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东莞市厚街海月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41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 1. (2023八下·厚街月考)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此次会议于1949年9月在北平隆重召开,来自党派、区域、军队、团体等各方面代表662人参加了会议。毛泽东在会议上指出:“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的“工作”是指(   )
    A . 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B . 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 . 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D . 提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 2. (2023八下·厚街月考) 参加“新政协”的代表司马文森记录了《共同纲领》的讨论过程:“初步草案提出了,100多位筹备委员就分开成为许多不同的小组,按照不同性质内容,逐条逐句逐字来讨论,三番五次地谈了又谈,改了又改。就这样,足足忙了快有3个月时间。”这反映了(   )
    A . 新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 B . 新政协代表来源的广泛性 C . 协商的平等性和充分性 D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 3. (2023八下·厚街月考) 宋庆龄感叹:“在我看来,自从1949年10月1日——这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以来,中国最伟大的转变就是我们的国号中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了‘人民’这两个字;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同样有史以来第一次表明我们政府巨大力量的所在——人民。”这可以用来说明,新中国成立后(   )
    A . 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B . 人民彻底摆脱了贫困 C . 全体人民拥有选举权 D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4. (2023八下·厚街月考)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其“新”主要体现在(   )
    A . 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 .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 .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D . 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5. (2023八下·厚街月考) 在2019年3月28日,西藏各族群众在布达拉宫广场庆祝民主改革六十周年。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展览全面再现了西藏六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下列关于西藏历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管辖的行政区 B . 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 C . 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藏地区完成民主改革,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主人 D . 1950年,西藏和平解放
  • 6. (2023八下·厚街月考) “在朝鲜战争中,我国台湾和东北屡受侵略,苏联在出兵问题上一再出尔反尔,最后仅限于声援,但中国义无反顾独立地制定参战决策并取得战争的胜利,使美国遭到第一次战败,严厉打击了战后美国跋扈张扬的气焰。”由此可知,中国参加朝鲜战争的主要原因是(   )
    A . 美国在二战后气焰嚣张 B . 苏联在战争开始后无所作为 C . 朝鲜领导人向我国求援 D . 朝鲜战争威胁我国边境安全
  • 7. (2023八下·厚街月考) 1950年,“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最可爱的人”和所属战争是(   )
    A . 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抗日战争 B . 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抗美援朝 C .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和抗日战争 D . 中国工农红军和北伐战争
  • 8. (2023八下·厚街月考) 在1950年12月28日,中国政府宣布管制美国政府和企业的在华资产约1.9亿美元,冻结美国在华的公私存款,另外英国部分在华企业和财产也被国家征用。这些举动(   )
    A . 呼应了抗美援朝的斗争 B . 为工业化起步铺平道路 C . 旨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D . 促进了公私合营的开展
  • 9. (2024八下·神木月考) 周恩来总理曾郑重警告美国:“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历时3年与邻国并肩战斗的胜利,使帝国主义不敢轻易作武装侵华的尝试。这表明这场战斗(  )

    A . 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B . 保证了新中国土改的顺利进行 C . 开拓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D . 为新政权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 10. (2023八下·厚街月考)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巩固、建设新生政权做出了一系列努力,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一五”计划的实施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抗美援朝战争开始

    ④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⑤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A . ④①②⑤③ B . ③②④①⑤ C . ③④①②⑤ D . ④③②①⑤
  • 11. (2023八下·厚街月考) 下表反映了1950—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对比情况。表中粮食产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粮食产量(单位:万吨)

    13213

    14369

    16392

    A . 进行了土地改革 B . 完成了三大改造 C . 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2. (2023八下·惠阳期中) 在土地改革中,党和政府之所以把土地分给农民,其根本原因是(   )
    A . 农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功于革命,分土地事实上是“按功行赏” B . 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C . 地主土地太多,无法耕种 D . 农民无地或少地,生活困苦
  • 13. (2023八下·休宁期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的多余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地主兼营的工商业及其直接用于经营工商业的土地和财产,不得没收。”由此可见,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 . 消灭地主阶级,清算其历史罪行 B . 使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C . 有限保护地主,防止社会暴乱 D . 促进经济恢复发展,巩固新生政权
  • 14. (2024八下·聊城期末) 旧中国的能源、原材料和机械工业极其落后,在国际上受制于人。在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严密封锁的环境中,农业、轻工业也难以发展。当时百废待兴,用于五年计划建设的有限财力,如果平均使用,可能一事无成。为了对付战争威胁,也需要建设强大的国防力量。由此可见,“一五”计划(   )
    A . 是依据世界形势和国内情况而制定的 B . 导致了中国轻工业、重工业比例的严重失调 C . 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 D . 是旧中国生产力的落后导致了外交的被动
  • 15. (2023八下·厚街月考) 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工业投资比例为58%,交通运输为19.2%,水利农林为7.6%,文教卫生为7.4%,其他为7.8%。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比例约为1:7.9。这反映出国家(   )
    A . 农轻重比例协调 B .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C . 重点培养建设人才 D . 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 16. (2023八下·厚街月考) 新中国高度重视工业体系建设,从“一五计划”开始就把有限的资源重点投向工业部门,为此后的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经过70年的发展,中国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下列成就属于“一五计划”期间的有(   )

    ①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    ②沈阳第一机床厂

    ③青藏公路    ④大庆油田投产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17. (2023八下·厚街月考) 我国在“一五计划”实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美好愿望的建设成就是(   )
    A . 鹰厦铁路 B . 宝成铁路 C . 川藏公路 D . 武汉长江大桥
  • 18. (2023八下·厚街月考) 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19. (2023八下·厚街月考) 漫画《奔向社会主义》生动反映了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与漫画信息直接相关的是(   )

    A .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B .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C .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D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 20. (2023八下·厚街月考) 1953年春,河南安阳县一个村的18户贫下中农组织起来进行生产。一些富裕户讽刺地说:“没有见过鸡毛能上天!”18户农民誓不向困难低头,坚持“非叫鸡毛上天不行!”他们经过一年齐心协力的苦干,实现了“鸡毛也能绕天飞”的奇迹。这说明当时(    )
    A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B . 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效果 D . 包产到户改革的成就
  • 21. (2024·寮步) 毛泽东曾说,我们的农业和手工业,就其基本形态说来,还将是分散的和个体的,是可能和必须谨慎地、逐步地而又积极地引导它们朝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任其自流的观点是错误的。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   )
    A .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 .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 . 开始实施土地改革 D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22. (2024·寮步) 学习历史应学会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事实的是(   )
    A . 195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 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C . 土地改革的完成消灭了地主阶级 D . 一五计划后,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 23. (2024八下·榕城期末) 1956年党的八大政治报告提出:“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是不能够也不应该孤立进行的,它必须有各个方面的配合,特别是农业的配合,农业是工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这表明党(   )
    A . 开始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倾思想 B . 确立以发展农业为中心的经济方针 C . 把经济建设的重心转向农业和轻工业 D . 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24. 从右边柱状图中的年份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 B . 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 . “大跃进”忽视客客观经济规律 D . “文化大革命”造成经济下滑
  • 25. (2023八下·恩平期中) 1956年—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下列哪一项全面反映了其历史阶段的特征?( )
    A . 遭到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B . 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 . 社会主义民主和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D . 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 26. (2024八下·封开期末)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记述道:“1971年8月13日,中共中央提出,争取在‘四五’计划期间,在农村普及小学五年教育……1975年‘四五’计划完成时,全国中小学生在校数量出现了一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高峰。与1965年相比,1976年小学生人数增加了29.1%,初中生人数增加了4.4倍,高中生人数增加了10.3倍。”该“记述”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
    A .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B .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C . 改革开放初见成效 D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 27. (2023八下·厚街月考) 习近平称赞他“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兰考人民评价他“心里装着全县的干部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材料中的他是(   )
    A . 焦裕禄 B . 王进喜 C . 雷锋 D . 邓稼先
  • 28. (2024八下·沙市区期中) 邓小平指出:“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这个“反面教训”是(   )
    A . 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 B . 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C . 过度依赖苏联政府 D . 以阶级斗争为纲和严重的个人崇拜
  • 29. (2023八下·厚街月考) 下图漫画作者意在说明(   )

    A . 社会主义建设遭遇到挫折 B . 人民的生产热情空前高涨 C . 经济建设要尊重客观规律 D . 大跃进遏制浮夸风的蔓延
  • 30. (2023八下·厚街月考) “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期间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下列成就产生于该时期的是(   )

    ①茅盾的《子夜》    ②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③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④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    ⑤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③④⑤ D . ①④⑤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31题14分,32题14分,33题12分)
  • 31. (2023八下·厚街月考) 材料题

    材料一:2021年,共和国已走过72年的风雨历程。在这72年里,党紧紧依靠和团结各族人民,走出了一条属于中国的独特之路。通过72年不平凡的历程,我们总结了这样一条线索:“国家独立——政权巩固——工业起步——宪法保障——制度建立——良好开端——出现失误——历史转折——改革开放——经济腾飞”。

    材料二: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全国土地改革前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处于无地少地状态。地主人均占有耕地为贫雇农的二三十倍,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这种状况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国家独立”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2. (2) 材料二反映的是朝鲜战场上的两位英雄,请写出他们的名字?他们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建国初期党和政府是如何解决“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这种状况的?实行该举措有何意义?
  • 32. (2023八下·厚街月考) 材料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既不能制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和大型发电设备等制造业。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材料三:为了按照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大多人的最大利益……根据过度时期总路线,从1953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实行系统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公私合营中实行‘四马分肥’的‘赎买’政策。……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客观形式的推下……到(1956年)1月底,全国大城市以及50个中等城市,先后全部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措施?
    2. (2) 材料二出自什么法律文献?最早颁布于哪一年?该文献有何性质?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除了资本主义工商业之外,还有哪些行业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是什么?
  • 33. (2023八下·厚街月考) 材料题

    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是人类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我们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出现了重大失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在炼钢原料缺乏的情况下,群众只好把家中的铁器和做饭用的铁锅投进小高炉……

    材料二山东红旗人民公社办的公共食堂,将野菜和红薯那样的粗食,精心烹调成“山珍海味”,已经做到一个月九十顿饭顿顿不重样。

    ——《人民日报》(1958年11月)

    材料三: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是乱了自己……历史已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从中可以吸取什么教训?
    2. (2) 据材料三,指出“文化大革命”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以史为鉴,说说“文化大革命”这段沉重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
    3. (3)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说说我国这段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怎样的特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