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社会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3-02-27 浏览次数:84 类型:期末考试
一、 选择题
  • 1. (2023八上·鄞州期末) 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指出:“外国同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编成了所谓的条约制度: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化地剥夺榨取、管束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这个“制度”的起点是(   )
    A . 《尼布楚条约》 B . 《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2. (2023八上·鄞州期末) 有人说:“晚清政府就是一颗结满果实的大树,英法联军使劲地摇晃这棵树,但许多果子却被另外一个给拾走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另一个”最有可能指的是(   )
    A . 日本 B . 美国 C . 德国 D . 俄国
  • 3. (2023八上·鄞州期末) 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载体。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 1842年8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 B . 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 .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D .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等法令
  • 4. (2023八上·鄞州期末) “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这是一位外国人对近代中国某次运动的评价,他想要表达的是(   )
    A . 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无可挑剔 B . 洋务派的措施健全可行 C . 戊戌变法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D . 辛亥革命缺乏思想动员
  • 5. (2023八上·鄞州期末) “借来上帝结联盟,竖起军旗反满清。金殿难堪遥圣殿,北京苦恼对南京。”这些诗句描写的是(   )
    A . 三元里人民抗英 B . 太平天国运动 C . 义和团运动 D . 武昌起义
  • 6. (2023八上·鄞州期末) 《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记载,1871—1880年,江南制造总局刊印译书98种235册,译成未印者45种140余册;这些译书绝大多数是西方自然科学书籍,对当时的知识界,尤其是后来的维新变法骨干人物产生了启发和影响。据此可知,这些“西书”的翻译出版(   ) 
    A . 开启了传播西方自然科学之门 B . 抵制了西方列强的军事文化侵略 C . 推动了近代中国思想文化演变 D . 直接促使维新变法提上议事日程
  • 7. (2023八上·鄞州期末) 听闻《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时,张之洞发出“倭约万分无理,地险、商利、饷力、兵权一朝夺尽,神人共愤,意在吞噬中国,非仅割占数地而已”的感慨。该条约签订后出现的后果有(   )

    ①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②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

    ③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④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8. (2023八上·吴兴期中) 某学者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指出:“自古以来,皇帝被看做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绝对权威,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抛弃?”这说明辛亥革命(   )
    A .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B . 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 C . 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D . 扫除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 9. (2023八上·鄞州期末) 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学习,做了如图示意图。该示意图反映的主题是(   )

    A . 侵略与反抗 B . 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 C . 抗争与探索 D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 10. (2023八上·鄞州期末) 当时的清政府,正如孙中山所形容的那样,像“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彻底地腐朽了”“全国革命的时机,现已成熟”。这说明辛亥革命(   )
    A . 是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B .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C . 是国际因素作用的结果 D . 是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
  • 11. (2023八上·鄞州期末) 一战后,在巴黎和会上英美法等帝国主义国家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属于该运动的口号有(   )

    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②“反对华北自治”

    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④“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2. (2023八上·鄞州期末) 史学家认为,新文化运动“是千百年来的历史积淀而成的旧文化的扬弃和超越”,这场运动为扬弃和超越旧文化所高举的大旗是(   )
    A . 自强、求富 B . 变法、图强 C . 反帝、爱国 D . 民主、科学
  • 13. (2023八上·鄞州期末) 歌谣“国共联手为革命,荡平军阀促统一!”反映的是哪一次战争(   )
    A . 护国战争 B . 北伐战争 C . 二次革命 D . 解放战争
  • 14. (2023八上·鄞州期末) “从实践意义说,这次转移是由城市到农村的历史转折点,是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端。”材料中的“这次转移”是指(   )
    A . 进军井冈山 B . 红军长征 C . 挺进大别山 D . 转战陕北
  • 15. (2023八上·鄞州期末) 如图为《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绘画作品。该图以人民的视角,描绘了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的标志着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会议。该会议(   )

    A . 第一次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B . 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C .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建党建军原则 D .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 16. (2023八上·鄞州期末) 有人认为,武汉会战结束后,中国军队在战略层面取得胜利。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
    A .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B . 国民党军队取得抗战首次大捷 C . 中国军队开始战略反攻 D . 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主战场
  • 17. (2023八上·鄞州期末) “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胜利,它把中国历史划开了两个时代,在今天以前,是我们屈辱悲苦的黑暗时代,自今天起,将是我们富强康乐自由平等的光明时代。……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今日得以昭雪。”文中“空前的胜利”、“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分别是指(   )
    A . 南京解放、《南京条约》、九一八事变    B . 南京解放、《辛丑条约》、一二•九运动 C . 抗战胜利、《马关条约》、九一八事变 D . 抗战胜利、《马关条约》、一二•九运动
  • 18. (2023八上·鄞州期末) 某文献记载:1948年12月6日,人民解放军包围徐州,开始对国民党军队发起战略性进攻,先后俘获国民党杜聿明兵团、黄维兵团。与这一记载相关的战役是(   )
    A . 辽沈战役 B . 淮海战役 C . 平津战役 D . 渡江战役
  • 19. (2023八上·鄞州期末) 1949年4月23日,“京电号”轮船(如图),冒着密集炮火,将解放南京第一梯队的解放军指战员运送过长江,被称为“解放南京第一船”。

    “京电号”轮船见证了(   )

    A . 太平天国都城天京的陷落 B . 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中原 C .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被消灭 D . 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 20. (2023八上·鄞州期末) 某校举行了“铭记历史,传唱经典”的云端音乐会。以下歌曲描绘的场景按创作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哪里有森林煤矿……”—— 《松花江上》  

    ②“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义勇军进行曲》   

    ③“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解放区的天》  

    ④“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歌》

    A . ①④②③ B . ①④③② C . ④①②③ D . ④①③②
  • 21. (2023八上·鄞州期末) 为进一步落实“双减”工作,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展开校外培训广告专项治理,20多家校外培训或托管机构因虚假宣传被处以罚款。据此判断该违法行为属于(    )
    A . 行政违法行为 B . 民事违法行为 C . 刑事违法行为 D . 严重违法行为
  • 22. (2023八上·吴兴期中) 犯罪是成长路上最凶险的陷阱,下图是15岁中学生陈某的变化轨迹。 

    对于陈某的上述行为,判断正确的是(   )

    A . 旷课属于严重不良行为 B . 辱骂同学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C . 偷窃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D . 持刀抢劫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 23. (2023八上·鄞州期末) 某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齐某犯非法采矿罪,依据刑法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告诉我们(   )
    A . 刑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 . 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C . 一切违法行为都要追究刑事责任 D . 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
  • 24. (2023八上·鄞州期末) 下列对不良行为与犯罪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不良行为任其发展,可能导致违法犯罪       
    ②违法犯罪都是从不良行为开始的

    ③青少年要加强防范意识,避免沾染不良习气   
    ④一旦沾上不良习气,就无法改变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25. (2023八上·吴兴期中) 诉讼是维护合法权益最权威的手段。下列属于诉讼手段的是(   ) 
    A . 张某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某商场的产品有质量问题 B . 市民王某向环境监察部门反映某企业的排污行为 C . 李某到人民法院状告郑某欠钱不还的侵权行为 D . 某企业因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接受劳动部门调查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50分)
  • 26. (2023八上·鄞州期末) 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不断探索救国的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之教训】

    材料一: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和仁人志士进行了一系列挽救国家危亡的斗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救国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身上。

    ——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力量之新生】

    材料二:5月4日下午,北京大学等13所大专院校的3000多名爱国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曙光之新现】

    材料三: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党纲,第一个党纲写明:1.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2.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

    ——《中共中央文件选编》

    1. (1) 请分别指出改良派和改革派进行的政治活动?材料一中作者认为“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的理由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五四运动的性质?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什么作用?为什么称五四运动为“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3. (3) 材料三中通过“第一个党纲”的大会是什么?这次会议的召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 27. (2023八上·鄞州期末) “镰刀斧头”打造的坚强队伍,高擎永远飘扬的党旗。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一次次书写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历史让人回味,未来令人神往。

    【诞生革命舵手】

    【出台正确决策】

    材料二:为扭转当时革命的局面、保存革命的有生力量,毛泽东曾提议“上山”……“上山”意味着毛泽东主张将革命方向和革命力量向边界偏远农村地区转移。

    ——《精准理解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

    材料三:同城市相比,农村是落后的。但这条道路却历史地成为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之路。它最初虽然表现为失败后的退却,然而它包含着国情对于革命的制约,由此,它最终成为一种自觉的选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担当民族大义】

    材料四:“事变发生后,南京的一切注意力都集中在捉蒋介石问题上,动员一切力量来对付西安,把张杨一切抗日主张都置而不问,更动员所有部队‘讨伐’张杨,这对于抗日是不利的。目前问题主要是抗日问题,不是对蒋个人的问题。我们应以抗日为中心,我们应尽量争取时间,进行和平调解。

    ——毛泽东

    【依靠人民力量】   

    材料五:某文件规定:“没收地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1946-1948年,华北和东北解放区有二百多万人参军。山东有约五百八十多万人,翼中有四百八十多万人随解放军出征,抬担架、送粮草、运弹药、救伤员。人民解放军的兵源、粮源和战争勤务,主要来自翻身农民。

    【红色精神流传】

    材料六:中国共产党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伟大的红色精神,包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我们党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

    1. (1) 结合图一到图三信息,归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2. (2) 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的“胜利之路”是一条怎样的道路?找出材料中对选择这条道路起到决定性因素的词语。
    3. (3) 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中国共产党对该事件的智慧应对带来了哪些影响?
    4. (4) 材料四中“某文件”指的是什么?请结合材料分析以此为依据进行的土地改革带来了什么影响?
    5. (5) 请说说你将如何在实际生活中继承发扬这一红色精神?
  • 28. (2023八上·鄞州期末)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回顾波澜壮阔的十四年抗战历史,当代青少年更应该奋发图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0号《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发布的有关抗日的纪念日有“九一八”纪念日、“七七” 抗战纪念日等。这是中国政府以法规的形式确定的抗日战争纪念日。

    材料二:2003年12月13日,由华侨捐资50万元铸造的高3米、重6.6吨,主题为“铭记历史教训,祈祷世界和平”的和平大钟在南京撞响66声, 向世界传达着热爱和平的心声。

    材料三: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回忆录》

    材料四:整个华北地区,从晋西北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线。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

    材料五:

    近代以来,由于我们一盘散沙,我们的民族总是在斗争中遭到失败。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抵抗力量。

    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

    ——《复兴之路》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把“九一八”“七七”确定为抗日战争纪念日的原因?
    2. (2) 材料二中“和平大钟”的撞响,是在向世人警示哪一历史事件?
    3. (3) 材料二中李宗仁所说的“抗战以来的第一快事”指的是什么事?材料四描述的是抗战时期的哪一场战役?谈谈这两场战役的共同影响
    4. (4) 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抗日战争胜利意义的认识。
  • 29. (2023八上·鄞州期末) 树立法治意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数据分析】观察如图数据:

    【案例分析】

    阶段一:进入初中后,李某变得脾气暴躁,因经常打骂欺负A同学而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觉得自己年龄小违法犯罪也没关系,多次强行索要A同学财物。

    阶段二:初中辍学后,李某更无规则意识,经常借他人财物不归还,租房子不交房租,后来因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被公安机关拘留15日,后多次持刀拦路抢劫,致人重伤,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1. (1) 如图数据向我们传递出什么信息?
    2. (2) 作为A同学的朋友,你可以帮他出谋划策,摆脱困境吗?
    3. (3) 判断画线句属于哪一种违法行为?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4. (4) 李某的人生经历给我们青少年怎样的警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