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3-03-08 浏览次数:41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 1. (2023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禹征三苗时“乃会群后,誓于师”,启征有扈氏“乃召六卿”。商王盘庚迁殷命众悉至于庭,还经常出现天子“乃与公卿大夫共饬国典”的现象。这些历史现象表明当时(    )
    A . 原始集体议事方式影响尚深 B . 专制主义思想显露苗头 C . 分封制在夏商时期开始推行 D . 贵族议会制度不断完善
  • 2. (2023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闯入并扎根于农耕文化圈的游牧民族来说,接受同化是他们的终极命运”。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鲜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交融。下面不属于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是(   )
    A . 迁都洛阳 B . 颁布均田令,实施租庸调制 C . 穿汉服、说汉话 D .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 3. (2023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明史・食货志》中记载,“番人嗜乳酪,不得茶,则困以病。故唐、宋以来,行以茶易马法,用制羌、戎”,当时亦有“用陕西汉中茶三百万斤,可得马三万匹”之说。明朝廷对走私茶叶定性为“通番”,明太祖朱元璋还规定“私茶出境者,斩;关隘不觉察者,处极刑。”这反映出唐宋至明朝的茶马贸易(   )
    A . 是中国古代朝贡贸易的典范 B . 顺应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C . 开启了中国闭关锁国的时代 D . 有利于中原王朝的边疆稳定
  • 4. (2024高一上·高碑店月考) 《千金方》是唐代医学名著,书中孙思邈将妇人方、儿童方置于首要位置。此书名为“千金”,并不是说其中药方价值千金,而是指“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由此可见,《千金方》(   )
    A . 体现了浓厚的人文关怀 B . 收录的药方价值较低 C . 是世界上首部国家药典 D . 在民间得到广泛传播
  • 5. (2023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根据《隋书·地理志》对隋炀帝时全国 190 郡风俗的记载,谭其骧指出“当时被誉为尊儒重礼的,只有中原 21 郡和荆扬 17 郡共 38 郡,仅占全国 190 郡的五分之一,……长江流域尊儒重礼郡数已接近中原”。这反映了隋炀帝时期(    )
    A . 北方民众伦理观念的淡薄 B . 南方已是全国文化的重心 C . 儒学发展呈现出地域差异 D . 儒学正统地位遭到了挑战
  • 6. (2023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北宋时云“东南之俗好文”“西北之人尚质”,南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突出,故北宋后期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别考而单独录取,以维持取士人数之均衡。北宋南北分卷制度(   )
    A . 保证了南北录取比例的平衡 B . 回应了文化中心的南移趋势 C . 导致科举录取人数的增加 D . 提升了南方士人的政治地位
  • 7. (2023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随父宦游各地。嘉祜八年(1063年),进士及第,授扬州司理参军。宋神宗时参与变法,历任太子中允……三司使等职。熙宁五年,淮南饥荒,沈括受命巡察,发放常平仓钱粮,疏通河渠。元丰三年(1080年),出知延州,兼任富县路经略安抚使,驻守边境,后被贬。晚年移居润州(今江苏镇江),隐居梦溪园。”材料中沈括的经历主要可以用于探究宋代(    )
    A . 科举完善与社会流动 B . 经济繁荣与社会保障 C . 士人品格与科技进步 D . 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 8. (2023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乾兴元年(1022年),朝廷正式确立合同契法,专门规定了田宅出典活动。契约文书必须一式四份,分别交由交易双方、商税院及地方官府保存,以此作为交易的凭证。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 . 政府管理的失控 B . 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C . 保护自耕农利益 D . 宋代土地政策得到调整
  • 9. (2023高一上·唐山月考) 明仁宗以后,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并且被赋予“公”“保”等虚衔,获得“票拟”职权;同时,皇帝也打破了“不许宦官识字”的惯例,并且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奏章“自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宦官掌握了部分“批红”职权。这表明(   ) 
    A . 明代皇权呈现出日益衰落的趋势 B . 监阁共理互相制约保证皇权独尊 C . 内阁大学士的品级职权逐渐提升 D . 宦官权力恶性膨胀且呈失控之势
  • 10. (2023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明清时期兴起一些手工业中心,商业和长途贩运日益发展。但与此同时,农民的家庭生产多样化程度也在提高,特别是传统棉织技术普及后耕织结合的程度加强,自然经济得到新的生产技术的支持而更趋稳固。这表明(    )
    A . 明清时期经济转型面临严重的阻碍 B . 明清时期生产技术进步阻碍工商业发展 C . 明清工商业的发展巩固了小农经济 D . 明清时期技术进步促使小农经济的转型
  • 11. (2023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放东南沿海的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1858年《天津条约》和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又开放沿海、沿江11处通商口岸;1895年《马关条约》又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商埠。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 . 主动顺应资本主义的潮流 B . 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 特别重视发展外向型经济 D . 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 12. (2023高三下·定远开学考) 下表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民革命道路的探索历程

    事件

    道路

    内涵

    《天朝田亩制度》

    旧式农民革命道路

    农民阶级希冀建立绝对平均主义社会的道路

    戊戌变法

    日本式的道路

    资产阶级维新派通过改良走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道路

    辛亥革命

    美国式的道路

    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革命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道路

    南昌起义

    俄国式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走中心城市革命的道路

    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自己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根据上表结合所学知识,由此可知(    )

    A . 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利于找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B . 民族矛盾的激化是革命道路得以发展的共性前提 C . 革命道路的探索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攀升过程 D . 所有的革命道路均大大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 13. (2023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1860年《北京条约》签定后,咸丰皇帝躲在避暑山庄,一不痛心割让九龙,二不吝惜巨额的赔款,却认为外国派员驻京“最为中国之害”。对咸丰皇帝这一认识,分析正确的是(    )
    A . 把维护国家的尊严放在第一位 B . 认识到列强侵华的本质 C . 认识到列强驻京给民众的危害 D . 极力维护传统华夷秩序
  • 14. (2023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清末废除科举制的举措加速了儒学的解体,使儒学失去了基本的信仰群体。人们因挣脱了制度文本的约束,心灵获得极大的解放,各类主义涌现,思想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混乱局面。这说明清末科举制度的废除(    )
    A . 加快了清末立宪运动的进程 B . 促进了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C . 为思想解放运动创造了条件 D .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 15. (2023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有学者指出:“文言的命运是与传统文化密切相连的……只要传统文化、民族特性受到重视,文言总会或多或少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受到肯定与提倡”。这说明(    )
    A . 提倡白话文违背新文化学者的初衷 B . 文言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C . 使用白话文割裂与传统文化的联系 D . 文言文的使用需要特定的环境
  • 16. (2023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新文化运动被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但它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文艺复兴强调的个人的价值和情欲以及把个人与社会割裂的极端个人主义,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的价值核心和精神动力,材料反映了当时(   )
    A . 否定传统文化价值的诉求 B . 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C . 抨击纲常礼教的现实要求 D . 全盘西化的文化思潮
  • 17. (2023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个文化生力军,就以新的装束和新的武器,联合一切可能的同盟军。二十年来,这个文化新军的锋芒所向,从思想到形式(文字等),无不起了极大的革命。”这说明五四运动(  )
    A . 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B . 背离了新文化运动的主旨 C . 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D .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18. (2023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有了规章,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
    A . 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 . 制定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 C . 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D .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 19. (2023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遵义会议决议指出:中央红军放弃中央苏区,其“活动的地区远远地离开了南京政府反革命的根据地,蒋介石几年经营的堡垒地带的依靠是没有了”。国民党也不得不承认,红军的突围西走使国民党军“实在是很难捕捉其踪迹而一举将其歼灭”。这说明红军长征(     )
    A . 是中共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B . 扭转了国共双方的力量对比 C . 使全党从教条主义中解放出来 D . 有助于红军夺取战略主动权
  • 20. (2023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日本侵略者)攻进来的巨炮和重弹,南北数千里燃烧的战线,激起了我们全面防御、同仇敌忾的精神。材料表明(    )
    A . 抗日战争增强了中国的宗法观念 B . 近代民族观念在中国开始形成 C . 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D . 家国一体观念逐渐趋向消亡
  • 21. (2023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全面抗战时期,日本把夺取武汉作为其解决中国事件的战略决策,倾其全力以摧毁中国军队主力并夺取武汉。然而当时的国际舆论在会战结束后认为:武汉的失陷于中国无重大影响。这反映出(     )
    A . 中国通过武汉会战实现了原定战略计划 B . 日本进攻武汉是军事行动上的重大失误 C . 中国抗战获得了国际舆论的广泛支持 D . 武汉会战粉碎了日本的速战速决计划
  • 22. (2023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邓小平在某次军事行动前强调:“跃进大别山,解放中原,这是中央的第一步棋;下一步棋,就是以中原为阵地,再来一个跃进,打过长江,解放全国。”“中央的第一步棋”的重要意义在于(     )
    A . 揭露了国民党假和平的真面目 B . 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C . 基本摧毁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 . 结束了国民党集团在大陆的反动统治
  • 23. (2023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广州黄花岗公园矗立着中国唯一的自由女神像。它在美国制成,20 世纪 20 年代运动广州 树立。塑像经历了被“青天白日”党徽取代、重新放置、砸毁、重塑的变迁。这一变迁所反映 的历史时期依次是(   )
    A .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      “文化大革命”时期         改革开放时期 B . 北洋政府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抗日战争时间   新中国建立 C . 南京临时国民政府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      “大跃进”时期      两岸三通实现后 D . 北洋政府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文化大革命”时期      改革开放时期
  • 24. (2023高一下·绥宁期末) 《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习近平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多国,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中欧领导人会晤、中日韩领导人会晤等重大活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是( )
    A . 坚持多边外交,求和平、求合作、求发展 B . 突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C . 韬光养晦、区域合作、有所作为 D .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 25. (2023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有学者把1992年前的改革开放分为三个阶段,即从1978年到1984年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阶段,从1984到1989年的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阶段和从1989年到1991年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阶段。纵观三个阶段的改革开放进程,探讨的关键性问题是(  )
    A .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 . 包产到户是否等同于分田单干和资本主义 C .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D . 从学习模仿走别人的路到开辟自己的路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 26. (2023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太祖赵匡胤于开宝六年(973年)正式确立了“殿试制度”,因而形成了乡试、省试和殿试三级考试制度。宋太宗时又将及第进士分为”三甲”(三等)。为防止权贵操纵科举考试、结党营私,宋代建立和完善了糊名、誊录、锁院、隔帘等保密制度,严格勘磨(复查)制度,实行别头试、锁厅试。“宋之科目,有进士,有诸科,有武举。常选之外,又有制科,有童子举,而进士得人为盛。..取才唯进士、诸科最广,名卿钜公,皆由此选。”宋录取的进士人数空前庞大,据张希情研究统计,北宋贡举共开科考试81榜,取正奏名进士35961人(正奏名进士19595人,诸科16366人),特奏名进士、诸科合计16035人,其计51996人。宋代取消了唐代还要通过吏部考核后选优授官的做法.科举得第后即分甲授官,初授官阶比唐代明显提高,而且大多数取得了较高的政治地位,由此形成了宋代的“文官政体”。

    ——摘编自杨静《科举考试兴亡研究——基于科举存废历史的分析》

    材料二: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资产阶级获得很大的成功,但是贵族仍然把持着高级职位的任免权,并且在传统“恩赐官制度”下,官员的任用不是以官员个人才能为基础,而是以党派基础、关系、门第等为选拔基础......1868年,格拉斯顿就任内阁首相,他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文官体制的改革。1870年6月4日,格拉斯顿颁布了第二个关于文官体制改革的枢密院命令,其规定:(一)通过公开竞争考试录用文官(少数最高级文官除外)......(三)考试合格者,一经培训后按成绩高低分配到相应的部门工作。格拉斯顿颁布的关于文官制度改革的枢密院令确定了文官制度的最重要原则,因此它是英国近代文官制度最终确立的标志。

    ——摘编自徐愿《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科举考试制度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格拉斯顿确定的文官制度的重要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背景。
  • 27. (2023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失业人口一度高达60余万人。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上海市政府开办了一些传习所,又筹集民间资本兴办了一些民生工厂,前后安置失业工人数千人。在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振兴实业的同时,政府还兴办了主要培养青年学生劳动技能的职业教育。抗战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通过法规,把失业保险列为重要险种,但由于资金缺乏而无法推行。受多种因素制约,上海市政府治理失业的成效并不显著。

    ——据谭玉秀《民国时期城市失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材料二:建国初期,上海失业人口高达67万余人。在政府拨款救济的同时,上海总工会发出“全市在业工人捐助一天工资”的号召,得到了全市工人的踊跃支持,全国人民也开展了对上海失业工人的捐助运动。上海市政府鼓励来自周边各省的失业工人回乡生产,并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一五”计划实施期间,政府严格控制资本家解雇工人。1957年,上海失业人口降至3万余人。

    ——据吴文俊《上海失业问题及其治理研究(1949—1957)》

    材料三: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于大量简单劳动岗位消失,上海失业人口剧增。2001年,上海启动“4050项目”,将40岁以上的女性和50岁以上的男性列为重点帮扶的再就业群体。所有“4050项目”都必须经过社会公开招标,中标者在政府扶持和市场中介监督下实施。政府还鼓励大龄下岗职工自主创业,由政府给予免费指导、培训和税费减免。五年来,上海创造了职业培训100万人,再就业近百万人的奇迹。

    ——据宸星《让百万下岗职工走上就业路》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治下的上海解决失业问题措施的特点,并分析其解决失业问题成效不佳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解决失业问题的意义。
    3. (3) 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上海21世纪初解决失业问题措施的新变化。
  • 28. (2023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87年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建成开馆,坐落于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馆正前方抗战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爆发地和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

    ——摘自李泽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铭记日军侵华历史》

    材料二: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摘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铭文》

    材料三: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摘自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

    材料四:1942年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跟他儿子的一次谈话中高度评价了中国战场的伟大作用:“你想想看,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军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像摘熟梅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中东。那将是日本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的交通线,难道不会是这样吗?”

    ——摘编自(美)巴巴拉·塔奇曼《史迪威与美国在华经验》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历史依据。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的是什么?对其建立、巩固和发展发挥巨大作用的是何种力量。
    3. (3) 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侵华日军的暴行。
    4. (4) 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