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合上八年级上册的语文书,我们收获良多。《背影》让我们体会到深沉的舐犊之情;《美丽的颜色》让我们感受到居里夫妇执着于科学的满腔热chén( ① );《苏州园林》让我们赞叹亭台轩xiè( ② )的巧妙布局,《昆明的雨》让我们沉醉于雨季的明亮、丰满……
舐犊之情 ( )(
① 一厝朔东 ②彀弓弩 ③负势竞上 ④属引凄异
桃花源记
汪曾祺
汽车开进桃花源,车中一眼看见一棵桃树上还开着花。只有一枝,四五朵,通红的,如同胭脂。十一月天气,还开桃花!这四五朵红花似乎想努力地证明:这里确实是桃花源。
有一位原来也想和我们一同来看看桃花源的同志,听说这个桃花源是假的,就没有多大兴趣,不来了。这位同志真是太天真了。桃花源怎么可能是真的呢?中国有几处桃花源,都是后人根据《桃花源诗并记》附会出来的。先有《桃花源记》,然后有桃花源。不过如果要在中国选举出一个桃花源,这一个应该有优先权。这个桃花源在湖南桃源县,桃源旧属武陵。而且这里有一条小溪,直通沅江。
刚放下旅行包,接待的同志就来招呼去吃擂茶。闻擂茶之名久矣,此来一半为擂茶,没想到下车后第一个节目便是吃擂茶,当然很高兴。茶叶、老姜、芝麻、米,加盐,放在一个擂钵里,用硬杂木做的擂棒“擂”成细末,用开水冲开,便是擂茶。吃擂茶时还要摆出十几个碟子,里面装的是炒米、炒黄豆、炒绿豆、炒包谷、炒花生、砂炒红薯片、油炸锅巴、泡菜、酸辣藠头①……边喝边吃。擂茶别具风味,连喝几碗,浑身舒服。佐茶的茶食也都很好吃,藠头尤其好。我吃过的藠头多矣,江西的、湖北的、四川的……但都不如这里的又酸又甜又辣,桃源藠头滋味之浓,实为天下冠。桃源人都爱喝擂茶。有的农民家,夏天中午不吃饭,就是喝一顿擂茶。问起擂茶的来历,说是:诸葛亮带兵到这里,士兵得了瘟疫,遍请名医,医治无效,有一个老婆婆说:“我会治!”她熬了几大锅擂茶,说:“喝吧!”士兵喝了擂茶,都好了。这种说法当然也只好姑妄听之。诸葛亮有没有带兵到过桃源,无可稽考。根据印象,这一带在三国时应是吴国的地方,若说是鲁肃或周瑜的兵,还差不多。
上午在山上桃花观里看了看。进门是一正殿,往后高处是“古隐君子之堂”。两侧各有一座楼,一名“蹑风”,用陶渊明“愿言蹑轻风”诗意;一名“玩月”,用刘禹锡故实。楼皆三面开窗,后为墙壁,颇小巧,不俗气。观里的建筑都不甚高大,疏疏朗朗,虽为道观,却无甚道士气,既没有一气三清的坐像,也没有伸着手掌放掌心雷降妖的张天师。楹联颇多,联语多隐括《桃花源记》词句。
下午下山,去钻了“秦人洞”。洞口倒是有点像《桃花源记》所写的那样,“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洞里有小小流水,深不过人脚面,然而源源不竭,蜿蜒流至山下。走了十几步,豁然开朗了,但并不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后面有一点平地,也有一块稻田,田中插一木牌,写着:“千丘田”,实际上只有两间房子那样大,是特意开出来种了稻子应景的。有两个水池子,山上有一个擂茶馆,再后就又是山了,如此而已。因此不少人来看了,都觉得失望,说是“不像”。这些同志也真是天真。他们大概还想遇见几个避乱的秦人,请到家里,设酒杀鸡来招待他一番,这才满意。
看了秦人洞,便扶向路下山。山下有方竹亭,亭极古拙,四面有门而无窗,墙甚厚,拱顶,无梁柱,云是明时所筑,似可信。亭后旧有方竹,为国民党的兵砍尽。竹子这个东西,每隔三年,须删砍一次,不则挤死;然亦不能砍尽,砍尽则不复长。现在方竹亭后仍有一丛细竹,导游的说明牌上说:这种竹子看起来是圆的,摸起来是方的。摸了摸,似乎有点楞。但一切竹竿似皆不尽浑圆,这一丛细竹是补种来应景的,和我在成都薛涛井旁所见方竹不同,——那是真正“的角四方”的。方竹亭前原来有很多碑,文化大革命中都被红卫兵椎碎了,剩下一些石头乌龟昂着头空空地坐在那里。据说有一块明朝的碑,字写得很好,不知还能不能找到拓本。
旧的碑毁掉了,新的碑正在造出来。就在碎碑残骸不远处,有几个石工正在丁丁地斲治。一个小伙子在一块桃源石的巨碑上浇了水,用一块油石在慢慢地磨着。碑石绿如艾叶,很好看。桃源石很硬,磨起来很不容易。问:“磨这样一块碑得用多少工?”——“好多工啊?哪晓得呢!反正磨光了算!”这回答真有点无怀氏之民的风度。
晚宿观旁的小招待所,栏杆外面,竹树萧然,极为幽静。桃花源虽无真正的方竹,但别的竹子都可看。竹子都长得很高,节子也长,竹叶细碎,姗姗可爱,真是所谓修竹。树都不粗壮,而都甚高。大概树都是从谷底长上来的,为了够得着日光,就把自己拉长了。竹叶间有小鸟穿来穿去,绿如竹叶,才一寸多长。
晨起,至桃花观门外闲眺,下起了小雨。做了一日武陵人,临去,看那个小伙子磨的石碑,似乎进展不大。门口的桃花还在开着。 (选自《人间草木》,有删减)
【注释】①藠(jiào)头:一种宿根植物,以鳞茎供腌渍食用,也可以新鲜食用。
时间 | 景观活动 | 景观特点 |
上午 | ① | 建筑都不甚高大,疏疏朗朗 |
下午 | 钻看“秦人洞” | 有点像《桃花源记》所写的那样 |
② | ② | |
晚上 | 夜宿招待所 | ④ |
示例:我选择:“进门是一正殿,往后高处是“古隐君子之堂”。两侧各有一座楼,一名“蹑风”,用陶渊明“愿言蹑轻风”诗意;一名“玩月”,用刘禹锡故实。楼皆三面开窗,后为墙壁,颇小巧,不俗气”。
批注;这句话充满古典韵味,文白夹杂,引用陶渊明的诗句,刘禹锡的故实,摘录了“古隐君子堂”“蹑风”“玩月”等雅致的题名,使用了“无甚”“颇多”等文言词汇,将山上桃花观的景致介绍得非常详尽,契合景物典雅的特点,也表现了作者恬淡惬意的心境,体现了汪曾祺的文章语言“散淡典雅”。
我选择:
批注:
学校“舌尖上的美食”评比活动正如火如荼,小慈和小姚搜索到三则有关“梁弄大糕”的材料,请阅读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申遗卡片
美食名 | 梁弄大糕 |
别号 | “藏在山沟里的皇帝玉玺” |
所在地 | 余姚梁弄镇位于浙东四明山麓,梁弄境内多森林、湖泊,物产丰富。 |
遗产类别 |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
遗产概述 | 梁弄大糕,当地人也称叫“方糕”“软糕”,以其用料讲究、外形美观、香甜柔糯、百尝不厌,赢得了四方口碑。著名相声演员姜昆曾到梁弄采风用餐时,看到制作方正精美的艳红大糕,感叹道:“真没有想到,梁弄山区小地方,竟然藏着皇帝老子的‘方正玉玺’!” 梁弄大糕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传统上,大糕只在农历三月至五月才生产。平时颜色是白色的,当地人作为早餐或点心。端午节时,做成喜庆的红色。大糕还作为结婚双方馈赠亲友的佳品。 小小梁弄大糕,融合了千年古镇浓厚的饮食文化、端午文化、婚俗文化。 |
【材料二】
⒈ 筛粉。用筛子把拌好的米粉筛到框里。 ⒉ 雕空。把大糕框里的粉刮平,雕空。 ⒊ 加馅。在十六个格子内,填入豆馅,摇匀。 ⒋ 盖粉。用筛子轻洒盖面粉,再用工具刮平。 ⒌ 加印。在印板模子里抹一层红粉,再用小锤子敲印在大糕上,使红粉完全落下。 ⒍ 切糕。用利刀把大糕割开。 ⒎ 上蒸。脱框,把大糕放入三脚架上蒸,蒸上十五分钟,出笼。 ⒏ 加青箬。把整盘大糕用翻布翻转,放熟青箬垫底,再掀开翻布,就做好了。 |
【材料三】梁弄大糕口感甚佳,源于用料的讲究和颇为复杂的工艺,制作梁弄大糕需要十多道工序。首先要选当地产上等赤豆、豇豆蒸熟,放适量糖,手工捣浆做成“豆沙馅子”,再把一定比例粳米、糯米浸水后碾成细粉,经放模、筛粉挖孔、放馅上粉、抹平等复杂环节蒸制而成。做糕需要专门木制模具,由于干粉极其松软,这是一个技术活,用力稍重或稍轻,干粉形状就变形了,没有一年半载的功力还真不行。接着用木刻印花板印上“福禄寿禧”“自力更生”“春夏秋冬”等红色字样,再用刀割开,把模具拆开拿掉,放入蒸笼内蒸熟。熟透后的大糕一块块翻出,放在青箬上(青箬即是煮过的青竹叶)就可以大快朵颐了。吃时,食客用青竹叶托着热气腾腾莹白软糯的大糕,边吹着热气边吃;如果凉了则口感软滑爽嫩,口味也很不错。
梁弄大糕为什么被称为“藏在山沟里的皇帝玉玺”?请结合相关材料加以回答。
材料二和材料三是班级在评选“舌尖上的美食”时收到的两篇短文,你觉得哪一篇更适合推荐给游客,为什么?请结合相关材料加以回答。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整个梁弄镇只有谢大妈夫妻一户在做大糕,九十年代中期余姚电视台记者偶尔闻之,对这种濒于失传的非物质工艺做了专题采访,拍摄了谢大妈做大糕的整个过程。元旦伊始,小慈和小姚去采访谢大妈,设计了这样一份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 | |
时间地点 | 2021.1.1梁弄镇大糕店 |
采访对象 | 谢大妈 |
采访目的 | a. |
采访方式 | 深度采访,照片拍摄 |
采访器材 | 相机、纸、笔 |
采访问题 | b. |
①上面是小慈和小姚初拟的采访提纲,请你为采访目的填上恰当的内容。
采访目的:
② 请你根据上面的相关信息,就采访目的,设计一个采访问题。
【甲】 记承天寺夜游 (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书杨朴事 (宋)苏轼
昔年过洛,见李公简云:“真宗东封还① , 访天下隐者,得杞②人杨朴,能诗。及召对③自言不能上问临行有人作诗送卿否?朴言:“无有。惟臣妻一绝云:‘且休落魄贪酒杯,更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④。’”上大笑,放还山,命其子一官就养。余在湖州,坐作诗追赴诏狱⑤ , 妻子送余出门,皆哭。无以语之,顾老妻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妻不觉失笑,予乃出。 选自《东坡志林》
【丙】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宋)苏轼
夜饮东坡⑥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⑦。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释】①东封还:封泰山归来。②杞:今河南省杞县。③召对:召其应对诗歌。④断送老头皮:意为被斩首。⑤诏狱:奉皇帝命令拘押犯人的监狱。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第二年被贬至黄州。⑥东坡:在湖北黄冈县东。苏轼谪贬黄州时,友人马正卿助其垦辟的游息之所,筑雪堂五间。⑦营营:周旋、忙碌,内心躁急之状,形容奔走钻营,追逐名利。《庄子·庚桑楚》云:“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
及召对自言不能上问临行有人作诗送卿否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无以语之,顾老妻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
某店家开业促销,在朋友圈发集赞广告,集多少赞可抵多少元的消费,不限数量,不限日期,大家纷纷集赞,后到店消费,店家却因为参与人数太多,取消了这次集赞活动,大家都觉得上当受骗了,愤愤不平。
这件事引起了同学们的热议,有人说店家不诚信的行为让人鄙视,有人说这店家的不诚信也是无奈之举,可以理解。请结合材料,说说你对这件事的看法。要求有观点明确,理由充分,100字左右。
学习中,老师常教我们“温故而知新”:“重读”父母,你可能发现他们也曾有过叛逆而精彩的青春;“重读”自己,你可以看到自己曲折向前的成长痕迹;“重读”身边人,你可能会发现原来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欢笑与泪水。我们还可以重读经典作品,重读《昆虫记》,不仅可以了解昆虫世界,还可以让你读到法布尔的内心;重读《藤野先生》,不仅可以读到浓浓的师生情,还可以读到鲁迅弃医从文的复杂心绪。
请以“重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要求:①自拟题目,内容紧扣材料;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