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常识与名...

更新时间:2023-04-10 浏览次数:7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2七下·温岭期中) 下面选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朝花夕拾》中,有好几篇文章回忆到与长妈妈有关的往事,除了《阿长与<山海经>》,还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十四孝图》等。 B . 《木兰诗》是一首乐府诗,主要叙述的是我国古代巾帼英雄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作者是北宋的郭茂倩。 C . 《邓稼先》一文,作者杨振宁以中华几千年的文化为背景,以一百多年来的民族情结、五十年的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邓稼先。 D . 古人对自己和他人的称谓有区别,比如,“孤”是王侯的自称,“卿”是对臣子的爱称,“大兄”是对兄长和朋友辈的敬称。
  • 2. (2022七下·庆阳期中)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与《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双璧”。“乐府”本是官署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集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后来发展为一种诗歌体裁。 B . 《邓稼先》一文中,作者杨振宁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一百多年来的民族情结、同窗五十载的友谊为情感积淀,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邓稼先。 C . 《老山界》是无产阶级革命家陆定一回忆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老山界的经过,表现了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顽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D . 《阿长与<山海经>》、《台阶》、《老王》的作者分别是鲁迅、李森祥、杨绛,文体都是散文,都是述说小人物的故事。
  • 3. (2022七下·光明期末) 下列对课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B . 《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了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中华儿女向她学习的决心。 C . 《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这首诗通过对木兰代父从军、沙场征战和荣归故里的叙述,塑造了木兰这一爱国爱家、不慕名利、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形象。 D . 《卖油翁》节选自《归田录》,作者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 4. (2022七下·济阳期中)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中国古代乐府歌辞总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双璧”。 B .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故事。 C .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D . 中华是礼仪之邦,在交往中常用谦辞,如:称自己为“鄙人”,称自己的文章“拙作”。
  • 5. (2022七下·东台期中)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都出自《论语》,是颜回赞颂老师孔子的话。 B . 《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C . 文言文称呼对方的称谓语有卿、大兄、汝、尔等,其中“卿”“大兄”“汝”属于敬辞。 D . 《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6. (2022七下·邗江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诗人臧克家笔下,“做了再说,做了不说”,是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的一面;敢“说”敢“做”,“说”了就“做”,又是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一面。如此对比鲜明,展现了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B . 鲁迅笔下的“阿长”是一个连名字都没人知道的保姆,杨绛笔下的“老王”是一个蹬三轮的“田螺眼”,李森祥笔下的“父亲”是一个用汗水和辛劳砌成九级台阶却坐太高了又不自在的朴实农民,这些“小人物”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在他们身上又常常闪现优秀品质的光辉。 C . 《孙权劝学》节选自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讲述了鲁肃在孙权的劝告下学习并学有所成的故事。“刮目相看”、“吴下阿蒙”出自本文。 D . 《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纂的《乐府诗集》,讲述了北宋时期发生在北方的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因为没有成年的兄长,父亲又年老多病,木兰决定替父从军,报效国家。
  • 7. (2022七下·东台期中)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吕蒙在孙权劝说下 “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有惊人长进而令鲁肃叹服的故事就选自于其中。 B .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乐府民歌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以“木兰是女郎”为构思核心,既展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更表现了她的少女情怀。 C . 《卖油翁》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笔记小说集《归田录》中记叙的一则故事。卖油翁用小绝活、类比法,一语中的、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熟能生巧的大道理。 D . “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博士”是古代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大兄”是古代对朋友辈的敬称;古代西北部民族被称为“胡”;《木兰诗》中在一起行军打仗的士兵被称为“火伴”。
  • 8. (2022七下·潜江期中) 下面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所写的回忆自己童年生活的小说,文中充满了对长妈妈的怀念之情。 B . 《邓稼先》一文的作者是物理学家臧克家,他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C .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交响乐作品,由冼星海作词,光未然作曲,有8个乐章组成。 D .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由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实事。
  • 9. (2022七下·雄县期中) 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孙权劝学》选自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B . 《黄河颂》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并且多处以"啊!黄河! ……"这样的句式直接抒情,充满了雄浑豪迈之美。 C . "七年级二班和七年级三班被评为成绩优胜班级"中"和"是连词,起连接作用。 D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 10.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B . 千百年来,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使用了许多敬辞,如称呼对方叫“足下”、“阁下”;称对方的家叫“府上”;称对方家里的人要冠以“令”字表示敬重,如“令尊”、“令堂”、“令兄”、“令郎”。 C . 《土地的誓言》是当代作家端木蕻良创作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抒情散文,本篇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 D . 《邓稼先》一文作者杨振宁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一百多年来的民族情结、50年的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科学家、爱国者邓稼先。
  • 11. 对《木兰诗》的开头四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几句诗用“不闻……惟闻……”相对比的句子,写木兰在织布时不自觉地停下了工作,发出了叹息声,表现了木兰愁闷之深。 B . “唧唧”是叹息的声音。“唧唧复唧唧”表现木兰在连续地叹息。诗歌一开始这样写,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吸引读者。 C . 诗的开头反复表现木兰的愁闷心情,表现木兰面对的问题是很难解决的问题,但她最终下定决心替父从军,更有利于塑造巾帼英雄的形象。 D . “木兰当户织”一句,通过木兰织布选择的地点表现她心情的郁闷,她正是借对着门织布来观赏外面的景象来排解心中的郁闷。
  • 12.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最后一课》的体裁是小说,作者都德。 B . 《最后一课》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韩麦尔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丧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C . 《最后一课》的主人公是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 D . 《最后一课》运用了景物描写表现主题。
  •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黄河颂》创作于解放战争时期,唱出了中华民族顽强奋斗的精神和不屈的意志。 B . 《老山界》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展开叙述,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 C .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诗中多以口语化的问答刻画人物心理。 D .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但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地破灭。第一次时,车还没买上,钱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
  • 14. (2022七下·牡丹期末)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 海底两万里》讲述了一位叫尼摩的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的故事,是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之一。 B . 《土地的誓言》作者是端木蕻良,原名曹京平。本文抒发了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感和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C . 李森祥的散文《台阶》用第一人称叙述了“我”父亲与台阶的故事。文章围绕父亲和台阶,有许多生动的对话描写。 D . 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创作的诗歌《未选择的路》,这首诗朴实无华而清新隽永、寓意深刻。它展现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处在十字路口时难以抉择的心情。
  • 15. 本文《老王》按照怎样的顺序编排材料?正确一项是 (   ) 
    A . 本文兼用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来组材。 B . 本文兼用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来组材。 C . 本文用逻辑顺序来组材 D . 本文用时间顺序来组材
  • 16. 对《竹里馆》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表现了作者在朝做官时闲适的生活情趣。 B . “独坐”“弹琴”“长啸”等动作体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C . 以自然的笔调,描绘出清新的月夜,融情景为一体。 D . 以琴啸的声音,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
  • 17. 下列有关《骆驼祥子》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祥子的第二辆车是因为给虎妞办丧事而卖掉的。 B . 祥子从大兵处逃出来时,带走了三匹骆驼,用它们换了三十五块现大洋。 C . 祥子在杨先生家拉了4天时间的包月,就愤愤而去。 D . 祥子不小心碰坏了车子,摔了曹先生后,曹先生扣了祥子半个月工钱。
  • 18.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不拉刘四爷的车却能住在人和车厂的原因是    (  )
    A . 刘四爷想招祥子为女婿 B . 祥子很勤劳,常帮刘四爷干活 C . 虎妞爱上了祥子 D . 祥子死皮赖脸硬要住
二、填空题
  • 19. 结合课文《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填空。
    1. (1)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原题为。作者,被誉为,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成名。解放后出版的诗集有
    2. (2) 闻一多,原名,著名。湖北浠水人。著作收在中。
  • 20. 认真阅读文章《阿长与<山海经>》,理清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发展的线索。 

     线索:→空前的敬意→ 

  • 21.  《竹里馆》这首诗以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
  • 22. 祥子是老舍的小说代表作《》中的主人公。这部作品描写了来自农村的纯朴、健壮的祥子,到(地名)谋生创业,经过三起三落,最终堕落到生活谷底的故事。
  • 23. 《骆驼祥子》的作者是,原名族,(籍贯)人,有“”的称号。
  • 24. 文学常识填空。
    1. (1) 《竹里馆》选自《》,作者(朝代)著名诗人。
    2. (2) 李白,字,唐代诗人,有“”的美称。我们曾经学过他的诗歌《》《》《》《》等。
    3. (3) 《逢入京使》是(朝代)著名(派别)诗人的思乡怀亲之作。
    4. (4) 《晚春》的作者是,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朝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古文运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为“”。
三、默写
  • 25. 默写。
    1. (1) 文人的笔是有生命的,自然万物一经诗人的笔墨浸润,便有了情思。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将明月当作信使,吟出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王维《竹里馆》中明月也多情,“深林人不知,”;韩愈《晚春》中的花木同样有情,“,百般红紫斗芳菲”。
    2. (2) 文人的笔是有声的乐器,能奏出动听的乐曲。《木兰诗》中“不闻机杼声,”奏出了木兰的叹息不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奏出了木兰的浓浓思念;王维《竹里馆》中“,弹琴复长啸”奏出了内心的淡定;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奏出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3. (3) 文人的笔是有感情,有精神的。岑参《逢入京使》中的“”展现出诗人思乡的悲苦;《孙权劝学》中鲁肃所说的“”,侧面体现出吕蒙虚心好学的精神。
  • 26.  《晚春》理解性默写
    1. (1) 诗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放、争妍斗艳的句子是:
    2. (2) 通过拟人的修辞写就连那本来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雪花一般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行列的句子是:
    3. (3) 写暮春时节,花木仿佛知晓春将逝去,所以特别珍惜春光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本色的句子是:
    4. (4) 诗中表面揶揄“杨花榆荚”无才思,实则是对他们更深层次的赞许的句子是:
    5. (5) (诗中蕴含哲理的句子是)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句子是:
  • 27.  理解性默写
    1. (1) 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
    2. (2) 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诗人的活动的两句是:
    3. (3) 写人物活动,体现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难以引人共鸣的是:。 
    4. (4) 用拟人化的手法,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表达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的心情的是:
  • 28.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1)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孙权劝学》)

    2. (2) 岑参《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思乡深情的诗句是:
    3. (3) 王维《竹里馆》中用拟人化的手法,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表达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的句子是:
    4. (4) 《木兰诗》中写征途遥远,行军神速的句子是:
    5. (5) 默写韩愈《晚春》。

    1. (1) 谁家玉笛暗飞声,。(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 (2) 草树知春不久归,。(韩愈《晚春》)
    3. (3)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4. (4)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5. (5) 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的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
    6. (6) 这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所以孔子告诫我们“”。
    7. (7) 因为“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也因为“”,还因为古代不准女子从军,所以深爱家人的木兰才勇敢挺身而出,女扮男装代父从军。
四、名著导读
  • 30. 名著导读

    “先生!”他低着头,声音很低,可是很有力,“先生另找人吧!这个月的工钱,你留着收拾车吧:车把断了,左边的灯碎了块玻璃;别处倒都好好的呢。”

    ……

    他扯开大步,去找她。心中已看见了那个杂院,那间小屋,与他心爱的人。

    1. (1) 选段中的“他”和“她”分别是:,“先生”是指
    2. (2) 在整部作品中,“他”的形象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3. (3) 请从孙侦探、老马和虎妞三个人物中选取其一,谈谈他(她)对小说主人公的性格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