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 下册 /第六单元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部编版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高一下学期第六单元练...

更新时间:2023-02-13 浏览次数:26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共3小题)
  • 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⑴可是这个老穿着雨鞋、拿着雨伞的小人物,却把整个中学  ▲  了足足十五年!

    ⑵她冒着生命危险尽力  ▲  和营救狱中难友。

    ⑶因为得不到当朝者的赏识,林冲空有一身好  ▲  却得不到施展。

    ⑷只是我得跟您预先  ▲  一下:说不定有人偷听了我们的谈话了。

    A . 挟制  庇护  功夫  声明 B . 挟制  庇佑  工夫  申明 C . 辖制  庇护  功夫  声明 D . 辖制  庇佑  工夫  申明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 面对突如其来的全球经济危机,我们只有以冷静的心态沉着应对,等闲视之 , 才能开拓创新,化危机为转机,找到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B . 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C . 新疆青河县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神秘的草原文化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每年夏天,前往游览观光的中外游客及考古探秘的学者不绝如缕 D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的国庆阅兵式上,中国军方多款新型武器装备的展示,引发了两方军事专家捕风捉影的各种猜测。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
    A . 相对默然,不复聊赖 B . 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 C . 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 D .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二、填空题(共1小题)
  • 4. 请将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 (1) 这个罪大恶极的人,不杀他 ,也难平民愤。(天理难容/情理难容)
    2. (2) 面对恶劣的形势,有关部门可谓使尽浑身解数,但局势的急速变化令他们 。民众眼看着飞涨的物价,也只能不断地 。(唉声叹气/垂头丧气)
三、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吴组缃

    中国的小说,也和世界各国的小说一样,是从神话传说开始的。有人说我国小说有很多起源,如寓言、史传、诸子散文等,其实源只有一个,那就是神话传说。神话是把神人化,传说是把人神化,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很难确切划分。

    到魏晋南北朝,出现了志怪、志人小说。这是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起的名字,我觉得概括得很恰切。神话传说也好,志怪、志人也好,都是作为一种史实记载下来的,是靠实地访问、从民间搜集而记录下来的,因此叫作“志”。“志”是记录的意思,而不是创作。所以最初的小说,同历史归于一类。比如《穆天子传》是个神话传说,可史书上却把它归于帝王“起居注”一类;《山海经》也是神话传说,《汉书》中却把它归于“地理志”中。

    直到梁代萧统编《文选》,才第一个要把文学和历史区分开来。他在序中提出他的文学定义,即“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但这时他所指的文学只包括诗、文、赋,并不包括小说。我国的小说脱离历史领域而成为文学创作,还是进入唐代之后的事。唐代的文化出现了很多新的东西,文人的思想也有所发展、开阔;这时传奇小说应运而生,如陈鸿写的《长恨歌传》、白行简写的《李娃传》,都是依照传说创作而成,不再是历史性质的东西了。唐代小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想象虚构与讲求文采,这就同过去的作品有所区分。参照萧统的文学定义看,虚构、想象正是“事出于沉思”;讲求文采,则正是“义归乎翰藻”。从此,小说便发展成为文学创作了,但作为史传的志怪志人传统也并没有中止。

    传奇小说发展到宋代就衰落了。宋代的小说大致是根据史事记载完成的,没有什么虚构和富有文采的创作加工,同唐代小说大不相同。后来各个朝代的人们写的历史小说,大多走了宋代传奇的路子,即按照史书的记载编写,作为文学作品是失败的。

    这时随之兴起的是话本。话本经过文人加工,就变成许多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大都是文人采用民间创作而进行的再创作。话本是民间“说话”艺术的底本,它是经过说书艺术的千锤百炼才产生、流传的。它以描绘精彩动人的情节场面和塑造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见长;这就与专供人阅读的小说有了明显不同的风格,因为它们是植根于讲给人听的说书艺术的。

    由这里再发展,便成为文人的独立的创作。这时不再拿民间的东西来加工了,而主要是自己创作。这一类代表作是《金瓶梅》,它在小说发展史上开辟了一条新路。无论《三国演义》《水浒传》还是《西游记》,写的都是非凡的人物或不寻常的英雄;而《金瓶梅》开辟了一条写平凡人和日常生活的道路,通过写平凡人的日常生活,显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长足发展。沿着《金瓶梅》所开创出来的道路,《红楼梦》问世了,中国古代现实主义小说达到了辉煌的顶点。

    中国小说发展的脉络及特点,大致就是如此。

    (有删改)

    1. (1) 下面关于“小说”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是指文人创作的一种文学体裁。 B . 小说是指脱离历史而创作的一种文学体裁。 C . 小说是讲求用虚构和想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D . 小说是以描写情节场面和塑造人物形象见长的一种文学体裁。
    2. (2) 对文中“但作为史传的志怪志人传统也并没有中止”这句话的含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唐代“志怪志人小说”同“传奇小说”并存。 B . 唐“传奇”并没有彻底成为文学创作。 C . 唐“传奇”中仍保留着“志怪志人”的因素。 D . 唐“传奇”虽脱离历史领域,但仍记载了大量的历史内容。
    3. (3)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小说史上凡是按照史书的记载编写的各个朝代的历史小说都是失败的。 B . 中国古典小说继承了《史记》等史传文学“实录”的传统,并产生了一批优秀作品。 C . 我国话本小说、演义小说的发展、进步大都是由优秀的文人向民间学习、参与、加工民间创作而取得的。 D . 从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历程的角度来看,《金瓶梅》和《红楼梦》属于同一阶段的作品。
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 6.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促织

    蒲松龄

    ①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养之,昂其直,为奇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②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遂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不终岁,薄产累尽。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成然之。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③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成妻具资诣问。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问者爇香于鼎,再拜。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各各竦立以听。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食顷,帘动,片纸抛落。拾视之,非字而画:中绘殿阁,类兰若。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旁一蟆,若将跳舞。展玩不可晓。然睹促织,隐胸怀。折藏之,归以示成。

    ④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真逼似。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成益愕,急逐趁之,蟆入草间。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遽扑之,入石穴中。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逐而得之。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大喜,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⑤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儿惧,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儿涕而出。

    ⑥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日将暮,取儿藁葬。近抚之,气息惙然。喜置榻上,半夜复苏。夫妻心稍慰,但蟋蟀笼虚,之则气断声吞,亦不敢复究儿。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东曦既驾,僵卧长愁。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成以其小,劣之。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喜而收之。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

    ⑦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因出己虫,纳比笼中。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少年固强之。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少年又大笑。试以猪鬣毛撩拨虫须,仍不动。少年又笑。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成大喜。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成益惊喜,掇置笼中。

    ⑧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诃成。成述其异,宰不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成。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⑨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_______。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_______?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1. (1) 解释加点字。

      为奇货 ②无毫发

    2. (2)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 猾胥报充里正役

      谁为大王此计者

      B .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养之

      大喜,

      C . 之则气断声吞

      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D . 胸怀

      木直

    3. (3)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4. (4) 第⑨段填入“_______”处最恰当的虚词是      
      A .

      B .

      C .

      D .

    5. (5) 以下关于《促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通过促织的得失这一主要线索,讲述成名一家的遭遇,情节动人心弦。 B . 小说多处使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形成极大反差,增强了戏剧性,引人入胜。 C . 小说虽凭空虚构,却反映了人不如虫的悲惨现实,具有强烈的讽刺意义。 D . 小说的语言具有简洁凝练、片言传神的特点,多连用四字短句,斩截有力。
五、诗歌阅读(共1小题)
  • 7.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问题。

    罗隐

    篱落岁云暮,数枝聊自芳。

    雪裁纤蕊密,金拆小苞香。

    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霜。

    春丛莫轻薄,彼此有行藏

    (注)①罗隐:晚唐诗人,大中十三年(公元859)抵达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后自编其文为《谗书》,遭统治阶级憎恶。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始终不第,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②青女:神话中霜雪之神。③行藏:即行止,出行或停止。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临近岁末的深秋,几枝菊花在篱笆边绽放,它们自我欣赏的姿态触发了作者的诗情。 B . 颔联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刻画了菊花雪白花瓣、金色花蕊、香气流溢的美丽形象。 C . 颔联“裁”“拆”两个动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动写静,突出表现菊花的动态之美。 D . “白衣”“青女”写出菊花美丽高洁、不畏寒霜的形象,表现菊花坚贞不屈的傲岸品格。
    2. (2) 请简要概括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语言表达(共1小题)
  • 8. 关于林冲的结局,流传比较广的说法总共有三种,第一种是《水浒》的结局,林冲跟随梁山泊一同接受招安,在凯旋途中得了风瘫,半年后病故。第二种是《荡寇志》的结局,梁山泊被官军剿灭,他在守护头关时被王进(曾和林冲同为教头)大骂,回营后羞愤交加,郁郁而终。第三种是央视电视剧《水浒传》的结局,得知宋江放走了被生擒的高俅后,他悔恨交加,被活活气死。

    比较这三种结局,你认为哪一种更切合林冲的命运?谈谈你的见解。80字左右。

七、解答题(共1小题)
八、语言文字应用(共1小题)
  • 10. 阅读下面的漫画(作者:刘志永),按要求作答。

    1. (1) 请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及寓意。(不超过90字)
    2. (2) 给漫画拟一个题目。要求:至少包括画面中的一个事物,不超过10个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