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7课明朝的灭亡...

更新时间:2023-02-15 浏览次数:43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19·东营) 土地和赋税问题是农民普遍关注的问题。“均田免赋”口号是下列哪次农民起义中提出的?(   )
    A . 陈胜、吴广起义 B . 黄巾起义 C . 李自成起义 D . 太平天国运动
  • 2. 李自成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
    A . 政治腐败 B . 宦官专权 C . 陕西连年大旱 D . 土地兼并严重
  • 3. 下图人物是明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下面关于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B . 攻入西安,建立大顺政权 C . 攻入北京,推翻明王朝 D . 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政权
  • 4. 明末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
    A . 明神宗20年不上朝听政 B . 政府巧立名目加派赋税 C . 1627年陕北大早,官吏照旧催逼税粮 D . 皇室、贵族、官僚等大量侵占民田
  • 5. (2017七下·雅安期末) 明朝灭亡的原因有(    )

    ①政治腐败     ②土地兼并      ③农民起义     ④吴三桂降清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6. 明末农民起义把中国农民战争的斗争水平推到了新的高度,是因为(   )
    A . 李自成起义军推翻了明朝统治 B . 李自成起义军活动范围非常大 C . 李自成起义军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 D . 李自成起义军建立了农民政权
  • 7. 下列各项对李自成起义军提出的“均田免赋”口号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实行均田制,把土地分给农民 B . 反映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 C . 明确规定了分配土地的办法 D . 提出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
  • 8. 明末李清在《三垣笔记》中说道:“宁(远)锦(州)之溃,北边精锐几尽,而中州寇祸正张、上意亦欲以金币姑缓北兵,专力平寇。”文中的“北兵”是指( )
    A . 后金军队 B . 蒙古军队 C . 倭寇 D . 李自成起义军
  • 9. 下图为中国古代著名军事要塞,与之相关的正确表述是(    )

    A . 为防御匈奴军队侵扰而建 B . 为防止女真人南下而建 C . 张骞出西域时由此出关 D . 吴三桂引清军由此入关
  • 10. 率军攻入北京,推翻明朝统治的是(    )
    A . 吴三桂 B . 李自成 C . 皇太极 D . 黄巢
  • 11. 明朝灭亡后,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引清兵入关,夹攻李自成的军队,最后导致李自成起义军失败。这里所说的“明军将领”是(    )
    A . 张献忠 B . 吴三桂 C . 努尔哈赤 D . 皇太极
  • 12. (2017八上·濮阳开学考) 李自成农民军建立大顺政权的时间是(  )

    A . 1627年 B . 1636年 C . 1643年 D . 1644年
  • 13. (2017七下·乐亭期末) 他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大英雄:他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出生入死,功勋卓著,也曾身陷囹圄;他多次遇刺却能逢凶化吉;他懂天文熟地理,谙韬略善用人;他戎马倥偬数十载,横扫白山黑水,统一女真各部,击溃大明王朝,成为威震北中国的一代铁血汗王!他是(    )
    A . 成吉思汗 B . 忽必烈 C . 努尔哈赤 D . 皇太极
二、非选择题。
  • 1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神宗时,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万顷;明熹宗进一次赏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明崇祯帝时,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三分之一。

    材料二: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材料三:明末民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反映了明朝什么社会问题?
    2. (2) 材料二和材料一有何联系?
    3. (3) 材料三反映了什么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4. (4) “均田免赋”口号的提出,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 1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乙卯(1615年)……上既削平诸国(女真各部),每三百人设一牛录额真,五牛录设一甲喇额真,五甲喇设一固山额真。每固山额真左右设两梅勒额真。初设有四旗,旗以纯色为别,曰黄、曰红、曰蓝、曰白。至是,添设四旗,参用其色镶之(黄、白、蓝镶红边,红镶白边),共为八旗。

    ——《清实录》

    材料二:满洲制度规定,“八旗子弟,人尽为兵。”

    请回答:

    1. (1) 这是哪一少数民族的管理制度?这一制度的名称是什么?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这一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2. (2) 这个少数民族是由谁统一的?
    3. (3) 这个少数民族何时建立何政权?历史上这一少数民族还由谁在何时建立过哪一政权?
    4. (4) 这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后来是谁改变的?他改族名的目的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