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2018-2022年科学中考真题汇编13:实验探究题专...

更新时间:2023-02-14 浏览次数:160 类型:二轮复习
一、实验探究题
  • 1. (2022·杭州)   19世纪,法国学者沃泰默提出假设:狗的胃酸(主要成分为稀盐酸)刺激小肠黏膜感受器,通过神经传导最终将信息传给效应器(胰腺),促使胰腺分泌胰液。为验证假设,他做了如下实验:①将稀盐酸注人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内,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有胰液分泌。②将稀盐酸直接注入狗的静脉中,一段时间后未观察到有胰液分泌。③切断与上段小肠相连的所有神经,但保留血管通畅。将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内,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有胰液分泌。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结果是否支持沃泰默的假设?。理由是
    2. (2) 英国科学家斯他林和贝利斯分析沃泰默的研究论文后,提出另一种假设:胃酸刺激小肠黏膜产生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经血液循环到达胰腺,促使胰腺分泌胰液。为了验证此假设,请完善下列实验方案:

      剪下狗的一段小肠(具有活性),刮下黏膜,与和砂子一起研磨,将过滤后的提取液注入到同一条狗的静脉中。一段时间后观察

  • 2. (2022·湖州) 有一天,小华看见妈妈在腌制萝卜条,其过程是:将洗净的萝卜切成条,放在盛有少量凉开水的玻璃罐里,撒上一些食盐,一段时间后,就制成了清脆可口的腌萝卜条。小华发现玻璃罐里的萝卜条变小了,水却变多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小华作出假设并进行实验求证。
    1. (1) 假设:
    2. (2) 主要实验步骤:在两片载玻片上分别滴加0.9%和2%的氯化钠溶液,刮取口腔上皮细胞并涂抹在溶液中,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隔一段时间后再次观察。

      实验现象如图1和图2所示:

      通过查阅资料获知,植物细胞和微生物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溶液中,也会出现类似图2的现象。上述事实支持了小华所作出的假设。

      思考:

      ①小华在低倍镜的视野中观察到某上皮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上方,若要在高倍镜下继续观察该细胞,必须在载物台上将临时装片向移动。

      ②根据图1的实验现象,小华明白了平时做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什么要用0.9%的氯化钠溶液,并将它称之为生理盐水的原因,这是因为0.9%的氯化钠溶液能使口腔上皮细胞

      ③根据上述探究,你认为在给植物施肥时,应注意什么?

  • 3. (2022·温州) 雨滴落在裸露的土壤上,使部分土粒飞溅而造成侵蚀。若雨滴落在草本植物上,经叶片遮挡,在叶片上短暂停留后沿叶片滴落,该过程会改变落地雨滴的直径等因素而改变落地时的动能,从而改变对土壤的侵蚀程度。

    某科研小组为研究草本植物的茎高和叶片面积大小对雨滴经叶片遮挡后直径的影响,取茎高和叶片面积不同的植株,按如图装置进行9组实验:

    ①     取茎高为10厘米、叶片面积为16厘米2的植株放入装置,雨滴下落经植株叶片遮挡后洒落在底盘上,按一定方法测得经叶片遮挡后雨滴平均直径。

    ②     换用其它植株,重复上述实验,记录并整理数据如表。

    组别

    1

    2

    3

    4

    5

    6

    7

    8

    9

    叶片平均面积(厘米2

    1.6

    3.2

    4.7

    茎高(厘米)

    10

    20

    30

    10

    20

    30

    10

    20

    30

    经叶片遮挡后雨滴平均直径(毫米)

    2.38

    2.48

    2.55

    2.55

    2.67

    2.72

    2.65

    2.76

    2.82

    1. (1) 将茎高为10厘米的植株换成20厘米的植株进行实验时,应如何调节升降杆高度?
    2. (2) 分析表中数据,判断经植株叶片遮挡后的雨滴平均直径受哪个因素影响更大,并在上表9组中选择3组(用组别序号表示)作为证据。
    3. (3) 结合实验结果和能量知识,解释“草本植物茎高越小、叶片面积越小,雨滴经其遮挡后对土壤的侵蚀程度也越小”的原因。
  • 4. (2022·温州) 在“制作生态瓶”的实践活动中,科学实践小组发现不同生态瓶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瓶内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同。他们想:当生态瓶中的水及水草数量一定时,动物的种类与数量怎样投放才能使生态瓶更稳定?于是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一问题。

    可供选择的器材:容积为3升的透明塑料瓶、凡土林、新鲜河水、蒸馏水、水草、大小相近的健壮小金鱼和小田鱼各若干等。

    老师建议:①瓶中水为容积的2/3,每瓶中投放植物3株、鱼不超过3条;

    ②先探究鱼的数量对生态瓶稳定性的影响,再探究不同种类鱼的配比对生态瓶稳定性的影响。

    1. (1) 实验中选择的塑料瓶是透明的,其目的是
    2. (2) 选择合适的器材,写出本实验的步骤。
  • 5. (2022·绍兴) 人们称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兴趣小组对光合作用进行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是否有影响?

    【实验探究】

    ①取三个相同的无色透明玻璃瓶,设置A、B、C三组实验,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新鲜菜叶片和CO缓冲液(维持瓶中CO2含量稳定);

    ②分别在导管中注人一滴红墨水,塞上橡皮塞,关闭活塞,控制红墨水初始位置相同;

    ③分别将装置放在相同强度的红光、绿光和黄光下照射(如图所示);

    ④光照相同时间后,红墨水均向左移动,测得红墨水移动的距离分别为l、l绿、l , 且l> l> l绿。多次

    重复实验后,结果相同(忽略温度对实验的影响),

    【得出结论】

    【交流拓展】

    ⑴实验中通过比较来比较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⑵为进一步得出光合作用强度,设置了实验D,将相同装置放于黑暗环境中,其他条件不变。测得红墨水移动距离为l

    ①装置D中红墨水向(选填“左"或“右”)移动。

    ②实验中红光条件下,光合作用的强度值可表示为(用l和l表示)。

  • 6. (2021·衢州) 小科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种子呼吸作用速率。

    [实验步骤]

    取6个相同的盛有等量饱和氢氧化钡溶液的广口瓶,称取30克已消毒刚萌发的小麦种子,平均分成6份,将其中的3份煮熟,分组进行实验:将种子装入小篮内,立即塞紧瓶塞,每隔10分钟轻轻晃动几次广口瓶。30分钟后打开瓶塞迅速取出小篮,滤去瓶中沉淀物,向滤液中先滴入2滴酚酞试液,液体变红,再滴入等浓度草酸(一种酸)溶液至红色恰好消失,记录消耗草酸溶液的体积。

    [实验数据]

    实验组别

    1

    2

    3

    4

    5

    6

    种子类别

    萌发的种子

    煮熟的种子

    消耗草酸体积/mL

    9.34

    9.36

    9.35

    11.40

    11.40

    11.40

    消耗草酸平均体积/mL

    9.35

    11.40

    [交流讨论]

    1. (1) 实验中煮熟的种子起作用。
    2. (2) 每隔10分钟轻轻晃动几次广口瓶是为了
    3. (3) 小科通过反映种子呼吸作用速率。
  • 7. (2021·台州) 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可以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制造的有机物质量来表示。某同学按下列步骤测量樟树叶光合作用速率:

    ①选取n张对称性良好的樟树叶片、将每张叶片标记为如图的A、B两部分;

    ②将叶片的A部分作遮光处理,B部分不作处理;

    ③光照t小时后,在所选的每张叶片A、B的对应部位各截取面积为S的小方片,分别烘干,A称得A部分小方片总质量为mA , B部分小方片总质量mB

    ④计算出樟树叶光合作用速率;

    1. (1) 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步骤①中选取的樟树叶片在数量上有什么要求?
    2. (2) 另一同学认为,上述方法在测量时没有考虑光合作用产物会运出叶片,这样会使测量结果存在较大的偏差。为了减小偏差。在步骤②之前对叶片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A . 摘下叶片以切断叶柄 B . 环剥叶柄以切断筛管 C . 破坏叶柄木质部以切断导管
    3. (3) 樟树叶光合作用速率可表示为。(用字母表示)
  • 8. (2021·绍兴) 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敏对植物产生氧气的条件和场所进行了研究。

    实验一:取两个相同的密闭玻璃罩,甲中放入点燃的蜡烛, 乙中放入与甲相同的点燃蜡烛和植物,并置于充足的光照下(如图甲乙)。

    观察并记录现象,得出结论:植物可以产生氧气。

    实验二:在图甲、乙实验基础上,进一步实验得出:植物在光照条件下才能产生氧气。

    实验三:用水绵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里,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一侧,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好氧细菌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如图丙);

    ②将上述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如图丁)。

    根据实验回答:

    1. (1) 小敏根据现象得出实验一的结论。
    2. (2) 要得出实验二的结论,请设计“进一步实验”的必要步骤是:
    3. (3) 实验三中使用好氧细菌的目的是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9. (2020·绍兴) 对多名马拉松运动员研究发现,在比赛后,运动员的肠道中Veillonella细菌(以下简称V菌)的数量明显增加,说明运动能影响肠道中的V菌数量,那么V菌是否也会影响运动能力?

    实验1:将V菌接种到A组小鼠肠道中,结果这些小鼠在特制的跑步机上跑的时间明显延长。

    进一步研究发现,乳酸是V菌唯一的营养来源,代谢转化产物是丙酸盐,乳酸堆积会引起局部肌肉的酸痛,影响运动能力,那么V菌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是通过分解消除乳酸起作用,还是乳酸消除后产生的丙酸盐起作用呢?

    实验2:在B组小鼠肠道内滴注一定浓度的      , 重现了实验1的结果。

    这就表明,肠道内V菌通过乳酸消除后产生的丙酸盐来改善运动能力,而运动又能使肠道内V菌数量增加,所以要加强训练以提升运动能力。

    根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 (1) 研究从员选取“多名”运动员,其目的与下列     相同。
      A . 测量某一植物的株高时,要“多次”测量。 B . 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时,要取用“多粒”种子 C . 探究温度对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时,要设置“多个“不同的温度
    2. (2) 实验1可得出的结论是
    3. (3) 实验2空白处应填
    4. (4) 若要进一步说明长期运动对肠道中V菌数量的影响,则长期运动人员肠道中V菌的平均数量应久坐人员肠道中V菌的平均数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10. (2019·台州) 口渴感觉形成的感受器在哪里?传统观点认为感受器分布于血管内壁,血液中的含水量下降导致盐分过高,神经中枢形成口渴感觉。但美国神经学家Knight对此提出质疑,认为水进入血液需要一定时间,无法解释水一入口就能瞬间解渴,于是设计实验:

    实验1:给两组小白鼠分别吞咽和肠胃里灌注等量的淡水,两者口渴感觉都立刻消失。由此Knight认为传统观点有误,但又从传统观点里得到启示,提出问题,进一步实验;

    实验2:给两组小白鼠分别吞咽等量的淡水和盐水,前者口渴感觉消失,后者先是口渴感觉消失,2~3分钟后恢复。

    实验3:给两组小白鼠肠胃里分别直接灌注等量的淡水和盐水,只有前者口渴感觉消失。

    综合三个实验,得出结论。

    1. (1) Knight质疑传统观点,认为喝下的水成为血液中的水需要一定时间,理由是 。
    2. (2) 实验2基于的问题是
    3. (3)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 11. (2022八下·舟山月考)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原料CO2还是H2O呢?科学家鲁宾和卡门曾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实验中他们利用18O作为标记物,制备了三份相同浓度的碳酸氢盐溶液,三份溶液的碳酸氢盐和水都含有不同的18O百分比,将小球藻放入这三种溶液并光照,然后分析产生的氧,得出结论: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来自水。

    资料:

    Ⅰ.中子数为8的氧原子可用16O来表示,18O是表示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自然界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43千克/米3 , 其中16O占99.76%(可视为100%),

    Ⅱ.碳酸氢盐给小球藻的光合作用提供全部的CO2 , 而且不产生水。

    Ⅲ.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

    1. (1) 16O、标记物18O都属于氧元素,其位置大致在元素周期表的方。
    2. (2) 如图是三个实验中,在水、碳酸氢盐、氧气各物质中18O所占氧元素的比例,请根据实验过程和结论,在答题纸的虚线框内完成第三个实验的碳酸氢盐和氧气中18O百分比的条形图。


    3. (3) 鲁宾和卡门通过测生成氧气的密度来确定氧气中18O含量。若有一瓶氧气,只含18O和16O,且个数比为1:1。结合资料,计算在标准状况下该瓶氧气的密度为千克/米3
  • 12. (2019·温州) 为了探究温度对蟑螂呼吸快慢的影响,小明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把一只健壮的蟑螂放入30℃的密闭容器内(如图甲),利用传感器测定10分钟内容器中温度值和氧气含量;10分钟后,将冰袋放置在容器两侧,使容器内的温度逐渐降低,并测定随后20分钟内的数据。多次重复实验。

    方案二:在两个温度不同的相同密闭容器中各放入一只健壮的蟑螂(如图乙),利用传感器测定30分钟内的相关数据。多次重复实验。


    1. (1) 该实验通过 反映蟑螂呼吸作用的快慢。
    2. (2) 与方案二相比,方案一的变量控制有什么优点? (例举一点)
    3. (3) 根据方案一所得数据(如图丙),三位同学分别在图丁中画出了甲装置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大致变化趋势,其中合理的是 。


  • 13. (2019·杭州) 为研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小金将同种同时孵化的、体长约为20mm的蝌蚪各15只分别放入1-4号玻璃缸中进行实验,其实验过程与结果如下表所示

    玻璃缸编号

    放入的试剂及用量(连续投放7天)

    第3天观察结果

    第7周观察结果

    存活数

    平均体长(mm)

    四肢生长情况

    存活数

    平均体长(mm)

    四肢生长情况

    1

    甲状腺激素6mg/天

    15

    26

    均出现后肢

    0

       

    2

    甲状腺激素2mg/天

    15

    26.5

    均出现后肢

    15

     

    1只发育成10mm的青蛙,14只均出现前、后肢

    3

    甲状腺抑制剂30mg/天

    15

    20

    未出现前、后肢

    15

    21

    均出现后肢

    4

    不加任何药剂

    15

    20

    未出现前、后肢

    15

    30

    均出现后肢

    第8周时,2号玻璃缸内的蝌蚪全部发育成青蛙。第12周时,4号玻璃缸内的蝌蚪全部发育成青蛙,但3号玻璃缸内未出现青蛙而出现了体长达39mm的巨型蝌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本实验中测量蝌蚪的平均体长,观察前后肢的生长情况等指标,其目的是
    2. (2) 根据12、4号玻璃缸对照实验结果可得出的2条结论是
    3. (3) 3号玻璃缸内出现巨型蝌蚪的原因是
  • 14. (2019·绍兴) 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的快慢,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在葡萄糖溶液中加入酵母菌,混匀,制成酵母葡萄糖酸,慢步适宜温度下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定葡萄糖初始浓度值为44.1克·升-1

    ②取12支试管,等分成A、B两组,在A组试管中各加入5毫升酵母葡萄糖液,同时,在B组试管中________,将两组试管同置适宜温度下水浴加热。

    ③15分钟后测定葡萄糖浓度值,求平均值,再分别计算有氧、无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的速率,数据记录如下表。

    葡萄糖浓度/克·升-1

    葡萄糖分解速率/克·(升·分钟)-1

    A组

    33.6

    0.7

    B组

    38.1

    __________

    1. (1) ②中空白处的步骤为
    2. (2) 表中空白格的数值为
    3. (3)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 (4) 实验中置于适宜温度下水浴加热的目的是
  • 15. (2019九上·温岭月考) 新鲜菠萝果肉中的菠萝蛋白酶能分解口腔黏膜和舌头表面的蛋白质,引起口腔麻木刺痛感。若菠萝用盐水浸泡后再食用,不适感会减轻。小科猜测可能是盐水影响了菠萝蛋白酶的活性。为研究盐水对菠萝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小科取6支相同的试管,编号1-6,各加入5mL鲜榨的含菠萝蛋白酶的菠萝汁,再按下表分别添加物质,置于37℃的温水中保温。20min后测定蛋白酶活性,并计算其相对活性。数据如下:

    编号

    1

    2

    3

    4

    5

    6

    试管中所添加的物质

    5mL 1%

    NaCl溶液

    5mL 3%

    NaCl溶液

    5mL 5%

    NaCl溶液

    5mL 7%

    NaCl溶液

    5mL 9%

    NaCl溶液

    蛋白酶相对活性

    100%

    88%

    69%

    94%

    88%

    80%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为了形成对照,表格中“★”处的内容是
    2. (2) 实验表明,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都能抑制菠萝蛋白酶的活性。上述实验中,抑制作用最强的NaCl溶液浓度为 。
    3. (3) 因为酶的活性与有关,小科认为菠萝用热水浸泡后食用,不适感也可能减轻。
  • 16. (2019·金华) 研究发现不同品种的越橘,其光合作用速率不同。为了探究其不同的原因,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选取A、B、C三个品种各6株,每株均采集位于中上部且向阳的叶片5片,测定并计算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和光合作用速率,重复三次取平均值,结果如下。

    品种

    A

    B

    C

    叶绿素含量(毫克/克)

    6.22

    8.11

    7.85

    请回答:

    1. (1) 实验中每个品种选取6株的目的是
    2. (2) 测定光合作用速率时,主要控制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相同;
    3. (3) 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17. (2018·宁波) 日常生活中,有人喜欢把植物放在室外阳光下,有人喜欢把植物放在室内。太阳光与照明灯光对植物光合作用哪个更有利呢?小科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作出假设】太阳光比照明灯光更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材料准备】玻璃钟罩、量筒、同一品种的天竺葵、水、白磷和其它必需的器材。

    【实验步汉】

    ①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连接好实验器材,并检验装置气密性。


    ②取6株生长状况相同的天竺葵,分别放入6套相同装置内,每套装置如图所示,平均分成两组。

    ③第一组装置放在阳光下,第二组装置放在密闭的黑色帐篷中(内有温控装置),用具有自动调光系统的照明灯照射。

    ④6小时后,用激光笔点燃足量白磷,待白磷燃烧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测得并记录量筒内水量的变化数据。

    ……

    1. (1) 本实验用自动调光系统的作用是调节照明灯的
    2. (2) 小科认为实验测得量筒内水量的变化数据,就是植物产生的氧气体积。你认为小科的观点是的。(填“正确”或“不正确”)
    3. (3) 从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分析,为使光合作用正常进行应向装置内提供。为增加证据的可靠性,小科认为还需改进实验设计。
  • 18. (2018·杭州) 已知酵母菌中含过氧化氢酶,能催化分解过氧化氢。小金据此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探究温度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图甲为实验装置示意图。

     


    注射器 A

    注射器 B

    实验组

    1 体积分数的

    H2O2 溶液 5mL

    2 质量分数的

    酵母菌液 2mL

    对照组

    1 体积分数的

    H2O2 溶液 5mL

    待填

    ①选用2套图甲装置分别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将表中所示液体吸入相应注射器中;

    ②将装置恒温10分钟后,观察并记录各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

    ③打开止水夹,将注射器A中的液体缓慢推至B中后再夹紧止水夹,恒温 5 分钟后, 观察并记录注射器B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重复试验3次并取平均值;

    ④改变实验温度(温度设置:0℃、10℃、20℃、30℃、40℃、50℃、60℃),重复步骤①②③步骤。

    在不同温度下,步骤②中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均为0,步骤③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注射器

    B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1. (1) 写出过氧化氢酶催化分解过氧化氢的化学方式
    2. (2) 对照组的注射器 B 中应吸入
    3. (3) 由图乙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4. (4) 过氧化氢因其加热自分解的特性,一般不作为探究温度对酶催化作用影响的实验材料。小金认为在一定条件下, 过氧化氢作为探究温度对酶催化作用影响的实验材料是可行的,请从本实验的结果说明他的理由
  • 19. (2018·嘉兴) 某兴趣小组在学习酶的知识后,又开展了酶专一性的实验研究。

    【查阅资料】

    材料一:淀粉和蔗糖都是大分子非还原性糖类美,在相关的催化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

    材料二:葡萄糖属于还原性糖,它遇斐林试剂显砖缸色。

    【实验器材】

    1%淀粉溶液,1%蔗糖溶液,淀粉酶溶液,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若干试管等。

    【实验过程】

    ①取两支相同试管,编号为甲、乙;

    ②实验分组及所加试液如下表一:

    ③实验现象:甲、乙试管内均显红色。

    【反思交流】

    有同学认为比较甲、乙两组实验,还不能证明酶具有专一性,理由是

    【方案完善】

    为补充证据,请你结合反思交流完成下列实验步骤的设计,并预测实验结果。

    ①另取两支相同试管,编号为丙、丁;

    ②实验分组如表二,请在表格中填写出应加试剂的种类及用量;

    ③预期实验现象:

    【讨论分折】

    ①通过比较两组实验,说明淀粉只能化淀粉分解成糖。②…


  • 20. (2018·温州) 小明发现某植物园在阴雨天时会用红光和蓝光对植物进行照射,他认为阴雨天分别用这两种单色光照射植物都会促进光合作用,于是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1. (1) 植物光合作用强弱可以用释放氧气的速度进行比较,也可以用进行比较。
    2. (2) 请利用下列器材帮助小明设计实验步骤:

      实验器材:500毫升的烧杯、漏斗、50毫升的量筒各若干;新鲜金鱼藻(水生植物)若干:清水;功率相同的红光灯、蓝光灯各一只;天平;刻度尺;计时器。

  • 21. (2023·鹿城模拟) 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酶均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为了比较两者的催化能力,小明按图甲所示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1.5毫克过氧化氢酶和8毫升蒸馏水加入容器中,搅拌后塞紧橡皮塞。

    ②用注射器A从容器中抽出2毫升气体,用注射器B将2毫升H2O2溶液注入容器中,采集数据,直至反应结束。

    ③用3.1毫克、6毫克过氧化氢酶及1.5毫克、5.6毫克、10.7毫克二氧化锰重复上述实验,获取数据如图乙。

    1. (1) 步骤②将注射器B中的2毫升H2O2溶液全部注入容器前,用注射器A先从容器中抽出2毫升气体,其目的是
    2. (2) 小明分析相关数据,得出“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的催化能力比二氧化锰强”这一结论,其依据是
    3. (3) 查阅资料得知:过氧化氢分解为放热反应。小明推测:过氧化氢酶质量过大,可能导致实验过程中过氧化氢分解突然变慢。请说明其理由:
  • 22. (2018·金华) 小巧同学发现她家种的牵牛花,早晨为红色,大阳出来后颜色逐渐加深,中午呈紫色。她很好奇,于是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花瓣颜色变化是否与光照有关?

    【实验步骤】①早晨,她选取两组生长状况相同,且均开红花的牵牛花,编号A和B;②A组放在阳光下,B组遮光处理,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③中午,观察花的颜色、记录实验现象:A组为紫色,B组为红色;④得出实验结论。请回答:

    1. (1) 实验中的变量是
    2. (2) 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3. (3) 【拓展反思】查找资料发现:牵牛花的细胞液中含有花青素,它在酸性条件下显红色、中性条件下显紫色;细胞液的酸碱性强弱受其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影响。

      从植物生理活动的角度分析,牵牛花花瓣从红色变为紫色的原因是

  • 23. (2018·衢州) 小柯看到香烟盒上印有“吸烟有害健康”,于是他利用实验探究“烟草浸出液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实验材料:黄豆、烟草及其他材料

    探究步骤:

    Ⅰ.用烟草、蒸馏水制得烟草浸出液(原浸液),浓度视为100%,再通过稀释原浸液得到浓度为70%、40%的浸出液。

    Ⅱ.取4个同规格的培养皿,编号为1,2,3,4,并在里面铺上等量的干棉花。

    Ⅲ.在每个培养皿中放20粒同样饱满的黄豆,盖上盖子。

    Ⅳ.每天定时向各培养皿中喷洒等量、对应浓度的浸出液,并记录数据。其中第5天的数据如下表:

    编号 喷洒的浸出液浓度 第5天的平均芽长和萌发率
    芽长/ cm 萌发率
    1 0% 10 100%
    2 40% 4 95%
    3 70% 1.2 65%
    4 100% 0.5 35%
    1. (1) 本实验中编号为的培养皿作为对照组。
    2. (2) 步骤Ⅱ中的棉花不预先湿润的原因是
    3. (3) 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二、解答题
  • 24. (2022·舟山) 自新冠肺炎流行以来,人类在抗疫中不断提升检测和治疗水平。
    1. (1) 核酸检测有助于实现“早发现、早治疗”。如果在人体中检测到的遗传物质--核酸,需隔离或治疗。
    2. (2) 新冠肺炎感染后,肺的功能大大降低,部分患者出院后还需要呼吸康复训练。如图为呼吸训练器及其结构示意图,使用时用嘴吸气,悬浮球会被吸起,吸起的悬浮球数量越多说明呼吸肌的力量越大。请你解释悬浮球能被吸起的原因

  • 25. (2023·宁波模拟) 如图所示,随着深海载入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深海的了解也越来越多。

    1. (1) 早起科学家任务1000米以下的海洋深处没有生命,其原因可能是
    2. (2) 19世纪科学家推测,深海生物的食物主要来自上次水域生物下沉的排泄物、尸体等,是因为他们认为深海生态系统缺乏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某一成分。该成分是
    3. (3) 深海地壳内喷出丰富的硫化氢、氢气等物质.周围微生物可以通过氧化硫化氢、氢气来获取能量,从而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为附近的动物提供能量,形成了特殊的热泉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自于     
      A . 核能 B . 化学能 C . 机械能
    4. (4) 研究深海生物的科学意义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