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赛博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4-07-29 浏览次数:79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23七下·江油月考) “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这位皇帝是(   )
    A . 隋文帝 B . 隋炀帝 C . 唐太宗 D . 宋太祖
  • 2. (2023七下·平邑月考)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A . ①灭亡陈朝  ②建立隋朝  ③开通运河 B . ①建立隋朝  ②灭亡陈朝  ③开通运河 C . ①开通运河  ②建立隋朝  ③灭亡陈朝 D . ①建立隋朝  ②开通运河  ③灭亡陈朝
  • 3. (2024七下·阳江期中)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对哪一水利工程功效的赞誉(   )

    A . 灵渠 B . 都江堰 C . 大运河 D . 郑国渠
  • 4. (2023七下·平邑月考) 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如图大运河的中心应该是(   )

    A . 北京 B . 杭州 C . 扬州 D . 洛阳
  • 5. (2024七下·巴南期末)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科举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    )
    A . 隋文帝时期通过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 B . 隋炀帝时期创立进士科 C . 唐太宗时期增加考试科目 D . 武则天时期创立殿试制度
  • 6. (2023七下·昌黎月考) 诗句“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金榜名传四海知,太平时合称男儿”反映的制度是(   )
    A . 科举制 B . 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行省制
  • 7. (2023七下·平邑月考) 据史载,唐太宗曾经让臣下清点隋亡后留下的仓库,没有想到,经过隋末唐初数年战争,库存量竟然足以让唐朝老百姓不用劳动也可以使用好多年。据此,隋朝短命而亡的最大教训是(    )
    A . 统治者太过于节俭 B . 国富而不与民共享 C . 穷兵黩武暴政而亡 D . 统治者志大而才疏
  • 8. (2023七下·尤溪月考) 下列能为我们深入了解和全面评价唐太宗提供丰富而有效的信息的文献是(   )
    A . B . C . D .
  • 9. (2023八上·佳木斯开学考) 据《资治通鉴》编译载:“贞观初年,太宗同意征用18岁以下男子服兵役。中书省拟定敕文,文件到门下省,魏征坚持认为不可,没有签署,前后来回多达四次,太宗发怒,召见并当面责备魏征……魏征以征税失信为例,劝说太宗减少税赋和兵役……太宗说,我的过错很大。于是收回成命。”这段材料描述的是(   )
    A . 唐太宗虚心纳谏 B . 唐太宗知人善用 C . 唐太宗以史为鉴 D . 唐太宗勇于革新
  • 10. (2023七下·宝安期中) 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说明唐太宗(   )
    A . 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B . 认识到认识到崇尚节俭的重要性 C . 认识到虚心纳谏的好处 D . 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
  • 11. (2023七下·平邑月考) 一位同学以我国历史上的盛世局面为主题整理课堂笔记,做了如下表格,表中③应填写(   )

    朝代

    在位皇帝

    盛世名称

    西汉

    文帝、景帝

    东汉

    光武帝

    唐朝

    唐太宗

    唐玄宗前期

    A . 文景之治 B . 光武中兴 C . 贞观之治 D . 开元盛世
  • 12. (2024七下·邯郸期中)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小林在读到这段材料时却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他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武则天(   )
    A .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 . 打击了敌对的官僚贵族   C . 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 D . 巩固和开拓了唐朝的边疆
  • 13. (2023七下·平邑月考) 隋唐时期,李进告别父母,赶赴洛阳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科举面试。李进最有可能生活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
    A . 隋炀帝 B . 隋文帝 C . 唐太宗 D . 武则天
  • 14. (2023七下·平邑月考) 杜甫名诗《忆昔》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一时期的繁荣景象(   )
    A . 光武中兴 B . 贞观之治 C . 开元盛世 D . 康乾盛世
  • 15. (2023七下·平邑月考) 敦煌莫高窟第455窟作为盛唐时期代表洞窟之一,其壁画现存数幅“农忙图”,其中某一幅壁画出现了如下图工具,它印证了唐朝耕作工具的改进。这一工具是(   )

    A . 翻车 B . 筒车 C . 曲辕犁 D . 秧马
  • 16. (2024七下·龙马潭期末) 有记载描述唐朝的生产工具时说,“如纺车,经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此处描述的是(   )
    A . 耧车 B . 翻车 C . 曲辕犁 D . 筒车
  • 17. (2023七下·平邑月考)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非常形象地将唐都长安城的布局描写为“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唐朝的长安城内,有“坊”和“市”的区别,“坊”和“市”的城市功能分别是(    )
    A . 政府机构和商业区 B . 娱乐区和商业区 C . 居民区和商业区 D . 商业区和服务区
  • 18. (2024七下·古田期中) 唐朝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的历史事件是(   )
    A . 遣唐使来华 B . 玄奘西游天竺 C . 文成公主入藏 D . 鉴真东渡日本
  • 19. (2023七下·平邑月考)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冠军是邵阳洞口县的“80后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曾对记者说:“我最喜欢的诗人是李白,他的许多名篇我都能背诵。”下列观点与李白无关是(   )
    A . 其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 B . 其诗常歌颂祖国山河壮美,抒发昂扬情怀 C . 享有“诗仙”的美誉 D . 其诗反映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
  • 20. (2023七下·平邑月考) 下图所示的内容反映出唐朝(    )

    A . 社会风气开放 B . 市民阶层崛起 C . 城乡差距缩小 D . 男女地位平等
  • 21. (2024七下·泸县月考) 某地要举办唐朝书画展,下列哪些作品可以参展(   )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22. (2023七下·平邑月考) 他在取经的过程中,还担任了翻译的工作,在一人西行了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佛教中心取得真经,并用了十七年的时间学会当时的各种学说,翻译佛典75部,13335卷,贡献量惊人。“他”的贡献还有(    )
    A . 为研究中外交流史留下的珍贵文献 B . 仿唐制在天竺建立政治制度 C . 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等 D . 七次东渡日本传播佛教
  • 23. (2023七下·平邑月考)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是去年中国新冠肺炎严重期间,日本友人捐赠武汉的医疗用品上所题的字,让中国人十分感动。中日友好往来自古就非常频繁,唐朝时,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中国派当时最有影响力的佛宗大师前去日本传授佛经,请问这位佛宗大师是:(    )

    A . 姚崇 B . 鉴真和尚 C . 高僧玄奘 D . 阿倍仲麻吕
  • 24. (2023七下·平邑月考) 下侧的钱币最能说明(   )

    A . 日本多次派遣唐使向唐朝学习 B . 鉴真东渡对中日交流做出贡献 C . 古代日本深受唐朝文化的影响 D . 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经义
  • 25. (2023七下·平邑月考) 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出现了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其中,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的是(   )
    A . 天竺 B . 日本 C . 新罗 D . 波斯
  • 26. (2024七下·开州期中) 这部书记载了一位僧人西行亲身游历西域的所见所闻,书中对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生活方式、建筑、婚姻、宗教信仰和音乐舞蹈等方面的记载,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不同深度反映了西域的风土民俗。它是(   )
    A . 《诗经》 B . 《大唐西域记》 C . 《伤寒杂病论》 D . 《史记》
  • 27. (2024七下·吉州期中) 唐朝两位高僧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
    A . 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 . 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C . 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D . 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 28. (2024七下·宜阳期中) 唐朝的对外开放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唐朝“开放”的表现包括(   )

    ①日本派遣唐使来华  ②玄奘西游天竺 
    ③鉴真东渡日本  ④甘英出使大秦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29. (2023七下·平邑月考) 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下面两首诗反映了唐朝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其转折点是(   )

    忆昔(节选)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尤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垂老别(节选)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A . 八王之乱 B . 安史之乱 C . 黄巢起义 D . 藩镇割据
  • 30. (2023七下·平邑月考) “它结束了盛唐的神话强大的帝国从此走下坡路,一去不回头,往昔的繁华,成为回忆。”下列有关“它”的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B . 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C . 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D . 瓦解了唐朝的统治
  • 31. (2023七下·仁化期末) 关键词检索是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在历史学习中搜索了下列关键词:“起义军、攻入长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据此判断,该同学学习的是(   )
    A . 后梁政权的建立 B . 黄巢起义 C . 唐朝的灭亡 D . 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 32. (2023七下·平邑月考) 黄巢起义结束后,韦庄创作了描写战后长安民生百态的《秦妇吟》,其中写道:“出门惟见乱枭鸣,更欲东奔何处所?仍闻汴路舟车绝,又道彭门自相杀。野宿徒销战士魂,河津半是冤人血。”由此可见,黄巢起义对唐朝有什么影响?(   )
    A . 沉重打击了唐王朝的统治 B . 导致唐朝灭亡 C . 摧毁了唐都城长安的经济 D . 刺激唐朝振兴
  • 33. (2023七下·平邑月考) 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与下图中①对应的历史时期是(   )

    A . 汉朝 B . 五代十国 C . 元朝 D . 明朝
  • 34. (2023七下·平邑月考) 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尤其是黄巢起义后,部分实力雄厚的藩镇先后被封为王,所建立的封国实际上已是高度自主的王国。唐朝灭亡后,各地藩镇纷纷自立,其中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五个政权,还有割据太原的北汉;南方地区也出现了九个政权,史称“五代十国”。材料反映了(   )
    A . 黄巢起义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B . 藩镇割据形成于唐朝灭亡后 C . 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D . 五代十国战乱不休
  • 35. (2023七下·平邑月考) 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待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隋唐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 .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二、综合题
  • 36. (2023七下·平邑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我国当时至少能读到2000多位诗人的近5万首诗歌。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

    1. (1) 材料一中图(a)和图(b)分别反映了唐朝哪两个行业的进步?此外唐朝出现的新的灌溉工具是什么?
    2. (2) 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从材料一图(c)中获取什么信息?
    3. (3) 材料二中图(d)反映了唐蕃和亲这一历史事件,其作者是谁?写出与这一事件相关的两个重要历史人物。
    4. (4) 请结合材料三,写出唐朝的三位著名诗人。
    5. (5)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能在以上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主要原因。
  • 37. (2023七下·平邑月考)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密切交往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和社会进步。唐朝重视与其他国家的交流,理解并吸收消化外来文化,通过丝绸之路将周边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化串联在一起,相互交融与影响并且进行着双向交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与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材料二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材料三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材料四  2020年2月在中国武汉疫情肆掠之际,日本汉语水平考试事务所捐赠给湖北的2万只口罩和一批红外体温计,物资外包装上写着八个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3月25日当日本疫情严重时,中国无锡市新吴区采购5万只口罩寄往日本丰川市疫所,其相关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中日友好关系正在加深中,感谢中国的厚意。”

    ——摘自《新华网》

    1. (1) 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成熟办法”是什么?举出唐太宗“赢得了他们的爱戴”的史实。
    2. (2) 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积极影响?再举出一例两个民族间交往的史实?
    3. (3) 材料三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是什么?
    4. (4) 材料四体现疫情之下中日之间的守望相助。请列举唐朝时期中日友好交往的表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