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六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14 文言文二则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文言文二...

更新时间:2023-02-17 浏览次数:50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运用
  • 1. 我能把字写漂亮。

        辩日             东游              日中









  • 2. 请选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    )
    A .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上》,告诉我们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B . 小狐仙、刘姥姥、吴用分别是《骑鹅旅行记》、《红楼梦》、《水浒传》中的人物。 C . 《匆匆》的作者是朱自清,这篇文章的体裁是散文。 D . 《腊八粥》一文运用大量笔墨正面描写了八儿一家人喝粥的情景。
  • 3.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鸿鹄     B.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C.助词“的”     D.指弈秋的教导

    1. (1) 一人虽听
    2. (2) 思援弓缴而射
    3. (3) 通国善弈者也。
    4. (4) 虽与俱学。
  • 4. 选字填空。

    诲 悔

    ①我会牢记老师的教的。

    ②对以前的事,他感到很后

    至  致

    ③他离开后今还没有来信。

    ④由于他粗心大意,使公司损失一百万

  • 5. 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 (1) 为是其智弗若与?
    2. (2)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 6. 扩句。(至少扩写两处)

    ①骏马奔驰。

    ②蚂蚁爬。

  • 7. 读 《两小儿辩日》,理解课文

    1. (1) 文中两小儿在争论太阳的什么问题?


    2. (2) 两小儿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3. (3) 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二、阅读理解
  • 8. 课文在线。(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 )。

    一儿曰:“( ),及日中则如盘盂,( )?”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 )?”

    1. (1) 按原文填空。
    2. (2) “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答:

    3. (3) 本文主要通过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4. (4) 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 9.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要善于折叠自己

    陈大昊

    ①把51张白纸重叠在一起,厚度最多不过几厘米。但如果有一张足够大的白纸可以折叠51次,厚度竟然可以超过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人生从来不是平铺直叙,好比白纸一般,如何折叠自己,决定着人生的厚度、事业的成败。

    ②折叠是智慧的迂回。毛泽东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四渡赤水,最初的作战计划并非如此。红军因为急子一口吃掉敌人,结果遇挫,被迫开始一渡赤水。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声东击西,穿插迂回,与敌人巧妙周旋,以三万劣势兵力牵着数十万敌人的鼻子走,成就了四渡赤水这一红军长征史上的光辉战例。这次行动,周恩来称之为“走‘之’字路线”。实践证明,最近的距离不一定是直线,而看似折叠曲的“之”字路线,往往是达到最终目的的最佳路径。像河流一样折叠蜿蜒,才能避开挡在前面的障碍,实现波浪式前进。

    ③折叠是生动的重复。重复是エ作生活的常态,许多人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但并非所有量的积累都能产生质的飞跃。老驴拉磨般的简单重复、机械重复,结局多是原地转圈。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被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就是因为其中充满着变化,所有重复的字都作了不同形态的处理。在折叠中创新,在创新中重复,坚持不作寻常重复,进行生动的重复,方能书写精彩华章。

    ④折叠是耐心的坚持。有人做过一个计算:如果干一件事的成功率仅为1%,反复尝试100次,成功的概率竟然能达到63%。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但有水滴石穿的奇迹。通向成功的道路好比一场马拉松,比拼的不是速度而是耐力。一直折叠下去,就能撕小ロ打大仗、积小胜为大胜,把简单做成不简单,使平凡成不平凡。

    ⑤折叠是折磨的叠加。有人提出过坎理论,就是要过关卡,上台阶,好比爬山越岭,上到一定高度,就过了一个坎。成功多是苦难辉煌,成长多为浴火重生。想要前进,最快的脚步是负重,因为挑担子的比散步的走得快。走不出自己的舒适区,就是倒退的开始。其实,成长就是与自我的搏斗,与自我的较量,与自己较劲才能有长进。吃得苦中苦,方能有所成。

    ⑥人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人生的厚度。把握好折叠的学问,付诸有力的行动,就能成就精彩人生。

    1. (1) 文章从四个方面述了折叠的内涵。
    2. (2) 引用名人名言是写作表达的好方法。下面这段话最适合放在第自然段。

      正如英国名小说家安东尼・特罗洛普所说:“一件微不足道的日常小事,如果你坚持去做,就能胜过那些艰难的大事。”

    3. (3) 第④自然段中加点的字词“仅”“竟然”能否删去?为什么?
    4. (4) 对于本文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②自然段通过四渡赤水的例子来说明要想成功就必须走“之”字路线。 B . 第③自然段通过引用名人名官和举出事例的方法未说明观点。 C . 第③自然段罗・罗兰话语中“死”的意思是没有创新,缺乏新的生命活力。 D . 第⑤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要表达的意思与“生于忧,死于安乐”是一致的
    5. (5) 我们如何把握好折叠的学问,让人生更加精彩?
三、小练笔
  • 10. 科学家的光辉成就都是从一个个小问号、一个个小发现开始的。在生活中,我们也会有类似的经历——一个小小的疑问激发了我们的好奇心,我们会想尽办法弄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最终我们有了自己独特的发现。请你写一写这样的一次经历,注意除了发现的过程,也要把发现后的体会写出来。

    要求:字迹工整,不少于450字,语言通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