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区 |
人口合理容量(亿人) |
人口合理密度(人/km2) |
热带雨林气候区 |
28.00 |
200 |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
9.30 |
100 |
地中海气候区 |
2.25 |
90 |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及温带季风气候区 |
7.35 |
30 |
|
生产力水平设定 |
2020年 |
2040年 |
2060年 |
国内可供资源 |
假定保持不变 |
1.8a |
1.5a |
1.0a |
假定持续提高 |
1.8a |
m1 |
m2 |
|
国民所需资源 |
假定保持不变 |
R |
1.5a |
2.0a |
假定持续提高 |
a |
n1 |
n2 |
①缓解该市就业紧张局面
②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③增加消费需求,活跃市场
④给城市建设带来大量劳动力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中国和美国人口数量及自然增长率。
国家 | 2007年人口数(亿) | 人口自然增长率(%) | |||
1990~1995年 | 1995~2000年 | 2000~2005年 | 2007年 | ||
中国 | 13.21 | 1.10 | 0.91 | 0.75 | 0.51 |
美国 | 3.03 | 1.00 | 0.83 | 0.71 | 0.9 |
材料2:美国东北部地区为欧洲殖民者最早的落脚点,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方。那里有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煤矿、五大湖西部的铁矿、大西洋沿岸的优良港口、五大湖便利的水运系统、内地肥沃的平原等有利的自然条件。这个地区的面积约占全国的1/4,但人口占全国的近一半,全国大部分的汽车制造、钢铁、化学以及一些重要的军事工业,都分布在这里。
材料3: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
材料一: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它是表示某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密集程度的指标。下图为2015年我国的人口密度示意图。
材料二:胡焕庸线作为中国人口空间的一道分界线,其形成是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下表反映了我国人口分界线两侧人口分布格局的变化。
年份 | 东南部 | 西北部 | ||
人口比例/% | 人口密度/(人/km2) | 人口比例/% | 人口密度/(人/km2) | |
1953年 | 94.80 | 139.51 | 5.20 | 5.83 |
2000年 | 94.59 | 303.78 | 5.41 | 13.23 |
2010年 | 94.41 | 325.84 | 5.59 | 14.68 |
材料一:人口流动情况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活力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重庆直辖以来,区域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重庆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在市外外来人口和外出市外人口规模“一增一减”的共同作用下,全市净流出人口规模保持逐年小幅下降的趋势,人口净流出状况得以改善。
材料二:下表示意重庆市长期和短期流入人口的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比重。
年龄段 |
18岁及以下 |
19-20岁 |
30-59岁 |
60岁及以上 |
长期占比% |
6.9 |
29.3 |
48.4 |
15.4 |
短期占比% |
3.6 |
31.9 |
54.2 |
10.3 |
材料三:下图表示2018年重庆全市外出市外主要目的地的占比。
海拔/m |
200 |
200~500 |
500~ 1000 |
1000~ 2000 |
2000~ 4000 |
人口数量/万人 |
73345.1 |
19427.8 |
8647.5 |
10037.1 |
1590.8 |
人口比重/% |
64.9 |
17.2 |
7.7 |
8.9 |
1.4 |
面积/万平方千米 |
144.5 |
97.2 |
162.5 |
39.9 |
315.9 |
面积比重/% |
15 |
10.2 |
16.9 |
25 |
32.9 |
人口密度/(人/km2) |
507.6 |
199.9 |
53.2 |
41.8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