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期 (政区名) | 汉武帝元封年间 | 西晋前期 | 唐贞观元年 | 北宋元丰年间 | 元(省) |
分布状况 | 北9南4 | 北12南7 | 北5南5 | 北9南14 | 北5南6 |
大洲 | 投赞成票的国家 | 占赞成票总数比重 |
亚洲 | 缅甸等19个国家(其中二战后独立的国家12个) | 68.42% |
非洲 | 加纳等26个国家(其中二战后独立的国家24个) | |
拉丁美洲 | 智利等7个国家(其中二战后独立的国家2个) |
材料一 张骞通西域后,中国的丝织品源源不断地从长安运出,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中亚、南亚和西亚,再转运到大秦,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凿井、冶铁等技术传到西方;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农作物,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艺品和杂技,以及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材料二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引自《资治通鉴》
材料三 随着历史的进展……每一个阶段,中国都要面对别的人群及其缔造的文化,经过不断接触与交换,或迎或拒,终于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那些族群的文化……使中国文化不断成长,也占有更大的地理空间。
——许倬云《万古江河》
材料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也好,“中体西用”的洋务活动也好,试图变法图强的戊戌维新运动也好,义和团运动也好,辛亥革命也好,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他们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这个任务光荣地落到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肩上。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材料三:“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是事关党的事业成败的重大问题,……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就是当时的世界大势,我们党在这个世界大势中产生,走在了时代前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也是顺应时代大潮的产物。……亚非拉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新中国就是沐浴着这个东风诞生,并站住了脚的。改革开放是怎么搞起来的?很关键的一条就是我们党正确判断世界大势……确立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认识,才有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才有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开启。我们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大势,积极争取加入世贸组织,打开了对外开放的新天地,我们顺应发展中国家加速发展,积极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变革,提高了包括我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大国在国际经济治理机构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摘编自《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一:
材料二:
过渡,并以英国(或美国)为例说明“全球文明”在“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两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材料三:
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联系和比较)
材料四:当今世界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命运与共、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国际力量对比在此消彼长中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个别国家的“背约”“退群”“筑墙”,并不能扭转国际经济社会文化联系日益频繁和密切的现实,并不能违背全世界人民对“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共同理想追求。割裂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合作,只会削弱自身的“软实力”。
——摘编自邵长军《坚定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