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镁和稀硫酸 ②石灰石和稀盐酸 ③氢氧化钠和水 ④碳酸钠和稀硝酸
温度(℃) | 0 | 30 | 50 | 100 |
A溶解度(g) | 0.173 | 0.165 | 0.121 | 0.076 |
B溶解度(g) | 13.3 | 31.6 | 63.9 | 246 |
溶液份数 |
第1份 |
第2份 |
第3份 |
第4份 |
蒸发水的质量/g |
10 |
20 |
30 |
40 |
杯底固体A的质量/g |
0 |
1 |
3 |
5 |
一是把发生装置由B改为C,其理由是;
二是将过氧化氢溶液加水稀释,溶液的稀释需要经过计算、量取、搅匀三个步骤。
如果把50g质量分数为20%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5%的过氧化氢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g;在稀释过程中,除了烧杯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填序号)。
①量筒②药匙③试管 ④酒精灯⑤滴管⑥玻璃棒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
【交流讨论】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溶液不可能是(填序号)。
A.酸溶液 B.碱溶液 C.盐溶液
【获得信息】Ⅰ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Ⅱ.室温(20℃)时,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
物质 |
NaCl |
NaOH |
Na2CO3 |
NaHCO3 |
溶解度/g |
36 |
109 |
215 |
9.6 |
Ⅲ.NaCl、BaCl2的水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这瓶溶液可能是:
猜想一:氯化钠溶液;猜想二:碳酸钠溶液;猜想三:氢氧化钠溶液;猜想四:碳酸氢钠溶液。
经过讨论,大家认为猜想不合理,理由是。
【实验推断】⑴小丽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7,则这瓶溶液不可能是,理由是。
⑵小明取样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并不断振荡,观察到有沉淀产生,静置后,取少许上层清液,滴入酚酞溶液,振荡后无明显现象。则这瓶溶液的原溶液可能是。
[实验反思]实验室中,存取液体药品应注意使用后应立即盖上瓶塞并放回原处。
请回答:
样品编号 |
③ |
② |
③ |
④ |
稀盐酸的质量/g |
10 |
20 |
45 |
80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4 |
3 |
1 |
1 |
求:
步骤①:分别配制一定质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和4%的NaOH溶液。
步骤②:将1粒钙片研碎后,加入2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待充分反应后过滤,测得滤液pH小于7。
步骤③:用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滤液中,直至溶液pH等于于7,测得消耗NaOH溶液的质量为10克。
烧杯编号 |
A |
B |
C |
加水的质量/克 |
80 |
100 |
120 |
溶液的质量/克 |
113 |
140 |
160 |
方法一:利用下图实验装置,将一定质量的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测定反应后生成CO2的体积,再计算出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了准确测量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应在 开始用量筒收集气体。
①通过计算说明,该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否与包装袋信息相符。(计算结果精确到0.1%)
②有同学认为小明测定的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会偏大,请分析造成碳酸钠质量分数偏大的主要原因是.
科学兴趣小组模拟上述流程,在实验室中制备氢氧化钠。
①反应得到的CaCO3质量为克。
②计算所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