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本章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

更新时间:2023-02-27 浏览次数:48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 1. 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均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 B . 调查青蛙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 C . 标记重捕法可用于调查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 D . 种群密度与出生率成正比
  • 2. 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B . 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C . 丁为年龄组成,可根据其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 D .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常用的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
  • 3. 下列有关性别比例和种群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性别比例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特征 B . 性别比例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C . 捕食者能将被捕食者的种群密度制约在一定水平 D . 根据某时刻的种群密度就可以绘制出年龄金字塔
  • 4. 栗喉蜂虎是一种形态美丽优雅的鸟类,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在广东恩平七星坑省级自然保护区被发现。下列有关其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栗喉蜂虎的种群密度 B . 可用当年出生幼鸟数与其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来计算出生率 C . 在所有生态系统中,若其种群数量大,则其种群密度也一定大 D . 通过年龄结构可预测其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
  • 5. 如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围绕K值上下波动 B . “涸泽而渔”会使鱼的数量下降至B点对应的种群数量以下,不利于长远的发展 C . 灭鼠时应在鼠群数量未达到B点时就开始,效果最佳 D . C处种群数量不再上升与环境容纳量无关
  • 6. 某研究人员对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植物的种群数量进行了多年跟踪调查,并研究Nt+1/Nt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图所示(图中N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t+1表示第t+1年的种群数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中种群甲的数量变化曲线呈“S”型 B . 种群乙在b点时数量已达到最大 C . c点时种群甲和种群乙的数量相等 D . 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乙会被种群甲淘汰
  • 7. 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必定会越来越大 B . 可通过减弱家鼠的繁殖能力来降低家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 . 不同种生物的K值各不相同,但同种生物的 K值固定不变 D .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外因有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 8. 如图是根据某草原上甲、乙两种鼠种群数量的调查结果绘制的曲线图,L值表示甲鼠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M值表示乙鼠的种群数量。不考虑甲鼠种群的迁入和迁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甲鼠种群数量在第3年的年末达到了最小值 B . 甲、乙种群的K值分别是1.0×103只和1.4×103 C . 第3~5年甲鼠的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D . 乙鼠在第1年年末迁入甲鼠生活的区域,比甲鼠的繁殖能力更强
  • 9. 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具有单一性 B . 食物匮乏会影响动物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影响种群数量变化 C . 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不再发生波动 D . 性别比例改变直接导致出生率和死亡率发生改变,进而影响种群数量
  • 10. 种群呈“S”形曲线增长时,增长率(增长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的增长量与原种群数量的比值)是逐渐下降的,而增长速率是先上升后下降的,当种群数量为K/2时,增长速率最大,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t1至t2时间段,种群的数量逐渐减少 B . K值称为环境容纳量,代表种群数量的最大值且数量不变 C . t1时刻,种群的数量达到K/2,个体之间的竞争最为激烈 D . t2时刻,种群的增长率最小,种群的年龄结构呈稳定型
  • 11. 下列描述中没有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影响的是(   )
    A . 蚊类等昆虫在寒冷季节到来时一般会全部死亡 B . 一年蓬的种群密度随林木郁闭度的增加而降低 C . 引起传染病的某种病毒使某种群的种群密度降低 D . 火山喷发时火山口附近的植物几乎全部死亡
  • 12. 下列有关种群数量波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林下植物受到的光照强度 B . 出生率和迁入率导致种群数量增加 C . 影响种群数量波动的外源性因素包括气候、疾病等 D . 病原物和寄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随种群密度的增加而下降
  • 13. 如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曲线均为“S”型曲线 B . t3时,甲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C . 甲、乙两个种群的数量达到最大的时刻分别为t4和t6 D . 甲、乙两个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竞争强度为弱→强→弱
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5分,共2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 14. 一个繁殖周期后的种群数量可表示为该种群的补充量。某实验水域中定期投入适量的饲料,其他因素稳定。图中曲线Ⅰ表示该实验水域中某种水生动物的亲体数量与补充量的关系,曲线Ⅱ表示亲体数量与补充量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亲体数量约为1000个时,可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 B . 亲体数量约为500个时,单位时间内增加的数量最多 C . 亲体数量大于1000个时,补充量与亲体数量相等,种群达到稳定状态 D . 饲料是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的非密度制约因素
  • 15. 种群增长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增加的个体数占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种群增长速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增加的个体数量。调查某种群一段时间内某些特征的变化,得到下图A、B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种群增长率为0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B . 若曲线A表示增长速率,当其为0时,则该种群可能达到K C . 若曲线A表示“S”形曲线的增长率,则第6年时可能小于0 D . 若曲线A表示出生率,B为死亡率,则前6年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但将面临种群退化的问题
  • 16. 如图是某同学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培养液中所有酵母菌的数目 B . 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速率在不同时间可能相同 C . 在培养初期,酵母菌因种内斗争较强而生长缓慢 D . 每次取样前应从试管底部吸取,以得到更多酵母菌
  • 17. 虫瘿是植物组织遭受昆虫等生物取食或产卵刺激后,细胞加速分裂和异常分化而长成的畸形瘤状物或突起,它们是寄生生物生活的“房子”,如图是某植物上某种虫瘿的数量调查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导致该种虫瘿形成的寄生生物的环境容纳量是K1 B . 在1区域中,寄生生物种群数量增加呈“J”型增长 C . 在2区域中,寄生生物种群增长速率较大是因为无资源和空间的限制 D . 对虫瘿进行密度调查应采取样方法
  • 18. 如图是加利福尼亚北美夏旱硬叶常绿灌丛的两个黑尾鹿种群的存活曲线(以存活数量的对数值为纵坐标,以年龄为横坐标作图,把种群的死亡—存活情况绘成的一条曲线)。高密度种群(每2.6km2约64头鹿)处于受管理的地区,在那里通过火烧来维持开阔的灌木和草本植被,以提供大量新生的嫩枝嫩叶。低密度种群(每2.6km2约27头鹿)处于未受管理的地区,老的灌木已有十年未火烧。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 调查黑尾鹿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B . 密度较低的区域,黑尾鹿寿命长的概率更高 C . 存活曲线由种群个体本身寿命决定,与种群密度无关 D . 高密度区域可能狩猎强度较大、种内斗争较激烈
三、非选择题:共3题,共36分。
  • 19. 图中图1为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图。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图2所示的曲线。请回答:

    1. (1) 图1中c表示,a表示,b表示。图1中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填“a”、“b”或“c”)。
    2. (2) 分析图2,前4年该林场松鼠种群数量(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第年松鼠的种群密度最低。第16~20年松鼠种群数量最可能呈型曲线增长。
    3. (3) 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常用的方法是之一是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做到;计数时,应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算值。
    4. (4) 在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动物种群密度时,若经捕获后的动物更难被捕获,则调查的结果要比实际数(填“大”或“小”)。
  • 20. 调查某草原田鼠的数量时,在0.01平方千米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田鼠43只,将捕获的田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6只,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2只。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若该调查区内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只。若调查中使用的标记物比较醒目,田鼠被标记后被其天敌捕食的机会增大,则第二次捕获后计算得出的种群数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际数量。
    2. (2) 若将雌雄成鼠各若干只,放在大小一定的笼内饲养,让它们交配繁殖,且供给足够的食物和水(不考虑疾病等其他因素),则笼内田鼠数量变化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应为图甲中的曲线。田鼠过多,会破坏草原植被,如果要控制鼠害,该草原管理部门可以采取的根本措施为

    3. (3) 用样方法调查该草原0.01平方千米的调查区内某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常用的取样方法有法、法,若某样方内部被调查植物的分布如乙图所示,则该样方中被调查植物的个体数应计为株。
  • 21. 科学家长期跟踪调查了某群落中甲、乙两个动物种群的数量变化,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和乙种群的入值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群落中除了甲、乙两个动物种群外,还生存着多种植物。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可为动物提供,从而影响群落中动物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进而影响群落的
    2. (2) 甲种群在t5时的K值等于在t3时的K值,原因是
    3. (3) 乙种群在时数量达到最大值,在t4~t5时间段乙种群数量
    4. (4) 甲、乙种群数量均增加的时间段是。据图推测,两者的种间关系是(填“捕食”或“种间竞争”)。除了种间关系,影响群落的非生物因素有(答出一点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