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清远地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核心...

更新时间:2023-03-29 浏览次数:104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将你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 1. (2024七下·玄武期末) 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是指他(   )
    A . 加强中央集权 B . 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C . 实现国家统一 D . 创立科举取士制度
  • 2. (2022七下·清远期中) 有学者认为,科举制所体现的许多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主要是指(   )
    A . 平等竞争 B . 注重实践 C . 分科考试 D . 以德取才
  • 3. (2022七下·清远期中) 古人在赞颂大运河的历史功效时说:“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充分说明了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 )
    A . 巩固了封建统治 B . 促进南方经济的发展 C . 加重了人民负担 D . 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 4. (2022七下·清远期中) 隋炀帝死后,被草草葬在扬州西北的雷塘。唐朝诗人罗隐在《炀帝陵》一诗中写道:“ 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隋朝灭亡炀帝落得如此下场的根本原因是(   )
    A . 开通大运河  B . 爆发农民起义  C . 残暴的统治  D . 屡次发动战争
  • 5. (2022七下·清远期中) 唐太宗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为此虚心纳谏,励精图治,在他统治期间 形成了政治比较清明的局面,史称( )
    A . 文景之治 B . 光武中兴 C . 贞观之治 D . 开元盛世
  • 6. (2022七下·清远期中) 王晓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词:女皇帝、治宏贞观、政启开元。他研究的人物是(    )

    A . 唐太宗 B . 唐高宗 C . 武则天 D . 唐玄宗
  • 7. (2024七下·遵化月考) “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所反映的经济发展盛况是在(    )
    A . 唐太宗时期 B . 武则天时期 C . 唐玄宗前期 D . 唐玄宗后期
  • 8. (2022七下·清远期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能极大促进生产的发展。某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以下图片,其探究图中工具最有可能出现的历史时期为(   )

    A . 先秦时期 B . 秦汉时期 C . 隋唐时期 D . 宋元时期
  • 9. (2022七下·清远期中)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这两首唐诗主要反映了(   )
    A . 说明唐政府迫使少数民族汉化 B . 反映出唐朝时期经济繁荣的景象 C . 展现了唐朝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D . 体现出唐朝兼容并包的社会风尚
  • 10. (2022七下·清远期中) 奶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品、相传唐太宗将约为公主嫁到吐蕃(今西藏)以后,喝不惯当地的牛奶,便在牛奶中加入煮好的茶然后饮用,而奶茶也成为汉藏民族交往的见证。下列史实可以与这段传说相印证的是(   )
    A . 金城公主入藏 B . 驻藏大臣的设立 C . 文成公主入藏 D . 册封达赖和班禅
  • 11. (2024七下·新沂期中) 唐朝时期,东亚国家与中国在语言文字、思想意识、社会组织、物质文明等方面联成一体,形成一个以中国为文化源的中华文化圈。以下促成这一文化圈形成的有(   )

    ①日本遣唐使来华    ②鉴真东渡    ③新罗学习唐朝政治制度    ④玄奘西行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2. (2022七下·清远期中) 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以下关于唐朝的历史,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 . 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经 B . 安史之乱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 C . 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D . 618 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 13. (2022七下·清远期中) 掌握历史时序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图反映了唐朝由兴盛到衰亡的过程,图中“▲”处应填写(   )

    A . 黄巾起义 B . 八王之乱 C . 安史之乱 D . 黄巢起义
  • 14. (2022七下·清远期中) 公元907年,一个在东方屹立了近三百年的庞大帝国轰然倒塌,中国进入了又一个分裂割据的乱世。这个“乱世”是(   )
    A . 五代十国时期 B . 魏晋南北朝时期 C . 春秋战国时期 D . 辽宋夏金元时期
  • 15. (2022七下·清远期中) 刚上完历史课,小明把一件黄色的夹克衫披在小亮的身上,同学们笑了,说:“你要政变啊!”你能判断出同学们模仿的是历史上的哪一幕?(   )
    A . 靖康之变 B . 陈桥(驿)兵变 C . 玄武门之变 D . 葵丘会盟
  • 16. (2022七下·清远期中) 唐朝时期有“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名句,宋朝时期却出现了“做人莫做军,做铁  莫做针”的说法。这一变化主要说明宋朝(   )
    A . 等级森严 B . 用人唯才  C . 重农抑商 D . 重文轻武
  • 17. (2022七下·清远期中)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曾对大臣赵普说:“五代藩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各藩,纵皆贪蚀,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   )
    A . 将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 B . 抽调地方精兵以充实禁军 C . 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D . 地方赋税全部由中央掌控
  • 18. (2022七下·清远期中) 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学习资料卡片,由于疏忽漏写了标题。请你根据卡片内容,帮他拟一个标题是(   )

    A . 宋金议和 B . 宋夏议和 C . 元的统一 D . 澶渊之盟
  • 19.

    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 B . C . D .
  • 20. (2022七下·清远期中) 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其中的“胡虏”和“匈奴”指的是( )
    A . 匈奴统治者 B . 女真统治者 C . 契丹统治者 D . 蒙古统治者
  • 21. (2022七下·清远期中) 在中国历史上,北宋的灭亡与其说是被金国从军事上打败,还不如说是北宋王朝统治集团无穷无尽的挥霍与奢靡耗尽了社会财富,最后由富宋变成了弱宋。材料认为北宋灭亡的原因是(   )
    A . 金国的军事打击  B . 统治集团内部的腐朽 C . 宋朝的逐渐衰落   D . 抵抗外族的策略失当
  • 22. (2022七下·清远期中) 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西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   )
    A . 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 B . 诸侯交替掌权的时代 C . 民族关系发展的时代 D . 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
  • 23. (2022七下·封开期末) 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讲述的是发生在南宋时期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为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郭靖和杨康。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靖康之耻。根据所学知识推断,当时的国耻是指(   )
    A . 金灭北宋 B . 辽灭北宋 C . 西夏灭北宋 D . 蒙古灭南宋
  • 24. (2023七下·东莞期中)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中的南宋沉船“南海一号”,“船体基本保存完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船载文物约有6万到8万件,目前已打捞出水的文物达6000多件。”不能从材料中推测出的历史信息是(  )
    A . 宋代商业十分繁荣 B . 南宋对外贸易发达 C . 宋代造船技术高超 D . 宋代纸币世界通用
  • 25. (2022七下·清远期中) 某校团委举办“中华文明”历史图片展,其中出现这样一组图片(如下),为这组图片  归纳名称,最合适的是(   )

    货郎图                               清明上河图                             市舶司遗址

    A . 宋代商业繁荣 B . 民族政权并立 C . 宋代国家统一 D . 宋代民族融合
  • 26. (2022七下·清远期中) 史料记载:南宋统治者认为“市舶之利,颇助国用”,于是规定商人如能招揽外商,可授一定官职,管理对外贸易的官吏如能发展通商关系,也可得到晋级的奖励。材料反映了南宋统治者( )
    A . 政治比较清明 B . 重视并鼓励海外贸易 C . 偏安江南一隅 D . 实行民族和睦的政策
  • 27. (2022七下·清远期中) 唐朝以前,黄河流域广泛种植粟和小麦,粮食产量超过南方。从唐朝中晚期至宋代,  长江流域的农业发展较快,粮食产量逐渐超过北方,出现“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上述材料说明(   )
    A . 粮食产量的增多促进人口的增长 B . 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C . 农业经济重心已经逐渐实现南移 D . 灌溉技术的改进使得粮食产量增多
  • 28. (2024七下·新沂期中) 马克思谈到某位历史人物时说他“戎马倥偬,征战终生,统一了蒙古,为中国统一而战,  祖孙三代鏖战六七十年,其后征服民族多至 720 部”。他是(   )
    A . 唐太宗 B . 宋太祖 C . 成吉思汗 D . 忽必烈
  • 29. (2022七下·清远期中) 制作示意图是理清历史脉落的重要方式。下面示意图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 . 蒙古国的建立 B . 元朝的建立 C . 实行行省制度 D . 元朝的统一
  • 30. (2022七下·清远期中)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国号取自《易经》中“大哉乾元”,有蓬勃盛大之意。可见,元朝的国号(    )
    A .  由部落的名称而来 B . 来自发源地的称呼 C . 继承创立者的封号 D . 寄托吉祥美好寓意
二、综合题:(共 40 分)
  • 31. (2022七下·清远期中) 地方势力过强会威胁中央政权,造成国家混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联合诸侯。安史之乱平定后,藩镇势力不仅没有消除,相反却更加发展。唐朝无力彻底消灭安史的余部,只得任命安史降将为节度使……安史之乱时,边兵大量内调,边防空虚,吐蕃、南诏乘机进扰,因而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朝又在西北、西南加强藩镇。为了巩固统治,在内地也实行“以方镇(藩镇)御方镇”的方针,在关中、关东、江淮地区广置藩镇,以求互相制约……藩镇割据期间,藩镇与朝廷之间,藩镇相互之间,经常发生战争,生产遭到破坏,人民生活困难。  朝廷能控制地盘日益缩小,只能加倍剥削、役使控制区内的人民;藩镇在其控制区内更是增加赋税、兵役、徭役,滥施刑罚,对人民实行残暴的军事统治。这些,都是阻碍破坏社会经济的发展,使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材料二:一日(太祖)召赵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

    材料三:朱熹总结北宋败亡的教训时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子语类》

    材料四: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宋代汪洙《神童诗》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安史之乱带来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回答赵普分析唐末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是什么?他提出了什么样的解决办法?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朱熹的观点。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4. (4) 根据材料四概括宋代政治的特点。
  • 32. (2022七下·清远期中) 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隋唐时期的兴衰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依然有着很多可资借鉴的地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

    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  本根不摇,则树叶茂荣。”

    材料二:唐朝人口统计表

    时间

    人口数

    649 年

    1900 万人

    726 年

    4141 万人

    741 年

    4532 万人

    材料三:贞观初,唐太宗谓公卿曰: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籍忠臣   事不远,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   又谓侍臣曰:“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

    材料四:天宝(唐玄宗后期的年号)初年,中央禁军仅 12 万人,而边境十个军镇拥兵 49万......胡人出身的边将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拥兵 15 万   唐玄宗自杨贵妃入宫之后沉湎于饮酒声色之中,出现“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现象。

    1. (1) 材料一概括了隋朝灭亡的原因,请找出材料一中对治国理政最具有借鉴意义的一句话。并说明唐太宗是如何吸取教训的。
    2. (2) 材料二反映了唐朝人口发展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这与哪两个盛世有关?
    3. (3) 材料三放映了唐太宗在位时的哪些治国思想?
    4. (4) 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是什么?
    5. (5) 隋唐的兴亡更替,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建设有何启示?
  • 33. (2022七下·清远期中) 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士族门阀的弟子中选拔,而庶族子弟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做高官,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这制度已经无法进行下去了。

    材料二: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静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周匡物《及第谣》

    材料三∶(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原指箭  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 ……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员的依据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哪种选官制度?该制度是由谁正式确立的?
    3. (3) 材料三反映了该制度最大的受益者是谁?该制度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4. (4)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创立该制度的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