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

更新时间:2023-02-16 浏览次数:43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他们在戈壁荒滩、深山峡谷建立基地,风餐露宿,艰苦创业,默默无闻地为新中国的国防尖端科技事业作贡献。下列属于“他们”中的杰出代表的是( )
    A . 王进喜 B . 雷锋 C . 邓稼先 D . 袁隆平
  • 2. (2022·烟台) 钱三强说:“稼先同志,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调你去做这项工作,怎样?”当晚,邓稼先回去后与夫人只说要去干一件工作,并且说:“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家中的事和两个孩子全靠你了。”“放一个大炮仗”的决策实现的标志是(   )
    A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 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 C . 神舟一号飞行试验成功 D . 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 3.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中国航天员首次在轨飞行并成功返回地面乘坐的飞船是( )
    A . 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B . 神舟五号飞船 C . 神舟六号飞船 D . 神舟七号飞船
  • 4. 如图是某教师在屏幕上展示的学习目录。由此判断本课的主题是( )

    A . 国防建设迅速发展 B . 文化园地百花齐放 C . 科技成就举世瞩目 D . 社会生活日新月异
  • 5. 食为政首,谷为民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伟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
    A . 袁隆平 B . 钱学森 C . 邓稼先 D . 屠呦呦
  • 6. (2022·广安) 2000年以来,世界卫生组织把青蒿素类药物作为首选抗疟药物,青蒿素在全世界已挽救数百万人生命,每年治疗患者数亿人。“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对青蒿截疟的记载中获得灵感的科学家是( )
    A . 屠呦呦 B . 钱学森 C . 袁隆平 D . 邓稼先
  • 7. (2022·河南) 近年来,“直播带货”“线上拼单”等热词频出,这表明我国商业领域(    )
    A . 销售渠道单一 B . 物资供应充沛 C . 信息技术发展 D . 市场监管规范
  • 8. (2022·海南) 读下图,可知改革开放以来(    )

    A . 城市缺房问题彻底解决 B . 农村居住环境明显好转 C . 城乡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D . 室内设备设施大为改观
  • 9. 以下示意图根据上海一个普通家庭的账本制作,从一个视角反映了当代中国百姓生活的变迁。促使这一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A .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B . 生活方式的变化 C . 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D . 城市化进程加速
  • 10. 2022年7月25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进入问天实验舱,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轨进入科学实验舱。中华民族的问天长歌又开启了新的篇章。下列选项与上述成就属于同一领域的是( )
    A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 .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 . “辽宁舰”交接入列
  • 11. 下表中的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
     

    历史事实

    历史解释

    A

    开国大典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B

    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土地私有制

    C

    “一五”计划的完成

    实现了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D

    “两弹一星”的成功

    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他的形象可谓“几十年如一日”的“农民本色”。他用他的双手,为中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是下列图片所示人物中的( )
    A . B . C . D .
  • 13. (2022·湘西) 袁隆平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了这两个梦想,他一辈子没离开稻田,并为之奋斗一生。这体现了袁隆平(    )
    A . 敬业奉献、国际主义的精神 B . 生命至上、救死扶伤的精神 C . 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精神 D . 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的精神
  • 14. (2022·抚顺) 屠呦呦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使全球数亿人受益。对屠呦呦评价恰当的是(    )
    A . 青蒿济世、科研报国 B . 淡泊名利、两弹元勋 C . 杂交水稻、惠泽苍生 D . 飞天揽月、漫步太空
  • 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的生活中逐渐出现了Internet、HighSpeed Railway(高速铁路)等新词汇,这些词汇反映的主要时代背景是( )
    A . 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B . 体制改革走向深入 C . 改革开放融入世界 D . 多极化局面的形成
  • 16. (2022·陕西) 下列两组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 国防力量的壮大 B . 教育事业的繁荣 C . 社会生活的变迁 D . 民族关系的和睦
二、非选择题
  •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方学者亚布说:“罗盘针是中国人最重要的发明,它放开我们的眼界,领导我们到世界主义。我们近代的世界观的形成,全靠深入异邦文化的精神。只有罗盘针的发明,才能够帮助我们到达这种境界。”可见指南针的传播及其应用,打破了欧洲中世纪的闭塞状态,导致了以后哥伦布对美洲大陆的发现和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奠定了以后世界贸易以及手工业过渡到工场手工业的基础,而工场手工业又是现代大工业的出发点。

    ——摘编自彭西斌《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深远影响》

    材料二:1800年,英国有321台蒸汽机,总功率为5 210马力,平均每台约16马力,1826年有1 500台,总功率有375 000马力,平均每台250马力。最初的珍妮机,只能同时纺8支纱,而在几年以后就出现了同时可纺80根纱的多轴纺纱机。当这种多轴纺纱机使用水力推动,以后又装上蒸汽机时,总共只不过经历了20年……这样,采用机器和新技术在经济上就越来越便宜,因而,机器也就得到推广使用。

    ——摘编自高德步《英国工业革命的技术创新机制》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地编制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在我国第一个科技规划的指导下,集中全国力量,聚集优秀人才,大力协同作战。“两弹一星”事业不仅使我国的国防实力得到极其有力的增强,而且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摘编自孙国际《从“两弹一星”科技工程的重大成功看国家创新体系模式的建立》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方学者的主要观点,并用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对其进行说明。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技术创新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分析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
    4. (4) “科技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应对许多全球性挑战的有力武器,也是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综合上述材料,就此谈谈你的感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