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2024) /八年级下册 /第3章 空气与生命 /第1节 空气与氧气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初中科学浙教版 八年级下册第3章 第1节 空气和氧气同步练...

更新时间:2023-03-19 浏览次数:82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步骤主要有①向试管中加入药品,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用排水法收集气体,④加热盛有药品的试管,⑤停止加热,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 ①②③④⑤⑥ B . ②①④③⑥⑤ C . ①②④③⑥⑤ D . ②①④③⑤⑥
  • 2. 某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   )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

    ②试管外壁潮湿

    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④忘记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

    ⑥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

    ⑦高锰酸钾中混有可燃物

    A . 全部 B . 除④外 C . 除⑥⑦外 D . ①②③⑤
  • 3. 实验室用氯酸钾固体(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下列装置组合正确的是(   )

    A . ①③ B . ①⑤ C . ②③ D . ②④
  • 4. 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
    A . 用排水法收集,集气瓶装满水 B . 用排水法收集,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 C . 用排水法收集,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 D .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导管伸入集气瓶底部
  • 5. 图所示分别是氧气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检验的装置,其中错误的是(   )
    A . 制取氧气 B . 干燥氧气 C . 收集氧气 D . 检验氧气
  • 6. 下列实验操作中,“先”与“后”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 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先固定试管,再放置酒精灯 C .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先把导管移离水面,后停止加热 D .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先加热,后预热
  • 7. 实验室可用MnO2作催化剂,加热分解KClO3制取O2。许多金属氧化物对KClO3分解有催化作用。用下表中物质作催化剂,KClO3开始分解和剧烈分解时的温度如下表所示。若用KClO3来制O2 , 如果没有MnO2 , 最好选用的替代物是( )

    使用的催化剂

    MgO

    CuO

    Fe2O3

    Al2O3

    开始反应时温度/℃

    490

    305

    470

    515

    剧烈反应时温度/℃

    545

    350

    490

    540

    A . Al2O3 B . CuO      C . Fe2O3 D . MgO
  • 8. 如图是氧气制取和性质的知识网络(部分反应条件省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④⑤⑥都是化合反应 B . 反应①中MnO2的质量和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 C . ①②③中的反应物和④⑤⑥中的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D . 反应③中如果没有MnO2 , 可用少量KMnO4代替
  • 9. 下列关于工业制取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工业制氧气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 B . 该方法利用的是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 C . 先分离出的氮气沸点较低 D . 得到的氧气是纯净物
  • 10. 在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实验中用到了二氧化锰。下列关于二氧化锰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 作该反应的催化剂 B . 反应前后其质量发生改变 C . 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D . 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 11. (2023九上·鄞州期中)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20

    m

    20

    20

    反应后质量/g

    2

    待测

    32

    26

    在上述反应过程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中甲、丙、丁的质量比为1︰16︰13 B . 乙在该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 C . 待测质量一定为4g D .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 12. (2023九上·西湖月考) 如图是物质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B . 甲、乙、丙都是有机物 C . 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1:1 D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13. (2022九上·金华月考) 气体的收集、气体除杂或检验实验时,都可以使用如图所示的多功能装置(瓶内的物质随需要而变化),下列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 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由a口进气 B . 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由a口进气 C . 除去氧气中少量的二氧化碳时,由b口进气 D . 检验氢气中是否含有氯化氢气体时,由a口进气
  • 14. (2022八下·温州期末) 小明在做氯酸钾制取氧气(2KClO3 2KCl+3O2↑)实验时,绘制了试管中固体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点表示氯酸钾的质量 B . b点表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 C . c点表示氯酸钾、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 D . d点表示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
  • 15. (2022八下·诸暨期末) 如图所示是一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关于此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是一种催化剂 B .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 . 图中一共有四种物质 D . 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3:2
  • 16. (2022八下·诸暨期末) 质量相等的两份固体甲和乙。甲是少量高锰酸钾和氯酸钾的混合物,乙是纯净的氯酸钾,将它们分别均匀加热。下列能正确反映产生氧气的质量和时间的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 17.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填字母,下同),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铜+氧气氧化铜

    B.氨气+氧气一氧化氮+水

    C.氢气+氧气

    D.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

    E.氢气+氯气氯化氢

    F.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

  • 18. (2022九上·义乌期中) 中国是全球第一个实现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可燃冰” 是甲烷和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水合物(CH4·nH2O)。
    1. (1) 在常温常压下,“可燃冰”会发生反应:CH4·nH2O=CH4+nH2O,该反应属于 (填 基本反应类型);
    2. (2) 甲烷可制成合成气(CO、H2),再制成甲醇(CH3OH)代替日益供应紧张的燃油。甲烷制成合成气有两种方法:①CH4+H2OCO+3H2②2CH4+O22CO+4H2 , 从原料配比角度比较方法①和②,更适宜用于合成甲醇的方法是 (填序号)
  • 19. (2022九上·镇海期中) 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1. (1)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序号), 该发生装置还应塞一团棉花,目的是
    2. (2) 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应观察到气泡时才开始收集,否则收集的氧气不纯。
    3. (3) 如果选用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 20. (2022九上·海曙期中) 眼镜是人们常用的护眼工具,如图是一款变色眼镜的示意图:

    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该款变色眼镜的玻璃里加入了溴化银(AgBr)和氧化铜。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溴(Br2)和银,玻璃颜色变深,请判断此反应类型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当光线变暗时,溴和银在氧化铜作用下,重新生成溴化银,玻璃颜色变浅,氧化铜在反应中起作用。

  • 21. (2022九上·宁波月考) 某化学研究小组利用CO2催化氢化制甲烷的办法,实现了将CO2转化为有机物, .实验过程如图。对反应后的物质进行检测,结果如下:

      

    在气体中检测到甲烷(CH4)、氢气;在液体中检测到甲酸(HCOOH);在固体中检测到镍粉、四氧化三铁。请分析以上变化关系和检测结果,以上反应过程中,有一种物质起到了催化作用,你认为该物质很可能是(填名称)。

三、实验探究题
  • 22. (2023九上·余姚期中)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 (1) 仪器a的名称是
    2. (2) B装置中试管口略微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3. (3) 下列气体既能用C装置收集又能用D装置收集的是 。(填序号)

      ①H2       ②O2       ③CO2

  • 23. (2022八下·南浔期末) 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 (1) 实验目的:

      ①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

      ②粗略测定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

      反应原理: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

    2. (2) 装置连接:为达到实验目的②,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接口的字母):

      a→d。

    3. (3) 问题分析:实验过程中发现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_
  • 24. (2022八下·临海月考) 下面是学习“制取氧气”后进行“氧气的性质”的探究实验,请回答:

    1. (1) 连接仪器组装成如左上图所示实验的装置。某学生用抽拉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发现被拉出的注射器活塞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来的位置,你认为该装置是否漏气?
    2. (2) 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则用上图装置收集产生的氧气,气体应从(填“c”或“d”)端进入。
    3. (3)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会火星四射。某兴趣小组对其产生原因进行探究。下表是他们将不同含碳量的铁丝(铁丝的直径均为0.4mm)放入氧气中燃烧时的实验现象的记录。请你分析回答:

      物质

      含碳0.05%的铁丝

      含碳0.2%的铁丝

      含碳0.6%的铁丝

      燃烧时的现象

      剧烈燃烧、极少火星

      剧烈燃烧、少量火星

      (未填)

      通过对表中结果分析,火星四射的现象可能与铁丝中的含碳量有关,表中未填的现象可能为

四、解答题
  • 25. (2022九上·余姚期中) 最近网络有一个很有趣的实验:用一定比例的过氧化氢溶液和碘化钾、洗洁精为原料,在量筒中混合后竟然出现了大量细腻的泡沫,因此形象的比喻为“大象牙膏”。此实验对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有一定要求。小军想通过设计实验测定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准备两个烧杯,一个烧杯放入40g一定浓度的双氧水,另外一个烧杯放入20mL水、10mL 洗洁精和10mL饱和的碘化钾溶液。用电子天平称得水槽、量筒、烧杯和反应物的总质量为525.5g。将两个烧杯中的物质全部倒入量筒中,反应结束后,用电子天平称得水槽、量筒、烧杯和剩余物质总质量为519.1g。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检验产生气体的方法:
    2. (2) 请计算该样品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
    3. (3) 该实验中,测出双氧水的溶质质量分数比标注的偏小,原因可能是。(至少写出一条)
  • 26. (2022九上·宁波期中) 某兴趣小组按如图所示流程制取氧气,并回收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按上述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经计算理论上可制得氧气的质量是 g;
    2. (2) 固体2的成分是,质量为g;
    3. (3) 在回收提纯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水的用量,原因有 (填标号)。

      A.保证所得溶液无色透明

      B.保证固体1可溶物全部溶解

      C.节约能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