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年生物学北师大版八下期中复习:生物与环境

更新时间:2023-04-12 浏览次数:91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3八下·襄州月考)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在一起,各自为对方提供( )
    A . 植物:无机物;根瘤菌:含碳物质 B . 植物:含氮物质;根瘤菌:有机物 C . 植物:有机物;根瘤菌:含氮物质 D . 植物:无机物;根瘤菌:含磷物质
  • 2. (2023七上·伊通期末)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描述的是生物之间的哪种关系?(    )
    A . 捕食 B . 竞争 C . 合作 D . 食物网
  • 3. (2023八上·盐田期末) 某稻田中有害虫稻蝗和一定数量捕食稻蝗的青蛙,如果捕获全部青蛙,则稻蝗的数量变化可用图中哪种曲线表示(    )
    A . B . C . D .
  • 4. (2024七上·江华期中) 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谷雨前后适于播种和移栽植物,这体现了影响生物生活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 . B . C . 温度 D . 空气
  • 5. (2023七上·东安期中) 李大勇同学发现同一品种长势相同的两盆君子兰,放在窗台上的叶片墨绿鲜艳,放在客厅里的叶片淡绿色泛黄,你认为影响叶片颜色的主要因素是(   )
    A . 水分 B . 温度 C . 阳光 D . 土壤
  • 6. (2023七上·大安月考)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牛、羊之间的关系是(   )
    A . 合作 B . 共生 C . 寄生 D . 竞争
  • 7. (2023七下·襄州开学考) 特大洪涝灾难,使农作物大面积减产,这说明(  )
    A .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B . 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C .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D . 生物能够改变环境
  • 8. (2023·白山模拟) 中国传统的诗句、成语和谚语中蕴涵了不少生物学知识。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隐含的食物链是蝉→螳螂→黄雀 B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说明草具有生长和繁殖特征 C .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使水变绿的主要是藻类植物 D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 9. (2024七下·蓬江开学考) “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这句农谚描述的影响稻谷生长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 . 温度 B . 水分 C . 阳光 D . 土壤
  • 10. (2023七上·西安月考) 下列属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 . 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 B . 野兔泛滥加速草场退化 C . 蚜虫滋生造成小麦减产 D . 雨露滋润禾苗壮
  • 11. (2023七上·通川期末) 能依次体现温度、水分、光、生物等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顺序是(  )

    ①荒漠中仙人掌叶片退化为刺;②草尽狐兔愁;③春江水暖鸭先知;④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A . ③①④② B . ①③②④ C . ①③④② D . ③①②④
  • 12. (2023·仙桃模拟) 生物的生活高不开一定的环境,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生物的生活环境在生物学上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 B .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环境因素 C . 阔叶林往分布在低海拔地区,说明温度影响植物的分布 D . 两种生物之间如果存在捕食关系,则一定不存在竞争关系
  • 13. (2023七上·长顺期末) 2020年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新冠肺炎肆虐全球,新型冠状病毒与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的关系是(  )
    A . 寄生 B . 合作 C . 捕食 D . 竞争
  • 14. (2023七下·汕头开学考)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鱼、玻璃瓶等材料制作了一个生态瓶(如图所示).下列对生态瓶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该生态瓶就是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 B . 该生态瓶中只存在生产者和消费者 C . 该生态瓶必须是透明的,且需放在阳光下 D . 影响生态瓶里小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 15. (2023七上·霍邱期末) 蚯蚓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以腐烂的植物或其他有机物为食,它可以把动物、植物的遗体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从此角度分析,蚯蚓应属于下图中的____部分。(    )

    A . A B . B C . C D . D
  • 16. (2023八上·揭东期末) 如图是野生朱鹮自然保护区的食物网简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 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 B .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朱鹮的最有效措施 C . 建立野生朱鹮自然保护区能够保护遗传多样性 D . 朱鹮位于食物链的最末端
  • 17. (2023七上·宽城期末)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示意图,请仔细观察后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该食物网共显示3条食物链 B . 添加非生物部分就可以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 C . 蛇和狐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D . 鼠在此生态系统中扮演生产者的角色
  • 18. (2024七下·蓬江开学考) 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气候湿润,水草丰美,是黑颈鹤、斑头雁等多种鸟类的栖息地和越冬地。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拉鲁湿地内的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B . 拉鲁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所有鸟类属于生产者 C . 拉鲁湿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无限的 D . 拉鲁湿地生态系统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 19. (2023七上·潮安期末) 某同学在学校旁边的农田中发现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图中甲、乙、丙、丁、戊、己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 . 在食物链中,能量逐级递减 C . 图中甲是生产者,其它是消费者 D . 若该农田被重金属污染,则戊体内重金属积累最多
  • 20. (2023七上·伊通期末)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能量的示意图,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丁→丙→甲→乙 B . 该食物链中生产者是丁 C . 四种生物中含有毒物质最多的是乙 D . 丙与甲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
  • 21. (2023七上·宽城期末) 在稻田中存在这样一条食物链:水稻→稻螟→麻雀→蛇,如图所示,甲、乙、丙、丁表示食物链中的四种生物。如果稻田被有毒物质污染,乙对应的生物是(    )

    A . 水稻 B . 稻螟 C . 麻雀 D .
  • 22. (2023七下·襄州开学考) 下列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
    A . 阳光→草→兔→狐 B . 狐→兔→草 C . 草→兔→狐→细菌 D . 草→兔→狐
  • 23. (2023七上·罗湖期末)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调查并记录了学校小花园里所看到的生物及非牛物(见以下调查表)。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调查内容

    名称

    生物部分

    草、蝗虫、蝴蝶、麻雀

    非生物部分

    土壤、阳光、空气、水

    A . 阳光→蝗虫→麻雀可构成一条食物链 B . 花园中的生物还应包括细菌等微生物 C . 在园中的生物可看做是一个生态系统 D . 水不会影响到花园里草与蝗虫的生活
  • 24. (2023七上·开江期末) 近年来,不少白鹭出现在开江明月湖畔,形成明月湖的一道独特风景。白鹭主要以湖里的鱼虾为食,而鱼虾又以水草为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食物链为水草→鱼虾→白鹭 B . 如果湖水污染,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累积,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是白鹭鸟 C . 通常情况下,食物链中鱼虾的数量最多 D . 水草属于生产者,鹭鸟和鱼虾都属于消费者
  • 25. (2023七上·渭滨期末) 如图是一种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 . 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水稻→昆虫→鸭 B . 图中水稻和杂草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C . 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主要来自水稻和杂草固定的太阳能 D . 图中微生物可以通过分解作用分解鸭的粪便,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 26. (2023七上·陈仓期末)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A . 生产者 B . 太阳能 C . 消费者 D . 分解者
  • 27. (2023七上·青阳期末) 在下列生态系统中,自然调节能力最大的是(    )
    A . 热带雨林 B . 温带草原 C . 北方针叶林 D . 温带落叶林
  • 28. (2023七上·德惠月考) 在一个由水稻、蝗虫、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青蛙被大量捕杀而锐减,蝗虫数量变化趋势可以用下列哪一个曲线图来表示(   )
    A . B . C . D .
  • 29. (2023·仙桃模拟)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在一定条件下,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绝大多数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消费者 B . 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来自于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C . 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D . 在食物链“草→鼠→蛇→鹰”中,若蛇数量减少,则草会增多
  • 30. (2022八上·灌南月考)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反复叮咛,人们已经耳熟能详,由此带来的发展方式转化,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中国的样貌。其中的“青山”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一座青山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B . “青山”中的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这体现了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C . 一般情况下,“青山”中动物的数量总是多于植物的数量 D . “青山”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强,但人类也不可以随意砍伐“青山”中的树木
二、实验探究题
  • 31. (2022·德州)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用四个相同的生态瓶设计了下图所示实验,实验处理如表格所示(其他条件均适宜且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处理方式

    A

    光照、清水、河泥

    B

    光照、清水、水草

    C

    光照、清水、水草、河泥

    D

    无光、清水、水草、河泥

    1. (1) 生物兴趣小组共设计了组对照实验,其中起对照作用的是(填图中字母)。
    2. (2) C、D组对照,主要探究的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 (3) 请推测四个生态瓶中,小鱼存活时间最短的是(填图中字母)。
    4. (4) 一段时间后,四个生态瓶中的小鱼相继死去,主要原因可能是生态瓶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5. (5) 由实验可以看出,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各组成成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 32. (2022·咸宁) 2022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次专门针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立法保护,将引领我国湿地保护全面进入法治化轨道。生物兴趣小组对某湿地公园开展调查,发现该湿地公园有很多生物,如:随草(一种沉水植物)、芦苇、水杉、水蚤、小虾、小鱼等。
    1. (1) 影响菹草生活和分布的非生物因素有很多,如:(写一点)。
    2. (2) 菹草是小虾的美食,小鱼捕食小虾。请写出与此相关的食物链:
    3. (3) 小林同学认为,含洗洁精、洗手液等洗涤用品的生活污水可能对湿地水质产生不良影响。他通过查资料发现,许多沉水植物对水质有净化作用,例如菹草。为了探究洗洁精是否会对水质造成不良影响以及菹草是否对水质有净化作用,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

      实验组别

      实验材料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次/分钟)

      A组

      大小、发育状况相近的水蚤,每组10只

      清水100毫升

      观察、记录每只水蚤的心率,并计算每组平均值

      198

      B组

      洗洁精稀释液100毫升

      154

      C组

      浸泡过菹草的洗洁精稀释液100毫升

      176

      请分析回答:

      ①A组和B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②每组计算水蚤心率的平均值,目的是:

      ③根据上表实验结果,小林得出:洗洁精稀释液对水蚤的心率有影响;菹草能减弱洗洁精稀释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以上结论的依据是:

      ④洗洁精稀释液对水蛋的心率有影响,这个实例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⑤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人人可为。你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的具体做法是:(写一点)。

三、读图理解题
  • 33. (2022八下·将乐期中)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下图是某稻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部分,据图回答:

    1. (1) 该生态系统中生命活动的能量主要来自水稻和杂草通过固定的太阳能。水稻和杂草是关系。
    2. (2) 生态系统中,除了图中所示成分外,还应包括和非生物部分。
    3. (3) 写出一条包含食虫鸟和稻螟虫的食物链:,若大量捕杀食虫鸟,一定时间内稻螟虫的数量会先。(填“增多”或“减少”)。
    4. (4) 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少,其自动调节能力。(填“较弱”或“较强”)
    5. (5) 若有害物质进入了该生态系统,则体内积累的有害物质最多。
  • 34. (2022八上·田家庵期中) 位于吉林和黑龙江省交界处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分布有很多重要的野生动植物,2021年10月入选我国第一批国家公园名单。

    1. (1) 绿色植物属于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东北虎属于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其生存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2. (2) 图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部分食物网示意图。该食物网有条食物链,请据此食物网写出一条最长的食物链:
    3. (3) 在该食物网中,绿色植物与兔之间的箭头反映二者存在的关系,箭头指向(填捕食者或被捕食者)。
    4. (4) 在这个食物网中,野鸡可以取食绿色植物,也可捕捉蝗虫,野鸡和蝗虫之间包括两种关系。
    5. (5) 从食性来看,野鸡属于动物。
  • 35. (2023七上·凤县期末) 生物与环境之所以能形成统一的整体,是因为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请以秦岭自然保护区为例,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与依存。夏天,秦岭自然保护区内的植物郁郁葱葱,使得空气清新湿润,这体现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2. (2) 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与依存。秦岭白然保护区内动植物种类丰富,形成了复杂的食物关系下图为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中生物是通过的关系形成食物链的。若松毛虫泛滥,会危害到松林,但的数量会随之增加,从而控制松毛虫的数量,降低其对松林的危害。
    3. (3) 在上图食物网中,能利用非生物环境中的简单物质制造有机物并储存能量的生物有。生物制造或获得的有机物最终都要被分解为无机物归还到环境中,其途径之一是通过自身呼吸作用分解体内的有机物;二是通过生态系统中的分解生物的遗体和排泄物。
  • 36. (2023七上·绿园期末)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大国担当。“碳中和”是指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使排放的二氧化碳和消耗的二氧化碳总量相等。达到相对“零排放”。

    1. (1) 如上图所示,向生物圈排放二氧化碳的途径有动植物的作用、微生物对动植物遗体和排泄物的作用及化石燃料的燃烧。
    2. (2) 1公顷树木,每天吸收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60~400千克的氧气。这是植物的作用的结果。因此说绿色植物的这种作用有利于维持生物圈的平衡。
    3. (3) 为实现“碳中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写出一条,合理既可)
  • 37. (2022七上·青岛期末) 图一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种类的有毒物质相对含量,图三表示该生态系统某些生物构成的能量金字塔。请据图回答

    1. (1) 若图一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成分是
    2. (2) 图一所示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从生态系统成分来看,鸟和昆虫属于,它们具有关系。
    3. (3) 图二表示图一中的一条食物链,则 C 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
    4. (4) 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会沿食物链传递,根据图三所示的能量金字塔推测,乙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
    5. (5) 图一中,若大量捕杀蛇,短时间内,的数量会大量增加。
四、资料分析题
  • 38. (2022七上·顺昌月考) 阅读下列描述的现象后,将各项前的数字编号填在相应的题目中:

    ①夏季,庄稼地里的蝗虫,多数有绿色的保护色;

    ②庄稼地里生长有农作物和杂草;

    ③蝗虫争食着庄稼地里的农作物;

    ④食虫的鸟可以发现、啄食绿色的蝗虫;

    ⑤当发生蝗灾时,大量的蝗虫在迁飞时会形成一股强大的气流,使蝗群能迁飞很远。

    在上述现象中:

    1. (1) 属于物种内互助的是
    2. (2) 属于物种内斗争的是
    3. (3) 属于物种间竞争的是
    4. (4) 属于物种间捕食的是
    5. (5) 属于适应性的是
  • 39. (2023七上·安顺期末) 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塑料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无处不在。许多塑料不易降解,如果没有回收再利用,它们就会成为垃圾。在自然环境中,塑料垃圾被风吹日晒,逐渐变小,形成了比颗粒更小的微塑料。另外,我们经常使用的化妆品、剃须膏、牙膏和洗面奶等日用品中,为了保证其使用效果,通常会在生产过程中添加一种叫作“柔珠”的物质,其主要作用就是加速祛除人体皮肤角质,增加人体皮肤光滑度,进而达到深度清洁的目的。其实这种“柔珠”就是典型的微塑料。

    微塑料可以随着洋流在海洋中扩散,改变海洋的生态环境。它会吸附、富集海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如DDT等有毒物质),大幅提高所在区域的有毒物质浓度;而且海洋中漂浮的微塑料还能通过对太阳光的遮挡和反射作用来影响海洋中藻类的光合作用,甚至会降低某些藻类的叶绿素含量。另外,微塑料容易吸附在单细胞藻类的表面,增加了海洋中的底栖动物与浮游动物摄食的机会,随着食物链层层传递,最终会进入人体。

    1. (1) 文中提到的藻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为其他生物提供,微塑料影响藻类光合作用的原因是
    2. (2) 下图是某海洋生态系统的部分营养结构示意图,图中大鱼和海豹的关系是。科学家推测,若海洋中的微塑料到达一定程度时,随着食物链(网)的放大作用在生物体内不断富集,则图中微塑料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3. (3) 结合上图,写出一条微塑料进入人体的食物链
    4. (4) 面对日益严重的微塑料污染问题,请你结合微塑料的两个来源提出建议(至少提出2点建议)。
  • 40. (2023七上·佛山期末) 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红树林是三大典型近海海洋生态系统之一,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植物资源丰富,约有红树品种7种、鸟类189种、甲壳动物29种、鱼类25种,此外还有一些藻类和其他伴生植物。植物的凋落物为海洋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动物来此觅食栖息,如海洋中的浮游动物、贝类、螺类、寄居蟹和多种鱼等。由于气候温暖潮湿,红树林也成了多种鸟迁徙和繁衍的重要场所。

    资料二:图示是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示意图。

    资料三:我国的红树林面积,从上世纪50年代的5万平方米,减少到现在不足2万平方米,主要原因包括:水环境污染、泥沙沉积、外来物种入侵、病虫害频发等。红树林的污染物主要有重金属、营养盐和PFOS,其中PFOS是一种化工产品,应用在工业和生活领域。美国、日本每年生产的PFOS只有20~30%在使用中消耗掉,其余70~80%排入环境。PFOS污染大气、水和土壤后,会进入生物体内。动物繁殖实验发现PFOS会影响动物的生育能力,且每千克动物体内含有2毫克PFOS时动物就有可能死亡。

    1. (1) 资料一红树林生态系统中没有提到的生物成分是,其在生态系统的作用是
    2. (2) 资料二共有食物链条,若初级消费者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相当,那么鸢能获得最多能量的一条食物链是
    3. (3) 红树植物能生存于盐度较高的海滩淤泥中,因为它有“拒盐”和“泌盐”的特殊结构,这是生物环境的表现;有红树生长的海滩,海水能得到净化,淤泥不断沉积,陆地面积逐渐扩大,这是生物环境的表现;
    4. (4) 在上个世纪,红树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量和所占比例一直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随着全球变暖和有机污染物的威胁,红树林的面积大量减少,说明这种能力是有
    5. (5) 由于PFOS难于分解并能沿着不断积累,最终会在体内发现最高浓度的PFOS。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