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罗定市培献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

更新时间:2023-04-20 浏览次数:70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运用(30分)
  • 1. (2023八下·罗定月考) 默写古诗文
    1. (1) 微君之故,?(《式微》)
    2. (2)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
    3. (3) 蒹葭萋萋,。所谓伊人,。(《蒹葭》)
    4. (4) ,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 (5) 潭中鱼可百许头,,影布石上。(柳宗元《小石潭记》)
    6. (6) 《关雎》中以“”将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辗转难耐的相思之苦,形象深刻地表现出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送别诗写得气势豪迈,意境开阔,尤其是“”更成为千古名句。
  • 2. (2023八下·罗定月考) 根据拼音写出合适的词语
    1. (1) 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yì lì在江边。
    2. (2) 只要是艺术的,无论放到那里都会引起风的呼啸,山的zhèn hàn,心的颤抖,江河的澎湃。
    3. (3) 懂得rén qíng shì gù的人,人缘一定很好。
    4. (4)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而灾难,却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jiá rán ér zhǐ
  • 3. (2023八下·罗定月考)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地方政府在面对公众关切的“乱收费”问题时,不能固执已见、强词夺理 B . 乍一听,他的解释似乎可以自圆其说 , 但仔细推敲,漏洞还是很多。 C . 每年钱塘江涨潮时,许多世界级的冲浪高手,都会在风口浪尖上展现高超的冲浪技艺。 D . 对于学校不准带手机回校的规定,李文同学一向阳奉阴违 , 也难怪被处分。
  • 4. (2023八下·罗定月考)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明虽然在体育方面有天分,在审美方面也有过人之处。(把“虽然”改为“不但”) B . 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把“保护并了解”改为“了解并保护”) C . 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删掉“之一”) D . 我们顺利地按照村长的指引,找到了那位佝偻着身躯的羌族老奶奶。(把“顺利地”移到“找到”之前)
  • 5. (2023八下·罗定月考) 班级拟创办班刊《青春当自强不息》,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 (1) 任务一:班上同学创作了两幅书法作品,请你选择一幅书法作品作为班刊封面,并从书体特点和内容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A】                                【B】

      我选择:

      理由:

    2. (2) 任务二:请把下面6个短语组成一副切合班刊主题的对联。

       看谁人 博闻强识 九天摘星 勤学苦练 蟾宫折桂 有我辈

      上联:下联:

    3. (3) 任务三:阅读《经典常谈》这部名著,并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合适的书名。

      《经典常谈》一书从普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出发,对、《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十多种中华文化经典和诸子百家思想,以及辞赋和诗文等文学体裁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和分析,语言简洁明快,内容蕴含精髓,为广大青年解读中华文化经典开启门径,是难得的导读精品。

    4. (4) 任务四:结合《经典常谈》这部名著,说说我们为什么应当读一些古书?
二、阅读(40分)
  • 6. (2023八下·罗定月考) 文言文阅读,完成问题。

    【甲】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节选自《核舟记》)

    【乙】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战战,几欲先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节选自林嗣环《口技》)

    1. (1)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如有所②其两膝相  ③右臂支船

    2.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②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3. (3)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两战战 ②几欲先

    4. (4)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5. (5) 【甲】【乙】两文分别表现了民间艺人微雕和口技技艺的高超。这样有着独特魅力的中华文化遗产,正逐渐消失。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应该怎样来保护或传承它们呢?写出合理建议。
  • 7. (2023八下·罗定月考) 实用性文本阅读,完成问题。

    【材料一】

    提起文物,不少网友可能想到的是博物馆内展出的严肃深沉的展品,但在近日,甘肃省博物馆推出了一批“文物表情包”,在表情包内,原本严肃的文物“动”了起来,并配上网络流行语,看起来十分形象。

    甘肃省博物馆的微信公众号也对这组文物表情包做了介绍。据了解,做成表情包的一共有16个文物,包括从秦安县大地湾遗址出土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西周时期的人头形銎青铜戟、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猪面纹彩陶壶、唐代的三彩天王俑和西汉时期的铜博戏俑等文物。在表情包中,猪面纹彩陶壶上眼睛“动”了起来,还配上了“腮红”,意思是“容我想想”;三彩天王俑的手臂可以上下挥动,配文“小拳拳捶你胸口”;铜博戏俑的脑袋也可以左右摇晃,变成了“我就是个吃瓜群众”表情包。

    【材料二】

    在传统视角里,“冲突”两个字往往充满争议。一些人在艺术审美上过分强调匹配、协调、柔和,笼统地认为有冲突就不好。实际上,在一些主流美学学派中,“冲突美”一直备受推崇。尤其是现当代,“冲突美”在文学、绘画、电影等视觉艺术作品中非常常见。法国戏剧理论家布伦退尔断言:“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这句话一度被人们看为“戏剧定律”。梳理研究我们会发现,包括《赵氏孤儿》《雷雨》在内的很多中国戏剧、小说都饱含着浓郁的冲突美。包括“文物表情包”在内的文物宣传推广,有的虽算不上正儿八经的文艺创作,但其创意和设计也需遵从审美规律。否则,难免给人暮气沉沉之感,提不起公众的兴趣。“文物表情包”把庄重严肃的文物与俏皮的网络流行语“拉郎配”,二者在强烈的对冲中,达到了寓历史文化于网络流行语之中的“中和”。此前,网上很火爆的康熙“朕知道了”纸胶带、“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的动态照片等,之所以迅速蹿红,也是因为“冲突”让静态的文物“活”了起来。

    【材料三】

    在早期网络社交中,人们只能依靠文字传递信息,线上空间很难为“副语言”提供一席之地。这样一来,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无论是氛围、效率,还是生动性、丰富性方面都打了折扣。表情包发挥出人际沟通中“副语言”的社交功能:提供额外的社交线索,增强言语信息的密度,展露彼此的情绪状态,增强人际交流效率,等等。表情包让人们在网络交流时得以更加直观、快捷地表达此时此刻的情感和态度。

    当一个表情包被数量足够多的用户、差异性足够大的群体共同使用时,这个表情包往往折射出一定时期内人们的共同关注和相似体验。比如,2016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傅园慧摘得女子100米仰泳铜牌。她在接受采访时喜出望外、率真生动的表情,被众多网友截取为自己的表情包。一瞬间,“洪荒之力”表情包在网络中广为传播。

    表情包的出现,反映的是互联网社会中人们真实、饱满、个性化的交流诉求与期待;层出不穷的表情包,如同最早的那串“笑脸字符”,为网络交流平台注入生机活力,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小小表情包蕴含着生动的主体情感,衍生出活跃的网络语言。

    1. (1)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理解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对于文物,很多网友认为博物馆内展出的都是严肃深沉的展品,但近日甘肃省博物馆推出的一批“文物表情包”颠覆了这种认识。 B . 在传统视角里,一些人从艺术审美上笼统地认为给猪面纹彩陶壶配上了“腮红”、给三彩天王俑的手臂配文“小拳拳捶你胸口”等做法是不好的。 C . 戏剧创作必须遵循“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这一戏剧定律,否则就不能体现出戏剧浓郁的冲突美。 D . 层出不穷的表情包,如同最早的那串“笑脸字符”,蕴含着生动的主体情感,如果运用恰当,一定能衍生出活跃的网络语言。
    2. (2) 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述“文物表情包”所具有的特点。
    3. (3) 请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说说“文物表情包”在文物宣传推广中的作用。
  • 8. (2023八下·罗定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我的梦想

    莫言

    ①最早发现我有一点文学才能的,是一个姓张的高个子老师。他教我们语文,是我们的班主任。他的脸上有很多粉刺,眼睛很大,脖子很长,很凶。他一瞪眼,我就想小便。有一次他在课堂上训我,我不知不觉中竞尿在教室里。他很生气,骂道:“你这熊孩子,怎么能随地小便呢?”我哭着说:“老师,我不是故意的……”

    ②大约8岁的时候,我在村里小学读三年级,因为生活的自理能力很差,加之上学时年龄较小,母亲给我缝的还是开裆裤。为此,常遭到同学的嘲笑。张老师到我家去做家访,建议母亲给我缝上裤裆。我母亲不太情愿地接受了他的建议。缝上裤裆后,因为经常把腰带结成死疙瘩,出了不少笑话。后来,大哥把一条牙环坏了的洋腰带送我,结果出丑更多。一是,六一儿童节在全校大会上背诵课文时掉了裤子,引得众人大哗;二是,我到办公室去给张老师送作业,那个与张老师坐对面的姓尚的女老师非要我跟打乒乓球,一打,裤子就掉了……

    ③在我短暂的学校生活中,腰带和裤裆始终是个恼人的问题。大概是上四年级的时候,我写了一篇关于五一劳动节学校开运动会的作文,张老师大为赞赏。后来,我又写了许多作文,都被老师拿到课堂上念,有的还抄到学校的黑板报上,有一篇还被附近的中学拿去当作范文学习。有了这样的成绩,我的腰带和裤裆问题也就变成了一个可爱的问题。

    ④后来我当了兵,提了干,探家时偶翻箱子,翻出了四年级时的作文簿,那上边有张老师用红笔写下的大段批语,很是感人。因为文革,我与张老师闹翻了脸。我被开除回家,碰到张老师就低头躲过,心里冷若冰霜。重读那些批语,心中感慨很多。那本作文薄被我的侄子擦了屁股,如果保留下来,没准还能被将来的什么馆收购了去呢。

    ⑤11岁时,我辍学当了放牛娃后,经常会忆起作文的辉煌。村里有一个被遣返回家劳改的“右派”,他是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的毕业生,当过中学语文教师。我们是一个生产队,经常在一起劳动。他给我灌输了许多关于作家和小说的知识。什么神童作家初中的作文就被选进了高中教材啦,什么作家下乡自带高级水啦,什么作家读高中时就攒了稿费三万元啦,什么有一个大麻子作家坐在火车上见到他的情人在铁道边上行走,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结果把腿摔断了……他帮我编织着作家梦。

    ⑥我问他:“叔,只要能写一本书,是不是就不用放牛了?”

    ⑦他说:“岂止是不用放牛!”然后,他就给我讲了丁玲的“一本书主义”,讲了那些名作家一天三顿吃饺子的事。大概从那时起,我就梦想着当一个作家了。别的不说,那一天三顿吃饺子,实在是太诱人了。

    ⑧1973年,18岁的我就跟着村里人去昌邑县挖胶菜河。冰天雪地,三个县的几十万民工集合在一起,人山人海,红旗猎猎,指挥部的高音喇叭一遍遍播放着湖南民歌《浏阳河》,那情那景真让我感到心潮澎湃。夜里,躺在地窖子里,就想写小说。

    ⑨挖完河回家,脸上脱去一层皮,自觉有点脱胎换骨的意思。跟母亲要了五毛钱,去供销社买了一瓶墨水,一个笔记本,趴在炕上,就开始写。书名就叫《胶莱河畔》。第一行字是黑体,引用毛泽东的话: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第一章的回目也紧跟着有了:元宵节支部开大会,老地主阴谋断马腿。故事是这样的:元宵节那天早晨,民兵连长赵红卫吃了两个地瓜,喝了两碗红黏粥,匆匆忙忙去大队部开会,研究挖胶莱河的问题。老支书宣布开会,首先毛主席语录,然后传达公社革委关于挖河的决定。那部小说写了不到一章就扔下了,原因早已记不清。如果说我的小说处女作,这篇应该是。

    ⑩1978年,我23岁,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战士。当了兵,吃饱了穿暖了,作家梦就愈做愈猖狂。我在黄县站岗时,写了一篇《妈妈的故事》,写一个地主的女儿(妈妈)爱上了八路军的武工队长,离家出走,最后带着队伍杀回来,打死了自己当汉奸的爹,但文革中“妈妈”却因为家庭出身为地主,被斗而死。这篇小说寄给《解放军文艺》,当我天天盼着稿费来了买手表时,稿子却被退了回来。后来又写了一个话剧《离婚》,写与“四人帮”斗争的事,又寄给《解放军文艺》。当我盼望着稿费来了买块手表时,稿子又被退了回来。但这次文艺社的编辑用钢笔给我写了退稿信,那潇洒的字体至今还在我的脑海里摇头摆尾。信的大意是:刊物版面有限,像这样的大型话剧,最好能寄给出版社或是剧院。信的落款处还盖上了一个鲜红的公章。我把这封信给教导员看了,他拍着我的肩膀说:“行啊,小伙子,折腾得解放军文艺社都不敢发表了!”我至今也不知道他是讽刺我还是夸奖我。

    ⑪后来,我调到保定,为了解决提干问题,当了政治教员。因基础太差,只好天天死背教科书。文学的事就暂时放下了。一年后,把那几本教材背熟溜了,上课不用拿讲稿了,文学梦便死灰复燃。我写了许多,专找那些地区级的小刊物投寄。终于,1981年秋天,我的小说《春夜雨霏霏》在保定市的《莲池》发表了。

    1. (1) 简要概括作者18岁和23岁时创作的经历。

      ①18岁时

      ②23岁时

    2. (2) 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⑩段中的画线句子。

      但这次文艺社的编辑用钢笔给我写了退稿信,那潇洒的字体至今还在我的脑海里摇头摆尾。

    3. (3) 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简析作者以年龄变化为线索贯穿全文的好处。
    4. (4) 莫言非常讲究语言艺术,在语言表达上追求淡淡的幽默。从文中找出一例并简要赏析。
三、作文(50分)
  • 9. (2023八下·罗定月考) 朱光潜先生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说:“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好比喝茶,渴汉只管满口吞咽,会喝茶的人却一口一口细啜,方能领略其中的风味。”是的,凡人小事中有许多温情的细节,名家言行中有许多智慧的启迪,世上胜景中有许多旖旎的风光……都可在细致的观察和思考中领略其味。

    请以“领略”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思想健康,内容充实,语言流畅,书写清晰;③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文中不要出现人名、校名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