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石家庄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历史开...

更新时间:2023-03-15 浏览次数:52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 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夏、商、周本代表三个源流不同的民族,他们先后统治了中国北方的所谓中原地区,他们相互同化,同时又各与势力所及地方的士族交往,经过千百年的揉塑,渐而抟结成一大民族,对于外族,他们自觉为一整体,自称为“华夏”。这说明华夏的形成( )
    A . 来源于一种地缘概念 B . 是民族交融的共同体 C . 是以国家形成为根据 D . 是一部野蛮的斗争史
  • 2. 汉武帝时,以刺史凌驾于郡守之上,用于监督、制约郡守权力。刺史仅限于“六条问事”,“非六条不察”,越权要受到惩处。设司隶校尉,监察除三公之外的中央、京师及京师附近的百官。在丞相府中设丞相司直,有权监察包括三公在内的中央各级官僚。汉武帝的这些做法(   )
    A . 利于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 B . 使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C . 保障了吏治的清明与高效 D . 将选官和用人权收归中央
  • 3. 下表为唐代两种不同的赋税制度。从前者向后者的转变反映出当时(   )

    制度

    征收方式

    租庸调制

    租:政府授田的男丁,每年须交纳粟二石

    庸:每丁每年须为国家服劳役二十日

    调:每丁按照当地的出产,每年输纳绢二匹、绫二丈、绵三两

    两税法

    全国各地的人民,一律以现有男丁与田地数目为标准,划分等级,规定税额,分夏、秋两季交纳,其税额概以钱计,再折合绫绢缴纳

    A . 封建剥削减轻 B . 实物地租消失 C . 人身控制加强 D . 货币经济发展
  • 4. 有学者指出,北宋的苏轼“因顺自然”,有取于道家;他强调“历法禁,去奸民”,有取于法家,他又精通禅理,同僧徒们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人们往往认为苏轼思想比较“杂”。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苏轼(   )
    A . 倡导经世致用 B . 践行三教合一 C . 思想兼收并蓄 D . 文学造诣深厚
  • 5. 万历六年,知县王体升劝谕高淳百姓捐银修庙,“百姓喜悦,大家输财,小家效力”。康熙年间修城隍庙时,“绅士、耆老欢呼雀跃其事”,并组建一个专掌其事的群体,排班轮管,结果“不数载而工竣”。明清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 民间信仰活动已经具有组织化趋势 B . 传统主流思想发生了异变 C . 基层治理使政府处置农事能力提高 D . 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
  • 6. 下面是一百多年前西方人用漫画描绘的清政府。据此可知,那时西方人眼中的清政府(   )
    A . 昏庸且不谙熟近代的外交原则 B . 面临着重重危机而不自知 C . 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 . 地方势力与中央分庭抗礼
  • 7. 下表是1904~1910年晚清政府颁行的经济法律法规统计表(部分)。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国(   )

    类别

    法律法规内容

    数量(部)

    时间(年)

    综合性法规

    商律、注册

    7

    1904~1906

    行业性法规

    铁路

    10

    1903~1908

    劝导奖励实业章程

    奖励公司章程

    8

    1905~1910

    A . 法律实施保障了经济的繁荣 B . 经济实现了近代化 C . 政府重视经济的法治化管理 D . 法律体系不断健全
  • 8. 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杂志上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意义,但又指出,“我们惟有一面认定我们的主义,用它作材料、工具,以为实际的运动;一面宣传我们的主义,使社会上多数人都能用它作材料、作工具,以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李大钊的这一思想(   )
    A . 倡导实用主义的方法和理论 B . 平息了思想界的“问题与主义”之争 C . 成为当时中国社会主流思想 D . 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考
  • 9.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贸易公司,每年组织30万驮以上的食盐运销,把大量皮毛、药材等外销,换回生活必需品,把重要的物资如食盐、生油、粮食、棉花等严格掌控起来,高价输出,低价输入。这些措施(   )
    A . 利于巩固抗日民主政权 B . 迟滞了日本军队侵略进程 C . 粉碎了国民党经济封锁 D . 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10. 新中国成立后,赋予和尊重少数民族地方自主发展民族教育的权利,重视民族语言教学和双语教学;在国家重要会议上都提供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彝、壮等民族文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地方广播电台每天用21种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播音。这体现了国家(   )
    A . 完成了教育的社会主义改造 B . 优先发展民族教育 C . 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 D . 国民教育体系建立
  • 11. 阿伊哈努姆城(今阿富汗东北部)建于公元前4世纪末,城中德尔菲神殿上用希腊文刻着“童年时,听话;青年时,自律;成年时,正义;老年时,智慧;死去时,安详”的箴言;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公元前303——前232年)颁布的一些法令都会附有希腊文译文。这些信息可以用来印证(   )
    A . 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欧亚文明交流互鉴 B . “丝绸之路”促进了希腊文化向亚洲传播 C . 古代希腊的“人文主义”观念被普遍接受 D . 古代希腊文明在文明交流中的中心地位
  • 12.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因嫁妆的上涨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婚姻模式,即只由嫁妆的多少来选择婚姻,衰落的老贵族家的儿子娶了嫁妆丰厚的商人的女儿,以往那种门当户对式的同阶层内部的婚姻情况不断减少。这一变化表明(   )
    A . 资产阶级占据社会的主导地位 B . 奢侈之风在社会上盛行 C . 财富对社会等级观念冲击日甚 D . 现代婚姻观念逐步形成
  • 13. 1789~1815年是法国大革命的第一个回合,是原本意义上的法国大革命。接下去,19世纪前 60 年的历史似乎是对原本意义的法国大革命的依次重演。有学者指出,“法国人是花了一百年才建立起一个稳定的政治制度并在法律中确定下来的”。这说明法国(   )
    A . 民主共和政体在斗争中渐趋完善 B . 民主政治的曲折及必然趋势 C . 温和保守的政治主张受广泛推崇 D . 各派别之间的矛盾得以化解
  • 14. 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指出,作为经济要素的商业和贸易,会对政治提出反向的刚性制约……因为为了实现经济增长,为了在残酷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你将不得不引入最能促进经济增长的“规范政府”和“自然自由的体系”。材料旨在强调(   )
    A . 国家对经济宏观干预的重要性 B . 经济制度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性 C . 工业革命与英国社会的共融性 D . 政府政策与经济模式的调和性
  • 15. (2022高三上·夏津月考) 1921年2月,法波签订同盟条约,并经《洛加诺公约》重新肯定后,波兰成为法国防御德国体系的东方柱石;1933年,波兰领导人先后于3月、4月、12月连续敦促法国,共同对德国发动一场预防性战争,以制止德国扩军,结果却遭法国拒绝。这一结果主要说明(    )
    A .   法德两国关系已走向和解 B . 欧洲构建起集体安全体制 C . 凡尔赛体系面临严重危机 D . 法国严格践行《非战公约》
  • 16. 下图是已通报关贸总协定或世贸组织的区域贸易协定(尚在生效)数量(单位:个)。由此可知(   )

    A . 全球化加剧了区域间的对立 B .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加速形成 C .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明显 D . 区域集团化阻碍了自由贸易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4分,第20题12分,共52分。)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的礼乐文化是儒家思想产生的根源,礼学是儒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儒家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礼”是内容,“乐”是形式,周公制礼作乐,规定了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等,使贵贱有差、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实行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孔子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礼”是治国的基本要素,礼乐的这种治国内涵被无数统治者沿袭采用。儒家认为,礼乐因人情而设,有节制性情、提升道德的作用;“礼”的和是“中和”,礼以和为贵,就是在尊重各个阶层权利的基础上,要求人尽自己的义务而达到和谐,这种思想在当代文化的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摘编自刘丰《儒家礼乐文化的历史价值与当代启迪》

    材料二

    文学、艺术在中国文化史上,发源甚早,但到唐宋之际,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出现了文化转型期。唐朝统治者对世家大族的压制,客观上使得文化的发展失去了家族的约束和保障,传统的礼法之学渐崩溃,家族文化逐渐解体,文化垄断局面逐渐被打破,个人精神逐渐得到释放,民风渐变。到了宋朝及以后的时期,随着选官制度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文化逐步渗透到下层民众中。平民文学兴起,白话小说大量涌现,市民文艺广受欢迎。新的平民学者群体也不断壮大,他们到处讲学,儒家思想也呈现出一定的平民精神。

    ——摘编自蒋晓光《唐文化发展进程与唐宋文化转型的必然性》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先秦礼乐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以来古代文化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原因。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学者

    史料或论述

    关晓红

    废科举最大的输家是清朝统治者,他们本来试图以弃旧图新挽救统治危机,却因此而造就了大批激进青年,并导致中年士子文化心理失衡,反倒丢掉了江山社稷。

    左玉河

    清季实行学堂奖励出身制度,实际上具有学位考试和文官录用考试双重性质,实乃将近代学位制度与现代文官制度混在一起,实际上是“学而优则仕”观念之延续。

    房列曙

    孙中山为了纠正西方“分赃选举”“金钱选举”等弊端……他在“五权宪法”中指出,考试院的职权是“选拔公务员与公职候选人”。只有将考试和选举结合起来,通过考试辨其才,由选举判断其品德,这样才能挑选出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李里峰

    据1931年调查,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及其直属机关的公务员为46266人,有人据此估计,“如果把各省综合计算,其数目恐将十倍于此”,也就是46万人左右,考试及格人员不到总数的1/4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提出一个论题,并运用中国近代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清晰。)

  •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91年,美国首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在《关于制造业的报告》中第一次系统提出了幼稚产业保护理论,他驳斥了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理论,认为政府可以通过征收高额进口关税,极端情况下可以通过禁止进口来保护国内刚起步的制造业。南北战争期间及之后,林肯的经济顾问亨利凯里继承并发扬了汉密尔顿的贸易保护思想,并把自己的经济政策纲领命名为“美国体系”,以显著区分于宣扬自由贸易主义的“英国体系”,即通过高关税、建设基础设施等措施保护本国纺织、钢铁等支柱工业,同时注重差别关税,对本国不生产的咖啡与茶叶等进口产品予免税或减税。

    美、英两国早期发展阶段制成品的平均关税率(加权平均数)

    国家

    1820年

    1875年

    1913年

    1925年

    1931年

    美国

    40%

    45%

    44%

    37%

    48%

    英国

    59%

    0

    0

    0

    5%

    ——摘编自陈树志《美国:贸易保护政策促进经济崛起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材料二: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凡是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经济事业,人民政府应鼓励其经营的积极性,并扶助其发展。”同时,对私人资本主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也进行了限制,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53年,毛泽东指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毛泽东再次强调,“彻底地消灭一切资本主义的痕迹”,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到1957年,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我国大陆基本上被消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雇工大户”形式出现的私营经济在中国的大地上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针对这种情况,1987年党中央提出了“补充论”,“对于雇工人数超过限度的私人企业,也应当采取允许存在,加强管理,兴利除弊,逐步引导”。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非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平等论”,即法律上平等保护和经济上平等竞争。这就意味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私营经济获得了和公有制经济平等的待遇。

    ——摘编自李海涛《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私营经济政策探析》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英崛起过程中实施的不同经济政策及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对私营经济政策的阶段特点。
  •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伏尔泰认为,国家的法律应该充分体现和保护公民自由的权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财产私有权。财产私有权是人在自然状态下就拥有的一种天赋权利,保护公民的财产私有权,会促进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的富裕和繁荣。伏尔泰写道:“自由和财产是英国人伟大的理性声音……是自然的呼声……地产的所有者种植自己的世袭土地比种植他人的土地要好。”但卢梭却认为,私有制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他并不是永恒的。“当他们仅从事一个人能单独操作的工作和不需要许多人协助的手艺的时候,他们还都过着本性所许可的自由、健康、善良而幸福的生活,并且在他们之间继续享受着无拘无束的自由交往的快乐。但是,自从一个人需要另一个人的帮助,自从人们觉察到一个具有两个人的粮食的好处,平等就消失了,私有制就出现了。”

    ——摘编自宋全成《欧洲启蒙思想中的两大派别之比较—以自由平等观为例》

    材料二:在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看来,私有财产权利能实现保护个体权利的重任。然而,财产所有者毕竟不是社会的全部。作为人类的一员,贫乏者本该享受自然的馈赠,如今在私有财产权利的法权限制下却无法获取正常生存所需。劳动创造了私有财产,但对于弱者来说,劳动成为奴役的工具。劳动能为财产所有者创造更多的财富,而他们用这些他人劳动创造出的数量更大的财富稳固实现对劳动者的奴役。个体不是生活在孤立的现实中,仅仅保护个人自由与权利的扩展源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并最终作用于个体,使其停滞不前。个人自由与权利的扩张源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如若将人类的共同体打散成孤立的原子,这样缺乏交往的状态只会带来固守与蒙昧。

    ——摘编自吴杰《近代西方私有财产权利观念的考察与思考》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伏尔泰和卢梭对私有财产拥有不同看法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国家私有财产权存在的缺陷及结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