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五四学制) /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单元综合素质...

更新时间:2023-03-03 浏览次数:59 类型:单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0分)
  • 1.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4)题。

    只要沿石板路前行,能看到路两侧是青青的草坪,森森的梧桐,还有一片松林。累累卧石和簇簇青葱之间,荷叶田田,萼红灼灼,一池晶莹,俨然进入世外桃源。尘世间的一切声响都落下

      ①  幕,   ②   , 俗世中的一切事务都了无羁 , 感受到的只有静谧、肃穆。好一个安详的世界!

    1. (1) 加点字“绊”的正确读音是( )
      A . bàn B . pàn C . biàn D . piàn
    2. (2) 在横线①处填入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3. (3) 在横线②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杳无消息 B . 销声匿迹 C . 稍纵即逝 D . 石沉大海
    4. (4) 语段中有一处病句,请找出来并改正。

      病句:

      改正:

  • 2.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其作者是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 B . 阿西莫夫是美国科幻小说家、科普作家。他的《恐龙无处不有》 一文从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论证“板块构造”理论。 C . 《大雁归来》的作者是英国著名环境保护主义者利奥波德,其代表作是《沙乡年鉴》。 D . 《时间的脚印》是一篇科普文,让我们了解了岩石的功能——记录地貌的变化、地质的变迁以及古代生物繁衍、灭绝的信息。
  • 3. 下列语句表述最得体的一项是( )
    A . 小薇说:“老师,我的小手绢你怎么还不给我洗干净!” B . 小明不小心踩了小军一脚,小明马上表示歉意。小军说:“没关系,你又不是有意的。” C . 营业员说:“你太矮了!这里的衣服都不适合你。” D . 小咏向别人介绍说:“王老师知识渊博,上起课来旁征博引,信口开河,精彩极了。”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
  • 4.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寒 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题《寒食》,一语双关,除了指节令之外,还暗含少食、无食之意。 B . 诗的第二句表明了诗人独在异乡的处境,表达了身为异客的凄凉、悲苦之情。 C . 诗人虽写自己的悲痛现实,却以诙谐幽默的语气道出,命意新颖,构思精巧。 D . 诗人因贫穷困顿,“往往无烟火”,所以觉得没有必要纪念介子推。
    2. (2) “以乐景写哀情”是本诗的一大特色,请结合诗歌的第一、二句简要分析。
  •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 曳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

    越信宿 , 遂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涧水尔。桑畦麦陇 , 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雪窦山”字。

    (节选自邓牧《雪窦游志》)

    【注释】 ①涩:不通畅。②曳:拖,拉。③不类城府:不像那些出入城市官府的和尚。④越信宿:过了两夜。信宿,连宿两夜。⑤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⑥陇:田埂。⑦联络:连接。⑧牧竖:牧童。⑨髹(xiū)书:用赤黑色的漆写。

    1. (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益         ②缘              ③盖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真行画图中!

      ②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

    3. (3) 结合课文《桃花源记》的内容,简要概括雪窦山与桃花源的相似之处。
  • 6.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柳宗元《小石潭记》)
    2. (2) 青青子衿,。(《子衿》)
    3. (3) 坐观垂钓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 (4)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送别心声的名句是: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 7.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兜里有糖

    贾飞黄

          ①童年时,浓烈的甜味是奢侈品。我爷爷有个塑料罐,白罐,绿盖子,放在我够不到的架子上。他心情大好或者我身体有恙时,爷爷就会打开罐子,用扁扁的铝勺子从里面舀上一勺白砂糖。加在粥里,是平淡无奇的吃法,最令人向往的是用来蘸着馒头吃。热腾腾的馒头蘸上沙沙的白砂糖,一口吃进嘴里,粗粝的白砂糖嵌进松软的馒头,没来得及融化便被嚼得嘎吱作响,甜味一点点弥散,是听觉和味觉的双重享受。

           ②慢慢地,糖果出现了。先是出现在隔壁富足家孩子的衣兜里,再是出现在百货商店的柜台里,最后出现在楼下的小卖店里。比起那沙粒一样的白砂糖,那些不知道什么树上结下的糖果哟,那慷慨的甜度,那华美的包装,那多样的口味,吃一块,就像嘴巴里突然开始过大年了一样——这话倒也不假,一般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群糖汇聚,敞开吃上一通。剥开糖纸,半透明的糖块里裹着一点点有颜色的核,绿的是哈密瓜味,红的是草莓味,黄的是橘子味……今天看来,那只是一块粗糙而浑浊的糖浆凝块,但在童年的我们看来,那就是晶莹剔透的水晶球,里面装着全世界的秘密。含在嘴里用舌头顶住,左边脸蛋鼓起一个小硬包,跑去炫耀似的给母亲看,母亲笑着用手在上面一戳,小硬包又“变”到了右边。这小小的戏法,让大人和孩子都一起咯咯地笑了起来。

          ③而我最喜欢的,当数我老家一种特产糖——牛轧糖做成直径两指的圆柱,裹上黑色糖浆再切成段,像是一个个小树墩子。乍一入口,试着咬一下,硬邦邦的;再咬一下,硬邦邦的;又咬一下,最外面化开了一点,再往里咬还是硬邦邦的。心里痒痒的,牙根也痒痒的。这种撩人心弦的感觉在糖块终于软化时达到顶峰,反复尝试的牙齿终于势如破竹地嵌入糖块,牙龈和牙床如愿感受到牛奶的甜美;随之而来的,还有大粒花生被嚼开后溢出的浓郁油脂香。口中大嚼,“吧唧”有声,回过神时,只剩齿缝里残存的一点奶糖渣和花生渣,让舌尖不舍地勘探、回味。

          ④就像金秋是瓜果收获的时令那样,采买过年的糖果是孩子们的丰收日。糖果不结在树上,结在百货公司和国营商场的透明橱窗里,那金灿灿红彤彤绿莹莹蓝幽幽的糖果哟,对孩子们而言是何等炫目的丰收盛景!回到家,把糖果倒进白瓷大盘里,再撒上一把炒香的瓜子。孩子小小的手满满抓一把,手心里饱胀的触感,心里的快乐就像在糖果山里打了个滚、在糖果海里扎了个猛子,奢侈得有点不真实。此刻,大人们如何训斥“少吃两块,还吃不吃饭了”,都是徒劳的——大人们的年夜饭在鸡鸭鱼肉的推杯换盏里,孩子们的年夜饭就在这聚宝盆一样的糖果堆里。

          ⑤我从什么时候开始不爱吃糖了呢?是糖果遍地有售不再稀罕的时候吗?是我开始朝九晚五工作奔波的时候吗?是我担忧身体发福买了体重秤回家的时候吗?回忆不起来了。酒心糖、巧克力糖、果汁软糖、润喉保健糖、健齿口香糖,还有各种我读不懂名称的外国进口糖,我知道,它们满载着糖分,但就是很难再从中寻得快乐。

          ⑥我是后来慢慢才摸到一点门道的。

          ⑦那次,我在高铁上,前面坐着一个活泼的小女孩和她的妈妈。小女孩在车厢里尖叫着跑来跑去,乘客的目光让年轻的母亲羞红了脸。她一把拉过小女孩,教训了一通,把她按在靠里的座位里。刚刚喧闹的车厢突然安静得有些尴尬了,我反而有些无所适从,下意识地摸进裤兜,却掏出一块糖——就是网购赠的糖,我出门前随手揣在裤兜里。我抬起头,发现前面座椅靠背上方,一双黑溜溜的眼睛正盯着我,准确地说,是盯着我手里的糖。

           ⑧我捧糖在手:小朋友,要吃吗?她的眼睛亮了起来,随即望向她的妈妈。年轻的妈妈有些不好意思地对我微笑着点了一下头,又摸着小女孩的头:“说,谢谢叔叔!”小女孩脆生生地重复了一遍,从我手里拿过糖,嘿嘿笑着开始剥糖纸。她白胖胖的手指撕起糖纸并不灵便,但她丝毫没有假手他人的意思。一番工夫之后,她终于成功把糖送到嘴里,脸上漾起开心和满意。兜里还有一块糖,我也掏出来递过去。妈妈叮嘱她:“别吃太多,放起来等会儿再吃。”她便接过来,揣进衣服上的小兜里。她双手捂着装着糖的小小衣兜,就像护住一件最宝贵的珍宝,又嘻嘻哈哈地笑起来。

           ⑨她肯定不缺糖吃。那她为什么那么快乐?我忽然想到,那是因为这糖来自于一个陌生的叔叔,是一个礼物,是一份惊喜,是充满陌生视线的世界里突然绽放出的笑容和善意,就像我从卖家那里收到这些礼物一样,就像我新婚的朋友们恪守遥远的风俗带给我喜糖一样。糖纸里的糖,衣兜里的糖,包在世界里的糖,包在命运里的糖,不知道是什么口味,但它一定是甜的,给你不期而遇的甜美。这种喜悦本无所谓大人还是小孩。

           ⑩回味着小女孩的笑容,我开始留心各种糖,有形的,无形的。我依旧不是个嗜甜的人,但却想遇见许多兜里有糖的人;如果可能,我也想做一个兜里永远有糖的人。准备着,给那路遇的陌生人一颗,愿你开心;给那久不曾表白的长辈一颗,说声爱你;给那初见的晚辈一颗,做个受欢迎的叔叔;在红彤彤的节日给每个人一颗,代替一句吉祥如意——

           ⑪这一小块糖,甜不了你的人生,却是我对你甜甜的祈愿;这种祈愿,叫作祝福。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②段的“慢慢地”一词表明糖果进入“我”的童年生活经历了较长的过程。 B . 第③段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突出老家的特产糖的好吃,显得生动形象。 C . 第⑥段虽只有一句话,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出下文的叙写及作者的思想变化。 D . 第⑧段的“随即望向她的妈妈”,写出小女孩很想吃“我”手中的糖果并试图征求妈妈的同意。
    2. (2) 文章主要写了“我”的童年时期里哪些与糖有关的事件?请简要概括。
    3. (3) 阅读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第④段“那金灿灿红彤彤绿莹莹蓝幽幽的糖果哟,对孩子们而言是何等炫目的丰收盛景”一句中,加点词有何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②第⑨段“糖纸里的糖,衣兜里的糖,包在世界里的糖,包在命运里的糖,不知道是什么口味,但它一定是甜的,给你不期而遇的甜美”中,加点词“甜美”有何含义?请简要分析。

    4. (4) 第十段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何含义?请简要分析。
  • 8.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冬眠的奥秘

    张劲硕

           ①严寒的冬天,我们总是向往着在被窝里长眠一冬——能像狗熊和青蛙那样冬眠就好了。然而我们大都不知道:那些冬眠的动物们,掌握着我们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

           ②冬眠是动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科学上叫“蛰伏”。有人会问,冬天里睡得多、睡得久,不就是冬眠吗?它们还真不是一回事儿,只是二者的区别不太容易看出来。拿鱼来说,有几类鱼是会冬眠的,包括我们熟悉的鲤鱼、乌鳢,还有海里的鳗鲡。每当冬天来临,它们就把自己调到冬眠档:不吃、不喝、不游动。这看似与正常档的睡觉并无二致,但请注意它们的鳃!鱼类靠鳃呼吸,平时就算身体静止不动,鳃也会轻轻开合扇动。而进入冬眠的鱼,鳃也几乎不动,完全处于麻痹状态。除了呼吸,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体征也都降到极低的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这就是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③冬眠的意义在于,尽量减少身体内外的生命活动,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以挨过环境严酷的时间段。动物冬眠时,能把生命的时钟调得极慢。如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龟,冬眠时心脏5 ~10分钟才跳1次,实在让人惊叹。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完全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④科学家还发现,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问题,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这种“天赋”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如大象能活80年,兔子七八岁就算高寿。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的、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30多岁,后者却只有三四岁。如果在同一物种中比较,如蝙蝠或者棕熊,依然是冬眠的寿命要长很多。

           ⑤冬眠是当下的热门研究领域。人类如果能像动物们一样冬眠,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睡大觉的幸福感,也许还能长生不老。虽然对蝙蝠和棕熊等冬眠动物的研究能确定冬眠基因与长寿有关,但这些动物毕竟与我们人类相差太远。不过,在2004年,有个轰动科学界的发现:居然有一种猴子能冬眠!而人类跟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如果猴子能冬眠,这意味着我们人类也有可能做到。到那时,我们的寿命说不定可以达到800岁!

    (选自《博物》,有删改)

    1. (1) 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 (2) 第③段中加点词“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3. (3) 第④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当前,我国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堪忧,更加凸显了以体育人的重要性。《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21)》 对比全国 7~18 岁儿童在 2010 年、2014 年、2019 年的体质与健康数据发现,儿童青少年的柔韧素质出现好转;下肢爆发力全面下降;速度素质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女生和中学生有所改善;力量素质女生和小学男生有所提高,但中学男生持续下降;耐力素质总体呈现下滑趋势,但中学生有所提高。

    干预与改善这些问题,体育是有效手段之一。学校体育是以体育人的主阵地,必须切实发挥作用。

    (摘编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

    体育源于游戏,竞争与对抗是游戏的属性,在竞赛中体验体力对决、智力博弈和团队协作等是体育游戏的价值与魅力所在,也是儿童青少年喜欢接受的教育方式。

    然而,目前儿童青少年在学校参与的体育比赛太少,媒体报道中小学体育活动“注水”现象普遍存在,“温柔”体育课大行其道,就连最能体现比拼精神的运动会也一再“减肥”,取消长跑、体操项目等,幼儿体育则存在“小学化”重、“花架子”多的倾向。在这些“蜻蜓点水”式的体育活动中,生活与学习中的不良情绪得不到释放,紧张氛围下的抗挫、抗压能力得不到磨炼,集体竞赛中的团队协作精神、规则意识得不到培养,体育角色特有的责任感与归属感无法体验,由挑战自我、突破自我而建立的自信、勇敢、乐观等品质的培养不断弱化,相应地,健全人格与锤炼意志失去载体,育心目标难以实现。

    (摘编自《光明日报》)

    【材料三】

    “现在的孩子缺少享受体育乐趣的机会,导致他们不容易喜欢上体育。”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院院长、云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王宗平教授分析,人体只有在中等偏上的运动强度,也就是达到最大脉搏的 70%~75%,并且持续 30 分钟以上,才能产生快乐因子多巴胺,从而感到兴奋,体会到乐趣。但现在在体育课上,中小学做得还不够,运动强度也有限。有的孩子小时候有体育锻炼的乐趣,随着学业压力上来了,就没有时间锻炼了。而且很多家长把体育当作一种“调味品”,觉得孩子学习太紧张了,通过体育锻炼来放松,最终目的还是提高学习成绩,但体育的本质功能不是这样的。

    对“你觉得现在体育课还存在哪些问题?”的采访结果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材料四】

    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教育内容以夏季运动项目为主,冬季项目相对较少。开展冰雪运动将有助于丰富教育内容和手段,提高学生体育兴趣,提供多样的健身方式,对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切实落实《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等一系列文件政策所赋予的责任。

    体育与健康课是落实冰雪运动进校园工程的主阵地,有条件的地方要尽量开设冰雪运动课,没有条件的地方应当因地制宜、创造条件,通过开展旱地冰雪运动,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让学生了解冰雪运动知识,掌握冰雪运动技能,在冰雪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选聘冰雪运动专兼职教师是新时期破解冰雪运动教师紧缺问题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要利用体育院校的优势,加大冰雪运动师资队伍的培养;另一方面可选聘优秀退役运动员或聘任社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同时全方位培训现有体育教师,以适应冰雪运动发展的需要。

    冰雪运动的场馆设施基本为体育部门和社会拥有,北京冬奥会之后这些体育场馆设施应当适时向师生开放,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学校与社会冰雪场馆、俱乐部、培训机构合作开展冰雪运动。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1. (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体育游戏的魅力在于竞争与对抗,游戏的来源就是体育,因此儿童青少年喜欢竞赛的教育方式。 B . 由于当前体育课过于“温柔”,学生的情绪得不到释放,所以学生的自信、勇敢、乐观等品质无法得到培养。 C . 我国儿童青少年的柔韧素质出现好转;下肢爆发力全面下降;速度素质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力量素质持续下降;耐力素质总体呈现下滑趋势。 D . 不具备开设冰雪运动课程条件的地方,可以通过开展旱地冰雪运动让学生掌握冰雪运动技能,从而落实冰雪运动进校园工程。
    2. (2) 目前学生体育活动主要存在哪些问题?请结合以上材料简要概括。(答出三点即可)
四、名著阅读(10分)
  • 10. 下列对傅雷和《傅雷家书》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傅雷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他翻译的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 . 傅雷是一位特殊的教育家,也是一位严厉、尽责同时不乏爱心的父亲,这主要体现在他对儿子的教育中。 C . 《傅雷家书》收录了1954年到1966年间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的100多封家信。这本书信集出版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D . 《傅雷家书》是一本书信集,书中傅雷常用他人经历为例,教儿子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中的问题。
  • 11.   读完《傅雷家书》后,有同学认为傅雷是想按照自己的“模子”,将傅聪打造为自己的“翻版”;有同学认为傅雷给傅聪提供的是一面“镜子”,让傅聪以此为鉴,成为更好的自己。你认为哪种解读更好?请结合这本书的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 12. 即将进入初中的小方目前只喜欢阅读小说。请从下面的作品中任选一部,从内容和阅读方法的角度写一则简短的推荐语,吸引小方主动阅读小说以外的其他文体的名著作品。

    A. 《朝花夕拾》  B. 《傅雷家书》

五、写作(50分)
  • 13. 明月清风,荒漠戈壁,是自然的给予;成功快意,失落伤怀,是生活的给予;点赞鼓励,吐槽鞭策,是他人的给予……一路走来,我们收获了很多,我们又将拿什么给予别人?

    请以《给予》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