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 /第3节 群落的演替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2.3群落的演替 课后...

更新时间:2023-05-18 浏览次数:56 类型:同步测试
一、【教材课后习题】
  • 1. 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物种的组成和数量会发生变化。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是否正确。
    1. (1) 群落演替就是群落内原有物种逐渐恢复到原有状态。
    2. (2) 演替早期的种群可能在新形成的群落里出现。
  • 2. (2023高二下·遵义期中) 演替过程中乔木逐渐取代了灌木的优势地位,其主要原因是(   )
    A . 灌木寿命较短 B . 乔木繁殖能力较强 C . 灌木生长极为缓慢 D . 乔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
  • 3. 我国北方某地区实施退耕还林三年后,对该地区蜘蛛类群的研究表明,地面蜘蛛丰富度增加,但原来分布于农田中的蜘蛛种类部分消失了。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 退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 . 农田中部分蜘蛛种类消失说明退耕还林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C . 退耕还林后群落总体上朝着物种增多、结构复杂的方向演替 D . 蜘蛛类群的变化说明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组成是动态变化的
  • 4. 对一处弃耕农田的演替过程的记录如下表所示,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弃耕年数

    优势植物

    非优势植物

    0~1

    马唐

    1

    飞蓬

    豚草

    2

    紫菀

    豚草

    3

    须芒草

    豚草

    5~10

    短叶松

    火炬松

    50~150

    山核桃

    1. (1) 该地草本植物的演替速度(“快”或“慢”),木本植物的演替速度
    2. (2) 一般来讲,与草原相比,针叶林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
    3. (3) 如果一块弃耕农田位于半干旱地区,群落演替最可能发展到哪个阶段?
  • 5. 一个湖泊经历了一系列演替阶段以后,可以演变为一片森林。演替过程大体经历从湖泊到沼泽、到草原,最后到森林这几个阶段。请参照从裸岩演替到森林的过程,描述从湖泊演替到森林的大致过程。
  • 6. 收集你所在地区不同年代的地图,比较湖泊、沼泽或林地的今昔面积,试分析变化的原因。
  • 7. 外来物种入侵会对当地群落的演替产生严重的影响。凤眼蓝(俗称“水葫芦”)疯长是大家所熟知的实例(如下图)。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外来物种入侵的实例?请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查或收集有关资料,以“警惕外来物种入侵”为题,写一篇科普文章。

     

  • 8. 某草原被大火烧后发生了一系列演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演替类型为初生演替 B . 该演替最终会形成一片森林 C . 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一般是增加的,且优势物种的种类会发生改变 D . 人类活动只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不会改变演替的方向
  • 9. 调查发现,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与上述地区群落演替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人类开垦前后群落演替的类型没有改变 B . 人类开垦没有改变该地区群落演替的方向 C . 人类开垦使该地区群落演替的速率变慢了 D . 合理干预有可能避免群落的荒漠化
  • 10. 下列关于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起点和速度不同但终点可能相同 B .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都是从群落结构简单到复杂的变化 C . 群落演替受环境影响,也与群落内部种间关系的变化有关 D . 矿区生态修复体现了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 11. 某农田弃耕一段时间后,逐渐出现杂草、灌木及小型动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由于灌木丛较高,灌木遮挡草本植物,导致群落对光的利用率减少 B . 经过漫长的演替过程,该地必然能形成森林群落 C . 群落演替过程中,各影响因素常处于动态变化中,适应变化的种群数量增长或维持,不适应变化的种群数量减少甚至被淘汰 D . 为加速群落演替,可构建人工林以缩短演替时间,对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有积极作用
  • 12. 下图表示弃耕农田的群落演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据a点可判断该群落为初生演替 B . b点时不存在群落的垂直结构。 C . 随着演替的进行,c点群落丰富度比b点降低 D . d点乔木阶段时灌木中的阳生植物的生长受到抑制
  • 13. 退耕还林是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易造成水土流失的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因地制宜地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不是所有耕地都能自然演替成森林 B . 从耕地演变为树林的过程为次生演替 C . 退耕还林过程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演替的方向 D . 演替过程中有物种的替代体现了群落的季节性
  • 14. 某灌木(称m灌木)是一种寄生在猫爪藤上的荒漠植物,下图是在干旱季节里,此灌木对猫爪藤果实产量影响的数据统计。当干旱情况不严重时,寄生灌木不影响猫爪藤生长的果实数。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当干旱现象不出现时,猫爪藤和m灌木种群都将呈现“J”形增长曲线 B . 当干旱情况不严重时,每株猫爪藤果实数量明显下降 C . 假设猫爪藤受到m灌木影响程度逐年增加,猫爪藤的数量将先增后减 D . 荒漠被不断治理改良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群落有机物的总量将增加
  • 15. 表中为某淡水湖经历水生演替后在不同水深处的植被分布情况,从湖岸到湖心的不同距离处,分布着不同阶段的群落环带,每一带都为下一带的“进攻”准备了土壤条件。水深超过7m时,是水底的原生裸地,只有在水深5~7m以内的湖底,才有较大型的水生植物生长。请回答以下问题。

    深浅变化

    主要植物类型

    水深超过7m

    外来侵入的漂浮植物(浮萍、满江红、藻类)

    水深5~7m

    沉水植物(轮藻属)

    水深2~4m

    高等水生植物(金鱼藻、眼子菜、黑藻、茨藻)

    水深1~2m

    浮叶根生植物(睡莲)

    水深20~50cm

    直立水生植物(芦苇、香蒲、泽泻)

    水深5~10cm

    湿生草本植物(莎草科和禾本科)

    1. (1) 该水生群落演替属于(填“初生”或“次生”)演替,判断理由是
    2. (2) 根据表格内容推断湖泊群落演替先后顺序是从湖泊的(填“周围向中央”或“中央向周围”)发生的。
    3. (3) 自由漂浮植物阶段中,植物是漂浮生长的,其死亡残体将增加湖底有机质的聚积,同时湖岸雨水冲刷而带来的矿物质微粒的沉积也逐渐抬升了湖底。湖底裸地上最先出现的先锋植物是表格中的
    4. (4) 浮叶根生植物阶段随着湖底的日益变浅,浮叶根生植物开始出现,如睡莲等。这些植物一方面由于其自身生物量较大,残体对进一步抬升湖底有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这些植物叶片漂浮在水面,当它们密集时,就使,不利于水下沉水植物的生长,迫使沉水植物向较深的湖底转移,这样又起到了抬升湖底的作用。
    5. (5) 若该地区适于森林的发展,则该群落将会继续向方向进行演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