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13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更新时间:2023-04-25 浏览次数:43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bì)   亮(liáo)   B . 狂(fēnɡ)   造(shòu) C . 猾(jiǎo)   两(dū)   D . 护(yǎn)   射(bìnɡ)
  • 2. 下列诗句与其它三句不是一类的一项是(   )
    A .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B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C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D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3. 下列词语不是一类的词语是(    )
    A . 舍生忘死 B . 铁面无私 C . 视死如归 D . 勇往直前
  • 4. “死得其所”中的“所”与下面哪个词语中的“所”意思相同?(    )
    A . 答非所问 B . 一无所获 C . 各得其所 D . 不知所措
  • 5. 下面的语句是从哪些方面去刻画人物形象的,正确的说法是(    )

    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A . 外貌和神态 B . 语言和行动 C . 情节和环境
二、填空题
三、语言表达
四、现代文阅读
  • 10. 课内阅读。

    永远的白衣战士

    ①科室里似乎仍回荡着她那爽朗的笑声,病人似乎仍感受到她那春风般的关切与抚慰。然而,在万物复苏的阳春三月,47岁的护士长叶欣却永远地走了。她倒在了与非典型肺炎昼夜搏斗的战场上。

    ②2003年春节前后,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疾病——非典型肺炎在广州一些地区流行,叶欣所在的医院开始收治“非典”病人。

    ③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④随着医院“非典”患者的急剧增多,叶欣身先士卒,从2月8日便开始加班,忙的时候甚至拒绝接听家人的电话。

    ⑤原有冠心病的“非典”患者梁先生,因发热咳嗽前来急诊,短期内病情急剧恶化,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叶欣迅速赶来,娴熟地将病床摇高,让患者呈半坐卧位,同时给予面罩吸氧,静脉注射强心药,监测心率、血压、呼吸……两小时过去了,患者终于脱离了危险。叶欣顾不上休息,又【拖    带】着疲惫的身躯投入到对另一个患者的抢救中去。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叶欣像一台永不疲倦的机器全速运转着,把一个又一个患者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

    ⑥为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须将堵塞其间的大量浓血痰排出来,而这又是最具传染性的。一个“非典”重症患者的抢救,往往伴随多名医护人员的倒下。面对危险和死亡,同事们总能听到叶欣斩钉截铁的话语:“这里危险,让我来吧!”叶欣默默地作出一个真情无悔的选择——尽量包揽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护理工作。她有时甚至声色俱厉地把同事关在门外,让你毫无商量的余地。她深知,也许有一天自己可能倒下,但能够不让自己的同事受感染,她心甘情愿!

    ⑦3月4日清晨,叶欣仍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科室,【察看    巡视】病房,了解危重病人病情,布置隔离病房……虽然上班前她就感到身体疲倦不适,但还是坚持在科室里忙碌着,密切【注视    关注】着每一个患者的病情。劳累了一上午,连水都没喝一口,只觉得周身困乏疼痛,她不得不费力地爬到床上休息。中午刚过,叶欣开始出现发热症状,病魔最终没有放过她。经检查,叶欣染上了非典型肺炎。

    ⑧叶欣的病情牵动了所有人的心。然而,多少人的努力和呼唤,都没能挽留住叶欣匆匆离去的脚步。3月25日凌晨,叶欣永远离开了她所热爱的岗位、战友和亲人。

    ⑨3月29日下午,广州殡仪馆青松厅,医院全体员工在这里与她作最后的告别。

    ⑩人们的心中仍回荡着她那爽朗的笑声。花圈如海,泪水如雨。遗像中,叶欣留给人们的是永恒的微笑。

    1. (1) 选择文中括号内使用恰当的词语。
    2. (2) “卒”的解释有:①兵;②死亡;③完毕。“身先士卒”中的“卒”意思是(填序号),这个词在文中的意思是
    3. (3) 文段⑤中,哪些语句体现了叶欣抢救工作的“高强度,高效率”?
    4. (4) 在文段⑥中的提示处做批注。
    5. (5) 短文开头与结尾的联系是【首尾呼应    承上启下】(选择正确答案),这样写的好处是
    6. (6) 叶欣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感受。
  • 11. 阅读课文精彩片段,完成练习。

    董存瑞向四周一看,这座桥有一人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炸药包放在哪儿呢?他两次把炸药包放到桥沿上,都滑了下来。要是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毁暗堡。这时候,嘹亮的冲锋号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万分紧急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下,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1. (1)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这个英雄故事发生在哪个时期?(    )
      A . 抗日战争 B . 解放战争 C . 朝鲜战争 D . 游击战争
    2. (2) “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这句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这句话写出了危急的局面。 B . 这句话写出导火索燃烧时很壮观。 C . “哧哧”这个词摹拟导火索的燃烧声。 D . 这句话从声音和形态两个方面进行细致描写。
    3. (3) 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    )
      A . 声音的延长 B . 语意的省略 C . 重复词语的省略
    4. (4)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说明了(    )
      A . 董存瑞个头很高大。    B . 董存瑞意志非常坚定,视死如归。 C . 董存瑞力气很大。    D . 敌人的炮火十分猛烈。
    5. (5) 找出文中描写董存瑞动作的句子。
    6. (6) 董存瑞为什么要去炸碉堡?
    7. (7) 董存瑞炸碉堡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8. (8) 读了短文,你想对董存瑞说些什么?
    9. (9) 像董存瑞这样的英雄,你还知道谁?请写下他们的名字。(至少写三个)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