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

更新时间:2023-04-06 浏览次数:33 类型:期末考试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6分,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之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 1. 金秋九月,我们来到了初中,迎来了人生崭新的起点。在中学里,我们面对的一切都是新的,新老师、新同学、新学校、新环境。这里的“新起点”主要是指(   )
    A . 我们学习方式与方法的新起点 B . 我们成长与发展的新起点 C . 我们面对的新学校、新环境 D . 我们面对的新同学、新老师
  • 2. 20世纪著名的探险家约翰·戈达德15岁时列了127项人生的宏伟志愿,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其中绝大部分都实现了。有人问其中奥秘,他说,我只是让心灵先到达那个地方,随后,周身就有了一股神奇的力量。可见(   )
    A . 只要努力,梦想就能实现 B . 只要有梦想,一定能成功 C . 梦想一定会在现实中开花结果 D . 梦想能不断激发生命的热情和勇气
  • 3. 李明晚上偷偷玩手机游戏或和网友聊天到半夜,第二天上课直打瞌睡,影响了学习。李明的做法是(   )
    A . 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的表现 B . 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的表现 C . 丰富业余生活的表现 D . 持之以恒、善始善终的表现
  • 4. 某同学在微博中写道:“随着中考的临近,我心里越来越烦躁不安,彻夜难眠,我害怕考不好,对不起父母和老师……”下列描述符合该同学状态的是(    )

    A . 心理承受能力强,有一颗平常心  B . 学习压力适度,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C . 学习压力过大,考试过度焦虑  D . 考试压力大,学习动力足
  • 5. (2022七上·澄城期末)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提出:“只有当青少年学会不仅留心观察周围世界,而且留心观察自己本身;不仅努力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而且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把他的精神力量用到使自己本身变得更好、更完美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这段话启示我们青少年(   )

    ①自我省察很重要

    ②认识周围世界比认识自己更重要

    ③认识自己,才能不断调整自己,端正自己的行为

    ④自我省察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6. 以下是几位同学进入初中后的新感受,其中能体现积极向上的是(   )
    A . 小轩:“新环境,新起点,我一定会努力使自己全面发展” B . 小星:“初中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先玩几天再说” C . 小乐:“初中的课程太难了,自己没信心学好” D . 小海:“周围都是陌生的面孔,好郁闷”
  • 7. (2022七上·龙湖期中) 小易同学在作文中写道:“同学友谊,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为你我引导寻找光明和希望的路;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为你我带来生命的勇气和动力。”下列对友谊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随着年龄增长,大家的朋友圈都扩大了   

    ②对友谊的渴望,让我们相互靠近

    ③朋友间的友谊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   

    ④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8. 下列古诗词属于描写教师职业特点的有(   )

    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③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9.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绝非可有可无的……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有(   )

    ①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应该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

    ②在生命的传承关系中,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

    ③生命属于我们个人,只要经过努力就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④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0. 俗话说,人贵自知。在了解社会的同时,更要了解自己,正确认识自己。关于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②正确认识自己,是成功的唯一前提

    ③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④正确认识自己,是学习进步的唯一途径

    A . ②④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①③
  • 11. 据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很多中学生反感“父母过度关心”。“父母根本不明白我,还要常常管着我!”很能代表一部分中学生的心声。关于父母的“过度关心”,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这是家庭生活中爱的碰撞 B . 对于父母的管束可以表面应承 C . 我们要理解父母的关心中蕴含的爱 D . 亲子冲突有时难以避免,要理性应对
  • 12. 疫情期间,关爰“不断线”。疫情阻隔不了浓浓的师生情,教师们精心准备直播课、录制小视频,熬夜批改学生作业,一遍遍叮咛和嘱咐,送出特别的关心和帮助,无不传递着浓浓的真情。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①线上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②疫情期间,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

    ③线上教学使老师们产生了不同的教学风格            

    ④疫情期间,教师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3. 马上期末考试了,萌萌有点儿烦:奶奶老生病,又经常操心别人,看不惯别人,不断地碎碎念;爸妈生意不顺,一到家时不时会冒火,特别是妈妈的大嗓门让人无法忍受:难点的数学题老是不会做,前几次考试都考得特别差,听到奶奶、爸妈的唠叨真有要爆炸的感觉。为让家庭和谐,萌萌准备开一个家庭会议,下列应进入会议内容的是(   )

    ①迁就顺从奶奶和爸妈,让家庭和睦       

    ②家和万事兴,和谐家庭需要大家出力

    ③指责爸爸、妈妈、奶奶没有修养            

    ④家庭生活需要相互尊重、民主、平等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4. (2023七上·赵县期末) 三尺讲台存日月,一支粉笔写春秋。刘老师是一位优秀教师,他认真负责,经常找学生谈心;耐心辅导学生。但最近小鑫却对刘老师有看法:“早读时,我迟到一分钟,刘老师就批评我:上课时我和同学聊聊天,也被他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他太不近人情了!”作为好朋友的你,不可以对小鑫说的是(    )
    A . 你要理解刘老师的良苦用心啊! B . 你不听刘老师上的课就行了呗。 C . 刘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对你的关心、提醒和劝诫。 D . 你要把注意力放在刘老师批评你的内容和用意上!
  • 15. 2021年春节档电影《你好,李焕英》描述了贾晓玲在经历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痛后,穿越时空帮助妈妈“逆天改命”的故事,引发了人们对“孝亲敬长”的思考。以下思考正确的是(   )

    ①尽孝在当下,从小事做起

    ②唯有亲情才能激励我们奋斗拼搏

    ③尊重理解父母,事事听从父母的安排

    ④孝亲敬长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公民的法定义务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6. 回顾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家庭户规模呈持续下降态势。从1982年的4.41人、1990年的3.96人、2000年的3.44人、2010年的3.10人到2020年的2.62人,中国家庭户平均规模己降至3人以下。这表明(   )

    ①家庭结构发生变化,不断趋向小型化

    ②家庭结构趋于简单化,家庭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③家庭氛围在不断发生变化,越来越民主

    ④家庭结构是不断演变的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17. 古语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习近平看来,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重视家庭建设,构建和谐家庭,需要(   )

    ①发扬孝亲敬长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②继承和发扬良好家风、家规

    ③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信任

    ④有效化解家庭矛盾和冲突,为和谐家庭建设出力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8. 近年来随着寻根热的兴起与家族文化观念的重新复兴,收藏旧家谱,修纂新家谱又蔚然成风,这是非常可喜的社会现象。正如修谱人所云:“谱之修也,前业有益于宗祖,后更有益于子孙,所系询亟重也。”“收藏旧家谱,修纂新家谱”从侧面反映了(   )

    ①我们可以改变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

    ②生命可以永恒,我们的生命只是身体的生命

    ③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

    ④在生命的接续中,我们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19. 2022年疫情期间,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感人故事,令人印象深刻。一面面迎风招展的鲜艳党旗,一封封按满红色手印的请战书,一辆辆千里驰援的大卡车,以及宅在家里的普通民众,都在为抗击疫情做贡献。这些让人泪目的行为启示我们(   )
    A . 要敬畏生命,善待身边的一切生命 B . 生命至上,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 C . 对生命的敬畏更多地是出于命令,被迫为之 D . 生命是脆弱的,我们应该及时尽情地享受生活
  • 20. 随着气温的升高,溺水事故进入多发期。为切实做好中小学生防溺水工作,确保学生生命安全,德州市各学校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筑牢学生安全屏障。关于防溺水,我们要做到(   )
    A . 只有熟悉水性的人才能独自去游泳 B . 发现险情相互提醒、劝止、报告 C . 视情况可到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D . 若家长没空陪同,要多邀约几个小伙伴
  • 21. “命运是一个伟大的雕塑家,她有时会举起铁锤在你身上敲打,这使你痛苦,同时也会使你完美。”这启示我们(   )

    ①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中的一部分,我们要直面挫折

    ②挫折具有两面性,我们要正确对待挫折

    ③战胜挫折能使人变得更坚强,挫折越多越好

    ④挫折是无法战胜的,但是可以避免

    A . ②③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①②
  • 22. “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强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以自慰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于敏如是说。他的话启示我们(   )

    ①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②生命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索取

    ③努力奋斗,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

    ④伟大在于一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④
  • 23. 近来,各地的网友纷纷发帖倡议人们“拒绝冷漠、传递温暖”,要做温暖的中国人。我们要拒绝冷漠,传递温暖,彼此关切。这是因为(   )
    A . 每个生命都会在生活中展现千姿百态 B . 没有人愿意遭受冷漠,生命拒绝冷漠 C . 只有牺牲自己、用心待人,才能温暖他人、照亮他人 D . 我们用真诚、热情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
  • 24.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国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二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他带领研发团队长期不懈奋斗,持续创造,不断挖掘水稻高产的潜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启示我们(   )

    ①符合社会需要的梦想就一定能变为现实

    ②要用勤劳、责任、奉献书写生命价值,成就美好人生

    ③伟大寓于平凡之中,伟大在于创造和奉献

    ④当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25. 2022年3月3日,《感动中国》2021年度获奖人物揭晓。归根清华的百岁物理学家杨振宁,七十年航空报国的科学家顾诵芬,守护高原人民健康的老院士吴天一,长津湖幸存志愿军战士“中国保尔”朱彦夫,首位闯进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苏炳添,中国核动力事业奠基人彭士禄……这些来自各行各业“止于至善”的普通人,以凡人之力,书写了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众多“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告诉我们(   )

    ①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②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

    ③我们应崇尚和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④只有伟人、名人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只有他们的一生才是值得的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6. (2019七上·勃利期末) 下列古诗文名句中,可以提醒我们正确对待挫折的是 (    )
    A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B .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C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27. (2019七上·勃利期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中华儿女基本的人生态度。下列人物的表现不属于意志坚强的有 (    )
    A . 司马迁忍辱负重,历时27年完成鸿篇巨著《史记》 B . 袁隆平长年累月在田间地头工作,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 C . 七年半的监禁并未使伽利略向神学屈服 D . 小花几次考试数学都不及格,就讨厌上数学课了
  • 28. “天生我材必有用,成功之路不尽同。”这说明(   )

    ①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②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

    ③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④人类的生命最宝贵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4题,共44分)
  • 29. 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在《爱的教育》中这样写道:孩子,你稍加思考,就会知道,如果你不上学,你的生活会变得多么的乏味和可悲。用不了一个星期,你就会乞求再让你回到学校里去,因为无所事事的羞耻感正在吞噬着你的心,游戏玩乐让你感到厌倦。我的孩子,每一个人都在孜孜不倦地学习。想想那些劳累了一天,晚上还要上夜校的工人们;想想那些士兵们,一天的摸爬滚打以后,晚上还是会捧起课本的;再想想聋哑人和盲人们,他们又是怎样学习的呢……成千上万的孩子们正背着书包做着同样的事,都要到学校去上课。想象一下这个庞大的人群,这千百种民族的孩子汇成的求学的洪流,一旦不存在了,人类就将重新坠入野蛮状态,这巨大的洪流是世界的希望、进步、光荣。
    1. (1) 材料中的工人、士兵在这么累的情况下为什么仍坚持学习?
    2. (2) 谈谈你对学习中的苦与乐的看法。
    3. (3) 联系实际,谈谈你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应该怎样做。
  • 30.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追逐生命里光临身边的每道光,让世界因为你的存在变的闪亮……成长的路上必然经历很多风雨,相信自己终有属于你的盛举;别因为磨难停住你的脚步,坚持住,就会拥有属于你的蓝图。”这是某歌曲里的一段歌词,表达了对少年的期待和祝福,希望少年能飞得更高、更远,做更好的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材料二  在东京奥运会跳水项目女子单人10米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全红婵夺得冠军,实现了人生梦想。全红婵开启体育生涯后,时刻牢记父亲“要为国争光”的嘱咐。刚起步时,全红婵还是个“旱鸭子”,不会游泳,但很快,这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喜欢上了跳水,她目标明确,没有退缩。多年来,以坚强的意志,刻苦训练,终于圆梦。

    1. (1) 运用你的经验及所学知识,请你说说为什么少年有梦能让我们飞得更高、更远。
    2. (2) 全红婵圆梦的经历,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 31. 孝亲敬长。

    聊天记录

    王海∶周六除了学习,你们都在做什么?

    李林∶每个周六我和爸爸妈妈都要去陪爷爷奶奶。快过年了,我们今天要给爷爷奶奶大扫除。干完活儿我还给妈妈按摩肩膀,我的手法可是很棒的哟。邻居们都夸我们孝顺。还有一个好消息,我叔叔一家要从深圳回来和我们一起过年,我们一家要团圆了。

    1. (1) 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通过李林一家人的行为,请谈谈你对中国人的“家”的认识。
    2. (2) 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家有着丰富的内涵,孝与家庭文化有何关系?请从德与法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孝亲敬长。
    3. (3) 李林一家人是幸福和谐的,除了李林家的做法,你认为还有哪些做法可以让家更美好?
  • 32. 古人云:“人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阅读下面关于生命的故事,回答问题。

    故事一  北大历史系博士生娄滔被查出患有运动神经元病(渐冻症)。疾病让她丧失自主活动的能力。她在自己病危前口述一份遗嘱:“一个人活着的意义,不能以生命长短作为标准,而应该以生命的质量和厚度来衡量。得了这个病,活着对我是一种折磨和痛苦。但我要有尊严地离开,爸爸和妈妈,你们要坚强地、微笑着生活,不要为我难过。”“我走之后,头部可留给医学做研究。希望医学能早日攻克这个难题,让那些因为‘渐冻症’而饱受折磨的人,早日摆脱痛苦。捐献人体器官,凡是能救命的部分尽管用。”她的遗愿在网上公开,让众多网友动容。

    故事二  2021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的日子。在战争年代,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为实现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和平年代,许许多多的共产党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其中龙马潭区双加派出所人称白头所长的李科,就是其中一员。在2020年新冠肺炎来势汹汹时,他对战友说:“我是所长,我先上”,于是,他和他的战友们成了双加这座小镇的“特殊自由人”,走街下乡,做好防控工作。一天,当在通宵核查完确诊病例42名密切接触者走出办公室后,战友们惊讶的发现李科一夜白了头。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这就是李科,一名普通基层民警的故事,万千普通基层民警的缩影,他们为守护生命而忙碌,为守护平安而忙碌!他们的生命是最有价值的!

    1. (1) 为什么娄滔的遗愿会让众多网友动容?请你从生命是否可以永恒的角度进行分析。
    2. (2) 李科所长和他的战友们都是平凡而普通的警察,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默守护生命,守护平安。为什么人们认为他们的生命是最有价值的呢?(任选2个方面)
    3. (3) 生命是可贵的,所以千千万万的“李科们”在守护着我们的生命,我们自己也要爱护自己的生命。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守护自己的生命?(任选3个方面)
    4. (4) 娄滔和“李科们”都活出了最有意义的生命。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怎样才能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活出生命的精彩,绽放生命之花呢?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