式整齐,可以由两个句子构成,也可由三个以上的句子构成。 D . 运用排比的目的是增加语言的感染力,使被描写对象形象、生动。
  • 6.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通过这次安塞腰鼓的表演活动,我市人民都认识到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B . 在安塞腰鼓的表演舞台上,变换的舞台背景让人目不暇接。 C . 王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表演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D . 弘扬传统文化一定要避免形式主义。
  • 7. 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课文自始至终,一直保持着快速的节奏。快节奏使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B . 安塞腰鼓有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 C . 文章以“好一个安塞腰鼓”反复咏叹,通过鼓在搏击,情在燃烧,歌颂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 D . 本文以陕北人民的性格特征为线索,写出了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
  • 8.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武腰鼓”则欢快激烈,粗犷奔放,并有较大的踢打、跳跃和旋转动作,英武,激越。

    ②这种结合生动地反映了当地群众憨厚、纯朴的气质和性格特征。

    ③后来它们逐渐结合形成新的风格,而以安塞的西河口乡与真武洞两地最有特色。

    ④它又有机地糅合了民间武术和秧歌舞动作,张弛有度,进退有序,气势磅礴,浑厚有力。

    ⑤“文腰鼓”轻松愉快,潇洒活泼,动作幅度小,风格类似秧歌。

    ⑥安塞腰鼓依据不同的风格韵律原有文、武之分。

    A . ⑥⑤①③②④ B . ⑥①③⑤②④ C . ⑤①④⑥②③ D . ⑤③②⑥①④
  • 9. 根据下面的例句仿写句子。

    例句: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仿句:

二、阅读理解
  • 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现止。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

        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

        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1. (1) 第1—5段主要写
    2. (2) 第1段中“叹为观止”原意是 , 这里指
    3. (3) 第4段“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中的“不存任何隐秘”怎样理解?
    4. (4) 读第6—8段,哪些语句写出了“静寂”的程度?
    5. (5)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是写静吗?为什么?
  • 11. 读课文《安塞腰鼓》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那么一股劲”要“挣脱”“冲破”“撞开”什么?是什么“束缚”“羁绊”“闭塞”了“那么一股劲”?)

  • 12. 仿写下列句子。

    例句: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

  • 1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家乡的渔鼓

    李海流

        ①我出生在微山湖畔的一个小村庄,在我童年的记忆里,除了几本翻得破破烂烂的小人书,能滋养我干涸而荒芜心灵的就是乡村渔鼓了。相传渔鼓始自唐代道教的一种劝善方式,后来演变成历史小说、神话典故的传播载体传入民间。渔鼓这种器乐是用三尺左右的圆竹筒,外敷油漆,一端用猪或羊的护心皮或鱼皮绷蒙做成的。演奏时左臂斜抱鼓,用右手中指和食指叩击,发出“嗡铿”之声。左手持简板,鼓与板相互交叉或同时击敲,以配合说唱。一面渔鼓、一副简板,再加上伶牙俐齿,乡村的渔鼓艺人行走天下,云游四方。

        ②童年的印象里,到村子里唱渔鼓的艺人很多,隔三岔五地来一个,大都以乞讨为生,渔鼓仿佛是为募捐化缘量身定做的工具。

        ③三十年前,微山湖区运河两岸的渔民逢年过节、生辰喜庆、婚丧嫁娶,渔鼓助兴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红白喜事,乡下人讲究个排场,图个热闹,请来一班渔鼓艺人,常常是唱到大天亮,一个人唱累了下去休息,另一个人接着上场,轮番登台演唱,吸引四面八方的村民都来看热闹。尤其是我们这些上小学的孩子,每每周围十里八村有唱渔鼓的,总是追着看热闹,不顾饥寒,乐而忘返。那时,演唱渔鼓的舞台也不尽相同,逢年过节大的喜庆活动,往往在村中学校的操场上搭个舞台,那是一种正规的场所,听渔鼓的人来自四邻八乡,场面比较隆重。其他情况下大多因地制宜。

        ④人们多称渔鼓艺人为“先生”,因他们要穿长袍马褂。演出之前,“先生”敲响渔鼓,等听众来得差不多了,然后开书。说唱时,坐唱为主,兼有站立和走动。说、唱结合,讲究“赶板垛字”,叙述故事时则强调情、气、神的表现。唱渔鼓的师傅不仅会演唱,而且会说故事、会表演,技艺高超的还精通口技。说唱时,可根据不同情节或情绪的变化,产生快慢不同的节奏。鼓与板相配合,板以重拍为主,通常以五鼓三板进行伴奏。印象中的唱渔鼓类似于说书,但不同的是要以渔鼓来伴奏。渔鼓的故事丰富多彩,有缠绵缱绻的男女恋情,有闻所未闻的历史掌故,有令人毛骨悚然的鬼怪传说,但更多的还是风云际会的英雄传奇,像《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杨家将》《岳飞传》之类,内容绝对老少皆宜,雅俗共赏。

        ⑤我已离开家乡多年,很长时间没有听到渔鼓的声音了,现在无论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在偏远的山村,都很难觅到说唱渔鼓的艺人了,然而,我对那如泣如诉、如诗如歌的乡村渔鼓,却有着独特的感情。我爱声声渔鼓,它像家乡的大运河一样在我心中长流不断,充满了浓浓的乡情风韵;犹如穿越时空的天籁之音,在我耳畔久久回响。“咚咚咚——”暮霭中,童年的渔鼓声又有节奏地响了起来。我合上眼睑,倾听这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声声渔鼓,伴着低沉苍老的唱词,那么亲切,又仿佛那么遥远。

    (选自《每日新报》)

    1. (1) 本文形散神聚,一线穿珠。作者以“”为线索,将渔鼓艺人募捐化缘、、渔鼓艺人说唱故事等童年往事“一线穿珠”,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情感。
    2. (2) 下面不属于家乡的渔鼓艺人共同特点的一项是( )
      A . 靠着一面渔鼓、一副简板,再加上伶牙俐齿,云游四方。 B . 常到村中募捐化缘,说唱的故事丰富多彩。 C . 不仅会演唱,而且会说故事、会表演。 D . 都精通口技,并以渔鼓来伴奏。
    3. (3)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的画线句。
    4. (4) 本文题目是“家乡的渔鼓”,第③段却写了“村民和孩子”的表现,这是否离题?请谈谈理由。
    5. (5) 作者在结尾写道:“我合上眼睑,倾听这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声声渔鼓,伴着低沉苍老的唱词,那么亲切,又仿佛那么遥远。”请联系全文,谈谈如何理解“那么亲切,又仿佛那么遥远”。
    6. (6)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黄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粗犷雄浑,奔放热烈。请你结合自己家乡的特点,仿照文章的写法,描写一下家乡的戏剧给人的感受。
三、综合运用
  • 14. 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安塞腰鼓》,班里开展“中国鼓文化”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 (1) 【语言积累】写出三个关于“鼓”的成语。

    2. (2) 【材料探究】据说,近年来许多外国人专门跑到安塞学腰鼓,想从中挖掘出奥秘来,但得其真传者无几。请根据内容和下面的资料,推测“得其真传者无几”的原因。

      资料:安塞位于陕北高原。安塞腰鼓起源于春秋以前,具有2 000年以上的历史,原有迎神驱邪之意。逐渐成为习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打腰鼓主要是打情绪,打耐力。鼓手打到兴头上,往往忘其所以,便随心所欲地发挥鼓点的节奏,脚步随情绪腾空而起。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悍勇威猛的艺术个性。

    3. (3) 【文化探源】神州大地,古往今来,“鼓”的用场确是很宽泛,中国的鼓文化源远流长。

      ①我国最早的鼓,是进入陶器时代用陶土烧制的“土鼓”,鼓成为精神的象征。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地出现了富有地方特色的鼓,除安塞腰鼓外,你还知道哪些地方的特色鼓?

      ②请你简要谈谈鼓在古代和现代有哪些用场。

  • 15. 下面例句中含有两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请从备选词语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写一个完整的句子。(不得抄袭例句)

    示例: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

    备选词语:火锅     烟花     上课铃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