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宜宾市部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开学...

更新时间:2023-03-24 浏览次数:32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重庆“大溪文化”是中国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重庆市巫山县大溪遗址与重庆酉阳大溪镇笔山坝遗址而得名。考古人员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的年代,约为公元前4400~前3300年,甚至更久。大溪文化的发现,揭示了长江中游广大地区的一种以红陶为主并含彩陶的地区性文化遗存,种植水稻的技术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我们对历史的理解只能借助于考古 B . 大溪的水稻种植是水稻起源 C . 考古学家的鉴别和判断都是正确的 D . 考古资料丰富人们对历史认识
  • 2. 在西周分封制下,天子、诸侯、卿大夫分别作为三级国家政权的君主,享有直接向下一级贵族授土、授民等决定权,而不必通过“议事会”或“代表大会”的批准。由此推知 (   )
    A . 当时中央集权雏形已出现 B . 分封制为分裂割据埋下隐患 C . 分封制有效拱卫了周王室 D . 西周政权家国同构特点明显
  • 3. 公元前63年,北方山戎部落攻打燕国,燕国向齐国求助。管仲献策齐桓公:戎秋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于是齐桓公援助燕国,攻打山戎。这说明 ( )
    A . 齐桓公以地域区分夷夏之别 B . 霸主有“尊王”的义务 C . 宗法分封制重新得到认可 D . 华夏认同观念逐步形成,
  • 4. (2023高一下·德阳开学考) 下表为孔子的一些经济思想。由此可见,这些思想的基本要义是 (   )

    治民观

    赋税观

    节俭观

    生态观

    诚信观

    货值观

    居敬行简

    敛从其薄

    宁简毋奢

    取物有节

    无信不立

    待贾而沽

    A . 无为而治 B . 重农抑商 C . 戒奢从简 D . 以民为本
  • 5. (2022高一上·宁波期中)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记载:“中书省起草诏书后,呈送皇帝,画一敕字。经画敕后,即为皇帝的命令,然后行达门下省,待门下省加以复核。若门下省反对此诏书,即将原诏书批注送还中书省重拟。若诏敕获得门下省同意,送尚书省执行。”这一做法(    )
    A . 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B . 决策具有民主色彩 C . 使皇帝失去了决策权 D . 为官员提供晋升机会
  • 6. 明朝册封鞑靼首领俺答汗,在西藏设行都指挥使司,在黑龙江流域设奴儿干都司。清朝设台湾府,蒙古族地区设盟、旗,新疆设伊犁将军,派驻藏大臣,西南改土归流,设理藩院等。明清时期的这些举措(   )
    A . 导致中央集权的弱化 B . 奠定中国的疆域版图 C . 体现经济繁荣与局限 D . 反映辉煌与挑战并存
  • 7. 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   )
    A . 对外政策趋于保守 B . 自由雇佣劳动 C . 工商业市镇的出现 D . 耕地面积扩大
  • 8. “它(某场战争)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北上,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大防因之完全崩溃。”材料中的“它”是指(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9. 1881年到1894年,清政府共修建铁路300多公里。甲午战后至辛亥革命前夕,中国新增铁路全长9200公里,其中由列强直接或间接投资经营的竟达8300余公里,占90%以上,中国自办的铁路只有850公里。这表明(   )
    A . 顽固势力阻挠铁路修建 B . 工业革命急需商品倾销 C . 甲午战后政府更加腐败 D . 列强加剧对中国的侵略
  • 10. “各省抚督文武大吏,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该条约的内容反映了(   )
    A . 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工具 B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11. 据美国人杜威对五四运动的回忆:“他们并不满足于一般的倾诉、劝诫。日本商品的清单被大批刊印出来,在中国销售的所有日货的分类目录,以及替代它们的国货的类似目录,被人们广泛传阅。”这反映出,五四运动(   )
    A . 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B . 是新旧民主主义分界点 C . 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D . 接受民族资产阶级领导
  • 12.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从九一八事变到抗日战争胜利前后坚持了十四年,经历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下列与中国共产党相关的事件发生在“全面抗战”阶段的是(   )
    A . 组织长沙会战取得重大胜利 B . 开展“大生产运动”持续坚持抗战 C . 积极参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D . 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合作抗日
  • 13. (2018·北京) 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对峙阶段后,1951年6月,苏联提议,五大国(苏联、法国、英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和平公约,新中国政府也表示,如今国际上任何重大问题,如果没有苏联和新中国参加都无法解决。随后,美国同意和谈。这表明(    )
    A . 抗美援朝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B . 社会主义阵营放弃与西方国家的冷战对峙 C . 上述五大国在联合国中开始发挥决定作用 D . 五大国缔结和约,实现了朝鲜半岛的统一
  • 14.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出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分三路突破长江防线。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统治覆灭。以上描述的是(   )
    A . 辽沈战役 B . 淮海战役 C . 平津战役 D . 渡江战役
  • 15. 2020年11月21日二十国集团峰会以视频方式举行,在会上中国政府强调二十国集团应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多边主义、开放包容、互利合作、与时俱进,在后疫情时代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方面发挥更大引领作用。据此可知 (   )
    A . 中国积极推进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 B . 中国重视发展与发展中国家的联系 C . 共商共建共享成为二十国集团的共同政策 D . 与会各国达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识
  •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太宗说:“昔人谓御戎无上策,朕今治安中国,而四夷自服,岂非上策乎?”引见诸胡使者,谓侍臣曰:“汉武帝穷兵黩武三十年,疲弊中国,所获无几,岂知今日绥之以德,使穷乏之地尽为编户乎!”

     ——《资治通鉴·唐纪》

    材料二 “以茶治边”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为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统治,利用其茶叶经济垄断权对西北游牧民族实行的一项羁縻统治政策,是融茶法、马政、边政于一体的一种边疆经略政策。它随着唐宋时期茶法的形成、茶马互市的兴起而开始出现,至明代臻于完善。它以西北游牧民族生活必需的茶叶作为经济武器,通过垄断茶马市场、“以茶赏番”等手段,“俾仰给于我,而不能叛”,成为“制两番以北虏之上策”,在民族史上具有较大的影响。

    ——摘编自郭孟良《论明代的“以茶治边”政策》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并举例说明。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以茶治边”的积极影响。
  • 17.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

    材料一:洋务运动中后期,少数“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发展为独立经营的商办企业,从而产生了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由于《马关条约》允许外国人在中国设厂制造,清政府不得不放开民间办企业。甲午中日战争后,一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起来,早期民族资产阶级由此产生。民族资产阶级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下产生的,先天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要早于资产阶级。洋务运动前,近代产业工人就在外资工厂里诞生。甲午中日战争前后,近代产业工人已达到20万人左右。早期工人阶级虽然人数不多,但代表了新的生产力,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条件。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兴办实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速度和规模甚至超过以往半个世纪所取得的成绩。与此同时,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特别是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有力推动了纺织、面粉等轻工业系统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以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开办的面粉厂、纱厂为代表的一批民族企业迅速壮大起来。随着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中国产业工人的人数也急剧增加,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中外历史纲要(上)》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和初步发展的原因,并归纳我国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此时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3. (3) 结合材料一、二,分析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发展的根源。
  • 18. 阅读下列辽夏金文化有关史实和材料,回答问题。

    领域

    史实或材料

    思想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也称“天理”。

    “存天理,灭人欲”,即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最终实现对“天理”的充分体验,从而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

    “格物致知”,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

    小说、戏曲

    宋词:豪放派苏轼、辛弃疾;婉约派柳永、李清照。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代表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

    话本:宋元时期盛行,是早期的白话小说。

    科技

    印刷术:雕版印刷普及,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火药:被大量制造并用于战争。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和总结当时许多科技成果。元朝郭守敬创造出简仪(天文观测仪器);编定了《授时历》。元朝王祯《农书》,记载了南北方农业技术和工具。

    从表格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信息,提炼出体现辽宋夏金元时期思想文化的成就或发展趋势,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