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2022年九年级历史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24-07-29 浏览次数:93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2022·广州模拟) 经发掘出土的良渚文化玉器达万件,种类繁多。主要可分为礼仪用玉、佩挂用玉和镶嵌穿缀用玉三大类。这表明当时(   )
    A . 出现早期国家形态 B . 进入了阶级社会 C . 已经出现社会分工 D . 生产力水平落后
  • 2. (2022·广州模拟) 在北京人遗址,考古学家相继发掘出土4个头盖骨化石;经研究,北京人身高平均为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研究表明(   )
    A . 北京人与现代人身材完全一样 B . 北京人会直立行走 C . 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D . 北京人会使用天燃火
  • 3. (2022·广州模拟) 春晚舞台上,现场发布了三星堆出土文物青铜大面具,再现了“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古蜀风采。其制作先分铸成型,由面部、脸颊后部、眼睛、耳朵等多部位分别铸造,再组合成一体,大面具右侧眼部还发现有经纬组织的丝绸织物残留。可用于佐证(   )

    A . 中国丝绸发展成熟 B .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 . 皇帝制度已经确立 D . 远古传说真实可信
  • 4. (2022·广州模拟) 图1和图2是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和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两组相似度很高的文物。它们可用于佐证(   )

    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

    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

    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

    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

    图1镶嵌绿松石铜牌饰

    图2 牙璋

    A . 中国文字发展成熟 B .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 . 皇帝制度已经确立 D . 远古传说真实可信
  • 5. (2023七上·吴中月考) “天子适(到)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材料所述的政治制度的作用是(   )
    A . 发展经济 B . 镇压人民 C . 稳定秩序 D . 强化集权
  • 6. (2023七上·东莞期末) 阅读下面“周朝分封制规定与周天子的实力”表格,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土地

    1000千亩

    150千亩

    100千亩

    60千亩

    军队

    六军

    三军

    三军

    一军

    A . 等级制度森严 B . 周王室衰微 C . 封建制度形成 D . 生产力提高
  • 7. (2022·广州模拟) 历史上有多个朝代曾实行过分封制。下列事件不是因为分封制而发生的是(   )
    A . 七国之乱 B . 安史之乱 C . 八王之乱 D . 春秋争霸
  • 8. (2022·广州模拟) 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是青铜铸造,精神文明的表征是(   )
    A . 造纸术的发明 B . 磨制石器的推广 C . 甲骨文的运用 D . 学术界百家争鸣
  • 9. (2022·广州模拟) 青铜器反映了我国古代高度发达的文明。下图所示青铜器工艺精美.造型奇特。下列关于该文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青铜器 B . 出土于二里头遗址 C . 为研究商朝历史提供了珍贵史料 D . 是贵族使用的乐器
  • 10. (2022·广州模拟) 如图两件二里头出土的文物最能印证(   )

    绿松石铜牌

    铜鼎

    A . 原始农业发展 B . 夏朝文明进程 C . 阶级分化严重 D . 早期国家产生
  • 11. (2024七上·南昌月考) 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推动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同时,兼并战争日益激烈,要求各国实行君主集权,建立更严密的管理体制。以上内容说明的是(    )
    A . 铁器牛耕推广的原因 B . 商鞅变法的背景 C . 秦国完成统一的过程 D . 百家争鸣的影响
  • 12. (2022·广州模拟)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商鞅变法的这项措施积极意义在于( )
    A . 承认了土地的私有 B . 加强了地方的控制 C . 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D . 打击了旧贵族势力
  • 13. (2022·广州模拟) 侯马盟书(玉石片)(入选《国家宝藏》节目):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晋国卿大夫举行盟誓的约信文书,亦称“载书”。盟书开创了我国使用标点符号的先例,其发现对于研究古代盟誓制度,晋国历史及古文字意义都有很大意义。侯马盟书记述了韩赵魏智四姓联合灭掉范、中行两族的历史。(歃血为盟)材料所不能反映的史实是(   )
    A . 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晋国卿大夫举行盟誓的约信文书亦称“载书” B . 盟书开创了我国使用标点符号的先例 C . 其发现对于研究古代盟誓制度、晋国历史及古文字意义都有很大意义 D . 侯马盟书记述了韩赵魏三家分晋的历史
  • 14. (2022七上·江汉期中) 有学者对东周时期在政治上活动的人进行了研究,发现春秋时期出身微贱的人占26%,而战国时期增加为55%。这一变化的原因有(   )
    A . 分封制度逐渐瓦解 B . 文化教育得到普及 C . 井田制度得到推广 D . 民族交融得到加强
  • 15. (2022·广州模拟) 孔子17岁之后进入仕途,先后在鲁国、齐国等地做官。公元前496年,他开始周游列国。十四年后,在他69岁时回到鲁国,从此专行教道直到老死。下列与孔子周游列国有关的是(   )
    A . 孔子的儒学符合社会需要 B . 当时仍是贵族垄断教育 C . 新兴的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 D . 诸侯争霸的战乱大环境
  • 16. (2022·广州模拟)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这一观点反映了谁的思想主张(   )
    A . 老子 B . 墨翟 C . 孔子 D . 韩非子
  • 17. (2023九上·普宁期末) 据《史记》记载,“汉大兴兵伐匈奴,山东水旱,民多饥乏,于是天子遣使者虚郡国仓廪以赈贫民。犹不足,又募富人相贷假。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这表明,当时(    )
    A . 官营盐铁积弊严重 B . 经济政策亟需调整 C . 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D . 王国势力不断加强
  • 18. (2022·广州模拟) 它是先秦四大显学之一,它主张法、术、势结合,加强中央集权。以“它”为指导思想及最先建立起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是(   )
    A . 秦国 B . 西汉 C . 秦朝 D . 东汉
  • 19. (2022·广州模拟)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朝历代的历史事件及措施都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请将下图反映的内容与相应的历史史实连接,正确的一组是(   )

    ①丝绸之路

    ②北魏陶俑

    ③城濮之战

    a.政治动荡 b.经济交流 c.民族交融

    A . ①c  ②a  ③b B . ①a  ②b  ③c C . ①b  ②c  ③a D . ①c  ②b  ③a
  • 20. 北魏前期的云冈石窟佛像唇厚鼻隆,继承了印度佛像的风格;后期的龙门石窟佛像则眉目疏朗,其服饰风格开始接近当时中原地区。这种变化反映了(   )
    A . 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B . 统治区域逐步扩大 C . 对外交流日渐频繁 D . 文明成果相互吸收
  • 21. (2022·广州模拟) “步摇”是古人的头饰,从汉代到魏晋南北朝逐渐流行,最初以中原地区的凤鸟、花枝等造型为主。下侧这件南北朝时期鲜卑族的金步摇,融入了游牧生活常见的马、鹿等造型。这件文物可用于研究(   )

    马头鹿角金步摇

    A . 汉代手工业技术的成熟 B . 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 C . 北魏时期农业技术进步 D . 书法、绘画艺术的发展
  • 22. (2024七下·和平期末) 唐朝的饮茶风俗从南方长江流域蔓延到北方黄河流域,与此同时,茶叶大量输入吐蕃与回纥地区,这说明(   )
    A . 唐朝时民族关系融洽 B . 唐朝时国家统一 C . 唐朝时经济繁荣 D . 唐朝时社会安定
  • 23. (2024七下·奉节县期末) 科举制最大的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机制,这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材料表明科举制(    )
    A . 有利于形成新的价值取向 B . 阻止了世家子弟的入仕 C . 忽视了读书人品德的考察 D . 提升了全社会文化水平
  • 24. (2022·广州模拟) 如图为唐代长安城商业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市”以外的商业区域。与“安史之乱”前的长安城相比,“安史之乱”后(    )

    A . “市”以外经营行业的种类大大增加 B . 商业活动日趋突破坊市功能的界限 C . 官府对交易场所的限制更加严格 D . 官府逐渐失去对长安城的有效管理
  • 25. (2023七下·深圳月考) “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这是诗人刘禹锡在《百花行》中描写的长安城人们赏花的盛况。下列诗句反映的情景与《百花行》不符的是(   )
    A .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B . 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C .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D .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二、非选择题
  • 26. (2022·广州模拟) 和谐·交融·国家治理

    材料一:先秦时期思想家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和谐思想。

    ①________主张“道法自然”,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而不是违背自然规律。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

    ②________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提倡“仁者,爱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③孟子认为君王若让百姓不违农时,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水产品也会吃不完;按一定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满足了百姓生养死葬的要求,这就是王道的开端。

    材料二:张骞通西域后,河西走廊因其地理位置而成为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使者、商人、商业驼队绵延不绝。人们的语言文字、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互相影响。魏晋时期,统治者在继承两汉移民屯田之策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兴修水利。当时,中原社会动荡不安,而河西地区则远离战乱,人民生活相对安定,吸引中原地区的世家大族西迁。河西走廊出土的魏晋墓中的壁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见下图)。

     

     

    图1 牵驼图

    图2 犁地图

    图3 牧畜图

    ——摘编自方亚楠、龚家楠《从河西魏晋墓葬壁画看文化的共生与融合》

    材料三: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多对边疆地区“因俗而治”,清朝前期统治者更是将“修其教而不易其俗,齐其政而不易其宜”作为治理边疆方略。在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度;在新疆的汉族聚居区实行郡县制,在维吾尔族地区尊重当地习俗,只对原有的制度稍加改制;在西藏实行驻藏大臣与西藏宗教领袖联合管理的政教合一的制度;在台湾设置台湾府。这些多元化的边疆管理体制在清朝前期对维护边疆稳定和边疆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摘编自陈跃《“因俗而治”与边疆内地一体化》

    1. (1) 阅读材料一,在①②后面横线处填写思想家。依据材料概括孟子和谐观点的基本主张。
    2. (2) 依据材料二,说明魏晋时期河西走廊的经济状况并分析成因。
    3. (3) 依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前期边疆治理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这些边疆治理措施的积极意义。
  • 27. (2022·广州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

    材料二: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选自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邀请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

    ——选自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总统的就职演说

    材料五:      年,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摘自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主旨演讲

    1. (1) 商鞅变法在土地制度上“不法古”的表现是什么?商鞅变法有何重大意义?
    2. (2) 材料二该变革的名称是什么?这一变革有哪些积极影响?
    3. (3) 材料三反映的是历史上的哪一事件?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维新派的目的是什么?
    4. (4) 针对材料四中“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的现象,罗斯福采取“新政”的具体措施是什么?罗斯福新政有什么特点?
    5. (5) 材料五中划线处应填写的时间是什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做法是什么?综合上述五则材料,你可以从中获得什么启示?
  • 28. (2022·广州模拟) 我国考古学研究的社会价值包括探寻中华民族历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考证“武王伐封”这一历史事件的年代,我们收集了以下史料:

    ①利簋——已发现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之一,腹内铭文记述了周武王在牧野伐纣的过程。

    ②《尚书》——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相传为孔子晚年整理而成,是儒家五经之一。

    ③《史记》——司马迁所著,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

    ——图片及材料的相关说明取自部编版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

    材料二:一百多年来,“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这一观点已在科学界逐渐得到了认同。……北京人遗址的发现和相关考古研究,为合理解释人类的进化演变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

    1929年,中国青年考古学家装文中发现了第一颗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

    1936年,考古学家贾兰坡和队友们发现了4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京人的挖掘工作被迫中断。

    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1927—1937年发掘出土的全部中国猿人化石在战争中丢失。

    1949年以后,中国的考古学家在政府的支持下开始对周口店遗址全面挖掘。

    1966年,在周口店再次出土一件“北京人”头盖骨。

    21世纪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周口店的发掘研究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整编自何成刚等主编《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中国古代史(上))

    材料三:于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国际话语权的增强,……考古学自有其得天独厚的特质,因此我们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比如在良渚古国、安阳殷墟、敦煌学等领域,……向国际社会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使各国加深对当今中国的认知和理解,营造良好国际舆论氛围。

    ——王学斌《以考古为依托涵育文化自信)

    材料四:日前,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个个考古发现,既展示着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也述说着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家国一体的形成发展过程。

    ——摘编自2021年4月2日人民日报《讲好文物故事,让考古更好走近大众》

    1. (1) 材料一中,哪项史料对考证“武王伐纣”这一历史事件所具备的价值最大?请简要说明理由。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在“合理解释人类的进化演变”方面影响最大的生物学家及其著作。从北京人遗址的考古进程概括我国考古事业发展的特点
    3. (3) 请在材料三中选择划线部分的任意一项考古发现,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该考古发现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考古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