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课时训练:第一单元...

更新时间:2023-02-17 浏览次数:40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 1. 《美洲史论》中写道:“他所指挥的军队解放的国土十倍于西班牙的国土,比西、法、德、英、意五个国家加在一起还大一倍半……成为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玻利维亚等地的奠基者。”“他”就是(    )
    A . 拿破仑 B . 章西女王 C . 圣马丁 D . 玻利瓦尔
  • 2. 下面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形势图》。由此可知,这场运动的特点是(    )

    A . 南北联合协同作战 B . 封建王公组织作战 C . 覆盖整个美洲地区 D . 深受国际形势影响
  • 3. 在起义过程中,同一种姓既有起义者,也有亲英者。在北印度一带,起义之火遍地开花,但是起义者之间互相攻伐,在大是大非的民族国家大义面前斤斤计较。这说明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的原因是(    )
    A . 殖民侵略者势力强大 B . 缺乏统一指挥,起义力量分散 C . 缺少人民群众的支持 D . 英国殖民者采取分化的策略
  • 4. 19世纪,印度掀起了反英大起义,拉丁美洲燃起了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斗争烽火。这两个事件共同体现了(    )
    A . 黑人奴隶谋求人身解放的进取精神 B . 分裂的国家维护统一的爱国精神 C . 农民阶级推翻封建统治的革命精神 D . 殖民地人民反抗压迫的斗争精神
  • 5. 彼得大帝出访西欧,学造船、炼钢,又请了许多西欧的技术专家到俄国,同时派出了数以千计的留学生……俄国设立了数学与海洋学校、炮兵学院、工程学院等。材料表明(    )
    A . 彼得一世专注西方的文化 B . 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 . 俄国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 D . 彼得一世保留了君主制度
  • 6. 一位俄国地主写道:“废除农奴制法令颁布15个月后,我看到农民同他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两个完全平等的人在交谈。”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 . 农奴获得与地主等额份地 B . 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 C . 农奴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 D . 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
  • 7. (2020九上·昌图期末) “对于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家,他像是两面神亚努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这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    )

    ①完全违背了封建主的利益    ②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封建主的利益

    ③不能反映资产阶级的利益    ④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8. 彼得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都是俄国历史上著名的沙皇,他们在位期间,都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两次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
    A . 促进了俄国社会进步 B . 强化了俄国的农奴制 C . 促使俄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 . 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 9. 1863年元旦,美国北部的自由黑人欢呼雀跃;南部黑人奴隶也看到了光明前途,开始大批逃往北部,而奴隶主则暴跳如雷。这可能是因为(    )
    A .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 B .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实施 C . 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D . 《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
  • 10. “经过内战,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这反映出美国内战的性质是(    )
    A . 摧毁了英国殖民统治 B . 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C . 民族解放战争 D . 保留了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 11. 下面内容摘编自《大国崛起》一书中某章节的目录。据此分析,该章节是(    )

    一  中国的学生

    二  布国威于四方

    三  上下一致学西方

    四  万世一系的近代天皇制

    五  武力扩张、争霸东亚的不归路

    A . 殖民大国——葡萄牙 B . 陆上强权——法兰西 C . 东方强国——日本 D . “日不落帝国”——英国
  • 12. 幕府时代禁食的牛肉在明治维新后深受日本民众欢迎,牛肉火锅店里顾客盈门,一群群年轻人聚在店里一边大嚼牛肉、饮用葡萄酒,一边用蹩脚的英语谈论时事。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日本(    )
    A .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 . “殖产兴业”,大力发展工商业 C .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D . 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
  • 13. 在“图说世界改革史”活动中,小历同学在某博物馆网站上发现了如右侧的文物图片。这一图片可用于介绍明治维新哪一举措(    )

    A .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 . 推行地税改革,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C .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D . 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
  • 14. (2021·攀枝花) “以前日本是个典型的封建国家,到19世纪末它的国力不断上升,成为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促使日本实现跨越的根本因素是(   )
    A . 倒幕运动,结束幕府统治 B . 天皇亲政,重掌国家实权 C . 对外扩张,推行军国主义 D . 明治维新,发展资本主义
  • 15. 下列事件中,发生在下面图示发展阶段二的是(    )

    ①日本明治维新    ②俄国农奴制改革

    ③来克星顿的枪声    ④美国内战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航路是人类文明交流之路,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同时也是欧洲殖民掠夺之路。

    材料二:凭借经济和军事优势,欧洲殖民者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进行了异常残酷的殖民统治,殖民地人民不断奋起反抗。

    材料三:“新殖民主义”的帽子绝对扣不到中国头上,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屡遭列强侵略欺凌,中华民族在灾难中懂得殖民统治给人民带来的苦痛,也深知要同殖民主义作斗争。这就是我们长期以来支持非洲民族解放和振兴的主要原因之一。

    1.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后最早进行殖民活动的两个国家。
    2. (2) 分别写出以上三位人物领导的反殖民斗争的名称。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华盛顿领导的战争对玻利瓦尔领导的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请写出玻利瓦尔领导的运动中与他齐名的另一位领导人。
    3. (3) 近年来,某些西方媒体称中国在非洲政治经济影响的扩大是一种“新殖民主义”的表现,请你结合材料三内容和所学知识,反驳这一观点。
  • 17. 改革推动社会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成为战败后的彼得一世改革的重点。陆军完全按照欧洲强国的模式重新编制和训练;海军开始组建。为了满足对装备和后勤物资的迫切需要,大量工厂在乌拉尔山地区建立起来。军队需要合格的指挥官,彼得一世不仅向欧洲派出了数以千计的留学生,而且先后在俄国设立了数学与海洋学校、炮兵学院、工程学院,这些新式的学校完全按兵营管理,为了监督学员,彼得下令由退役的士官手持鞭子守在课堂上。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下面是俄、英、法、德四国发展比较表

    国别

    人均收入(卢布)

    铁产量(万吨)

    铁路长度(千米)

    制度

    俄国

    71

    26

    1606

    农奴制和封建制度

    英国

    323

    385

    14603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法国

    150

    108

    9160

    资产阶级共和制

    德国

    175

    40.2

    10065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

    材料四: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明治政府兴建了现代化交通、通信和教育等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支撑了工业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日本民众承担了快速工业化带来的社会和政治成本。1873年农民的土地税占据了农民谷物收益的40%~50%,在明治维新的开头几年相当于政府财政收入的90%。

    ——摘编自《新全球史》

    材料五:明治天皇一改过去天皇涂脂抹粉之形象,以断发蓄须、军装戎马之形象作出表率,皇室开启西方近代饮食习惯,这种先导性示范效应很快影响到普通日本国民。明治时期思想家森有礼以“开启民智,文明开化”为己任,通过刊物引导日本国民移风易俗;教育家福泽谕吉创办学堂,培养具备西方近代知识和国际视野的学生。

    ——摘编自《明治维新如何让日本移风易俗》

    1. (1) “俄国的近代化基础是大彼得建立的”,请根据材料一从军事、经济和教育方面予以说明。
    2. (2) 根据材料二,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3. (3) 根据材料三,分析当时日本社会面临着怎样的危机。
    4. (4) 根据材料四和材料五,分析各种社会力量在日本近代社会转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 18. 19世纪60年代,美、俄、日等国家的革命或改革为大国崛起奠定了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858年林肯演说词

    材料二:明治维新时期的课堂

    材料三: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1. (1)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小明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了下面的知识结构图,请你帮助他完成这一设计,写出序号代表的内容。

    2. (2) 学会表述历史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要求。材料一表明林肯怎样的态度?根据材料二,写出日本政府这一政策对日本崛起的重要作用。材料三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它对俄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3) 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是获取智慧,启迪未来。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请你总结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并说说这些大国的崛起对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启示。(列举两条)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