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 下册 /第一单元 /1 /1.2 *齐桓晋文之事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2 *齐桓晋文之事 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23-02-21 浏览次数:1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知识
  • 1. (2022高一下·农安月考)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俯不足以妻子 畜:养活 B . 明君民之产

    制:限制

    C . 百亩之田,勿其时

    夺:耽误

    D . 中国而抚四夷也 莅:统治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德何如则可以 B . 五十者可以帛矣 C . 足以察秋毫之末 D . 于寡妻,至于兄弟
  • 3. 选出下列加点的“是”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
    A . 王之不王,折枝之类也 B . 无伤也,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C . 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诚不能也 D . 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 4. 下列各句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 ①为长者折枝                                           ②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 . ①盖亦反其本矣                                        ②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C . ①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②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D . ①愿夫子辅吾志                                       ②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 5.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词义最接近的一项是(    )
    A .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B . 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C . 俯足以畜妻子 D . 牛羊何择焉
  • 6. 对下列句子的分析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 王坐于堂上(“于堂上”是介词结构,后置于动词谓语之后) B . 莫之能御也(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C . 臣闻之胡龁曰(“之”后面省略了介词“于”) D . 将以衅钟(“以衅钟”是介词结构,后置于动词谓语之后)
  • 7.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既有《论语》,则有《孟子》。

    ②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③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

    ④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

    ⑤《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A . ④②①③⑤ B . ①②④⑤③ C . ①④②③⑤ D . ④①②⑤③
  • 8. 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至于,连词) B . 无罪而就死地(好像,动词) C . 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如果,连词) D . 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如此,代词)
  • 9.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水一方(〈诗经·蒹葭〉)”于浓浓的秋凉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

  • 10. 《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出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请在《观刈麦》一诗中找出与此相似的句子

二、阅读理解
  • 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弟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节选自《孟子见梁惠王》)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节选自《孟子见梁襄王》)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B . 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C . 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D . 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寡人,即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帝王对自己的谦称。 B .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始作俑者,指第一个用俑封杀活人的人,后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C . 地方,古代地理观念,谓地呈方形。这里是古今异义词,意思是土地方圆。 D . 孝弟,孝,指还报父母的爱;弟,同“悌”,指敬爱兄长。谈孝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都是相对的,并不只是单方面的顺从、尊敬。
    3. (3) 下列对这两篇文章的分析与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两篇文章均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说理形象生动,说服力强,充分体现了孟子的论辩艺术和语言特色。 B . 两篇文章均以谈话为主体,通过孟子与魏国两位国君的谈话,表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仁政爱民,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护;人民归顺,就能天下无敌。 C . 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首先批评了梁惠王只图自己享乐,不管人民死活,不为战死者报仇雪恨,然后讲到行仁政能使国富民强、天下无敌。 D . 从文段二可以看出,孟子一开始对梁襄王的印象并不好,说他没有国君的样子,但孟子仍耐着性子向他讲仁政爱民的思想。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②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5. (5) 本文中“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以刃与政,有以异乎”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说明了什么问题?
  • 1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框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贵轻重慎权/衡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B . 贵轻重慎权/衡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C . 贵轻重/慎权衡/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D . 贵轻重/慎权衡/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公子,先秦称诸侯的儿子或女儿,后称豪门世家的儿子,也用来尊称别人的儿子。 B . 鲍子,即鲍叔,“子”是古代对对方的尊称。 C . 海滨,指与海邻接的陆地。齐国为临海国家,齐桓公依靠海上的资源迅速成为战国七雄之首,齐国被当时的人称为“海王之国”。 D . 四维,指礼、义、廉、耻,古代统治者以此为治国之纲。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管仲家境贫困,和鲍叔牙做买卖,常占鲍叔牙的便宜,鲍叔牙却始终友好地对待他,不因为这些事说什么。 B . 鲍叔牙深信管仲做事不顺,当官不成,原因是机遇不到。他坚信管仲是治国之才,时来运转,会发挥潜能。 C . 文章第二段饱含着管仲对鲍叔牙的感激,洋溢着对真挚友情的礼赞,表现了知已之人、知遇之情的难能可贵。 D . 文章着重写管仲与鲍叔牙的交往,交代了鲍叔牙的高尚品德和行为,暗示鲍叔牙对管仲建立功业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②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5. (5) 从选文看,管仲的治国方法有哪些成功之处?请简要概括。
  • 13. (2022高一下·浙江月考) 文言文阅读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闲,于是反鲁。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齐大夫黎鉏言於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于夹谷。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定公曰:“诺。”具左右司马。会齐侯夹谷,为坛位,土阶三等,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献酬之礼毕,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四方之乐。”景公曰:“诺。”于是旍旄羽袚矛戟剑拨鼓噪而至。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曰:“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有司却之,不去,则左右视晏子与景公。景公心怍,麾而去之。有顷,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宫中之乐。”景公曰:“诺。”优倡侏儒为戏而前。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曰:“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鲁以君子之道辅其君,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奈何?”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于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B . 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C . 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D . 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记录他和他的弟子言行的语录文集《论语》是“四书”之一。 B . 竖子,小子,对人的蔑称,与亚父说的“竖子不足与谋!”意思相同。 C . 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与“庄子”并称“老庄”;其代表作为《道德经》,又名《老子》。 D . 侏儒,一般指身材异常矮小的人,文中特指表演杂技或以滑稽动作引人笑乐的艺人。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孔子曾经做过管理仓库和管理畜牧的小官,都做得很不错,因此得以升任司空;后来他离开鲁国,但在齐、宋、卫等国并没有得到善待。 B . 鲁君接受南宫敬叔的建议,与孔子同乘一辆车,带着马匹和童仆去周王室请教礼仪,又拜会了老子,并在离别时得到了老子的赠言。 C . 齐景公害怕鲁国任用孔子,将来危及齐国,便邀请鲁定公在夹谷会盟,鲁定公毫无戒备,孔子却认为应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军事准备。 D . 在孔子驳斥了四方之乐和宫中之乐后,齐景公受到触动知道自己在道义上不如鲁国,最终主动归还了郓、汶阳等以前侵夺的土地。
    4. (4)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于道路矣。

      ②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三、综合运用
  • 14. 汉字文化魅力无穷,儒释道文化又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参照下面的示例,从结构特点和蕴含道理两方面对“儒”字和“道”字做简要解析。

    佛:左边是“人”,右边是“弗”,合起来仿佛是说“人不要”的意思。这分明是说要摆脱私心的束缚,超脱对外物的追逐,即“放得下”。

    儒:

    道:

  • 15. 在下面一段文字①②③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国文人的狂言狂事,数也数不清。但细分文人之狂,,一种是才狂,一种是疯狂。才狂,不难理解,也可以说一般文人都恃才而狂,是性情之狂。而疯狂就需区别待之:有的是不随流俗执着个性的佯狂,。当然,我们不能片面否定文人之狂,。正如徐悲鸿“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及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文人的狂性情,怎么看,也都是中国文脉里一道别样的风景。

  • 1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这句话是说规矩既有( ),也有规范性。既然( )了规矩,便要有规范。作为中华文化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的汉字,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以规范的形式书写是各个历史阶段的时代共识。书写汉字,除了有形,  ①  , 这样才能形神兼备,这也是汉字历经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等发展阶段所形成的特点。但在信息化时代,  ②  , 认为只要会写汉字,笔画顺序错误、书写随意,并无大碍。殊不知,这样的看法是忽视了汉字是从实践中产生的独特文化魅力,行不具,则神必失。汉字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凝聚了丰富深厚的中华文化。这一文化( ),在当今信息全球化的时代,汉宇的“形”赋予其“神”更深厚的意蕴,因此  ③  。如果对每个汉字寻根溯源,其中的笔画都有示意,表形的特点决定了汉字的形义关系。因此,书写规范对识字、读文、释意这一认知系列而言非常重要。汉字本身就是天地万物变化莫测的( )。汉字形体犹如自然物象,有疏有密,有大有小,有长有扁,有正有斜,有断有连,有高有低……我们不可断章取义,破形断字。

    1. (1)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实用性     竖立     历久弥新     观照 B . 工具性     竖立     经久不衰     观照 C . 工具性     树立     历久弥新     写照 D . 实用性     树立     经久不衰     写照
    2. (2) 文中画框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对外国汉语学习者来说,规范汉字书写不仅有助于了解中华文化的渊源和表现,更有利于中文学习。 B . 对外国汉语学习者来说,不仅规范汉字书写有利于中文学习,更有助于了解中华文化的渊源和表现。 C . 对外国汉语学习者来说,规范书写汉字不仅有利于中文学习,又有助于了解中华文化的渊源和表现。 D . 对外国汉语学习者来说,规范汉字书写不仅有利于中文学习,更有助于了解中华文化的渊源和表现。
    3. (3)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 17. 读了《齐桓晋文之事》后,你认为齐宣王的政治主张是什么?孟子的政治主张又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