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湛江市雷阳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3-03-27 浏览次数:65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满分60分,每小题2分)
  • 1. (2022八下·湛江月考) 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前后两个“天安门”分别和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

    ①新文化运动    ②五四运动    ③北平和平解放    ④新中国成立

    A . ③④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①②
  • 2. (2022八下·湛江月考) “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升起,54门礼炮齐鸣28响,广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盛大的阅兵式随后举行。”这个场景是(    )
    A . 西藏和平解放 B . 开国大典 C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D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 3. (2022八下·湛江月考) 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含义是(    )
    A .   三大改造顺利完成 B . 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 C . 实现工业化 D . 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 4. (2024八下·商南期末) 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被周恩来称为“剧本”,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5. (2022八下·湛江月考) 《人民日报》曾经刊载文章写道:“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正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文章评价的是(    )
    A .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 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D . 西藏地区实现和平解放
  • 6. (2022八下·湛江月考)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对远东及世界局势产生了具体而深远的影响。材料叙述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    )
    A . 背景 B . 目的 C . 经过 D . 意义
  • 7. (2023八下·德庆月考) 某大学将于2022年国庆节在中央电视台某栏目举办一期“抗美援朝”主题讲座,现场要邀请一位曾参加过这一战争的嘉宾一起参与互动。从人生经历上分析,你认为下列候选人中最适合做嘉宾的是(    )
    A . 62岁的李先生 B . 72岁的周医生 C . 82岁的王教授 D . 92岁的张先生
  • 8. (2022八下·湛江月考) 在进行主题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可爱的人’”的研究性学习时,可以作为史料运用的有(    )

    ①当时的文献资料    ②历史博物馆内存放的有关实物资料

    ③电影《上甘岭》    ④当时的实况纪录片和照片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9. (2024八下·巴南月考)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几十年后,英国学者罗伯特·奥内尔在他的书中写道: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作者意在强调这次战争(    )
    A . 捍卫了中国领土完整 B . 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C . 增强了中国军事实力 D . 完成了工业化
  • 10. (2022八下·湛江月考)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与敌人战斗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英勇牺牲的是(    )
    A . 彭德怀 B . 毛岸英 C . 黄继光 D . 邱少云
  • 11. (2022八下·湛江月考)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该材料表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目的是(    )
    A . 促进朝鲜统一 B . 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C . 保家卫国 D . 防止朝鲜战争的爆发
  • 12. (2022八下·湛江月考) 封建地主阶级作为剥削阶级在我国被消灭是(    )
    A . 开国大典后 B . 抗美援朝后 C . 土地改革完成后 D . 镇压反革命运动后
  • 13. (2022八下·湛江月考) 某同学利用下面“李庄农户构成变化表”(单位:户)开展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结论应是(    )
    年份 雇农 贫农 中农 富农 新富农 地主 其他
    1948 86 197 116 18 0 27 2
    1953 3 74 355 0 4 0 7
    A .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 . 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 C . 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规模开展
  • 14. (2024九下·麦积模拟) 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28%,1952年比1949年增加42%,农作物产量迅速达到和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 . 土地改革实现了农村土地公有制 C . 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 . 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 15. (2022八下·湛江月考) 泽东诗词《水调歌头•游泳》中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指(    )
    A . 卢沟桥 B . 南京长江大桥 C . 武汉长江大桥 D . 钱塘江大桥
  • 16. (2022八下·湛江月考)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各产业投资比例如下:工业58.2%,农林水利7.6%,交通运输19.2%,文化教育和卫生7.2%,其他7.8%。在工业内部,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为1:7.9。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
    A .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均衡发展 B . 优先发展轻工业 C . 优先发展重工业 D . 科技发展水平落后
  • 17. (2022八下·湛江月考) 新中国成立时“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一落后局面的改变开始(    )
    A . “一五”计划时期 B . “大跃进”运动时期 C .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 18. (2023八下·沙田月考) 从1953年到1956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9.6%,农业总产值每年递增4.8%,这种增长速度是相当高的;1956年,工业总产值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一五”计划的实施 B .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 . “大跃进”运动的掀起 D . 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 19. (2022八下·湛江月考) 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 1953年初,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B .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 C . “一五”计划期间,北京电子管厂建成投产 D . “一五”计划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 20. (2024八下·滦南期末) 1953年,为了克服工业和农业这两个经济部门在发展中不相适应的矛盾,中共中央要求逐步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表明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 )
    A . 扩大农业生产的规模 B . 适应工业建设的需要 C . 保障抗美援朝的胜利 D .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 21. (2022八下·湛江月考) “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中共中央(    )
    A .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 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 C . 推行了公私合营 D . 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22. (2022八下·湛江月考)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标志着我国人民从一九四九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指的(    )
    A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 . 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C . 中国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立 D . 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制定
  • 23. (2023八下·广东期末) 作家莫言获诺贝尔奖的小说《蛙》有以下描写:“1962年秋季,高密东北三万亩地瓜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跟我们闹了三年别扭、几乎是颗粒无收的土地,又恢复了它宽厚仁慈、慷慨奉献的本性。那年的地瓜,平均亩产超过了万斤。”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
    A . 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 .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 . 在跃进运动使粮食产量极大提高 D . 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 24. (2022八下·湛江月考) 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 中共七大的召开 B . “一五”计划完成后 C . 三大改造完成后 D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 25. (2022八下·湛江月考)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时间是(  )

    A . 1953年 B . 1954年 C . 1956年 D . 1957年
  • 26. (2024八下·海安期中) 在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些富裕户曾经讽刺地说:“一伙穷光蛋想办社哩,没见过鸡毛能上天!”这里的“社“指的是(    )
    A . 供销社 B . 合作社 C . 人民公社 D . 出版社
  • 27. (2022八下·湛江月考) 周而复的小说《上海的早晨》描写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经历的采用和平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故事。这种“和平方法”指的是(    )
    A . 和平赎买政策 B . 实行股份制 C . 廉价收购 D . 无偿没收
  • 28. (2022八下·湛江月考) 《中共党史》二卷提供的数据表明,1958年的钢产量为1108万吨,合格的仅有800万吨(合格率72%),生铁量为1369万吨,合格的仅有900万吨(合格率66%)。由此可见,大炼钢铁(    )
    A . 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 B . 大幅度提高了钢铁产量 C . 符合当时人民生产愿 D . 提高了人民生产积极性
  • 29. (2022八下·湛江月考) 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雷锋、时传祥的共同特点是(    )
    A . 抗美援朝烈 B . 抗日战争英烈 C . 解放战争英烈 D . 先进模范人物
  • 30. (2022八下·湛江月考) 党的历史上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是(    )
    A . 蒋介石 B . 毛泽东 C . 刘少奇 D . 邓小平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31题12分,32题18分,33题10分,共40分)
  • 31. (2022八下·湛江月考) 新中国成立初期,担负对内巩固政权,对外反击外来侵略的重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二: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①》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就是我们要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三: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是谁?他们“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2. (2) 材料二①横线处是哪部法律文献?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中概括这次改革完成的意义?
    3. (3) 为什么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洛斯认为材料三的事件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4. (4) 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给它们概括一个主题名称。
  • 32. (2022八下·湛江月考) 饱经风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走过了七十多个春秋,回首七十多年来共和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引发我们深深的思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材料二: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1953年比例%

    1957年比例%

    1953﹣1957年平均增长进度%

    农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6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5.4

    材料三:《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材料四:

    行业

    参加合作社或公私合营的户数

    农业

    87.8%参加合作社

    手工业

    91.7%参加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

    私营工业的99%和私营商业的82.2%实现公私合营

    1. (1) 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措施?
    2. (2) 从材料二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一措施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请问这部宪法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这是一部什么性质的宪法?
    4. (4) 材料四中的表格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什么改变?
  • 33. (2022八下·湛江月考)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既有辉煌成就和成功经验,也有严重失误和沉痛教训。让我们结合一名与共和国同龄的张建国老人的三则日记,走进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中国共产党绘蓝图]

    日记一:在我7岁那年,作为党员的爸爸去北京参加了一个会议,回来时说:“这个会议开得好,为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描绘出了宏伟蓝图。”

    [激情岁月酿失误]

    日记二:我对于9岁这一年格外难忘,村里先是出现了一些稀奇古怪的宣传画。没过多久村里又把我家煮饭的铁锅都拿去炼钢了,说是实行人民公社,吃饭都不要钱了……

    日记三:在我读高中的时候,每天写大字报,开批斗会,老师校长都成了我们批斗的对象,许多深受学生尊敬的好老师被停职、下放;后来,开始大规模的游行、串联,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大、中城市,每到一处,发现那里的工厂都停工了,每年的高考也被取消了……

    1. (1) 日记一中提到的“会议”指哪次会议?
    2. (2) 日记二所反映的现象表明当时我国正在开展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给我们什么启示?
    3. (3) 日记三反映的是哪场运动?我们能从这场运动中得出怎样的经验与教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