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三立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

更新时间:2023-04-24 浏览次数:38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4高二下·邵阳月考) 12世纪初,欧洲市民文学兴起。其主要内容是叙述市民家庭的爱情生活和悲欢离合,抨击贵族的专横和教士的贪婪。市民文学兴起的背景是(    )
    A . 商品经济复兴繁荣 B . 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C . 基督教会统治崩溃 D .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 2. (2023高二下·齐齐哈尔开学考) 1998年《华盛顿邮报》经过民意调查得出一个结论:成吉思汗是千年伟人第一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
    A .   他指挥的蒙古铁骑横扫中亚,西征至欧洲,立下赫赫战功 B . 他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封建政权的奠基人 C . 他的西征打破壁垒,为西方开辟了通往东方的道路,促进了东西方交流 D . 他是蒙古族的杰出首领,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最终统一了蒙古草原
  • 3. 英国著名东非史学家马修回忆他20世纪50年代在东非的考古工作时说:“我认为所调查的一些遗址是沿海地区阿拉伯或波斯殖民遗物……但我逐渐发生了怀疑,因为它们是非洲式的。”据此可推知(    )
    A . 东非文明的发展深受周边民族文化影响 B . 阿拉伯或波斯殖民者的文化逐渐东非化 C . 东非文明遗址的存在说明东非外贸发达 D . 阿拉伯的伊斯兰教文明在东非广泛传播
  • 4. (2023高二下·齐齐哈尔开学考) 20世纪50年代,时值抗美援朝,在华的苏联专家向中国政府提出基于国防需要,应及早筹建地下铁道,地下铁道最早建于(   )
    A . 沈阳 B . 天津 C . 上海 D . 北京
  • 5. (2023高二下·齐齐哈尔开学考) 下表为16世纪至20世纪上半期世界人口的迁移情况。引发19世纪中后期世界人口移出地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主要移出地

    主要移入地

    1500~1850年

    欧洲、非洲

    美洲

    1850~1945年

    欧洲、亚洲

    美洲

    A . 工业革命后黑奴贸易的衰落 B . 亚洲遭受列强侵略 C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D . 美洲土著居民消失
  • 6. (2023高二下·齐齐哈尔开学考) 1575-1630年,英国各类贸易公司的社会和阶级构成中,“商人”占了73.5%,其余部分为绅士、骑士、贵族、职业家人士和自耕农。这一时期的26个公司中,乡绅和其他非商人的投资占该公司或贸易组织总资本的比重在70%以上的公司有9个,在50%以上的有14个。据此可以推知,这一时期的英国经济(   )
    A . 逐渐摆脱封建王权的控制 B . 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C . 推动工业资产阶级的壮大 D . 呈现新旧势力兼容的特征
  • 7. (2023高二下·齐齐哈尔开学考) 2000年5月,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中储粮总公司成立。2001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向中储粮总公司移交了嫩江基地(当时全军最大的旱田农场)的管理权。这些做法(   )
    A . 大大提高了我国粮食储备的规模 B . 有助于提高我国粮食安全的保障水平 C . 推动了东北地区食物生产现代化 D . 促进了先进食物储备技术的引进推广
  • 8. (2023高二下·齐齐哈尔开学考) 《“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提出: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严格落实法定责任和义务,确保生产过程整洁卫生并符合有关标准规范;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主动监测已上市食品质量安全状况,及时处置不符合标准或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据此可以看出(   )
    A . 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管理 B .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急需进行改革 C . 国家卫生环境已经得到改善 D . 食品安全隐患开始受到各国关注
  • 9. (2023高二下·齐齐哈尔开学考) 波斯王大流士改革,将全国划分为五大军区,每个军区长官统辖几个行省的驻军,并直接对国王负责;被称为“不死队”精锐常备军是波斯军队的核心,由皇帝亲自指定将领,直接控制。这有利于(   )
    A . 维护中央集权统治 B . 社会经济的发展 C . 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D . 封建制度的建立
  • 10. (2024高二下·大新月考) 20世纪中期,埃及对阿布辛拜勒神庙进行迁移,在多国专家共同努力下,太阳光依然年两次照亮圣殿神像,太阳节奇观被成功保留,这反映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应遵循的原则是(   )
    A . 可持续性 B . 真实性 C . 预见性 D . 创新性
  • 11. (2023高二下·齐齐哈尔开学考) 如表是从天津(近代西北羊毛主要经天津出口)出口的西北羊毛年均出口量,据此可知,当时西北(   )

    年份

    1885—1894年

    1895—1904年

    1905—1920年

    1920—1935年

    出口

    69216担

    134998担

    225000担

    231124担

    A . 贸易格局趋向合理 B . 与世界市场联系加深 C . 是羊毛出口主产区 D . 民族纺织业发展迅速
  • 12. (2023高二下·齐齐哈尔开学考) 1934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向美国议员中学识最渊博的盲人参议员托马斯·戈尔询问对他废除金本位制的看法,戈尔冷冷地回答:“这是明显的偷窃,不是吗,总统先生?”下列阶层中,明显会支持戈尔的是(   )
    A . 大资本家 B . 中产阶级 C . 工人 D . 农民
  • 13. (2023高二下·齐齐哈尔开学考)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先秦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史实是(   )
    相关记述 出处
    管仲“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下令如流水之源,令民顺心。” 《史记》
    韩非子“法者,宪令著于官府,赏罚必于民心。” 《韩非子·定法》
    商鞅“能治天下者,必先治其民者也;能胜强敌者,必先胜其民。放胜民之本在于治民”“法者,所以爱民也” 《商君书·画册》《商
    君书·更法》
    A . 战国时期出现了各家学说融和的趋势 B . 社会转型带来了空前活跃的理论创新 C . 法家的思想和言行都体现高度“忠君” D . 法家一定程度上坚持了“民本”思想
  • 14. (2023·黑龙江二模) 中国古代文人常以青松、翠竹、红梅、苍鹰、猛虎、雄狮、奔马等为吟脉描绘的题材,其蕴含的精神追求是(   )
    A . 道法自然 B . 刚健有为 C . 和而不同 D . 崇尚清廉
  • 15. (2023高二下·齐齐哈尔开学考) 下图所示为18世纪英国主要港口的运输量(单位:千吨)。据此可知,当时的英国(   )

    港口

    1702年

    1788年

    增长倍数

    伦敦

    140

    315

    1.3

    利物浦

    9

    76

    7.4

    怀特黑文

    7

    52

    6.4

    布里斯托尔

    17

    38

    12

    A . 已经放弃自由贸易政策 B . 工业发展促进市场开拓 C . 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 D . 出现大规模的经济衰退
  • 16. (2023高二下·齐齐哈尔开学考) “百货商店频打折,超市购物有赠品;不如网上淘淘宝,鼠标一点廉价美。”这首打油诗突出反映了“第四媒介”具有(   )
    A . 传播社会信息的功能 B . 生活更快捷方便的优势 C . 娱乐互动的绝对优势 D . 学习和办公便捷的功能
  • 17. (2023高二下·齐齐哈尔开学考) 古罗马征服意大利半岛后,意大利人不能参与罗马政治活动和担任官职,没有资格分享公有地和战利品,但却要为罗马提供兵役,因此反抗斗争不断。这些斗争源于(  )
    A . 公民与非公民的不平等 B . 贵族世袭特权不受限制 C . 公民对贵族专权的不满 D . 公民利益缺乏法律保护
  • 18. (2023高二下·齐齐哈尔开学考) 《史记》中描述江南地区“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南朝沈约的《宋书》中却描述江南地区“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这种变化(    )
    A . 反映了经济重心南移 B . 导致了政区的调整 C . 说明江南的条件优越 D . 缘于北方移民南迁
  • 19. (2023高二下·齐齐哈尔开学考) 有学者认为,在12和13世纪,“蒙古西征”再次将丝绸之路延伸到了欧洲的东部。意大利利用此地利之便,兴起了远程贸易,从中获得了巨额财富。在蒙古人畅通丝绸之路的同时,也为欧洲人带来了一场灾难——鼠疫,又称黑死病。由此可知(   )
    A . 新航路开辟与蒙古西征有直接的联系 B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利弊共存 C . 文艺复兴兴起于意大利有其外部因素 D . 蒙古西征是欧洲社会转型的根本原因
  • 20. (2024高一下·辽源期末) 伏尔泰在其《风俗论》著作中第一次把整个中国文明史纳入世界文化史之中,从而打破了以欧洲史代替世界史的“欧洲中心主义”的史学观,认为“如果中国的历史纪年是真实的,基督教的纪年就是假的,梵蒂冈就是在骗人,欧洲的历史也就是一部谎言的历史”。这反映出(   )
    A . 中国科技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B . 思想解放促使宗教改革兴起 C . 世界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 D . 中国文化传播影响欧洲社会发展
  • 21. (2023高二下·齐齐哈尔开学考) 下图所示为我国进行的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城市化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情况。由此可知,这反映出(   )

    A . 我国已经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 B . 社会主义建设以城市化为中心 C . 我国已改变城市化落后的局面 D .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加快
  • 22. (2023高二下·齐齐哈尔开学考) 研究性学习是历史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下面对马其顿征服希腊的原因进行探究,符合探究主题的是( )
    A . 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 B . 雅典和斯巴达的衰落 C . 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 D . 罗马帝国征服地中海
  • 23. (2023高二下·齐齐哈尔开学考) 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中写道:“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新士人有独立的思想,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去著书立说或发表言论,成为这一时期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这有利于(    )
    A .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B . 佛、道思想的吸收 C . 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D . 传统儒学的发展
  • 24. (2023高二下·齐齐哈尔开学考) 20世纪初期,亚洲掀起的民族民主运动除中国的辛亥革命外,还有(   )
    A .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B . 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C . 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 D . 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二、材料分析题
  • 25. (2023高二下·齐齐哈尔开学考) 城乡关系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推动城市化进程,有利于经济快速、健康、和谐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之初,是一个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落后的农业大国。1952年中国工业净产值占工业净产值的比重仅为25.3%,工业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的比重只有6%。经过短暂的战后经济恢复阶段以后,中国进入了大规模的工业建设时期。国家为推进工业化,在农村和城市进行了一场规模浩大、持久深远的社会变革,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这种围绕工业化建立的体制将城市和农村分割为两个部门。在城乡分割体制下,农民没有自由择业权,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沉淀在土地上,人地矛盾加剧,逐渐形成城乡关系扭曲的二元结构。

    ——摘编自韩俊《中国城乡关系演变60年:回顾与展望》

    材料二:近代西方工业化社会的形成,有力的改变了西方社会中传统的社会状况和生活结构,使有史以来的以农业为主要职业和以农民为主体的社会结构,出现一个大的转变。农村人口大量的向城市迁徙,祖祖辈辈从事于农业生产的农民,迅速的转向各种工商业工作,新兴的工业城市不断涌现。工业革命推动了近代城市化进程的到来,因此,城市化是近代工业化社会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

    ——摘编自郝宏桂《城市化与近代西方的社会变迁》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城市化的原因及影响。
    3. (3)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新中国初期和近代西方城乡关系的变迁对我国未来城乡关系发展的启示。
  •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王朝的腐败,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人民的反抗——这种合力的作用,既注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解体,又激起人们对中国向何处去的探索。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历史上杰出的革命人物和思想家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由此产生了新的合力运动。这种合力,已经不再是腐朽的清王朝和种种守旧力量与西方帝国主义入侵者的合力,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为新的历史主体的一方,与以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买办资产阶级为另一方进行斗争而构成的新合力。中国既已出现新的历史主体,就必然出现新的道路的探索。

    ——摘编自陈先达《历史合力与中国的道路选择》

    材料二: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国家治理道路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中国走出了一条和苏联、西方国家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的、具有独创性的国家治理道路,既避免了像一些发展中国家那样国家能力软弱涣散,也避免了像苏联那样国家政权逐渐变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和毛泽东在中国开创的国家治理思想的探索和创新。

    ——摘编自江宇《国家治理的中国道路》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必然出现新的道路的探索”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治理方面有哪些独创。
三、论述题
  • 27. (2023高二下·齐齐哈尔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6世纪开始,曼彻斯特从军事要塞逐渐发展成为工商业城市。1830年已有棉纺厂99家,并开通世界最早的现代化铁路。1838年,设立议会和市政府,摆脱了封建管理体制。19世纪下半期,从传统的棉纺业衍生出许多新门类,开通了通海运河,可通往世界各地。20世纪初,不断与周围工业社区及城镇连接,发展为大城市。1961~1981年,因过于拥挤,人口大量外迁,老龄化日益严重,纺织业日趋衰落。20世纪后期,城市中心被废弃的工业区包围,几个大面积的旧贫民区仍然存在。

    ——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

    材料提供了英国一个城市发展的案例,蕴含了城市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