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2024) /八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香港和澳...

更新时间:2023-03-30 浏览次数:6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图反映了西藏自治区成立后卫生教育事业取得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下列哪些因素( )

    ①“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西部大开发战略   ④青藏铁路的通车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 D . ②③④
  • 2. 1982年,邓小平在会见撒切尔夫人时说:“收回香港,是全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意愿,如果1997年不收回香港,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无法向中国人民交代。”材料意在强调“收回香港”( )
    A . 只能通过和平方式 B . 属于中国内部事务 C . 践行“一国两制”构想 D . 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 3. 澳门的发展活力为世界瞩目。从回归前的连续4年负增长,到回归后的连年跨越式增长。如今,澳门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位列世界第二。这充分说明( )
    A . 澳门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B . 改革开放决策的正确性 C . “一国两制”的正确性 D .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4. 下表是某同学进行学习研究的笔记。根据笔记内容可知,该同学学习研究的主题是( )

    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

    A . 军队建设 B . 外交成就 C . 祖国统一 D . 民族团结
  • 5. 下图为1984年《人民日报》所刊载的内容,它可以为“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主题研究活动中哪一栏目提供资料( )

    A . 拨乱反正倡改革 B . 建立特区促开放 C . “一国两制”定回归 D . 南方谈话揭新篇
  • 6. 2022年7月1日是我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25周年,25年来香港持续稳定发展。以下选项与香港回归祖国相关的是( )
    A . 紫荆怒放雪百年耻辱 B . 白莲盛开还万众尊严 C . 杂居聚居尊民意自治 D . “九二共识”共谋两岸统一
  • 7. 不同类型的资料具有不同的史证价值。下列资料中,对了解澳门历史史证价值最大的是( )
    A . 电视剧《澳门的故事》 B . 档案《20世纪上半叶澳门档案》 C . 小说《澳门历史演义》 D . 口述史《澳门口述历史丛书》
  • 8. 香港回归祖国两年前,美国《财富》杂志曾发表封面文章预言“香港已死”。香港回归十周年时,美国《财富》杂志又公开发表文章《哎哟,香港根本死不了》坦诚认错。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 中美关系由对抗到正常化的转变       B . 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构想的首次实践 C . “一国两制”保障了香港的繁荣稳定  D . 美国政府企图干涉中国内政失败
  • 9.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
    A . 实现直接“三通” B .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 . 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D . 践行“一国两制”构想
  • 10. 下面的对联最恰当的横批应是( )

    A . 喜迎香港 B . 澳门回归 C . 申奥成功 D . 实现小康
  • 11. “改变,意味着进步与成长;不变,则是对历史与现实的尊重。”下列选项能反映港澳回归所带来的“改变”的是 ( )
    A . 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B . 原有的生活方式 C . 主权的行使 D . 同根同源的血脉
  • 12. 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描述下图中“①”所在时间的大事,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

    A . 开天辟地 B . 伟大转折 C . 当家做主 D . 洗雪国耻
  •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分别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香港、澳门能够顺利回归祖国的根本原因是( )
    A .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 中国开展全方位外交 C .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D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14. 从1999年至2018年,澳门本地生产总值(GDP)增长了近8倍,人均GDP2018年达到8.34万美元,是20年前的5.5倍。澳门取得这一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
    A . 澳门地理位置优越 B . “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运用 C . 经济特区的建立 D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 15. 著名的楹联专家马萧萧写了一副对联:“结蒂归根玉莲蕊共紫荆艳,清源正本镜海波随香港回。”请问这副对联赞颂的事件是( )
    A . 台湾回归 B . 中日建交 C . 港澳回归 D . 中美建交
二、材料分析题
  • 16. 新中国的国家治理彰显了现代化的中国智慧。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试办的经济特区是在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正确道路中,发扬敢于试验、敢于创新的革命精神的产物。设置经济特区是我国实行开放政策、吸收外资的一种特殊方式。它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是有重大意义的。

    材料二:这一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适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和现实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挥出巨大的优越性。

    材料三:邓小平指出,这个新事物不是别的国家提出来的,是中国提出来的,这就叫作中国特色。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一国两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找不到,在中外历史上也没有这样的先例。它是邓小平创造性提出的一个全新的科学社会主义概念,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摘编自赵春义主编《一国两制概论》

    1. (1) 材料一中经济特区的“特”是指什么?简述设置经济特区的重大意义
    2. (2) 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实行的哪一制度?这一制度有何优越性?
    3. (3) 根据材料三,分析“一国两制”构想是如何体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的。这一伟大构想对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有何巨大作用?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不完全要求绝对的“政治上的服从”和制度上的一致,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

    ——摘编自《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形成的国家观》

    材料二:如图。

    1. (1) 材料一中所说的“理论”是指“”科学构想。这一构想的基本内涵是在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等地区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2. (2) 材料二中图A是我国特别行政区的区旗,该特别行政区成立于年;图B是我国别行政区的区旗,该特别行政区成立于年。
    3. (3) 请说明材料一所述理论与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关系。
  • 18. (2022八下·深圳月考)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伟大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团结]

    材料一:第五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国家统一]

    材料二:

    [民族富强]

    材料三: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深圳、珠海等四个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复兴之路》解说词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有何意义?
    2. (2) 材料二反映的是祖国统一过程中哪一地区的回归,请分析该地区能够回归的主要原因。
    3. (3)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三中“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是指什么?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4. (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回答中国梦包含哪些具体的内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