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 国家 | ||||
英国 | 美国 | 德国 | 法国 | 俄国 | |
1870 | 22% | 8% | 13% | 10% | — |
1913 | 15% | 11% | 13% | 8% | 4% |
|
1870-1913 |
1913-1950 |
1950-1960 |
1960-1970 |
法国 |
1.6(%) |
0. 7(%) |
5.0(%) |
5.8(%) |
英国 |
2.2(%) |
1.7(%) |
2.8(%) |
2.7(%) |
美国 |
4.3 (%) |
2. 9 (%) |
3.2(%) |
4.0(%) |
德国 |
2.9(%) |
1.3(%) |
7.7(%) |
4.8(%) |
①1870-1913美国、德国增长迅速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②1913-1950英国、法国增长缓慢主要因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③1913-1950美国增长率高于其它国家,罗斯福新政是原因之一
④1950—1970四国增长突出得益于国家干预和减少政府公共开支
法国 | 国家 | 英国 | 俄国 | 美国 |
总人口(万人) | 约1800 | 约3 600 | 约5 900 | 约2 300 |
农村人口(%) | 48% | 75% | 93% | 87% |
城市人口(%) | 52% | 25% | 7% | 13% |
时期 | 欧洲 | 美洲 | 亚洲 | 非洲 | 其他 | |
工业品出口 | 1816~1822年 | 59.6 | 33.3 | 6.1 | 1.0 | |
时期 | 欧洲 | 美国 | 拉丁美洲 | 大英帝国殖民地 | 其他 | |
1865年 | 48 | 11 | 8 | 24 | 9 | |
境外投资 | 时期 | 欧洲 | 美国 | 拉丁美洲 | 大英帝国殖民地 | 其他 |
1830年 | 66 | 9 | 23 | 2 | — | |
1854年 | 55 | 25 | 15 | 5 | — | |
1870年 | 25 | 27 | 11 | (印度)22(自治领)12 | 3 |
会议 | 代表观点(部分) | 大会最终决议(部分) |
日内瓦 代表大会 | 合作社是解放无产阶级的唯一途径 | 合作社并不能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无产阶级要得到解放,首先必须夺取政权 |
洛桑 代表大会 | 反对政治斗争、认为政治斗争与无产阶级无关 | 工人的社会解放同他们的政治解放是不可分割的;号召工人学习《资本论》 |
布鲁塞尔 代表大会 | 小私有制是幸福和主要前提 | 必须把主要生产资料国有化和土地收归国有 |
材料一:最初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尽管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但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世界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摘编自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我们已经看到,机器如何消灭了以手工业为基础的协作和以手工业分工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由几排小屋围成的方形场地的中间,建起一座安装蒸汽机的所谓机器房,蒸汽机通过枢轴同各个小屋中的织机连接起来。在过程的性质并不是一开始就要求大规模生产的场合,那些最近几十年间新兴的工业,例如信封制造业、钢笔尖制造业等等,通常都是先经过手工业生产,然后经过工场手工业生产这些短暂的过渡阶段才达到工厂生产。
——摘编自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三:英国工人阶级的历史是从18世纪后半期,从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开始的。大家知道,这些发明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同时又引起了市民社会中的全面变革,而它的世界历史意义只是在现在才开始被认识清楚。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5年)
材料一:秦汉至晚清社会形态实际上是选举社会。制度性的上升流动不仅成为持久的结构性流动,而且使社会的基本结构成为流动性的结构。由儒生文人作为官僚主要来源所构成的一种特别的社会流动通道,发挥了独特的社会整合与调适功能,从而消抑了中华帝国的整体性变迁的可能性,阻止了革命的爆发。
——摘编自何怀宏《选举社会:秦汉至晚清社会形态研究》
材料二:18 世纪,英国社会上层向中间阶层和社会下层的流动性更强,贵族的衰落是常态。由于海外贸易的扩展,中间阶层不仅在数量上迅速扩大,而且发展出自己的意识形态,并开始谋求政治权力和独立。中间阶层向社会下层的垂直流动也屡见不鲜,农村家庭农场主的破产和消失更是不计其数,他们多数转化为工资劳动者。农民的两极分化一方面表现为农村租地农场主社群初步形成,另一方面表现为自耕农的下层部分转化为农业雇工。还有相当部分贫困移民选择从乡村到城镇,不再专门从事农业活动,转而从事乡村工业生产。
——摘编自舒小昀《18世纪英国社会流动分析》
材料一:1825年,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一次经济危机……不断扩大商品市场,增加廉价原料供应成了英国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生死攸关的问题。……英国国内旧的保护关税的制度问题则日益凸现起来。……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了《国富论》。在此书中,他尖锐地抨击了重商主义的保护政策,提出以“自由贸易”来代替以前的商业竞争……1852年,“国会以468票对53票正式通过自由贸易原则”。同年,免除关税的货物达123种,以后15年,除茶、酒、可可外,其余关税一律免除。
---李自更《试论英国自由贸易故事政策》
材料二: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在低关税条件下受到世界市场的制约和冲击作用开始凸显出来。……低关税导致了大量商品进口,形成对国内的巨大冲击,一些与洋货直接对抗的手工业先后衰落,甚至破产淘汰。……在国外商品冲击及高额利润的刺激下,中国实业界开始探索抵御洋货,不让利益外流的振兴之道,因而,进口替代工业在竞争中相继兴起。近代状元企业家张謇提出的棉铁主义就是进口替代的体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内棉纺织业纷纷筹建或扩建纱厂,而张謇兴办的大生纱厂规模尤大。
——摘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材料一:你们在这地区里已经亲眼见到工厂工人阶级的发展。这个阶级在几年前是不存在的现在你们已经看到它在短短的时间之内人数发展很快。许多人是来自耕种地区许多是来自威尔斯、爱尔兰和苏格兰。他们为了高薪而抛弃别的行业来到纱厂。我记得一些鞋匠放下了自己的行业来学纺纱。我记得一些成衣匠、矿工、尤其是大量的农民都放下了他们的旧工作来学纺纱……。
——1834年工厂调查委员会在博尔顿所搜集的证言
材料二:真正令人发指的,是现代社会对待大批穷人的方法。他们被引诱到大城市来,在这里,他们呼吸着比他们的故乡——农村坏得多的空气。他们被赶到城市的这样一些地方去。……一切用来保持清洁的东西都被剥夺了,水也被剥夺了,因为自来水管只有出钱才能安装,而河水又弄得很脏,根本不能用来洗东西。他们被迫把所有的废弃物和垃圾、把所有的脏水、甚至还常常把最令人作呕的脏东西倒在街上,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别的办法扔掉所有这些东西。他们就这样不得不弄脏了自己所居住的地区。但是还不止于此。各种各样的灾害都落到穷人头上。城市人口本来就够稠密的了,而穷人还被迫更其拥挤地住在一起。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5年
两则材料对英国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的陈述有何不同?指出影响这种陈述不同的因素并选取任一角度谈谈你如何认识这种陈述差异。
材料一:从11世纪开始,英国农业技术持续进步,但耕地数量有限,而人口却持续增长。……为了缴纳高昂的税收,大部分的农民开始出售更多的农产品以换得现金。这就打开了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的贸易模式新局面,一些当时视之为奢侈品的货物,如香料、丝绸、水果、皮草和美酒等,也开始了长途贸易。同时,大量农奴逃往城市。一年零一天,是逃亡农奴进城后获取人身自由的时间标识,而“自由人”则是自治城市早期市民的正式称呼。经济的发展需要工商业者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城市是现代大学教育的发源地。工商业活动也加深了对世俗生活和今生幸福的理解。
——摘编自齐爽《英国城市化发展研究》
材料二:英国近代的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革命进行的。从1750年到1850年间,英国的城市化水平从10%提高到了50%。1861年,全英国就已经有16个城市人口超过了10万。到了1911年,人口过10万的城市增加到了42个。英国的近代城市化运动并无先例可循,此时的英国又是处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政府多奉行自由放任的政策,对经济并不干预,对城市建设也没有规划。这样的城市化发展就产生了区域的非均衡性。英国的城市化开始之前,英国经济的重心集中在伦敦和伦敦的周围区域内,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原有的经济发展很好的城市却逐渐衰落,新的城市都建立在西北部地区,而英国的人口和经济投资也向北移动。
——摘编自齐爽《英国城市化发展研究》
材料:自然界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历史的演进也有相对明确的周期。下图是学者对近代以来国家发展与世界秩序的模型建构。
——据瑞·达利欧《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
围绕该模型,选取两到三个相联系的要素或补充新的要素拟定具体论题,运用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将基本要素与史实相对应,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