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天津市东丽区2022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3-04-25 浏览次数:38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 1. 中华文明源远沆长,在世界的几大文明古国中,我们祖国的历史唯一没有中断过,对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 (1) 小孟在课后整理了诸子百家思想主张,根据下表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诸子百家思想主张(部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部分)

      儒家:仁义礼智信

      墨家:兼爱、非攻

      法家:注重法律

      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法治、爱国

      A . 百家争鸣各学派互不交融 B . 百家争鸣为后世思想奠基 C . 百家争鸣促进了文化繁荣 D . 百家争鸣源自于社会动荡
    2. (2) 汉初一位皇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这段话代表了汉初统治者的经济政策是(    )
      A . 重视发展商业 B . 农商并重 C . 重视农业生产 D . 发展手工业
    3. (3) 历史推论离不开史实的正确解读。下表中推论正确的是哪一项(    )

      史实

      推论

      A

      八王之乱

      标志着西晋走向衰落

      B

      王与马,共天下

      反映了东汉初期的政治格局

      C

      光武中兴

      反映了西汉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

      黄巾起义

      加速了东晋王朝的瓦解

      A . A B . B C . C D . D
    4. (4) 隋朝大运河开通后,隋炀帝多次从洛阳出发沿此河巡游余杭,他不可能经过的运河路段是(    )
      A . 江南河 B . 通济渠 C . 邗沟 D . 永济渠
    5. (5) 据记载,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材料反映了宋代(    )
      A . 海外贸易发达 B . 手工业兴旺 C . 农业繁荣 D . 文化昌盛
    6. (6) 面对辽阔的疆域,元朝统治者设置专门的机构对台湾和西藏进行有效管理,它们分别是(    )
      A . 宣政院;伊犁将军 B . 澎湖巡检司;宣政院 C . 伊犁将军;驻藏大臣 D . 枢密院;御史台
    7. (7) 有历史学家指出:“明清社会变革的一大特征是商品经济发展”。以下史实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 . 郑和七下西洋 B . 推广了传世的科技、文学名著 C . 出现了晋商、徽商等大的商帮 D . 人地矛盾突出
  • 2. 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近代以来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 (1)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材料中“这场战争”指的是(    )
      A . 甲午中日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 鸦片战争
    2. (2)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洋务热潮。下列言论中,属于洋务派的是(    )
      A .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 B . 中国只有实行维新变法,才能自强保种 C . 治国之道,在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D . 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
    3. (3) 革命元老林伯渠在1941年感慨说:“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因为他们体会不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事。”这段话旨在赞扬辛亥革命(    )
      A . 宣传了民主自由思想 B . 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 C . 终结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 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4. (4) 沈从文曾让儿子读胡适的诗《希望》“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儿子没看完便说:“这种诗像小孩写的!”沈从文说:“那时候能写这种小孩子东西已经很了不得。没人提倡这些,你就读不到那么多新书,我也不会写小说。”这个故事与新文化运动内容联系最紧密的是(    )
      A .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 .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C .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D .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5. (5) 1937年11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这反映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是(    )
      A .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B .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 .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 . 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6. (6) 在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有一台历,透过历史的尘埃还可以看到上面写着:“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二十三日星期六。”作为历史记录,它已定格为永恒。由此记录,你能想到的是(    )
      A . 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B . 日军攻占南京,开始大屠杀 C . 抗战胜利,南京光复 D . 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垮台
    7. (7)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开始,在举世瞩目的开国大典上,29岁的华北军区乐队队长罗浪沉着地指挥着200名军乐队员,精神饱满地演奏了三遍雄浑激昂的(    )
      A . 《义勇军进行曲》 B . 《黄河大合唱》 C . 《国际歌》 D .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8. (8)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准备的以下资料中适合采用的有(    )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③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④第一块国产手表在天津诞生

      ⑤“辽宁舰”交接入列    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立

      A . ②③⑥ B . ③④⑤ C . ②④⑥ D . ①②③
    9. (9) 回顾历史,天津曾是中国近代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又是改革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比较前后两次“开放”,其不同在于(    )
      A . 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 B . 前者是丧权辱国的,后者是独立自主的 C . 两次开放都取得了辉煌成果 D . 两次开放都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10. (10) 《时代》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如图是该周刊20世纪70年代某期的封面,主题为“尼克松的中国之旅”。它所记载的历史事件距今(2022)应该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

      A . 53年 B . 54年 C . 50年 D . 51年
    11. (11) 对联是人们喜爱的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的变化也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下列对联反映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史现象的是(    )
      A . 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 . 深翻土地亩产万斤粮,土法上马日产千吨钢 C . 新长征起步春光明媚,现代化开端金鼓欢腾 D . 港澳回归扬眉吐气,两奥成功万众欢呼
  • 3. 有学者认为:“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该学者(    )
    A . 分析了亚历山大东征的原因 B . 介绍了亚历山大东征的背景 C . 分析了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D . 肯定了亚历山大东征的野蛮
  • 4. 某同学在复习整理跨入近代社会这一单元时,列出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相同点,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①资产阶级都在革命中起了领导作用   
    ②革命都以暴力方式进行

    ③都由于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④革命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5. (2022九下·尤溪开学考) 在19世纪的英国工厂中,工厂主设置“茶歇时间”让工人进行片刻休息,原因是他们认为工人喝到加糖的茶后能迅速补充体力,这样就可以将工人的工作时间延长更多。“茶歇时间”的出现反映了当时(    ) 
    A . 贫富差距的增大 B . 时间观念的淡漠 C . 资产阶级的贪婪 D . 平等思想的普及
  • 6. (2021·岳阳) 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的共同点是(   )

    ①都是为了应对严重的社会危机

    ②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③都改变了社会的性质

    ④都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7. 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探究性课题研究,他们搜集资料的关键词有“瓦特”、“蒸汽时代”、“爱迪生”、“电气化”。下列主题最适合该课题的是(    )
    A . 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B . 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C .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D . 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
  • 8. (2022·惠州模拟) 如图所示漫画反映的是19世纪后半期“德国向英国发起挑战”,它生动的揭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

    A . 根源 B . 进程 C . 结果 D . 导火线
  • 9. 研究历史讲究“论从史出”。下面是影响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一些重大事件,其中结论和史实不相符的是(    )
    A .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促进了全球贸易和经济的发展 B . “非洲年”1960年,非洲有20个国家获得独立 C .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D . 欧盟的成立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0分)
  • 10. 中国古代治理国家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各项举措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一:

    材料二:唐朝在中央设立政事堂,重大事务都要由政事堂会议讨论,经皇帝批准后颁行。三省的首长都是宰相,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也是宰相,所以宰相多至一二十人。宰相在政事堂集体议事,三省又互相牵制,避免了个别宰相专权。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对于宋朝来说,榷场贸易更重要的考量是减少边境的威胁。天圣四年七月,就有中书上书称,榷场的设立不是独利的贸易,而是要南北往来。宋朝向金输出香药、茶叶、棉花、犀角、象牙、书籍、外洋舶货。金朝出口北珠、毛皮、人参、银等。作为两国的贸易窗口,即便是在交战时期,双方的主要榷场仍没有关闭。两国之间的交流脉络得到了延续。

    ——摘编自《宋代边境线上的“榷场”贸易》

    材料四:朱元璋称颂孔子为“万世帝王之师”,说“四书五经如五谷,家家不可缺”,规定全国最高学府国子监的学习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等。朱元璋命人删去《孟子》中不合己意者85条,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等,编成《孟子节文》,作为诸生学习的根据,删去的部分不准学习。

    ——摘编自安震《千秋兴亡:明》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出西周和秦朝的地方管理制度。指出从西周到秦朝中央对地方管理变化的趋势。
    2. (2) 依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宰相设置的特点。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用明清时期的一项史实说明这一观点。
    3. (3) 依据材料三,分析宋代榷场的作用。
    4. (4) 依据材料四,分析朱元璋推崇儒学和删减《孟子》的做法是否矛盾并解释理由。
  • 11. 一百年征途漫漫,一百年功昭日月。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人用钢铁般的意志书写着中国近现代史的辉煌篇章。请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蒙受的屈辱阻碍了中国寻求西方模式的国家认同。五四知识界对西方的幻灭,伴随着亲苏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许多中国人认为俄国革命是中国进行国家建构的唯一成功楷模。

    ——据徐国琦《中国与大战》

    材料二: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人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促进了哪一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并促成国内哪一政党的建立?
    2. (2) 材料二中图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后我党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走这条道路的结果如何?
    3. (3) 从材料二中图二所反映的事件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一条怎样的建设道路?当前,走这条道路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在中共十九大上,哪一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走这条道路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4. (4) “学史使人明智”,通过学习上述材料使你部分了解了党的百年发展、奋斗的历史,对此你有什么感想或启示?
  • 12. 团结合作,是人类化解分歧、战胜困难的重要方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世界各国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国际共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通常把全球化看作是当代社会独有的现象,但早在2000年前,全球化已经是事实,它提供着机遇,带来了问题,也推动着技术的进步。而今天“一带一路”已成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路径。

    ——摘编自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材料二:1300年以前,欧洲人普遍认为整个世界只有欧、亚、非三个大洲,且大洲之间基本没有交流。而恰恰是因为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探险家们的出现,才使世界原有的这种状态被打破。

    ——九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确信为在它们本国以及其他国家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维护人权与正义,必须对其敌国取得完全的胜利,而且确信它们现在正在对妄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力量进行共同的斗争。

    ——摘自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

    1. (1) 材料一中“2000年前全球化成为事实”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为什么说它促进了全球化?
    2. (2) 材料二中“使世界原有的这种状态被打破”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3. (3) 材料三中“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力量”是什么?《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起到了什么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