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云阳县盛堡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3-05-22 浏览次数:23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 1. (2023七下·云阳月考)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xūn)  含(xù)   调(ɡēnɡ)  (xiǎn)为人知 B . (pìn)    (chóu)划  对(xiào)  兀(wù)穷年 C . (pánɡ)徨   (shǔ)名   (jiǎo)肉    气斗(dòu)牛 D . (shè)猎    镐(gāo)头  澎(pài)   (jiǒnɡ)乎不同
  • 2. (2023七下·云阳月考) 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 卓越   哺育    家喻户晓     目不窥圆 B . 咀嚼   污秽    历尽心血     锲而不舍      C . 独载   草率    锋芒毕露     慷概淋漓 D . 奠基   迭起    妇孺皆知     马革裹尸 
  • 3. (2023七下·云阳月考)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做学问最关键的是要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见异思迁,终将一事无成。 B . 作家曹文轩荣获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消息传来骇人听闻 C . 杨绛先生的离世,如巨星陨落,使中国文坛黯然失色。 D . 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 4. (2023七下·云阳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B . 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些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C . 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D . 在巡检排查过程中,我市供电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
  • 5. (2023七下·云阳月考)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花木兰》选自宋朝郭茂倩的《乐府诗集》,这是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双璧”。 B . 《老山界》的作者陆定一通过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转移,真实、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写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C . 《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思念之情。 D . 《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中华儿女向她学习的决心。
  • 6. (2023七下·云阳月考) 下列句子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于是,隔夜食物是否会危害健康的疑问,逐渐困扰起都市人来。

    ②现代营养专家认为,隔夜食物并不等于洪水猛兽,只要不是放置时间过长、食用频率过多,就无需谈之色变。

    ③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对身体健康也越来越看重。

    ④凉拌菜的卫生情况不好把控,冷藏更容易变质。

    ⑤熟的河海鲜时间长易产生蛋白质降解物,会损伤肝、肾功能,甚至产生毒素。

    ⑥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不包括熟的河海鲜和凉拌菜。

    A . ②③①④⑤⑥ B . ③①②⑥⑤④ C . ③①②⑥④⑤ D . ②①⑥⑤④③
  • 7. (2023七下·云阳月考)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网络文学是作者依托互联网创作,并通过网络传播文学作品的新形态,是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网络文艺的重要类型,因其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题材多元、传播广泛、消费便捷等特点,广受众多文学爱好者及青少年喜爱。近年来,网络文学快速发展,但市场参与主体良莠不齐、资源配置不尽合理、作品质量鱼龙混杂、侵权盗版屡打不绝、市场监管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网络文学健康有序的发展。

    材料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日前印发《关于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我国网络文学的发展目标是,用三至五年时间,使创作导向更加健康,创作质量明显提升,运营和服务的模式更加成熟。

    材料三:《意见》提出建立网络文学内容质量管理长效机制,支持网络文学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建立质量评估体系和控制机制;落实编辑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建立健全网络文学发表作品的作者实名注册、责任编辑及出版单位署名等管理制度,加强网络文学编辑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等。

    1. (1) 材料一围绕“网络文学”主要介绍了哪两方面的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 (2) 结合材料二,为今后我国网络文学创作的发展提取三个关键词。
    3. (3) 有网友发帖留言:纸质图书的作家可以用笔名,为什么网络文学的作者要用实名制?请结合材料和相关实际跟帖答复他的疑惑。
二、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1. (1) 故园东望路漫漫, 。《逢入京使》岑参
    2. (2)  ,散入春风满洛城。《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3. (3)  ,弹琴复长啸。《竹里馆》王维
    4. (4)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5. (5) 杨花榆荚无才思,。《晚春》韩愈
    6. (6) 深林人不知,。《竹里馆》王维
    7. (7)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两句是
    8. (8) 《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旅生活悲壮严酷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名句是
  • 9. (2023七下·云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但当涉猎      ②卿今当涂掌事 

      ③见往事     ④蒙以军中多务

    2. (2) 将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 (3) 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 . 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C . 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D . 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别”,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4. (4) 孔子提倡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孙权认为,学习“但当涉猎”。关于学习,你又有怎样的体验?请简要述说你的观点及理由。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 10. (2023七下·云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问题。

    父 爱 陷 阱

    郑成南

    那年,他随父亲去狩猎,不慎掉进陷阱。突如其来的一阵黑暗,使他无法适应。他拼命挣扎,拼命呼喊父亲。但是,一切都是徒劳的。他清楚,不久前,父亲出猎时,耳朵受了伤,一直没康复。他担心,他的努力仅仅是白费力气,因为,父亲根本听不到。

    可是,他突然失踪,引起了父亲的注意,父亲一路寻到陷阱旁。父亲把头探进陷阱看了看。他喜出望外,挥动双手,他大声喊着,爹,我在这儿!爹,我在这儿!也许是陷阱内的光线太暗,父亲看了一会儿,没发现他,就转身离开了。那一刻,他急得哭了。

    他沿着井壁走了一周,没发现任何能攀援的地方,要想离开陷阱,凭他的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他绝望地坐在地上,等待救援。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期待着父亲能早点找到这里,并能发现他。

    井下昏暗潮湿,他能感受到坐在地上的裤子潮湿了。更糟糕的是,他感觉肚子前所未有的饥饿。父亲一时找不到他,可能回村里喊救兵了。他意识到,即使父亲能最快速度地赶回来,也需要两天时间,那么,他能坚持两天时间吗?而他唯一能做的,只有耐心地等待。

    周边非常安静,他知道,夜幕开始降临了。忽然,他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是井边的草丛。可能是危险动物向井边靠拢了,他无法想象,即使一只常见的獾子,跟他同时窝在一个狭窄的陷阱内,后果也难以接受。更何况,在森林里,危险的动物不计其数。

    他再次提起警觉,掏出那把猎刀,做好了随时跟动物拼命的准备。幸运的是,声音只响了一会儿,又消失了,动物可能转个方向离开了。他松了一口气,再次坐到地上。

    没多久,消沉使他沮丧,困意向他袭来。忽然,那声音再次响起,他立刻提高警惕。他意识到,在井内,比在任何地方都危险,他没有退路,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但是坚持不了多久,他又松懈了。只有听到井口的声音,他才不至于放弃。

    他甚至不再期待着父亲能来救援他,如果,父亲不来,或迟来,那么,他将永远被困在井内。对他来说,等待或许才是最危险的。他再次站起来,沿着井壁寻找出路。他发现,井壁其实都是些松软的泥土,他掏出身上的猎刀,在井壁上挖出阶梯,他挖一步,向上爬一步。他相信,只要他能坚持住,不久,就可以爬出陷阱。

    他终于成功了,当他爬到井口时,黎明的霞光正照射过来,森林内透下斑斑银光。他几乎耗尽所有力气,一屁股坐在草地上。他环视一眼,便立刻一跃而起,好比踩上毒蛇了

    他发现了父亲!父亲竟然就站在一棵大树后面,静静地看着他,身边的草丛凌乱不堪。那一刻,他几乎气晕了,父亲竟然一直守在井口,看着他在井内垂死挣扎。他没想过父亲竟然如此绝情冷漠。

    父亲满脸憔悴,看到他,显得非常兴奋,忙跑过来拥抱他。他一把将父亲推开了,他说,我没有你这个见死不救的父亲!父亲伸出的手僵住了,愣了愣,显得愧疚。说,对不起。他说,你知道,我在井里多么期盼着你来救我,而你,竟然一直就守在井口而见我痛苦。父亲说,我知道你掉入陷阱,但是,我也知道,凭你的能力,能顺利爬出陷阱。因为,井壁的泥质很松软,只要有把猎刀就能顺利爬出来,而你身上就有一把猎刀。整个晚上,我守在井口,一步不敢离开,因为随时会有动物靠近陷阱。可是,幸运的是,昨晚上一直没出现任何动物。为了提醒你,我不得不用脚踩踏草丛,制造声音……我知道,你习惯了等待救助,但是,更多情况下,你等不到援助,你必须学会自救!这便是我当初挖这口陷阱的初衷。

    他的双眼润湿了,他理解了父亲的苦心,扑进父亲怀里,他说,爹,对不起!父亲拥抱着他,却开心地笑了。那年,尽管他才十三岁,却勇敢得像个老猎人。

    1. (1) 本文中的“他”在“掉入陷阱——逃出陷阱”的过程,对父亲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期待 →      →      →  

    2. (2) 赏析下列句子。

      ①当他爬到井口时,黎明的霞光正照射过来,森林内透下斑斑银光。

      ②他环视一眼,便立刻一跃而起,好比踩上毒蛇了。 

    3. (3) “他理解了父亲的苦心”,请联系上文,说说父亲的“苦心”表现在哪些方面?
    4. (4) 说说本文塑造了“父亲”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述理由。
    5. (5) 从文中的他或者父亲身上,你得到什么感悟?先表明你的观点,再联系文章内容或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由。
  • 11. (2023七下·云阳月考)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问题。

    悠 长 的 铃 声

    毕淑敏

    雨天,是城市的忌日。

    花花绿绿的伞,填满每条街道,到处堵车。我大清早出门,赶到读书的学院,还差一分钟就要上课了。

    “今天你晚了。”看大门兼打铃的老师傅说。他瘦而黑,像一根铁钉。别的同学都住校,唯我走读。开学才几天,他这是第一次同我讲话。

    “不晚。”我撒腿就跑。从大门口到教室的路很长,就是有本·约翰逊的速度再加了兴奋剂,也来不及。课堂纪律严格,我只是想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有一瞬,几乎想席地坐下,喉咙里发咸,仿佛要吐出红色来。迟到就迟到吧!纪律虽严,健康还是最重要的!

    我的脚步迟缓下来,仿佛微风将息的风车。然而铃声还在宁静而悠远地响着,全然没有即将沉寂的细弱。

    只要铃声响着,我就不该停止奔跑,我对自己说。终于,到了。

    老师和同学们都在耐心地倾听着,等待铃声的完结。

    放学时,我走过大门,很想向老人表示感谢。可是,说什么好呢?说谢谢您把铃绳拽得时间那么长吗?我想在学府里,最好的谢意莫过于知识者对普通人的尊敬,便很郑重地问:“老师傅,您贵姓?”

    “免贵,”然后,他告诉我姓氏。

    我的脑幕上管记忆一般人姓氏的区域,似乎被虫蛀过,总是容易搞错。不过这难不住我,我创造了联想方式。比如,听了看门师傅的姓氏,我脑海中就幻化出花果山水帘洞的景象。这法子秘不传人,却是百试百灵的。

    上学三年,我认真称呼他的机会并不多。唯有恰恰赶在上课铃响之时,我经过校门,才会恭恭敬敬地称他一声:“侯师傅好!”若是他一个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笑。有时围着做饭、植花的其他师傅,我便格外响亮地招呼他,表示我对他的尊重。周围的人看着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其后,便会有悠长的铃声响起,像盘旋的鸽群,陪伴我走进教室。

    当我伸直双腿安稳地坐在课桌前,铃声才像薄雾一般散去。“看门的老头拽着铃绳睡着了。”同桌说。

    只有我知道这秘密,但我永远不会说。说出来,便破坏了这一份温情,这一番默契。

    终于,我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品行,从学院毕业。我拎着沉重的书包走出校门,最后一次对铁钉样的老人说:“侯师傅好!”他瞅瞅四周无人,靠近我:“你就要走了。我想同你说一件事。”

    “你不要放在心上……”他又踌躇了,“我只是想告诉你……唉,不说了……不说了……”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到底是什么事呢?”我的好奇心发作了。

    “他们说你是成心的,我说不是……”老人舔了一下嘴唇,好像那里粘着一粒砂糖,慈善地看着我。

    “您快说嘛!侯师傅!”听这口气,与我有关,忙不迭地追问。

    “你千万别介意……我不是姓侯,我姓孙……”

    (选文有改动)

    1. (1) 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本文标题“悠长的铃声”的理解。
    2. (2) 本文语言形象、传神,按要求赏析。

      ①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我的双腿。

      文中划线的字“抽”,原意是“用细长的,软的东西打”,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这个画线的句子很有表现力,请你结合上下文,对它作简要赏析。

    3. (3) 读了文章,你一定会喜欢文中的那位老师傅,请你对他作点评价。
    4. (4) 这篇小说讲究运用伏笔的手法。文章最后交代“我”喊错老师傅姓氏的事情,这其实在前文就埋下了伏笔,请从文中至少找出2处来。
    5. (5) 文中“我”与打铃的老师傅之间有一种默契,这种默契给人很多的感想。请根据你对“默契”一词的理解,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感悟。
四、作文(55分)
  • 12. (2023七下·云阳月考) 请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题目一:

    三种令我充满感激的记忆:一个装满书籍的家,一个在外省乡村度过的童年,一位可以倾诉衷肠的导师。

    ——选自英国诗人奥登《染匠之手》

    亲爱的同学,回眸往事,令你充满感激的记忆又是什么呢?请用你的生花妙笔,书写出来吧!

    请以“令我充满感激的记忆”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

    以“  真好”为题,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文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