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52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下列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本卷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 1. (2022七下·防城期中) 根据下图可知,隋朝完成了(    )

    A . 中央集权 B . 民族融合 C . 专制强化 D . 国家统一
  • 2. (2022七下·防城期中) “它改变了以往门阀士族把持选举的弊端,重才学而轻门第,从而扩大了招揽人才的门路,使一批中小地主士人得以参加统治政权。“材料评价的是(    )
    A . 世袭制 B . 郡县制 C . 科举制 D . 分封制
  • 3. (2023七下·武穴期末) 隋炀帝时,南方和北方的经济形势,使得加强它们之间的水路交通运输成为一件迫切的事情。于是隋炀帝(   )
    A . 南下灭陈 B . 营建东都 C . 开通大运河 D . 创立科举制
  • 4. (2022七下·防城期中)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考试的形式从单一性走向多样性,从封闭性走向开放性。下列考试方式与武则天首创的考试方式相似的是(    )
    A . 口试 B . 面试 C . 笔试 D . 开卷考试
  • 5. (2022七下·防城期中) 在中央电视台《我有传家室》节目中,一位收藏爱好者持书法名篇《十六日帖》请专家鉴定,专家介绍它的特点是“方折峻丽,笔力劲健”。其作者应是(    )
    A . 吴道子 B . 颜真卿 C . 柳公权 D . 阎立本
  • 6. (2022七下·防城期中) 下为杜甫在唐前后期创作的两首诗歌,内容的变化说明了(    )

    《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A .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B . 唐朝诗人的文化水平不断降低 C . 唐诗风格与唐朝历史走向息息相关 D . 唐朝科举制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 7. (2024七下·紫金月考) 唐玄宗天宝年间,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拥兵20万,而中央兵力却不满8万。这反映了当时唐朝(    )
    A . 边镇社会秩序保持稳定 B . 出现了外重内轻的局面 C . 民族间交融进一步发展 D . 启用少数民族首领为官
  • 8. (2022七下·防城期中) 黄巢起义结束后,韦庄创作了描写战后长安民生百态的《秦妇吟》,其中写到:“出门惟见乱枭鸣,更欲东奔何处所?仍闻汴路舟车绝,又道彭门自相杀。野宿徒销战士魂,河津半是冤人血。”由此可见,黄巢起义对唐朝的影响是(    )
    A . 沉重打击了唐王朝的统治 B . 导致唐朝灭亡 C . 摧毁了唐都城长安的经济 D . 刺激唐朝振兴
  • 9. (2024七下·安陆期末) 王安石变法的募役法规定: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原先不服役的官僚等,也要交纳役钱。王安石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    )
    A . 实现官僚与平民的平等 B . 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C . 促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D . 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
  • 10. (2024七下·惠东期末) “铁打的兵权,流水的皇帝。及至赵匡胤陈桥兵变而建立宋,这种局面已经将近100年。殷鉴不远,宋朝开国始便有意识对‘文’与‘武’进行调整,然而虽然有效地防止了将领武装割据,但却导致了宋朝对外作战时屡战屡失败。”下列对材料意思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 该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 B . 该政策杜绝了武将专权情况的发生 C . 该政策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D . 该政策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
  • 11. (2022七下·防城期中) 鲁迅在杂文《补白》中写到:“问:‘金人有箭,宋有什么?’则答道:‘有锁子甲’。又问:‘金有四太子,宋有何人?’则答道:‘有岳少保。临末问:‘金人有狼牙棒(专打人的脑袋),宋有什么?’却答道:‘有天灵盖(头盖骨)!’”这段市井谑文调侃的是岳飞大胜之际冤死,宋人今后只能以天灵盖对抗狼牙棒了。岳家军大胜金军主力的战役是(    )
    A . 黄天荡战役 B . 建康水战 C . 郾城战役 D . 马家渡战役
  • 12. (2022七下·防城期中) 南宋时有“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说法,这表明南宋时期(    )
    A .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 . 南方社会动荡 C . 市民文化生活丰富 D . 东南沿海一带农民的赋税负担沉重
  • 13. (2022七下·防城期中) 《蒙古秘史》记载了12世纪蒙古高原的状况,“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结束这一局面,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的历史人物是(    )
    A . 松赞干布 B . 唐太宗 C . 成吉思汗 D . 忽必烈
  • 14. (2022七下·防城期中) 元朝在驿道上隔一段距离就设有“急递铺”。铺卒在接到紧急公文后,骑快马日夜兼程传到下一个急递铺,直到送达收地。当时规定一昼夜要传递400里。这反映了元朝(    )
    A . 疆域辽阔统一 B . 中央集权衰落 C . 民族交融发展 D . 对外交往活跃
  • 15. (2022七下·防城期中) 两宋时期,少数民族政权林立涌现了一批杰出的少数民族首领。以下少数民族首领与其所属民族对应正确的是(    )

    A . 女真族、契丹族、党项族、藏族 B . 女真族、契丹族、党项族、蒙古族 C . 契丹族、女真族、党项族、蒙古族 D . 党项族、女真族、契丹族、藏族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 16. (2022七下·防城期中) 唐朝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盛世篇】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十三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

    ——冷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

    【民族篇】

    材料三:唐王朝明确提出“华夷无别”“华夷同重”原则,对周边各少数民族的领袖“示之以礼”。加强了对四方民族的优待、册封、和亲以及以夷制夷政策的实施,并使羁縻府州县制度化,在形式上保留原有当地统治构成“华官参加”,或实行“监管制”,使民族事务管理走上制度化。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过渡》

    【外交篇】

    材料四:唐代中国,是世界文化的重心,是世界历史演进的总动脉。融合外文化的唐文化成了世界性文化,深为当时世界各国人民所向往。……他们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把唐文化传播四方,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

    ——摘自《中外文化交流史》

    1. (1) 材料一反映了谁统治时期的社会现象?材料二中,639-754年间唐朝的户数数据呈现怎样的趋势?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唐朝户数数据的变化跟哪些政治局面出现有关?
    2. (2) 根据材料三,指出唐朝对少数民族的管理原则和政策。举出一个唐朝民族交融的事例。
    3. (3) 材料四中“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把唐文化传播四方”的人物分别是谁?综合上述材料,请用一句话概括唐朝最显著的历史特征。
  • 17. (2022七下·防城期中) 两宋时期我国的政治和经济都得到进一步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日(太祖)召赵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

    材料二:国家纳契丹和好已来,河朔生灵方获安堵。虽每岁赠遗,不及(军费支出的)百分之一、二。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互市是宋朝民族政策的一部分……随着商业的发展以及国内市场的扩大,周边少数民族对宋政权产生了很大的依赖性,他们迫切需要与内地进行贸易,以获得生活必需品。宋朝通过管理榷场贸易,促进与各少数民族政权的和平共处,从而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材料四:两宋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置专门机构加以管理,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林文勋《宋代以“互市”为内容的民族政策》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的“太祖”指的是谁?赵普分析唐末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是什么?太祖接受赵普的建议加强中央集权,其中在“制其钱谷”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2. (2) 材料二中的“国家”指的是哪个政权?该材料讲述是什么历史事件?
    3. (3) 指出材料三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进行互市的主要场所名称。这种互市有何积极影响?
    4. (4) 根据材料四指出“专门机构”的名称和设置“专门机构”的好处。
  • 18. (2022七下·防城期中) 某校七年级同学展开探究以“元朝的统一与统治”为主题的活动,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王朝的建立】

    材料一: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资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的版围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管理,元朝统治者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

    ——人教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制度的建立】

    材料二:从元代开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将本地自然、人文和社会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认同感,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这种划分行政区域的方法自然就加强了中央集权,客观上也促进了各族人民之间在经济、政治与文化方面的反流。

    ——邹博《中国通史》

    【民族关系的发展】

    材料三:元朝时候,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元朝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部编七下教材

    材料四:达赖集团叛逃国外后,始终没有放弃“西藏独立”的主张和分裂国家的活动,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支持下,在印度宣布成立“西藏独立国”,在印度、尼泊尔建立了叛乱武装基地,长期对我边境实施武装袭扰。

    1. (1) 材料一中元朝的建立者是谁?为加强对西藏和台湾地区的统治,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
    2. (2) 材料二讲述元朝的什么行政管理制度?当时“行省区划”的目的和原则分别是什么?这样划分有何意义?
    3. (3) 材料三中元朝时期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指哪个民族?依据材料回答中国人口大规模流动起到什么作用?
    4. (4) 结合所学知识,面对材料四中的现象,你该怎么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