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10 小石潭记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10小石潭记 寒...

更新时间:2023-02-11 浏览次数:27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借景抒情,全篇流露出作者快乐的心情,以及对大自然和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B . 文章开头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描绘潭的概貌。 C . 第二段写潭中之景,着意描写游鱼和潭水,动静结合。 D . 作者感情随景而变,由乐而忧。
  • 2.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社戏》描写作者幼时一段看社戏的往事,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本文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 . 《桃花源记》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把现实和理想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现实世界的不满。 C . 《小石潭记》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之情。 D . 《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首篇,全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双声叠韵和重章叠句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
  • 3. 根据所学课文,下列选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大雁归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介绍了大雁的鸣叫、觅食、群居、飞行等活动。 B . 《小石潭记》是一篇文质精美、情景交融的山水游记散文。 C . 《灯笼》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灯笼的喜爱,对家人的感激。 D . 《虽有嘉肴》引用《兑命》的内容,证明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使论证有说服力。
二、综合性学习
  • 4. 先找出再解释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 (1)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 (2) 下见小潭
    3. (3) 皆若空游无所依
    4. (4) 日光下澈
    5. (5) 斗折蛇行
    6. (6) 其岸势犬牙差互
    7. (7) 四面竹树环合
    8. (8) 近岸
    9. (9) 凄神寒骨
三、课内阅读
  • 5. 阅读《小石潭记》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已,曰奉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B . 向小石源的西南方看去,北斗星排列曲曲折折,蛇在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C . 小石潭的西南方,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D . 小石潭的西南方,溪水像北斗星那样蜿蜒排列,像蛇那样在曲折前行,时隐时现。
    2. (2) 下列对选文写景特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 描述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移步换景,逐一显现。 B . 描写小石潭以及周围的景物——由远及近,定点观察。 C . 描写露出小石潭水面的石头——抓住特征,细致描绘。 D . 描述小石潭环境的清冷幽寂——景中传情,情景交融。
    3. (3) 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明写了游鱼活泼,暗写潭水清澈,这些都给作者带来了暂时的快乐。 B .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既状写了青树翠蔓的奇特之美,也突出其生机盎然。 C .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写出了作者被贬谪后内心的落寞也随之而去。 D . 选文句式灵活多样,有参差错落的变化美,读起来和谐流畅,富有韵味。
四、对比阅读
  • 6.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呜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已,曰奉壹。

    天目

    袁宏道

    天目盈山皆壑,飞流淙淙,若万匹缟 , 一绝也。石色苍润,石骨奥巧 , 石径曲折,石壁竦峭,二绝也。虽幽谷县岩,庵宇皆精,三绝也。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声甚小,听之若婴儿声,四绝也。晓起看云,在绝壑下,白净如绵,奔腾如浪,尽大地作琉璃海,诸山尖出云上若萍,五绝也。然云变态最不常,其观奇甚,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状。山树大者,几四十围,松形如盖,高不逾数尺,一株直万余钱,六绝也。头茶之香者,远胜龙井,笋味类绍兴破塘,而清远过之,七绝也。余谓大江之南,修真栖隐之地,无逾此者,便有出缠结室之想矣。

    【注释】①缟:白色精细的生绢。②石骨奥巧:山石的棱角形态巧妙,难以形容。③出缠结室:归隐山林。

    1. (1)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水清冽         尤:

      ②潭中鱼百许头   可:

      ③以其境过     清:

      ④无此者       逾:

    2. (2) 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②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状。

    3. (3) 两文都描写了“石”的;《天目》一文描写“石”的颜色的句子是“”。
    4. (4) “触景生情”是说受到当前情景的触动而产生某种感情。请简要分析两文作者“触”何景“生”出何情。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