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公元前561年,古希腊哲学家卓罗斯为当时的奥运会起草了一份竞赛章程,规定:竞技者必须是希腊人,女子不能参加和参观比赛,违者处死等。古希腊奥运会开幕式第一天举行献给宙斯的祭礼,运动员和裁判员在宙斯像前举行宣誓仪式。最初竞赛项目只有场地跑,后来逐渐增加了摔跤、五项全能、拳击、赛马、角斗、战车赛等,最多时达23项。
——摘编自许海山《古希腊简史》
材料二:1896年4月6日,第一届现代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雅典开幕,来自澳大利亚、保加利亚、大不列颠、希腊等13个国家的使者出现在体育场的跑道上。比赛项目有古典式摔跤、自行车、田径、游泳、射击、网球、举重和击剑。30岁的希腊妇女斯塔马塔找到组委会,坚决要求参加马拉松比赛,因为选拔参加者的期限已过,组委会无法将她列入比赛名单,但允许她与另一位报名参加马拉松赛的美国妇女一起竞技,后来那名美国妇女缺席,斯塔马塔一个人跑完全程。
——摘编自瓦·利·施泰因巴赫《奥运会通文》
材料三:1984年7月28日,第23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矾开幕,来自140个国家和地区的6802名运动员参加了本届奥运会。首次参加奥运会的有孟加拉国、巴标、格林纳达、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所罗门群岛、赤道几内亚等国代表。未参加本局奥运会的有苏联、民主德国、保加利亚、波兰、匈牙利、古巴、捷克斯洛伐克、蒙古、越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等国代表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运动员第一次出现在奥运会赛场上,许海峰在50米小口径步枪射击移动靶中获胜,产生洛杉矶奥运会第一枚金牌,也是中国奥林匹克运动员夺得的第一枚奥运会金牌。
——摘编自瓦·利·施泰因巴赫《奥运会通文》
材料一:唐朝中央官学有三个系统,分别是普通教育、特殊教育和职业教育。普通教育以国子监为主体,下设六学,即国子学,收三品以上官员子弟;太学,收五品以上官员子弟;四门学,收七品以上官员子弟及庶人之俊异者;书学,以《说文解字》《字林》为专业,学习文字、书法;算学,学习《九章算术》《周髀算经》等;律学,学习法律条令。以上前三学是儒经学校,属大学性质;后三学乃专科学校性质,凡八品以下官员的子弟及庶人均可入学。特殊教育主要是为了满足一等贵族子弟的教育需求,在门下省设弘文馆,东宫设崇文馆,礼部设崇贤馆,只招收皇室近亲、外戚、宰相、一品功臣的子弟。由著名学者担任教师,是兼有教育与研究双重任务的学校。职业教育在唐代也颇具规模。在太医署,设有医科、针科、药科、按摩科等,培养各类医学人才。学习期满,考试合格者送尚书省录用或送高一级学校深造,亦可参加科举考试。
——摘编自钟坤杰《试论中国古代教育机制的沿革及变迁》
材料二:南京临时政府《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各科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凡民间通行之教科书,其中如有尊崇满洲朝廷及旧时官制、军制等科,应由各书局自行修改。初等小学校,可以男女同校。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小学手工科,应加重视。中学以健全国民为宗旨,科目有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大学应国家需要为宗旨,分文、理、法、商、医、农、工七科。规定‘实业学校以教授农工商业之知识技能为目的’。”
——摘编自王凌云《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
请回答:
材料一:表117~20世纪初美国外来移民统计
时期 | 数量 | 来源地 | 职业 |
1607~1776年 | 100万 | 英格兰 | 贫苦农民及手工业者 |
1820~1860年 | 500万 | 主要源自西欧与北欧,尤其是德意志和爱尔兰,东欧,南欧移民开始出现 | 农民、工人 |
1861~1880年 | 500万 | 主要源自西欧与北欧,东、南欧移民逐渐增多 | 农民、工人 |
1881~1920年 | 2350万 | 东欧、南欧及东南欧移民数量大大超过西欧、北欧,成为主要移民来源地 | 农民、工人 |
——摘编自梁茂信《1860——1920年外来移民对美国城市化的影响》
材料二:19世纪的欧洲,经济危机与革命交替,大量人口失业。19世纪40年代,爱尔兰遭遇严重饥荒,大量人口不得不远渡海外谋生。南北战争后,美国经济发展迅速,劳动力缺口巨大。186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鼓励外来移民法》,许多企业远赴欧洲招聘,并为移民提供路费。1860~1920年,美国东北部的城市化率从35.7%跃升至75.5%,城市人口中有一半是外来移民。此外,还有大量外来移民进入美国西部,开垦了大片土地。而西部铁路的修筑则在相当程度上依赖华工。来自不同地区的移民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与风俗,融合成美利坚文化。移民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经历也造就了美国的民族性格。
——摘编自丁则民《外来移民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材料 历史上的“中国”一词含义较多,大致进程如下:
西周时期 |
青铜铭文中最早出现“中国”一词,指天子所居之城或“王畿”地区,即周人的政治中心;或以洛阳居“天下之中”,称为“中国”。 |
春秋战国时期 |
“中国”有了民族名称即华夏族的含义,与“蛮夷戎狄”等相对,且华夏族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如原被视为“蛮夷”的秦、楚,在战国时期逐渐成为华夏族,其分布区也因之成为地理空间意义上的“中国”。 |
汉代 |
将汉朝所统治区域视为中国,常与西域的一些国家对举。但在更多的情况下,“中国”一词仍是华夏族和汉族、汉朝核心控制区的含义。 |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
“中国”一词多指汉族、汉族政权及汉族分布的中原地区,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便以“中国”自居,如拓跋魏认为自己才是中国的正统,反而把汉族建立的南朝叫作“岛夷”。唐代李延寿的《南史》《北史》把所有政权和民族都作为一体,仅有南北之分,但都是“中国”。 |
宋元时期 |
宋人只把宋朝看成“中国”,把辽、金、元等看成夷狄,但辽、金、元则常常自称“中国”。元朝的脱脱主持撰修前朝历史时把辽、金、西夏等国与宋朝一样,都看成“中国”的王朝。 |
明清时期 |
明朝官私文献中涉及与海外国家和民族交往的语境之下,“中国”一词开始具有国家的含义。晚清时期,传统的国家观即“华夷观”开始发生巨大变化,“中国”一词的内涵和外延发生质的变化。 |
民国时期 |
“中国”正式具有了包含各民族在内的历史文化、政治主权实体的含义,成了具有近现代国家意义的正式国名。 |
——摘编自龙晓燕、王文光:《地域、民族、国家:“中国”一词作为国家名称的历史过程述论》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围绕“中国”一词含义的变化,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