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青岛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3-05-10 浏览次数:47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2022高一上·青岛期中) 现代文阅读I

    材料一:

    中国人最大的毛病是“私”。说起“私”,我们就会想到“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俗语,私是一个群己、人我的界限怎样划法的问题。西洋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这种格局不妨称之为团体格局。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如果有一位朋友写信给你说他将要“带了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你就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在中国,这句话却含糊得很。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只和太太一起来,就不会用“家庭”。在我们中国常用“阖第光临”,但是很少人能说出这个“第”字究竟应当包括些什么人。

    为什么我们对家庭这个概念这样不清不楚呢?因为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西洋的格局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我们的格局(实际上就是差序格局)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在孩子成年了住在家里都得给父母膳食费的西洋社会里,大家承认团体的界限,进入团体得有一定的资格,资格取消了就得走出这个团体。在他们这不是人情冷热的问题,而是权利问题,在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以“己”为中心,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而是像水的波纹,一圈圈推出去。                   (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有删改)

    材料二:

    《乡土中国》中“差序格局”一词高度概括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的逻辑和传统文化的特点,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和鲜明的社会特征。

    差序格局中的“序”,有等级之意,在儒家文化中,我国社会结构尤为注重人伦。“伦是有差等的次序。”君臣、父子、夫妇、政事、长幼、上下等都有着严格的伦理界限,不可逾越。“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在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与礼治秩序紧紧弥合在一起,可以说,差序格局是伦理纲常、等级有序等儒家伦理存在的社会基础,礼治秩序从文化上不断塑造着、强化着差序格局的存在。

    “在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在家族中,以己为中心,血缘关系越近,关系网络就越紧密。依中国传统家族文化言,五服之内一般被视为差序格局的里层,五服之外则可伸缩,弹性度较大;外戚中,更是“一表三千里”。从广泛意义上论,地缘、友缘、学缘、业缘等关系有时也纳入差序格局中的关系范畴。如“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一辈子同学三辈子亲”等民谚俚语对这种情形作了生动的描摹。差序格局“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中心势力愈雄厚,“格局”就愈大,反之就越小。

    在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体现的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模式。当资源稀缺时,如何分配资源,在没有国家计划和市场调节的情况下往往由个人依据与“己”关系亲疏远近这一标准进行。离“己”愈近,得到的资源可能就愈多。究其实质,这种资源配置模式的根本目的在于使自己利益最大化,保持已有差序格局的稳定性,同时具有强烈的排外性。而在整个社会中,差序格局则成了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与自由流动的结构性壁垒。

    差序格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断被现代因子影响和浸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差序格局旧有的特质。有学者对费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作了拓展,认为当前我国存在着城乡差序格局、权力差序格局等。

    (摘编自陈占江《差序格局与中国社会转型》有删改)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差序格局以自我为中心,社会关系的亲疏是由自我与他人关系的亲疏决定的,是一种界限分明的格局。 B . 与中国的差序格局相比,西洋的团体格局讲究人情冷暖,是攀关系,讲交情的。 C . 差序格局强调社会关系的等级差别。在传统社会中,儒家倡导的礼治秩序决定了差序格局的长期存在。 D . 差序格局具有伸缩能力,家庭可以小到只包括一家三口,也可以大到包括所有亲戚,这个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变化。
    2.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俗语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看起来是社会公德问题,其实是私的问题,与社会的差序格局密不可分。 B . 材料二阐明并分析了差序格局在当下中国社会转型期呈现出的新特点,这是对费孝通先生相关理论的拓展与完善。 C . 差序格局深深嵌入了中国传统乡土社会中,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历史惯性,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也不断改变和拓展。 D . 差序格局作为社会学意义上的一个概念,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在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依然颇具启示意义。
    3. (3) 下列说法中,不能说明“差序格局”特点的一项是()
      A . 入则孝,出则悌。 B .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C .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D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 (4) 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 (5) “差序格局”是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来的重要概念。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概括并分析“差序格局”的特点。
  • 2. (2022高一上·青岛期中) 现代文阅读Ⅱ

    向往黄河

    吴子新

         1965年秋,我上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堂上,老师带领我们朗诵课文《黄河》:“我的名字叫黄河,流经千山和万谷,自从盘古开天地,什么世面没见过……”老师告诉我们:黄河,谓之母亲河,从历史中走来,一路奔涌,有缓有急,有高有低,有曲有直,全长5464公里。——这便是我初识黄河。那时,我默默给自己许下一个愿望:将来一定去看看黄河!

        后来,我走上教师岗位,教授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时,我向学生讲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源远流长,穿越辽阔的黄土高原,一泻千里。远远望去,只见她蜿蜒曲折,奔流于万山丛中。她仿佛由天上流来,穿过朵朵白云,轻轻流向天外。其时的我,有一种期望,盼望有一天身临黄河边,目睹黄河粗犷、凝重的奔涌,给自己一次惊涛骇浪的视觉体验,去吮吸河水与泥沙的气息,感受“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的威武雄壮。

        再后来,我和黄河多次相见。我无数次去北京,列车每每行经黄河大桥,我扶窗而望,心里总是想,什么时候一定前往黄河,看一看变化的黄河浪,喝一口真正的黄河水。

        今年6月下旬,安徽省组织部分党员前往全国红色教育基地——延安,开展“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为党旗增辉”主题活动,我有幸前往陕西黄河壶口,在那里亲睹黄河的雄姿异彩。

        6月24日上午,我们乘坐大巴车从延安出发,一路南下170公里,前往壶口乡,专程游览黄河壶口瀑布的奇异壮观。

        大巴车过桥梁穿隧道,在山沟里穿行。不一会,车行黄土高坡之上,只见苍蓝的天穹下,黄土高坡七沟八梁,层峦叠嶂。透过飘渺的云雾,那沟沟峁峁好像黄土高坡强劲的肋骨,那曲曲折折的山路宛如大山放出来的闪电。一处处窑洞,用它那深邃的眼睛,洞察着黄土大地的沧桑变迁,见证着黄土高坡的深沉浑厚。车窗外,苹果之乡成片成片的苹果园郁郁葱葱,那些套着黄色纸袋的苹果压弯了每一根枝桠。根本见不到陕北黄土高坡上的“黄土”飞扬,每一处都是风景如画,说是陕北的好江南,没有一点言过其实。

        下午1点,我们到了黄河壶口瀑布景区。壶口瀑布位于晋陕两省交汇处,西临陕西宜川县,东濒山西吉县,因状如茶壶之口而得此名,为我国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

    “黄河之水天上来”李白描述的究竟是何种景观?未见其容,先闻其声。轰隆隆的水流声和撞击声此起彼伏,由远及近。这里的水,富有多变性,洒脱而自信,沸腾而狂放。眼前的黄河如巨龙扑入视野,带着豪情,展示自己的身躯和姿态。滔滔黄河奔腾至此,为两岸苍山所囿,不得不骤然紧缩身体,但前行的劲头更足,决心更大。

        离瀑布越近,河水轰鸣的声音越大,瀑布的景观越清晰。只见黄河水像一匹咆哮的野马腾空而起,带起的水珠肆意飞舞,升腾到我们头顶,如烟,如雾,如尘。一颗颗水滴溅向我们脸上,落在我们身上。面对如此壮景,我终于理解了黄河水在壶口处排山倒海的意境,听懂了黄河的语言,领悟出黄土地蕴含着的生生不息的力量和精神。

         站立黄河壶口瀑布栅栏旁,我已不再是一名看客,俨然是在接受一场洗礼。我想,人,只有融入大自然,方知世事变化的真谛。此刻,我的心随黄河而动,随中华血脉而跳。我不由地挺直了腰杆,满心虔诚感,充满自豪感。我一边观赏瀑布奇观美景,一边握着相机频频按下快门抢拍瀑布奇观。

        下午3点半,我与黄河壶口瀑布默默作别。大巴车再次驶过黄河大桥,沿着黄河岸,爬上黄土高坡,原路返回。行至离延安市区还有50多公里的宝塔区高坡镇境内时,突然堵车。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我们只得下车等待。

        我们焦急地走上黄土高坡,走向一处窑洞。窑洞里走出一位老大爷,以为我们口渴,用朴素的陕北口音热情地请我们进屋喝水。当地村民向我们讲述了这位老大爷的故事:老大爷姓常,96岁,是迎接中央红军到陕北的游击队员,战功赫赫;常大爷在党70年,担任过多年地方干部,膝下四个儿子两个女儿,生活得很幸福。

        虽然堵车达三个小时,但我们结识了黄土高坡的常大爷,听到了常大爷的故事,一点不后悔。

        我想,黄河以其“黄”而独步天下,黄色是她的底色,也是她的本色,正如我们的黄皮肤一样,永远不变。正是有着黄土地的支撑,黄河才激情万丈,绕山石而穿梭,遇陡崖而跳跃,即便是在平坦地段,也不失风度与气质。那一篇篇描写黄河的诗文,那一个个诉说黄土地的故事,如音符般在广袤的天空中激荡。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作者回忆三年级时的课文《黄河》和老师的讲解,表明自己对黄河的向往由来已久。 B . 作者写苹果之乡的累累硕果,既写出了当地的风景,也暗示了黄土高原的生活变化。 C . 作者介绍黄河壶口瀑布的地理位置,意在说明壶口瀑布成为世界最大黄色瀑布的原因。 D . 作者从一名“旁观者”变为“感受者”,身份的转换表现出自己受到了黄河精神的洗礼。
    2. (2)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文章引用王之涣、李白描写黄河的相关诗句,丰富了文章的内容,都表现了黄河悠久的历史,富有文化韵味。 B . 文章写壶口瀑布时,把黄河水比作一匹咆哮着腾空而起的野马,有声有形地绘出黄河在此处的磅礴气势。 C . 文章划线部分句式整散结合,富有节律感;“强劲”“深邃”用词精当,优美生动地写出黄土高坡的独特景观。 D . 文章以标题“向往黄河”统摄全篇,按“初识黄河﹣走近黄河﹣感受黄河”的思路行文,逐层推进,脉络清晰。
    3. (3) 文章最后为什么要写与常大爷的偶遇?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 (4) 有人说:“好的散文,其目的是宣传‘真善美’,是人和自然的调和。”请据此分析本文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 3. (2022高一上·青岛期中) 文言文阅读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弃疾为掌书记,即京决策南向。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纳之,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弃疾时年二十三。乾道四年,盗连起湖湘,弃疾悉平之。遂奏疏曰:“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申饬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诏奖谕之。

    诏委以规画,乃起盖砦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战马铁甲皆备。经度费钜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 , 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概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上遂释然。差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闭粜者配,强籴者斩。”次令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官吏、儒生、商贾、市民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帝之进一秩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棹歌》。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 B . 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 C . 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 D . 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课内文言文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即劝京决策南向”中“劝”与《劝学》中的“劝”都是“劝说”的意思。 B . “嘉纳之”中“嘉”和《师说》中“余嘉其能行古道”的“嘉”都有“赞赏”之意。 C . “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中“无”与《师说》中“无贵无贱”的“无”意思不同。 D . “议者以聚敛闻”中“闻”与《师说》中“其闻道也故先乎吾”的“闻”意思不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辛弃疾年轻有为,富有远见卓识。他深受义军首领耿京的器重和信任,劝说耿京率军南下归宋并代表耿京处理相关事宜;宋高宗召见了辛弃疾,对他表示嘉许。 B . 辛弃疾英勇无畏,敢于伸张正义。他得知耿京被张安国杀害后,挺身而出,只带很少的人马冲进金兵大营,生擒叛徒张安国而归,最终张安国被朝廷公开处决。 C . 辛弃疾勇于担当,办事务实高效。他奉皇上诏令筹建军队,不顾政敌的攻击诬陷,积极招兵买马,千方百计经营谋划,最终在皇上的支持下完成了军营建设工程。 D . 辛弃疾崇尚气节,喜与名士交往。他曾经和朱熹一起在武夷山游览,并写了《九曲棹歌》;朱熹去世后,他写了一篇祭文,不顾禁令亲自前往朱熹家哭泣祭拜。
    4. (4) 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

    5. (5) 辛弃疾认为导致百姓为盗的原因是什么?提出了怎样的建议?请简要说明。
  • 4. (2022高一上·青岛期中) 古代诗歌阅读

    村行

    王禹偁(北宋)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馀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①这首诗是王禹偁于太宗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写的。②原:原野。

    1.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照应题目,点明地点和时令,写出了诗人信马徐行、观赏山野景色的悠然兴致。 B . 全诗情景交融,诗人思乡的惆怅心情已经渗透在前面的景物描写之中。 C . 诗中写景与抒情相结合,写景为抒情作铺垫,抒情为写景作结。 D . 诗中通过情绪的陡然转折,表现了诗人深藏于内心、随时会被触发的怀乡之情。
    2. (2) 诗歌的颔联和颈联从了哪些写景角度描写山野景色?请简要分析。
  • 5. (2022高一上·青岛期中) 名篇名句默写
    1. (1) 为鼓励同学们发扬攻坚克难、不轻言弃的精神,学校向师生征集标语,《荀子·劝学》中的“”两句非常合适。
    2. (2) 《归园田居(其一)》中表现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山村安静祥和的句子是“”。
    3. (3) 跨越时光的守望,在中国诗词中,我们看到了许多许多鲜活立体的人物。《虞美人》中的“ ”,塑造了一个感慨江山易主、物是人非的亡国之君形象;《师说》中“ ”塑造了一群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士大夫形象;《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则塑造了一位追求自由,傲岸不屈的诗人形象。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 6. (2022高一上·青岛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在文中空缺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轻触手机,跨越时空,观赏一线城市剧场上演的经典剧目;高清镜头下,轻盈灵动的舞姿尽收眼底;直播间里,不但可以欣赏戏曲艺术家的表演,还能实时互动……可以说,“云端”舞台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让文艺演出被更多人看到,推动更多观众与艺术“双向奔赴”。不同的艺术门类、个性化的展现形式,共同培厚了“云演出”的成长土壤,丰富了艺术的时代表达。

    有人说,舞台的生命力在现场,但如今,线上还是线下早已不是一道单选题。一些剧目会选择在线上首演,根据观众反馈打磨内容后再反哺线下;不少剧场的观众成了线上演出的“铁粉”,而线上的“铁粉”也可转化为线下观演的增量。同时,借助的高科技,网友的在线体验不断刷新。线上的“智慧剧场”里,观众能通过拖动屏幕,从任意角度观看表演、欣赏细节;5G和超高清视频技术的运用,让交响乐团的悠扬旋律近在耳畔;虚拟现实和全息技术,营造出的沉浸感……线上线下的加速融合,为舞台艺术创作和传播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

  • 7. (2022高一上·青岛期中) 找出下面文字中的五处语病,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

    ①安徽省艺术节是全省综合性文化艺术,是展示建设文化强省、检阅创作成果的艺术盛会;②中国李白诗歌节是马鞍山市多年来精心打造的文化名片,已成为展示该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重要成就。③当安徽艺术节第一次走出省城,就遇到了李白,恋上了诗歌,这种相遇演绎出了十分精彩的故事。④开幕式晚会《江南江北我的家》,由序幕“致皖江”、第一篇章“淮河情”、第二篇章“黄山风”、第三篇章“皖江潮”、尾声“崛起的江淮”五大版块为主构成。⑤“诗仙李白”穿越时空来到现场,与一名当代艺术青年以诗歌的方式进行超时空的对话。⑥艺术节与诗歌节,双节联动,使诗歌与艺术两翼齐飞,共同走向繁荣,彼此辉映。

  • 8. (2022高一上·青岛期中)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总体而言,虫和植物的关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相互受益,比如,昆虫给植物传播花粉,而植物为昆虫提供食物,可谓相得益彰,互利互惠;然而,自然界中更普遍的虫和植物的关系却是第二类——。据统计,全世界大约存在792000种昆虫,这些昆虫中,大约45%以植物为食,我们称之为植食昆虫,以下简称昆虫。事实上,所有的植物都会被至少一种虫类所取食,这就是共进化理论。有化石证据表明,昆虫对植物的取食行为最早发生在大约3.5亿年前。那么, ?共进化,也叫协同进化,最初由Ehrlich和Raven在研究粉蝶与其寄主十字花科植物关系时提出。简要说来就是,植物通过进化, ,保护了自身;与此同时,昆虫种群通过新的进化重新适应产生次生代谢物的植物;成对的交互作用的结果造成昆虫食性的专化、形成动植物生态关系多样性。

四、写作
  • 9. (2022高一上·青岛期中) 作文

    生活就像旅行。每一次出发,每一种经历,都让你品尝生活不同的滋味;路上的每一只昆虫,每一片树叶,都可以成为你认知的来源;在旅行中,每一次流泪,每一次流汗,每一次微笑,也都见证了你的成长。让生命的行囊装下不同的趣味、观点和态度,你才能领略更多的风光。

    一个人的行走自有感悟,不同的生灵各成风景。泰戈尔说:“我们在热爱这个世界时,才真正活在这世界上。”

    上面的话语,引发了你哪些回忆和思考?请选择你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