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更新时间:2023-01-31 浏览次数:2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2八下·开江期末) “风”吹来的高原是指我国的:( )
    A . 黄土高原 B . 青藏高原 C . 内蒙古高原 D . 云贵高原
  • 2. (2022八下·乾安期末) 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    )
    A . 四合院 B . 竹楼 C . 蒙古包 D . 窑洞
  • 3. (2022八下·乾安期末) 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是( )
    A . 开垦耕地 B . 修建水库 C . 植树种草 D . 减少降水
  • 4. (2022八下·安居期末) “在漫长的二三百万年间,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的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张粗糙的脸”(摘自路遥《平凡的世界》)。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延安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的某地区()
      A . 有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黄土川等多样景观 B . 一月平均气温高于0℃ C . 位于第二级阶梯,阴山以南 D . 石油储量大,质量优,易开采
    2. (2) 造成文中描述“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的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的主要原因是()

      ①土质疏松②夏季多暴雨③河流结冰④植被稀少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3. (3) 能有效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措施是()

      ①陡坡垦荒②退耕还林、还草③植树造林④建梯田、修挡土坝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5. (2022八下·南昌期末) 在黄土高原上行走,本来距离很近,却常要绕道远行,主要是因为黄土高原 (   )
    A . 千沟万壑 B . 河道纵横 C . 地势平坦 D . 沼泽遍布
  • 6. (2022八下·随县期末)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面关于甲地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地地表特征是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 B . 该地位于农耕区向牧区的过渡地带 C . 造成该地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过度放牧,乱垦滥伐 D . 该地主要位于暖温带,第三级阶梯
    2. (2)  下列说法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 山脉②是南岭,是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B . 山脉①是天山,其北侧是准噶尔盆地,南侧是塔里木盆地 C . B所在的四大地理分区中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 D . 虚线③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该线以东人口密集,该线以西人口稀疏
  • 7. (2022八下·定远月考)  《地理中国》报道,著名的“桥上桥(上下两层)位于黄河中游的支流上,下桥建于公元1667年,上桥建于公元1832年。上世纪70年代,当地居民在河中挖沙将下桥挖出,使“桥上桥”雄姿展现于世。读“黄河流域简图”和“桥上桥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根据材料推断,“桥上桥”最可能位于图中的(     )
      A . 甲处 B . 乙处 C . 丙处 D . 丁处
    2. (2) “桥上桥”的下桥被泥沙掩埋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地壳变动 B . 过度开垦 C . 水土流失 D . 围河造田
    3. (3) 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     )
      A . 在甲地建水电站,开发水能 B . 在乙地修建水库蓄水 C . 在丙地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D . 在丁地加固堤坝,疏通河道
  • 8. (2022八下·玉林期中)   2020年12月26日银西高铁正式通车,在银西高铁沿线,遍布成片的鱼鳞坑。鱼鳞坑是指在较陡的梁峁坡面和支离破碎的沟坡上沿等高线自上而下挖的半月型坑,呈品字形排列,形如鱼鳞。下图为银西高铁线路和鱼鳞坑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鱼鳞坑主要位于我国的(   )
      A . 云贵高原 B . 青藏高原 C . 黄土高原 D . 华北平原
    2. (2) 银西高铁修建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
      A . 冻土深厚,施工环境恶劣 B . 地形崎岖,地下溶洞较多 C . 千沟万壑,桥隧修建难度大 D . 占用耕地,造成水土流失
    3. (3) 山坡上鱼鳞坑呈品字形排列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
      A . 增大阻力,减少风沙危害 B . 加固坡面,防止山体滑坡 C . 扩大间隙,增加有效光照 D . 分散溢流,加强水土保持
  • 9. (2022八下·宝应期中) 下图所示地形区中,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是(  )。
    A . B . C . D .
  • 10. (2022八下·镇平月考) 下图为我国陕北民居邮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邮票中民居所处的地形区是(   )
      A . 青藏高原 B . 黄土高原 C . 华北平原 D . 四川盆地
    2. (2) 该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A . 冬冷夏热,降水较少 B . 冬冷夏凉,降水多 C . 全年炎热多雨 D . 全年温和湿润
    3. (3) 该地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 . 土壤盐碱化 B . 湿地围垦 C . 森林锐减 D . 水土流失
  • 11. (2022八下·泾阳开学) 成语“泾渭分明”,泾河水清,渭河水浊,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线清楚或是非分明。但现在黄河的这两条支流越来越浊,泾渭不分,其根本原因是(   )
    A . 水土流失严重 B . 植被覆盖率高 C . 河水水量太大 D . 凌汛现象严重
  • 12. (2022八下·港南开学考) 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正确的是(    )

    ①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且多暴雨,冲刷严重  ②土质疏松干燥,极易渗水  ③植被稀少,地面缺少植被保护 ④开发历史悠久,过度放牧、不断开荒等人类活动加剧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13. (2022八下·港南开学考) 有关黄土高原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位于太行山以西,千沟万壑,窑洞层叠 B . 石油资源丰富,有“乌金高原”之称 C . 全球最大黄土堆积区,有塬、墚、峁、川多种地貌景观 D . 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地表支离破碎
  • 14. (2021八下·靖宇期末)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

    ①黄土土质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②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③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④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①②③④
  • 15. (2021八下·南昌期末) 黄土高原地区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黄土高原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特征,不能够用来说明黄土成因的证据是(   )
      A . 黄土覆盖厚度空间差异小 B . 黄土颗粒大小空间变化大 C . 黄土成分与当地基岩不同 D . 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
    2. (2) 反映黄土高原地区地表特征千沟万壑的成因是(   )
      A . 地震灾害频发 B . 水土流失严重 C . 风力作用明显 D . 人类工程建设
    3. (3) 黄土高原地区特有人文景观的是(   )
      A . 高脚屋 B . 竹楼 C . 窑洞 D . 碉楼
    4. (4) 结构图可以揭示地理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仔细分析,找出黄土高原地区地理现象联系错误的项是(   )

      ①植被稀少②暴雨集中夏季③黄土土质疏松④黄河含沙量大⑤地势平坦

      A . B . C . D .
    5. (5) 反映黄土高原富有地方特色的陕北民歌是(   )
      A . 小调 B . 信天游 C . 二人转 D . 采茶戏
二、综合题
  • 16. (2022·昭平模拟)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写出图中数字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山脉:A,河流:③
    2. (2) “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诗中的“延安”所在地是该区域的省。
    3. (3) 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特征是
    4. (4) 黄土高原的特色民居是
    5. (5) 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生物措施是
  • 17. (2023八上·四平期末) 读黄土高原图以及西南地区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黄土高原南至A山脉,东至B山脉。该地形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是,冬暖夏凉,是有名的绿色建筑。
    2. (2) 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治理黄河重在中游治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提出一条治理措施:
    3. (3) 左图区域中主要的能源矿产是,右图区域中主要的优势能源是
  • 18. (2022七上·莱州期末) 读东北地区和黄土高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东北地区和黄土高原都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2. (2) 两地都有丰富的(能源),但是因为不合理的开采曾经都面临严重的生态问题,①地区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
    3. (3) 黄土高原典型的传统民居为,黄土高原地表特征为;  ②是黄河的主要支流
    4. (4)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白居易《杜陵叟》诗节选)。
      诗中杜陵现位于西安市。“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此诗句描写的是发生在北方地区季的旱灾。该季节北方地区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加之多风,蒸发旺盛。
    5. (5) “黑土地”和“黄土地”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盛产水稻和谷子,东北地区大米品质优且是全球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地区,种植纬度高的原因是(从气候角度分析)。
    6. (6) 得益于持续不断的生态治理,黄土高原开始披上绿装。陕北黄土高原的主色调正在由“黄”变“绿”。关于其原因,玲玲与贝贝有不同观点,根据“绿色发展、生态优先”高质量发展要求,你赞成谁?

  • 19. (2022·铁岭)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是我国紧迫而艰巨的任务。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黄土高原西起乌鞘岭,东到山脉,北起长城,南抵(山脉)。
    2. (2) 黄土高原地区的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这里的降水集中在季,且多暴雨,这是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填“自然”或“人为”)原因之一。
    3. (3) 黄土高原地区储量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对该资源的长期开采是造成这里水土流失的(填“自然”或“人为”)原因之一。
    4. (4) 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的地表景观是____(填字母)。
      A . 小桥流水,前街后河 B . 椰树林立,竹楼掩映 C .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 .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5. (5) 下列措施中,能够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有 (填字母)。

      A.开垦陡坡,扩大种植面积              B.种草种树,涵养水源

      C.缓坡地修建梯田                           D.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提高收入

  • 20. (2022·包头) 为了探究植被覆盖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丙三组实验。实验所模拟的条件除了植被覆盖度不同,其他都相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 (1) 实验结果:甲、乙、丙三组中,雨水下渗量最大的是,雨水的流失量最大的是,土壤流失量最大的是
    2. (2) 实验结论:
    3. (3) 依据实验结论,我们在治理水土流失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