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五四学制) /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6 老山界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老山界 同步精选卷

更新时间:2023-02-26 浏览次数:3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民(yáo)     军(fá)       租(jiǎo) B . 捐(kē)         欺(wǔ)          煮(zhōu) C . 饭(shénɡ)     壁(qiào)       骨(lū) D . (zhuì) 疲(juàn)       斜(qīnɡ)
  • 2. (2024八下·民勤期末) 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满望     歇脚     纵队     惊惶 B . 缴租     煮粥     篱笆     米汤 C . 蜷缩     矗立     熄灭     捉摸 D . 聚焦     恰巧     灌输     顷斜
  • 3.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满望可以多走一段,可是走不了几步,又要停下来。(十分希望) B . 我们就跟瑶民攀谈起来。(闲谈) C . 我们谈到红军,谈到苛捐杂税 , 谈到她住在这里的生活情形。(指繁重的捐税) D . 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比喻声音细微亲切)
  • 4. 下列句子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

    ②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③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

    ④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

    ⑤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

    ⑥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

    A . ③⑤①⑥④② B . ③⑥④②⑤① C . ⑤④①⑥②③ D . ⑤①④⑥②③
  • 5.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 . 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但是我们走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以后,觉得老山界的困难,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句中划线词语分别是连词、介词和副词。 C . “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这个句子突出了人物的动作描写。 D . 一般来说,排比的各项之间是并列关系,但有时也有先后、大小、轻重等区别,这时的顺序在逻辑上有先后,不能颠倒。
  • 6. 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 陆定一,江苏省无锡人,作家、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老山界”是“越城岭”的土名,文题用土名,通俗亲切,暗示红军是人民的军队。 B . 《老山界)是一篇革命回忆录,文中有详有略地描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情况,体现了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C . 陆定一的小说《灯光》,由衷地赞叹了革命先烈为理想而献身的无私和伟大。 D . 红军长征由1934年10月开始,经历艰难险阻,于1936年10月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
  • 7.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老山界》按时间顺序真实、生动地记叙了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 B . “我们决定要爬一座三十里高的瑶山,地图上叫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文章开头就点出“三十里高”,说明山高峻,暗示翻越艰难。 C . 《老山界》中有不少篇幅是写“我们”与瑶民攀谈的情节,这和课文的中心事件“翻越老山界”关系不大。 D . “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这句话既点出了红军长征、北上抗日的背景,也含蓄地表明国民党军队里的一些官兵不愿意内战、希望抗日的心愿。
二、填空题
  • 8. 各组均有一个错别字,请在错字下画线,并在括号内订正

    ①悬涯峭壁     野马奔驰     酣然入梦     浑身紧张 

    ②不可捉摸     故弄玄虚     刺入饥骨     苛捐杂税 

    ③杀生成仁     勇敢无畏     大显身手     歪风邪气 

    ④美好景致     大义凛然     寒风凛洌     扶危济困 

  • 9. 辨析形近字。

    yǎn()护     yān()没

    qiào()壁     俊qiào(

    jǔ()嚼     jǔ()丧

    dǒu()峭     tú()劳

  • 10. 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盛:盛饭()     丰盛(

    骨:骨碌()     骨头(

  • 11. 判断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①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

    ②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

    ③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④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

三、语言表达
  • 12. 分析句中划线词语的表达作用

    告知我们的部队不准拆篱笆当火把。

    ①不准

    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着勇气前进。

    ②鼓

四、问答题
  • 13. 人民网有这样一则标题新闻:

    当年红军长征路上“险”  如今瑶胞手中致富“源”

    ——“老山界”成为广西旅游热点

    老山界变了!险峻的山峦已修通了公路,当年贫穷的瑶族等少数民族已阔步走上了致富之路,当年人迹罕至的大山深处已成为森林旅游的热点地区。

    读了上面的内容,你有何感想?

五、综合题
  • 14.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过草地时,一位在战斗中刚刚入党的警卫员,为了抢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献出了年仅18岁的生命。当他渐渐沉下去的时候,手里紧紧攥着一块银圆,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交党费。长征中,这样的事情几乎天天都有,然而队伍每天都在顽强地向前,向前……

    材料二:当一位红军将领的母亲看到战士们吃的是清水煮的树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带时,她落泪了。她把自己要饭讨来的生芋头全部倒进了锅里。这竟成了将士们难得的一顿美餐。“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原荒地好干粮。熬汤煮菜别有味,端给妈妈来品尝。”老妈妈听着战士们自编自唱的《牛皮腰带歌》,挂满泪花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1. (1) 请你根据上面两则材料,概括一下什么是“长征精神”。
    2. (2) 活动中,班长播放了曾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我的长征》节目片段,一批志愿者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路线徒步行走,体验长征。学生们针对“重走长征路有没有意义”这一辩题展开辩论。

      有人说:“这个活动没有意义。时代不同了,何必再吃那些苦?况且,这一班人徒步西行北上,大张声势,纯属作秀!”

      请你站在另一个角度,对以上观点进行反驳。

六、现代文阅读
  • 15.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老山界(节选)

    陆定一

    ①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②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③“不要掉队呀!”

    ④“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⑤“我们顶着天啦”

    ⑥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⑦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⑧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个多小时,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明天一早登山。

    ⑨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⑩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⑪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1. (1) 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2. (2) 选文第③~⑥段是对红军战士的什么描写?表现了红军战士们的什么精神?
    3. (3) “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中“缀”换成“挂”可否?为什么?
    4. (4) 说说文中划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5. (5) 慢品细读,你会发现选段有抒情的成分。试举例说明。
  • 16.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行 军

    程多宝

    ①行军时多是白天里不走,尽往夜堆里钻。天刚擦黑,这支顶着高粱花子、扛着些“汉阳造”“老套筒”的百十号人的连队,坚决地执行着刘邓首长的命令,天天都在急行军。

    ②刚当上解放军的卢守坤有点搞不懂了,大家没日没夜地行军,怎么还精气神十足?卢守坤一路上脚板子急促促地可不敢停。就是瞌睡了,闭着一只眼睛,脚板子还照样走得直溜。这功夫练的,整个人就像是队伍里的一只零件。回回走到宿营地,兵们横七竖八地直打呼噜。当班长的得给大伙儿烧水烫脚,还要挨个儿挑脚泡。

    ③他的班长也是去年从那边举着手过来的,一年多就入党了。听他自己也说过,刚过来,哭过好几回,哭一次,人就清醒了一次,这边叫“挖苦根,倒苦水”。

    ④1946年内战全面爆发,三出陇海七战鲁西南的刘邓大军神出鬼没,于大踏步前进和大踏步后退之间寻找到不少的战机,一度使国民党军尴尬至极狼狈不堪。

    ⑤这又是一个晚上,天还是黑得像黑煤一样,零碎的冬雨叩在脸上生生地疼,前胸后背已经汗透了,外面的衣服冻得像是披了层盔甲,里面的贴肉小褂凉飕飕地冰着心窝子。队伍还在悄然流淌着,卢守坤有些累了,一路都是黄泥巴地,走起来太费鞋了。虽说根据地老百姓送过来的黑布鞋,穿着好是好,不磨脚也很少打泡,走路如风还不带响声,可就是合脚的少,做的时候又没个尺码,都是一水的千层底,厚厚的掂上一掂,仿佛听到村长们挨家挨户动员村民打布鞋时,那满院满屯满山洼子里呼呼啦啦吟唱一片的麻绳拉扯起来的乡土歌谣。一村一庄地收挪上来,太平车推过来这么一倒,一连连人马排过来,见人塞上一双,调换不到大小的只好凑合着对付。班长们就说了,大一点也不打紧,男人家扛枪弄炮的,脚大走四方嘛。

    ⑥卢守坤刚来有点不好意思,最后捡了双小的,这一双掂在手里,瘦得紧巴,脚指头夹得生疼。他索性用刺刀挑了点鞋帮子,前几天还好,两天一过,一路的黄泥巴糊下来,鞋口说松就有点软塌了,这不,稀糊糊的泥巴地一粘,鞋子掉了。黑咕隆咚的不太好摸,还弄了一手泥。身子一弯下来,任队伍从旁边嗖嗖地过,班长跟了过来,小声地说:你别乱动,我来。

    ⑦班长就是班长,三把两把就摸到了。卢守坤伸脚一套,就是刚刚丢下的那只,鞋内暖暖的余温还在呢。

    ⑧脚底渐暖,夜色渐薄。卢守坤看到前面班长的步子隐约间一颠一颠的不大平稳起来。是刚才帮自己找鞋子时被后面的人撞了腿,还是脚底下生了泡?卢守坤有点不明白了,无奈行军的队列里也不好问话。班长有副好脚板,行军时总爱替别人扛枪,战士们跟他夺,他都不肯放,还说:我有的是劲,不信你们谁有本事缴获老蒋一门山炮,我再扛给你们看看。

    ⑨班长的脚崴了?那也是给自己找鞋弄的。卢守坤心里毛了。班长呀班长,你这不是让我难受吗?

    ⑩前进的队伍像一把锋利的剪刀,把黑幕四合的天地犁开了一道缝隙,天色渐渐地明朗了。卢守坤这下看清楚了他的班长。班长的一只脚板上光光的,只是一层浸湿的绑腿。那只鞋呢?再一看自己的脚上:怎么两只不一样呢?是班长的鞋?班长……班长你一路光脚呢,这么远的路,怎么走过来的?

    ⑪ 班长!卢守坤心头一热,他沿着班长王克勤同志的肩头放眼望去,冬雨已住,东方欲晓。一不留神的工夫,那轮1946年深冬的朝阳,早已跃上了这支队伍的头顶,一笑一笑的,亲亲这个又吻吻那个,没几下太阳的脸蛋蛋就红得有些发紫了。

    (节选自《解放军报》,有改动)

    1. (1) 请对第 ⑪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2. (2) 请仔细阅读文章,下面两个文段哪个更适合做本文的结尾?请从文章主题角度做简要分析。

      [A] 这支精神头十足的队伍,怎么这么长呢?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实在是太长了,越来越长了……

      [B] 解放战争结束以后,我和班长因为工作,失去了联系,但我每每想起我的班长王克勤同志,都会热泪盈眶……

    3. (3) 文章第⑩段写卢守坤发现了自己脚上的一只鞋原来是班长的。请联系上文,揣摩班长脱鞋给卢守坤时的心理,写一段班长当时的内心活动。(60字左右)
    4. (4) 程多宝的《行军》和陆定一的《老山界》写的都是我军战士的故事,它们在情感表达和反映人物品质等方面有相似之处,请联系原文完成下列任务。

      ①对照表格的内容进行横向比较,概括出两文例句包含的共同情感。

      《行军》例句

      《老山界》例句

      共同情感

      (根据地老百姓送过来的黑布鞋)厚厚的掂上一掂,仿佛听到村长们挨家挨户动员村民打布鞋时,那满院满屯满山洼子里呼呼啦啦吟唱一片的麻绳拉扯起来的乡土歌谣。

      她(瑶民)向我们道歉,说没有多的米,也没有大锅,要不就多煮些给部队吃。我们给她钱,她不要。

      当班长的得给大伙儿烧水烫脚,还要挨个儿挑脚泡。

      她们(医务人员)还是处处在慰问和帮助伤员病员,一点也不知道疲倦。

      ②联系两文,你认为我军战士身上有哪些红色基因值得我们传承?

  • 17. 阅读鉴赏

    感受老山界

    ①我是在今年早春时节走进老山界的。虽说我的家乡也属于老山界地区,上中学时又读过陆定一的名篇《老山界》,知道此山是红军长征时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可真正与老山界零距离接触,平生还是第一次。所以,当我随“红军长征路线考察组”夜宿老山界脚下的岔岭村时,兴奋得一夜难眠。

    ②第二天早上出发时,岔岭瑶寨雾气弥漫,天空还不时下着小雨。向导告诉我们,上山的小路已经罕有人走,杂草灌木丛生,雨天攀登,不但会湿衣裤,把人冻病,而且极易迷路,因此建议我们乘车先进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再走红军当年下坡时走的那段路。

    ③一辆农用车载着我们一行人开始在螺旋上升的公路上爬行。车外浓雾弥漫,目力所及,只看得见路边的青草绿叶。汽车穿行于云蒸霞蔚之中,如历仙境。令人惊奇的是,山中的山茶花已经星星点点,迎风绽放了。车行数小时后停下来,向导带我们去瞻仰红军长

    征纪念碑、亭。碑面刻有陆定一的题词“老山界集泰山之雄、华山之险、庐山之幽、峨眉之秀”,并镌有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简介。立于碑前,翘首远眺,身后青山迷蒙,似无尽头,前边峰峦叠翠,连绵无穷。神秘肃穆之情在心底愈发浓郁起来……

    ④重新登上公路之后,开始弃车步行。向导引我们走入公路下一条小道,斜插入山谷腹地。下山的路陡峭崎岖,人行其间,只能一溜小跑,想收住脚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林间倒是空旷,林木茂密处,地面寸草不生,只有一层厚厚的枯枝败叶,踩上去,软软的如踏棉絮。腐殖质的特殊气息自脚下弥漫,直钻鼻肺。白色的雾气填满山谷,成股地往上涌,又向谷底滚去,一团团,一缕缕,毫无规则可言。脚下溪流交错,泉水汩汨;头顶百鸟乱飞,任我们扯破嗓子恐吓,亦不惊不散。当年,红军就是沿着这条山路摆脱敌军追击的。可惜他们经过此处时,行军心切,无心欣赏沿途风物景致,要不,那绝对是一次充满诗意的梦幻旅程。

    ⑤向下行进近两个小时,大伙都有些累了。向导说,快到老山门了。又走数十分钟,奇观果然出现,方知老山门是一道通往山外的山沟,两边是高高的土坎,夹着一条狭长的小路,土坎上长满了常青乔木,枝叶相连,一眼望去,俨然是一条绿色甬道。走出绿色甬道,发现已经伫立于一道高高的山脊上了,眼前豁然开朗。远眺,是无际的山野,云雾已经在我们脚下翻涌,一股凭天临风、傲视群雄的浩气骤然回荡于胸间。

    ⑥站在山脊回望老山门,心中突然生出一种奇妙的感觉:老山界是不是一个偌大的母腹,老山门则是一条产道呢?人们穿行于山之腹地,就是怀胎的孕育,冲出老山门,就是通过产道横空出世。当年红军自这道门冲出,走上了胜利之路;今天我们从这里走出,得到的则是灵魂的净化,生命的升华。

    1. (1) 根据文章内容,完成表格。

      地点

      感受

      岔岭村

      螺旋上升的公路上.

      神秘肃穆

      奇妙

    2. (2) 说说“老山界是不是一个偌大的母腹,老山门则是一条产道呢”一句的妙处。
    3. (3) 如何理解“今天我们从这里走出,得到的则是灵魂的净化,生命的升华”一句的含意?
    4. (4) 本文与陆定一的《老山界》都花了不少笔墨来描写老山界,请分析两文写作的侧重点和用意的不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