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下狗的一段小肠(具有活性),刮下黏膜,与和砂子一起研磨,将过滤后的提取液注入到同一条狗的静脉中。一段时间后观察。
实验现象如图1和图2所示:
通过查阅资料获知,植物细胞和微生物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溶液中,也会出现类似图2的现象。上述事实支持了小华所作出的假设。
思考:
①小华在低倍镜的视野中观察到某上皮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上方,若要在高倍镜下继续观察该细胞,必须在载物台上将临时装片向移动。
②根据图1的实验现象,小华明白了平时做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什么要用0.9%的氯化钠溶液,并将它称之为生理盐水的原因,这是因为0.9%的氯化钠溶液能使口腔上皮细胞。
③根据上述探究,你认为在给植物施肥时,应注意什么?
某科研小组为研究草本植物的茎高和叶片面积大小对雨滴经叶片遮挡后直径的影响,取茎高和叶片面积不同的植株,按如图装置进行9组实验:
① 取茎高为10厘米、叶片面积为16厘米2的植株放入装置,雨滴下落经植株叶片遮挡后洒落在底盘上,按一定方法测得经叶片遮挡后雨滴平均直径。
② 换用其它植株,重复上述实验,记录并整理数据如表。
组别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叶片平均面积(厘米2) |
1.6 |
3.2 |
4.7 |
||||||
茎高(厘米) |
10 |
20 |
30 |
10 |
20 |
30 |
10 |
20 |
30 |
经叶片遮挡后雨滴平均直径(毫米) |
2.38 |
2.48 |
2.55 |
2.55 |
2.67 |
2.72 |
2.65 |
2.76 |
2.82 |
可供选择的器材:容积为3升的透明塑料瓶、凡土林、新鲜河水、蒸馏水、水草、大小相近的健壮小金鱼和小田鱼各若干等。
老师建议:①瓶中水为容积的2/3,每瓶中投放植物3株、鱼不超过3条;
②先探究鱼的数量对生态瓶稳定性的影响,再探究不同种类鱼的配比对生态瓶稳定性的影响。
【提出问题】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是否有影响?
【实验探究】
①取三个相同的无色透明玻璃瓶,设置A、B、C三组实验,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新鲜菜叶片和CO缓冲液(维持瓶中CO2含量稳定);
②分别在导管中注人一滴红墨水,塞上橡皮塞,关闭活塞,控制红墨水初始位置相同;
③分别将装置放在相同强度的红光、绿光和黄光下照射(如图所示);
④光照相同时间后,红墨水均向左移动,测得红墨水移动的距离分别为l红、l绿、l黄 , 且l红> l黄> l绿。多次
重复实验后,结果相同(忽略温度对实验的影响),
【得出结论】。
【交流拓展】
⑴实验中通过比较来比较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⑵为进一步得出光合作用强度,设置了实验D,将相同装置放于黑暗环境中,其他条件不变。测得红墨水移动距离为l暗。
①装置D中红墨水向(选填“左"或“右”)移动。
②实验中红光条件下,光合作用的强度值可表示为(用l红和l暗表示)。
[实验步骤]
取6个相同的盛有等量饱和氢氧化钡溶液的广口瓶,称取30克已消毒刚萌发的小麦种子,平均分成6份,将其中的3份煮熟,分组进行实验:将种子装入小篮内,立即塞紧瓶塞,每隔10分钟轻轻晃动几次广口瓶。30分钟后打开瓶塞迅速取出小篮,滤去瓶中沉淀物,向滤液中先滴入2滴酚酞试液,液体变红,再滴入等浓度草酸(一种酸)溶液至红色恰好消失,记录消耗草酸溶液的体积。
[实验数据]
实验组别 |
1 |
2 |
3 |
4 |
5 |
6 |
种子类别 |
萌发的种子 |
煮熟的种子 |
||||
消耗草酸体积/mL |
9.34 |
9.36 |
9.35 |
11.40 |
11.40 |
11.40 |
消耗草酸平均体积/mL |
9.35 |
11.40 |
[交流讨论]
①选取n张对称性良好的樟树叶片、将每张叶片标记为如图的A、B两部分;
②将叶片的A部分作遮光处理,B部分不作处理;
③光照t小时后,在所选的每张叶片A、B的对应部位各截取面积为S的小方片,分别烘干,A称得A部分小方片总质量为mA , B部分小方片总质量mB;
④计算出樟树叶光合作用速率;
实验一:取两个相同的密闭玻璃罩,甲中放入点燃的蜡烛, 乙中放入与甲相同的点燃蜡烛和植物,并置于充足的光照下(如图甲乙)。
观察并记录现象,得出结论:植物可以产生氧气。
实验二:在图甲、乙实验基础上,进一步实验得出:植物在光照条件下才能产生氧气。
实验三:用水绵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里,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一侧,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好氧细菌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如图丙);
②将上述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如图丁)。
根据实验回答:
实验1:将V菌接种到A组小鼠肠道中,结果这些小鼠在特制的跑步机上跑的时间明显延长。
进一步研究发现,乳酸是V菌唯一的营养来源,代谢转化产物是丙酸盐,乳酸堆积会引起局部肌肉的酸痛,影响运动能力,那么V菌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是通过分解消除乳酸起作用,还是乳酸消除后产生的丙酸盐起作用呢?
实验2:在B组小鼠肠道内滴注一定浓度的 , 重现了实验1的结果。
这就表明,肠道内V菌通过乳酸消除后产生的丙酸盐来改善运动能力,而运动又能使肠道内V菌数量增加,所以要加强训练以提升运动能力。
根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1:给两组小白鼠分别吞咽和肠胃里灌注等量的淡水,两者口渴感觉都立刻消失。由此Knight认为传统观点有误,但又从传统观点里得到启示,提出问题,进一步实验;
实验2:给两组小白鼠分别吞咽等量的淡水和盐水,前者口渴感觉消失,后者先是口渴感觉消失,2~3分钟后恢复。
实验3:给两组小白鼠肠胃里分别直接灌注等量的淡水和盐水,只有前者口渴感觉消失。
综合三个实验,得出结论。
资料:
Ⅰ.中子数为8的氧原子可用16O来表示,18O是表示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自然界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43千克/米3 , 其中16O占99.76%(可视为100%),
Ⅱ.碳酸氢盐给小球藻的光合作用提供全部的CO2 , 而且不产生水。
Ⅲ.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
方案一:把一只健壮的蟑螂放入30℃的密闭容器内(如图甲),利用传感器测定10分钟内容器中温度值和氧气含量;10分钟后,将冰袋放置在容器两侧,使容器内的温度逐渐降低,并测定随后20分钟内的数据。多次重复实验。
方案二:在两个温度不同的相同密闭容器中各放入一只健壮的蟑螂(如图乙),利用传感器测定30分钟内的相关数据。多次重复实验。
玻璃缸编号 |
放入的试剂及用量(连续投放7天) |
第3天观察结果 |
第7周观察结果 |
||||
存活数 |
平均体长(mm) |
四肢生长情况 |
存活数 |
平均体长(mm) |
四肢生长情况 |
||
1 |
甲状腺激素6mg/天 |
15 |
26 |
均出现后肢 |
0 |
||
2 |
甲状腺激素2mg/天 |
15 |
26.5 |
均出现后肢 |
15 |
1只发育成10mm的青蛙,14只均出现前、后肢 |
|
3 |
甲状腺抑制剂30mg/天 |
15 |
20 |
未出现前、后肢 |
15 |
21 |
均出现后肢 |
4 |
不加任何药剂 |
15 |
20 |
未出现前、后肢 |
15 |
30 |
均出现后肢 |
第8周时,2号玻璃缸内的蝌蚪全部发育成青蛙。第12周时,4号玻璃缸内的蝌蚪全部发育成青蛙,但3号玻璃缸内未出现青蛙而出现了体长达39mm的巨型蝌蚪。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葡萄糖溶液中加入酵母菌,混匀,制成酵母葡萄糖酸,慢步适宜温度下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定葡萄糖初始浓度值为44.1克·升-1。
②取12支试管,等分成A、B两组,在A组试管中各加入5毫升酵母葡萄糖液,同时,在B组试管中________,将两组试管同置适宜温度下水浴加热。
③15分钟后测定葡萄糖浓度值,求平均值,再分别计算有氧、无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的速率,数据记录如下表。
葡萄糖浓度/克·升-1 |
葡萄糖分解速率/克·(升·分钟)-1 |
|
A组 |
33.6 |
0.7 |
B组 |
38.1 |
__________ |
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试管中所添加的物质 |
★ |
5mL 1% NaCl溶液 |
5mL 3% NaCl溶液 |
5mL 5% NaCl溶液 |
5mL 7% NaCl溶液 |
5mL 9% NaCl溶液 |
蛋白酶相对活性 |
100% |
88% |
69% |
94% |
88% |
80% |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作出假设】太阳光比照明灯光更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材料准备】玻璃钟罩、量筒、同一品种的天竺葵、水、白磷和其它必需的器材。
【实验步汉】
①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连接好实验器材,并检验装置气密性。
②取6株生长状况相同的天竺葵,分别放入6套相同装置内,每套装置如图所示,平均分成两组。
③第一组装置放在阳光下,第二组装置放在密闭的黑色帐篷中(内有温控装置),用具有自动调光系统的照明灯照射。
④6小时后,用激光笔点燃足量白磷,待白磷燃烧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测得并记录量筒内水量的变化数据。
……
注射器 A | 注射器 B | |
实验组 | 1 体积分数的 H2O2 溶液 5mL | 2 质量分数的 酵母菌液 2mL |
对照组 | 1 体积分数的 H2O2 溶液 5mL | 待填 |
①选用2套图甲装置分别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将表中所示液体吸入相应注射器中;
②将装置恒温10分钟后,观察并记录各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
③打开止水夹,将注射器A中的液体缓慢推至B中后再夹紧止水夹,恒温 5 分钟后, 观察并记录注射器B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重复试验3次并取平均值;
④改变实验温度(温度设置:0℃、10℃、20℃、30℃、40℃、50℃、60℃),重复步骤①②③步骤。
在不同温度下,步骤②中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均为0,步骤③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注射器
B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查阅资料】
材料一:淀粉和蔗糖都是大分子非还原性糖类美,在相关的催化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
材料二:葡萄糖属于还原性糖,它遇斐林试剂显砖缸色。
【实验器材】
1%淀粉溶液,1%蔗糖溶液,淀粉酶溶液,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若干试管等。
【实验过程】
①取两支相同试管,编号为甲、乙;
②实验分组及所加试液如下表一:
③实验现象:甲、乙试管内均显红色。
【反思交流】
有同学认为比较甲、乙两组实验,还不能证明酶具有专一性,理由是。
【方案完善】
为补充证据,请你结合反思交流完成下列实验步骤的设计,并预测实验结果。
①另取两支相同试管,编号为丙、丁;
②实验分组如表二,请在表格中填写出应加试剂的种类及用量;
③预期实验现象:。
【讨论分折】
①通过比较两组实验,说明淀粉只能化淀粉分解成糖。②…
①取1.5毫克过氧化氢酶和8毫升蒸馏水加入容器中,搅拌后塞紧橡皮塞。
②用注射器A从容器中抽出2毫升气体,用注射器B将2毫升H2O2溶液注入容器中,采集数据,直至反应结束。
③用3.1毫克、6毫克过氧化氢酶及1.5毫克、5.6毫克、10.7毫克二氧化锰重复上述实验,获取数据如图乙。
【提出问题】花瓣颜色变化是否与光照有关?
【实验步骤】①早晨,她选取两组生长状况相同,且均开红花的牵牛花,编号A和B;②A组放在阳光下,B组遮光处理,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③中午,观察花的颜色、记录实验现象:A组为紫色,B组为红色;④得出实验结论。请回答:
从植物生理活动的角度分析,牵牛花花瓣从红色变为紫色的原因是。
实验材料:黄豆、烟草及其他材料
探究步骤:
Ⅰ.用烟草、蒸馏水制得烟草浸出液(原浸液),浓度视为100%,再通过稀释原浸液得到浓度为70%、40%的浸出液。
Ⅱ.取4个同规格的培养皿,编号为1,2,3,4,并在里面铺上等量的干棉花。
Ⅲ.在每个培养皿中放20粒同样饱满的黄豆,盖上盖子。
Ⅳ.每天定时向各培养皿中喷洒等量、对应浓度的浸出液,并记录数据。其中第5天的数据如下表:
编号 | 喷洒的浸出液浓度 | 第5天的平均芽长和萌发率 | |
芽长/ cm | 萌发率 | ||
1 | 0% | 10 | 100% |
2 | 40% | 4 | 95% |
3 | 70% | 1.2 | 65% |
4 | 100% | 0.5 | 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