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初...

更新时间:2023-05-22 浏览次数:41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23七下·东台月考) 历史教师在介绍我国早期人类时,提到“他们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此早期人类应该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河姆渡人 D . 半坡人
  • 2. (2023七下·东台月考) 袁隆平院士曾动情地说:“我们国家从六千年前就开始种植水稻。”袁隆平院士的结论来源于我国发现了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类文化遗址。该遗址是(   )
    A . 元谋人遗址 B . 山顶洞人遗址 C . 半坡遗址 D . 河姆渡遗址
  • 3. (2023七下·东台月考) 《史记》记载“黄帝居中,四夷宾服”。后来,不论是虞夏商周的华夏族,还是夷蛮戎狄的“四夷”族,都视黄帝为“高祖”,自称为“黄炎之后”、“炎黄后裔”。这体现了(    )
    A . 郡县制度确立 B . 华夏认同逐渐扩大 C . 分封制已经瓦解 D . 统一格局初步形成
  • 4. (2023七下·东台月考) 《礼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为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为小康。一般认为标志着中国进入“天下为家”时代的是(    )
    A . 炎黄部落联盟建立 B . 夏朝建立 C . 春秋战国时代开始 D . 秦朝建立
  • 5. (2023七下·东台月考)

    考古学家们发掘了数以万计的甲骨片,甲骨上所记的都是占卜语言。凡祭祀、战争、风雨、天象、农业丰歌以及病疫等都是通过占卜向上天请命。这种文字(见图)最早可能出现在(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秦朝 D . 晋朝
  • 6. (2023七下·东台月考) 台湾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在《万古江河》中指出:“周人小国寡民僻居西部,面对东部的广土众民,不能不设计一套统治机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制度”。这一制度是( )
    A . 禅让制 B . 世袭制 C . 分封制 D . 郡县制
  • 7.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材料中反映的春秋时期的霸主是(   )
    A . 晋文公 B . 楚庄王 C . 秦穆公 D . 齐桓公
  • 8. (2023七上·清新期中) 《史记·周本记》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这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特征是(    )
    A . 国家统一 B . 民族交融 C . 生产力发展 D . 诸侯争霸
  • 9. (2024·大埔模拟)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各以差次名的田宅(差次:等级差别;名田宅:占有土地、房产),臣妾衣服以家次(以家次:按照各家爵位等级决定)。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材料反映了商鞅变法(   )
    A . 确立县制 B . 严明法度 C . 鼓励耕织 D . 奖励军功
  • 10. (2023七上·随州期中) 《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一景况得益于(   )
    A . 大禹治水 B . 都江堰的修建 C . 灵渠的开凿 D . 大运河的开通
  • 11. (2023七下·东台月考) □□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该顺应自然;□□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其中□□应是(   )
    A . 老子 B . 孔子 C . 墨子 D . 韩非子
  • 12. (2023七下·东台月考) 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郭沫若之所以这样评价是源于(   )
    A . 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B . 诸侯争霸的混乱局面 C . 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D . 商业繁荣的城市景观
  • 13. (2023七下·东台月考) 秦统一后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丹阴山至辽东”的幅员辽阔的国家。为了有效地管理地方,秦朝(   )
    A . 采用禅让制 B . 实行分封制 C . 推行郡具制 D . 实行世袭制
  • 14. (2023七下·东台月考) 《史记・过秦论》记载:“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是以陈涉……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这段史料适合用于研究(   )
    A . 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B . 秦末农民起义的经过 C . 秦末农民起义的特点 D . 秦末农民起义的影响
  • 15. (2023七下·东台月考) “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内容涉及社会各方面,不虚美,不隐恶,不受正统思想的束缚”。此话评论的对象应是(   )
    A . 《史记》 B . 《论语》 C . 《道德经》 D . 《资治通鉴》
  • 16. (2023七下·东台月考) 盐城古称“盐渎”。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在全国产盐区设置盐官、在产铁区设置铁官,由盐,铁官主持生产、销售,严禁私产私售。其中盐渎县系全国49个铁官所在县之一。材料中的措施(   )
    A . 造成了社会的动荡 B . 加强中央集权 C . 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D . 废除了重农抑商政策
  • 17. (2023七下·东台月考) 下图是关于东汉时期政治局势的一幅漫画。此漫画反映的历史现象(   )

    A . 诸侯强大威胁中央 B . 社会局面比较安定闯人心理变 C .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 . 母后主政皇帝无权
  • 18. (2023七下·东台月考) 南阳武侯祠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祠联中“水面偏能用火攻”是指什么战役(   )
    A . 长平之战 B . 巨鹿之战 C . 淝水之战 D . 赤壁之战
  • 19. (2023七下·东台月考) 下图所示砖画出土于甘肃嘉峪关的魏晋臣官小皇益可外质古墓,生动反映了当时汉人胡食、胡人牛耕的生活场景。这组砖画可以用来直接研究(   )

    A . 江南开发 B . 民族交融 C . 政权并立 D . 北方统一
  • 20. (2023七下·东台月考) “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汉人胡食图胡人牛耕图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这一旨令的颁布者是(   )
    A . 秦始皇 B . 周平王 C . 汉武帝 D . 北魏孝文帝
二、综合题
  • 21. (2023七下·东台月考)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一时期人们使用磨制石斧等工具先砍伐地面上的杂草树木,在草木干燥后用火焚烧,经过火烧的土地变得松软,即可进行播种,种植农作物。传说炎帝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传说炎帝曾亲尝草药,解决人民病痛之苦。

    ——王存、胡骏杰《中国神话大全》

    材料二:如图

    材料三:文帝重视农业,十三年下诏全免田租。景帝元年复收田租之半,即三十税一,并成为汉朝定制。文帝时,丁男徭役减为“三年而一事”,算赋也由每年百二十钱减为四十钱。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

    材料四:自西晋末年至东晋南朝时期,北方人民渡淮过江。他们来自封建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黄河流域,拥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劳动经验。南方本是以农业为主,之后学习北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开发“蛮田”产量颇丰。

    ——童超《东晋南朝时期的移民浪潮与土地开发》

    1. (1) 据材料一说明原始农业社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哪些?
    2. (2) 材料二中两图反映了春秋时期农业发展的两项重要技术,它们分别是什么?并说明它们的出现对当时社会的发展有何作用?
    3. (3) 据材料三,概括文帝、景帝发展农业的措施。他们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作什么?
    4. (4) 根据材料四,概括“北方人民渡淮过江”的影响。
    5. (5)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我国“粮食安全”的认识。
  • 22. (2023七下·东台月考) 实验中学某历史小组开展以秦汉时期历史为主题的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探究学习活动,并完成以下任务清单。

    【任务一:制度的建立与完备】

    材料一:

    秦御史大夫印章    汉朝刺史官印                     金缕玉衣

    【任务二:疆域的统一与拓展】

    材料二:

    图一  秦朝疆域图                    图二 西汉疆域图                   

    【任务三: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材料三: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由长安到西域,到中亚,到西亚,再绵延至欧洲。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印度佛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

    ——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

    【任务四:改变世界的伟大发明】

    材料四:

    造纸术外传示意图

      纸的出现是人类文字载体发展史中的划时代革命。两千多年作为世界各国通用的材料,纸在保存和传承人类文化遗产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潘吉星《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任务五:历史地位与影响的总结】

    材料五: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造成中华文明这一鲜明个性特征的重要因素,是中国历史上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大一统”思想的潜移默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而秦汉时期正是这种理念完全定型的关键阶段。

    ——黄朴民《论秦汉文化的时代精神》

    1. (1) 结合所学知识,秦朝的御史大夫和汉朝刺史的职权有何共同之处?汉朝诸侯王墓室出土的金缕玉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汉初年诸侯王势力的强大,已威胁中央权力。为此,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2. (2) 对比秦汉疆域图,西汉王朝在西北地区拓展了大片领土。当时西汉王朝设置什么机构来管理地图中A地区?该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请从交流内容方面概括丝绸之路的特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丝绸之路开通的作用。
    4. (4) 西汉时人们已经掌握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时谁改进了造纸术?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说明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
    5. (5) 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概括秦汉时期的历史地位。
  • 23. (2023七下·东台月考)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林存光《孔子新论》

    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历史结论

    史实

    朱枞鹏:中国是世界上产生天文学最早的国家之一,很早就开始探索宇宙的奥秘,在探索外太空的世纪里不能没有中国人。(天文学)

    (示例)商代甲骨文记载了多次日食、月食。

    屠呦呦: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通过继承发扬,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造福人类。(医药学)

     

    材料四:读图思史
             

    材料四中图1和图4分别属于哪一类型史料?依据材料四,指出图2人物在数学领域代表性的成就。概括材料四所反映的共同主题。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的政治主张。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该主张被采纳后对后世儒学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3. (3) 仿照材料三中的示例,为科学家屠呦呦的结论提供一例相应的史实。
    4. (4) 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主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材料四中图1和图4分别属于哪一类型史料?依据材料四,指出图2人物在数学领域代表性的成就。概括材料四所反映的共同主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